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阅读是通过视觉器官(眼睛),将信息(文字符号)传入大脑而引起的一种心理活动,它一般经过“直觉印象—深入理解—概括识记”这么几步。下面就《捞铁牛》一文重、难点的教学,谈谈如何使阅读教学与学生的阅读心理过程相适应。《捞铁牛》这篇课文讲的是我国古代出色的工程家怀丙和尚捞铁牛的事。全文共有七段,其中3—6段写捞铁牛的过程,是课  相似文献   

2.
听了斯霞老师教的《江姐》一课以后,有一个鲜明的感觉,那就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斯霞老师能自始至终扣紧课文,讲深讲透课文的字词句章等基础知识,切实地指导学生进行巩固基础知识的基本训练。在教学中,斯霞老帅还根据学生的知识实际,该咬文嚼字细讲的就细讲,能简单扼要略讲的就略讲,不是—般对待。譬如生字词的教学,斯霞老师就是从学生的知识实际出发来处理的。如“万籁俱寂”一词,学生是很陌生的,她就先用师生谈话的力法,逐字分析,给学生以充分理解的机会,然后再在这个基础上讲解它的意义,对其中笔划比较复杂的生字“籁”,还作了书写指导,帮助学生加深记忆;而对偎、悸等生字,因学生容易理解,她就不多费口舌。因此,所化的时间不多,而学生却理解和掌握了。讲读分析也是这样。在《江姐》一课的讲读分析过程中,教师并没有外加什么词语、思想去“丰富”学生的词汇,去“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而是老老实实地根据课文本身提供的语言材料,根据课文本身体现的教育精神,深入细致地进行教学。例如,她在分析讲解“她没哭,嘴唇微微抖动”一句时,不是抽象地讲这句话表现了江姐怎样的优秀品质,而是通过这句里一字一词所表达的意思,引导学生体会人物的心理,仔细研究了  相似文献   

3.
如何让马克思主义道理触动青年学生的心灵,实现铸魂育人的效果,是思政课教学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讲深、讲透、讲活”的要求,为思政课教师讲好马克思主义道理指明了方向与路径。讲深刻要求思政课教师深学理论、深悟教材、深究学生;讲透彻要求思政课教师学理彻底、理论对症、活用素材;讲鲜活要求思政课教师讲出理论精气神,激活理论创新使命感,激活课堂活力。  相似文献   

4.
《捞铁牛》(六年制第七册14课)是一篇讲读课文。讲的是宋朝怀丙和尚利用水的浮力捞铁牛的故事。教学这篇课文,要对同学加强思维训练,通过思维提高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我的教学过程是: 1·初读课文,理清结构。全文可分四段: 第一段(第1—2自然段),写的是为什么要捞铁牛。理解重点;一个疑问句:“可是有哪个大力士能把那么笨重的铁牛一只一只捞起来呢?”(主要是  相似文献   

5.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明确提出“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并要求思政课教师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科学把握这门课程的本质,是提高这门课程教学实效性的根本前提。优化高校思政课“讲道理”本质,需要在教师队伍素养、课堂教学深透活、内容手段方法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6.
六年制语文第七册《捞铁牛》是一篇讲读课文,主要讲宋朝怀丙和尚利用水的浮力捞铁牛的故事,抓住课文的重点、难点,理解文章的脉络是教好这篇课文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7.
认真品词析句注重语言训练──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七册第14课《捞铁牛》教例评析南宁市师范学校邹节华第二课时【教例】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捞铁牛》,请大家默读课文,然后说说课文可分几段?每段写什么?生:课文分为四段,分别写了怀丙捞铁牛的原因’、经过和结果...  相似文献   

8.
语文教学的艺术性 ,体现在教师把课堂教学组织得生动活泼 ,让学生在课堂上既得到艺术享受 ,又学会语文知识 ,掌握学习方法 ,形成语文能力。这是语文教学的崇高境界 ,也是我们追求的最终目标。预习的艺术。 预习 ,就是让学生接触一下要学习的内容 ,做一点力所能及的工作 ,为听课、学习新内容做好心理上的准备。指导学生预习 ,必须从实际出发 ,讲究方法 ,要有针对性、启发性和趣味性。如教《捞铁牛》这课 ,在预习时可提出这样几个问题 :为什么要捞铁牛 ?捞铁牛前做了哪些准备工作 ?捞铁牛办法分几步 ?你还有什么办法可以捞铁牛 ?学生带着这些…  相似文献   

