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近年来,河南濮阳广播电视台新闻综合频率本着"新闻立台,评论强台"宗旨,充分发挥广播评论的短、快优势,更好地彰显广播媒体的思想性、权威性,增强了新闻广播宣传的舆论力量。广播宣传是靠声音传达思想的,广播声音一瞬即逝,听众来不及仔细琢磨,因此,广播评论在文风、表现手法、语言等方面要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如何写好符合广播特点要求的评论,也就成了一门独特的艺术。  相似文献   

2.
广播新闻评论作为广播新闻的重头戏,秉承了广播传播的一些特点,在日益激烈的媒体市场竞争中,广播新闻评论在充分发挥广播优势的同时,还应该在选材、语言和播送方式上寻求突破,以提高广播新闻评论整体影响力。  相似文献   

3.
广播新闻评论作为专门提供给广播使用的新闻评论,是广播新闻宣传的灵魂,是广播电台宣传的旗帜。鉴于其对广播电台、广播新闻的重要性,本文在广播新闻评论论述基础上,初步分析了广播新闻评论的写作原则和写作方法,进一步提高广播新闻评论的可听性,使其更好地发挥宣传与舆论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广播评论是新时期广播宣传新亮点。广播评论贵在贴心,因为只有与听众贴心,听众才会收听你的评论,从而接受你的见解和意见。广播评论要做到贴心,就必须平等地对待听众,真诚地爱护听众。必须用听众的语言,说听众关心的事。  相似文献   

5.
广播评论是针砭时弊、引导舆论的一把利剑。广播评论根据广播特点,正确运用大众有声语言,对于有效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和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着重从大众有声语言的内涵、特点,及其在广播评论中的作用、运用手法等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6.
大众有声语言在广播评论中的作用 声音传播是广播传播独特的传播方式,既传播新闻资讯等语言信息,又传播供人们娱乐生活的音乐。而大众有声语言的运用则为广播评论注人了新的活力。她可以帮助听众了解事物的真相,认识事物的本质,营造可感的气氛。[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广播新闻如何做好连线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播是以电声为媒介的现代化舆论工具,广播传播的特点,决定了广播只有运用新闻连线才能更好地发挥广播的特色,才能在新闻媒介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如今,新闻连线节目也以其形式新颖、信息量大,而且可以极大地发挥和调动广播的技术优势而深受听众喜爱。如何更好地做好新闻连线,更好地体现广播特色?笔者将从以下四个方面来阐述。一、新闻连线的选材。新闻连线节目细分大致有两大类:一类是纪实性的;一类是评论性的。纪实性的新闻连线属纯事件性,就是记叙一个新闻事件的最新发展。而评论类的连线节目主要是有关人士对新闻事件的评论。因此…  相似文献   

8.
在广播新闻播音这个大家庭中,通讯播音和评论播音是最能展现播音员个性特征和个人魅力的两种体裁,而这种展现都是基于原作者的报道和编辑之上的。在这个由文字语言转化为声音语言的过程中,播音员的再创作能力是一篇广播通讯或一篇广播评论成功播出的关键,广播通讯是体现这种能力的最佳例证。  相似文献   

9.
新媒体时代,广播评论发展呈现出新特点,具体表现为:赋新闻以思想、评论速度加快、选题和形式日趋多样化、评论员队伍逐渐扩大、广播元素更加鲜明等。新时期的广播人也需要紧跟时代脉搏,推进广播评论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0.
广播评论是新闻评论体裁与广播媒介结合的产物 ,是对新闻报道的有效延伸 ,是深化新闻报道、提高广播新闻档次的有效手段。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 ,新闻媒介只有善于运用新闻评论 ,才能更有效地发挥联系群众的桥梁作用 ,发挥党和人民的喉舌作用 ,更好地履行反映、影响、引导和组织社会舆论的政治使命 ,充分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需求。“短、浅、软”是几十年来广播工作者所共认的广播体裁的风格特点。广播诉之于说、听 ,直接面对着各有不同需求、接受能力悬殊的各种类型的听众 ,广播的各种稿件 ,只有做到短小、浅显、生动活泼、亲切平易 ,才…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随着广播事业的发展,各类广播时政类节目纷纷涌现。尤其是一些讨论类的话题节目深受听众喜爱,赢得听众的积极参与。可以说,这类广播评论新形式的出现和被认可说明了广播评论正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传统意义上的广播评论,是一种以说理为主要形式的文章,这种方式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成为广播评论的主流。随着话题式讨论节目的出现,广播评论出现了两种评论方式并存的局面。 新闻评论的形式多种多样,而广播评论自有广播评论的特点。从一般意义上说,新闻评论是现代各种新闻媒体普遍运用的新闻体裁,与不同的媒体结合形成具有各…  相似文献   

