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超弱发光测量仪测定了同一温度不同处理时间对绿宝石喜林芋叶片延迟发光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处理时间的延长,延迟发光的衰减逐渐加快,延迟发光的衰减参数成下降趋势;延迟发光的最大强度也会随处理时间的延长而逐渐降低;当处理时间达到22 h时,虽然叶片已基本失去韧性,但叶片仍具有延迟发光的特性.  相似文献   

2.
2℃低温处理小麦幼苗,随胁迫时间延长,半冬性小麦叶片中Pro、可溶性糖含量增加,SOD活性、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先升高后降低,MDA含量下降;在弱春性小麦叶片中Pro含量变化呈"Z"字型曲线,可溶性糖含量先降低后升高,但升高幅度较小,SOD活性和MDA含量有小幅度升高.  相似文献   

3.
三唑酮对离体叶片衰老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用三唑酮处理离体叶片.能显著延缓叶绿素的下降.抑制蛋白质含量的下降和丙二醛(MDA)含量的上升;能提高抗氧化剂的含量,降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对于衰老过程中,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升高的离体叶片,三唑酮能阻止POD活性的上升.而对衰老过程中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降低的离体叶片,则会抑制POD活性的下降。因此,三唑酮对离体叶片衰老具有显著的延缓作用。  相似文献   

4.
低温胁迫下冬小麦叶片中某些物质的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低温处理小麦幼苗,随胁迫时间延长,半科性小麦叶片中Pro、可溶性糖含量增加,SOD活性、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先升高后降低,MDA含量下降;在弱春性小麦叶片中Pro含量变化“Z”字型曲线,可溶性糖含量先降低后升高,但升高幅度较小,SOD活性和MDA含量有小幅度升高。  相似文献   

5.
杂交水稻叶片衰老与膜脂过氧化作用的关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杂交水稻汕优63主茎在抽穗后10d,其叶片自上而下表现出叶绿素和蛋白质含量下降.光合作用速率降低.丙二醇和脂质红过氧化物含量明显增加.SOD活性则为倒三叶>倒四叶>倒二叶>旗叶.实验结果表明:叶片自下而上顺序衰老.叶片衰老与膜脂过氧化作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在杂交水稻汕优63始稳期,用15mmol/LCa(2 =)喷施叶面,能增加抽穗结实期间主茎旗叶的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提高超氧物歧化酶(SOD)的活性.降低丙二醛(MDA)含量.延缓叶片衰老;同时,Ca(2 )能增加主德的实位数、结实串和千粒重,从而提高谷产量.  相似文献   

7.
两种蔬菜种子生物超弱发光与活力相关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实验研究了德州两种蔬菜的新旧种子的生物超弱发光强度和发芽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发现:新陈种子的超弱发光存在明显差异,白菜(新)比白菜(陈)的光子数高7.8%,而萝卜(新)高13.7%;新陈种子的超弱发光强度和出芽率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新种子的超弱发光强度大,出芽率高;观测种子的超弱发光差异可望作为一种种子活性的快速无损间接检测方法,应用于种子加工、储藏、培育等过程中种子劣变规律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小麦离体叶片衰老过程中,叶绿素、核酸含量随衰老而降低,RNase活性随衰老而升高.亚精胺(Spd)能显著抑制叶绿素、核酸含量的降低,并阻止RNase活性的升高,其中Spd对RNA的作用早期十分明显,阻止了0~12小时的降低高峰的出现,但对DNA含量的降低在后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用Spd、CHM、5—Fu、c_a~(2 )单独或配合处理表明,Spd可能对RNA含量和RNase活性不存在转录水平的调节,可能主要是通,过“电荷效应”而抑制RNA含量降低;而对RNase一方面可能抑制其合成,另一方面也可能由于其“电荷效应”抑制其活性的升高.  相似文献   

9.
酸胁迫对玉米幼苗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沙培法研究了酸胁迫对玉米幼苗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酸胁迫下,玉米幼苗叶片SOD活性下降,MDA含量上升,叶绿素含量下降;根长变短,根相对含水量下降,根系活力下降,并随着酸胁迫程度的加深,这些指标的变化越明显.  相似文献   

10.
杉木幼苗不同叶位叶绿素含量及荧光特性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莆田学院学报》2015,(5):28-31
以1年生杉木幼苗为材料,测定杉木不同叶位的光合色素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结果表明,杉木幼苗的叶绿素总含量为中部叶>下部叶>上部叶(P<0.05),但各叶位间的叶绿素a/b的值差异不大。Fo、Fm和Fv的值随着叶位的下降而减小,Fv/Fm、Fv/Fo、Qp各叶位间差异不显著。ΦPSⅡ随着叶位的下降而升高,NPQ的值则是上部叶>下部叶>中部叶,下部叶与中部叶的Fv'/Fm'差异不大。相关性分析发现,叶绿素与Fo、Fm呈显著负相关,但与ΦPSⅡ呈显著正相关。实验结果表明,1年生的杉木幼苗的功能叶为植株中部的叶片,底部的叶片虽已趋于衰老,但对杉木的光合作用仍有一定的贡献,初展的上部叶虽然叶绿素含量最低,却已具有较高的转化光能效率和PSⅡ潜在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