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陆文霞 《小学生》2013,(11):43-43
陶行知先生是毕生崇尚创造,毕生创造不辍的教育家。他在大量创造教育实践的基础上,探索到了一系列创造教育的原则和方法。其中实行儿童创造力"六大解放"的主张,和我们的数学教学也是息息相关的。陶先生"六大解放"的主张是:解放儿童的头脑,让他们去想;解放儿童的双手,让他们去做;解放儿童的嘴,让他们去说;解放儿童的眼睛,让他们去看;解放儿童的空间,让他们自由  相似文献   

2.
一、想象——让学生在空白处寻找快乐 儿童时期是想象力表现最活跃的时期,儿童的想象力是儿童探索活动和创新活动的基础。一切创新活动都是从创新的想象开始的。古希腊生物学学家、散文学家普罗塔戈曾经说过:“头脑不是一个被填满的容器,而是需被点燃的火把。”那么,就让我们用想象的火种点燃学生的创造之火吧。  相似文献   

3.
杨蕊 《教育教学论坛》2012,(Z4):264-265
生命的感觉是人所有部分的基础。我感觉了我才能发现。感觉帮助儿童发现着外在的世界,也帮助儿童发现着内在的世界,发现了,儿童才能产生下一步探索与创造,才能流向下一步的心理与认知。  相似文献   

4.
儿童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探索活动方式。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提倡探究性学习,正是符合了儿童的这种心理特点。探究性学习是一种科学的学习活动,和所有的科学研究活动一样,它需要一种积极的精神作为行为的基础。要推行探究性学习,首先应激活学生的探究精神。一、探索教学风格,树立探究榜样没有探究精神的教师,是培养不出具有探究精神的学生的。教师的探索精神首先应该体现在探索具有独特…  相似文献   

5.
兴趣是激发学生求知欲的强大内在动力,是创造的先导。教学教学中,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学习兴趣。其次,根据儿童喜新、求趣、好奇好胜的心理特征,要求我们创设快乐有趣的教学情境,营造愉悦和谐的课堂氛围。再次,直观的教学可以将抽象的算理直接展示给学生,有利于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学生只有对所学知识产生浓厚兴趣,才会乐于求知,勤于探索,才能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提供长久的力量源泉。  相似文献   

6.
阅读是从字符号巾抽取意义的心理过程,是从别人的外部语言向自己的内部语言过渡的过程,是以感知为基础的思考,评价、判断、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近几年,许多高中每周开设了一节课或两节课.让学生阅读各类书籍、撤刊、杂志,接触课程之外的化.学会刘大量信息进行处理,面对陌生的领域去发现、去探索,去创造。  相似文献   

7.
教学的最好方法就是引导学生去发现,去主动探索。在教学中让学生自主探索,是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实践验证,“问题、探索、明理、评价”教学模式,是学生自主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是培养学生探索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积极探索未知世界的有效途径之一。由于小学生受原有知识经验和能力的限制,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完全独立地完成探索任务,因此还必须依靠教师的组织与指导。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呢?  相似文献   

8.
一、自主探索游戏的内涵体能教学活动能使儿童获得自由,自主、自动地进行实践活动。儿童自由地选择材料、选择同伴、选择活动方式,为自己喜爱的活动设计场地。通过与环境中的人(同伴、教师)、物(器材、场地)发生交互作用,锻炼身体,发展动作,同时学习到对人、对事、对物的正确态度,藉此提升儿童相互间的交流合作与学习,使儿童在自主探索学习中形成积极、主动、活泼、合作、自信、勇敢、专注的态度。倡导教师给予儿童足够的时间自己去安排,学会  相似文献   

9.
儿童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探索学习方式,都希望自己是一个探索者,这种要求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特别强烈。因此,我们要保护学生的这种天性,相信学生的能力,让学生成为数学学习活动的主体,让学生自己去探索知识、发现规律,让学生亲身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从中体验成功的乐趣。  相似文献   

10.
让学生能够在己有的、众多的知识经验中去提取与现在要解决的问题有关的信息,用这些经验去探索、发掘新知识的原型,让学生在探索中"发现并创造"数学。  相似文献   