12.
广播评论是广播媒体按照广播的传播特点,将新闻性和政论性结合于一体的新闻题材。无论是社会中发生的新闻事件,还是老百姓关注的热点话题;无论是当下的社会现象,还是各种社会问题,广播评论都以它鲜明的观点和特有的语言表达着媒体的立场和态度。所以说,广播评论是广播媒体的灵魂与旗帜。然而,长期以来,很多地方广播评论无论在质还是在量上都存在着弱势。以遵义广播电视台为例,每年各新闻奖项的评比中,比起层出不穷的优秀新闻报道,优秀的广播评论却是凤毛麟角。  相似文献   

13.
钟清鸿 《视听纵横》2006,(4):112-113
在县市电台中存在着编辑、记者怕写广播评论和写不好广播评论的现象,从近年来杭州市优秀广播作品评选来看,广播评论一直是弱项,也印证了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4.
陈旭 《新闻实践》2013,(8):53-54
在新媒体环境下,改进和创新广播新闻评论,扩大其舆论影响力,是当下广播内容生产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广播新闻评论的优势和不足 相比报纸评论、电视评论和网络评论,广播新闻评论在文字力度、呈现形式和逻辑工整性上都没有太大优势,它最核心的优势主要体现在“新、快、活”三个字上。新,广播不问断、随时随地传播的特点,决定了它能就最新的新闻事件进行实时评论,特别是一些突发事件,广播甚至能现场连线记者以口述的形式即刻发表评论,传递最新鲜的观点;快,广播评论简捷明快,口语化的表达虽说会让人记忆不深,但在当下依然能让受众很自然地接受,有先人为主的优势;活,广播新闻评论没有严格的文体、文风限制,表达直接、语言平实,从题材和形式上更贴近受众。但要注意的是,新闻评论不能只是停留在对原有事件的分析上,还必须联系事物发生的各要素,  相似文献   

15.
随着广播事业的快速发展,广播新闻节目也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状态,一些广播新闻节目,以其清新、自然的语言风格,深受广大听众的欢迎。广播新闻节目之所以使听众有耳目一新的感觉,这和广播新闻独特的语言表现形式是分不开的,总体上讲有这样几个突出的特点:一、口语化广播新闻节目的最大特点是说给听众听的,而不是  相似文献   

16.
随着广播事业的快速发展,广播新闻节目也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状态,一些广播新闻节目,以其清新,自然的语言风格,深受广大听众的欢迎。广播新闻节目之所以使听众有耳目一新的感觉,这和广播新闻独特的语言表现形式是分不开的,总体上讲有这样几个突出的特点:一、口语化广播新闻节目的最大特点是说给听众听的,而不是  相似文献   

17.
报纸、电视、电台离不开评论,评论是新闻的旗帜.是导向,是利剑。然而,广播评论有其独特的功效。广播评论的体裁种类也多样:有广播评论,录音评论,口头评论.编者的话,编者按语等等。怎样使广播评论活起来.给人一个耳目一新,身临其境之感.这就要讲究广播评论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新闻评论在广播媒体中境遇尴尬。一方面,一些广播电台缺乏评论意识,广播新闻评论长期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另一方面,许多广播电台没有建立科学的评论机制,广播新闻评论形式混乱,节目同质化、评论模式化的情况比较严重。同时,广播新闻评论个性化之路的探索明显滞后于广播媒体的发展,在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为“龙头”的广播媒介中,新闻评论在以往节目表上的份量微乎其微。从1922年广播电台正式在中国开播以来,广播新闻评论就像婴儿那样一步一步地学着自己走路,在挫折中成长。直到今天,成长起来的广播媒体开始走自己的路。2004年1月1日,由…  相似文献   

19.
广播已经有近百年的历史。广播的诞生使近代的信息传播从“无声的印刷时代进入了有声的电子时代”,使声音的远距离传播成为现实。但是从总体上来说,广播的理论研究还很不够,跟不上广播日新月异的发展。广播是一门科学,例如:广播采访学、广播新闻学、广播文艺学、广播编辑学、广播评论学、广播播音学、广播广告学、广播技术学、广播管理学等等。本文通过研究广播理论工作,认为广播有学。  相似文献   

20.
全媒体时代的到来,深刻地改变着传媒的格局和传播形态.各媒体形态间的融合不仅表现在技术手段和传播途径,在表现形式上也互为借鉴取舍.本文以微博为代表的“微评论”对当下媒体表达方式的影响推动为契入点,从对台广播的内容角度,探讨以“微评论”“事件反应迅速、表达简洁鲜明、强调互动沟通”为特征的新闻评论表达方式,在当前对台广播宣传中的语境特点及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