11.
在数学中重视培养学生科学的探索意识和创新意识,是新的教学大纲的要求,也是逐步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构建一些开放型、探索型题目进行教学,让学生在开放中探索,在探索中创造是培养学生科学的探索意识和创新意识的一条好途径。  相似文献   

12.
林举卿 《早期教育》2001,(15):28-29
儿童主体发展课程基于“儿童为本”的理念,教学中以促进儿童发展为核心,强调孩子主动学习,重视儿童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提倡“教”与“学”的互动,儿童和成人的共进共长。教育活动中,教师尊重儿童好奇、好动、主动探索的天性,教师与幼儿处于同一视线,理解他们的思想,相信他们有自己的方法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允许他们用自己的方式“看”世界,肯定他们的认知结果,承认他们的勇气与智慧不亚于我们成人,我们要做的就是创造一切机会,满足幼儿内心的真正需要。  相似文献   

13.
素质教育的真实内涵,强调的不是要培养适合教育的儿童,而是要创造适合儿童的教育。其核心内容就是启发幼儿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的自我构建。课堂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怎么使其发挥作用,不仅仅是教师研究的课题,也是教育管理者必须关注的问题。本文就甘肃省通渭县幼儿园在课堂素质教育中的一些成功实践和探索简单作一介绍,希望能为幼儿教育的发展与提高起到一定的引领和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4.
要让学生自己去做、去探究、去得出结论。学习过程就是儿童参与调查、实验、探索、讨论、辨别、创造、表现等多种方式去感受、体验、领悟与表达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让青少年在劳动教育中锤炼品格、磨砺意志、坚定信念和树立理想,是培养儿童道德品质的重要途径。中小学实施劳动教育应坚持“五育融合”理念,通过挖掘本地教育资源,探索育人路径,实现育人效果最大化。从劳动教育的活动保障、课程资源跨年级整合、专业化师资队伍打造、劳动日常化观念的渗透、家校协同育人模式构建等方面,对中小学开展劳动教育促进德育进行了实践性的探索。深入整合劳动课程资源,拓展联合实践基地,通过劳动实践让学生体悟劳动创造一切、劳动光荣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学校德育走向深入。  相似文献   

16.
如今的教育已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而音乐教育也顺应了这个时代的发展,从单一性模式向以创新为主的多模式发展。以创造为主的音乐教学模式必定是鼓励儿童在音乐学习的过程中主动探索、创造的创新,而不是要儿童只作简单的被动的模仿。  相似文献   

17.
大自然是幼儿的活课堂,让幼儿在大自然中"深呼吸"才能解放孩子的天性。追随陈鹤琴先生的"活教育"理论,我们对幼儿教育有了新的思考:教师应是幼儿"生命的牧者",自然教育课程要培养亲自然、乐探索、爱生命、尚创造、善生活的儿童。那么,如何基于儿童立场,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开发自然教育课程,我们做了几年的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18.
在儿童的精神世界深处,一个特别强烈的希望是,感觉到自己属于一个发现、研究、探究.在教学过程中,已完成的科学知识在儿童的心目中是“未完成的科学”,需要他们去探索、选择与判断.因此,教师的一个重要责任是,当好学生探究活动的设计,为学生构筑开放的研究通道,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19.
在人的一生中,儿童期的创造力的培养非常重要,它将对一个人以后创造力的形成与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儿童大部分时间在家庭中度过。那么,家庭教育应如何培养其创造力呢 ?我们认为以下几方面显得尤为重要 :  1.保护儿童的好奇心   儿童的好奇心是其创造力形成和发展的重要表现,是创造的巨大动力,如果没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就不可能产生对社会和人类具有巨大价值的发明和创造。儿童通常对事物表现强烈的好奇心,他们会以自己的方式去探索事物,发现事物。 3— 6、 7岁之间的儿童,由于好奇心强,头脑里充满天真的幻想,成人切不可轻…  相似文献   

20.
随着课程改革实验的不断推进,新课程建立了顺应时代要求、符合学生发展需要的活动型教学模式,为学生品德的自我教育、自我构建和自我发展创造了良好的课堂环境。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与探索,笔者认为,品德课教学必须回归富有特点的儿童生活,开展儿童喜欢的各种活动,创设情境让学生体验,创造条件让学生实践,搭建平台让学生探究,使他们在主动积极的参与中反思生活,感悟生活,学会生活,提升生活。[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