9.
根据小学生注意的特点和规律,教师应灵活选择教法。选用教法要围绕“教是为了不需要教”这个目的,切忌公式化、简单化。 1.用活教具,直观形象小学生的无意注意和具体思维都占优势,有意注意持续时间一般为二十分钟左右。为组织好学生的注意,教师讲课力求直观形象。如教《捞铁牛》一课,一位教师根据课文内容,绘制了幻灯片“捞铁牛图”。在教学中,教师开放幻灯,同时启发学生进入角色,把学生带进捞铁牛的现场。随着铁牛位置的移动,从泥沙里一点一点向上拔,捞铁牛的过程一幕一幕地展现。看着铁牛的浮起,课堂上不时发出了“哎唷……哎唷……”的号子声。学生在这身临其境之中,不仅  相似文献   

10.
目前教学工作中,有一种提法,要求在课堂上把一课新教材“讲深讲透”。要不要强调“讲深讲透”?这是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我认为这种提法有很大的片面性。第一、教师讲“深透”,不等于学生学“深透”。学生只有在“学而时习之”的长期过程中,才能逐渐  相似文献   

11.
演示·学文·悟道──《捞铁牛》教学设计安徽王友清现代教学理论与实践证明:直观的演示与操作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产生最佳的学习情绪,较好地完成学习任务。《捞铁牛》一课故事情节很简单,但涉及到学生还未学过的浮力知识。如果单纯地运用讲读法就很难使学生...  相似文献   

12.
以前,在课堂教学中流行一个提法,叫做教师讲课“讲深讲透”,以为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法宝。殊不知,这样以讲代练,替代了学生的思维活动,把课堂练习挤到了课外,加重了学生的课外负担。同时,因为讲过了头,也常常给后继教学带来困难。现以“万以内数的认识”一节的教学为例说明这一点。在“万以内数的认识”一节的教学中,有些老师从过去提倡的“讲深讲透”的要求出发,往往把教学要求不适当地提高到认识一万和万以内的数。教学中要求学生能够热记最初的五个数位的数位顺序,即“个、十、百、千、万”。学生对这五个数位先人为主,印象很深。教学的实践告诉我们,上述的教法是不顾后继教学的“捞青”做法。这样做,把认识万以内的四  相似文献   

13.
课前,教师要求学生做一个小实验:把一只装满水的水桶沉入水中,再往上提,直提出水面,看看有什么发现。   一、谈话导入,共商目标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初读了《捞铁牛》一课。第一段给我们印象最深的话是什么 ?   (学生回答后,齐读:“让我来试试。铁牛是被水冲走的,我还叫水把它们送回来。” )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这篇课文,同学们想进一步知道些什么呢 ?   生:和尚是怎样让水把铁牛送回来的 ?   生:他为什么要这样捞 ?   师:好,我们就来探究这两个问题。老师有一个要求,学完这一课,同学们回去后要把这…  相似文献   

14.
在阅读中自寻问题,自提问题,是重要的学习方法,自提问题的能力是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主体作用得以发挥的体现。笔者认为可以采用以下方法培养学生自提问题的能力。一、看“题目”,提问题课题是文章的“眼睛”,透过“眼睛”可以窥视文章的条理、内容。围绕题目提问,可以诱发学生的好奇心,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例如:教学《捞铁牛》一课,看了“捞铁牛”这一题目,学生就想到:①为什么要捞铁牛?②谁去捞铁牛?③铁牛是  相似文献   

15.
五年制六册32课《捞铁牛》后面第一道练习题要学生说说怀丙分几步把一只一只的大铁牛捞回来的.这是训练学生思维、增长辨析能力的好题目。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印的《教学参考书》对这道题作了提示: 共分三步:①把船上的泥沙铲到河里;②水手们划桨,船把铁牛拖到岸边;③把其余的铁牛拖回。我们研究再三,觉得参考书的提示是欠准的,有必要加以辨识。首先,把一只一只的大铁牛捞回来,少不了准备工作,不摸清铁牛的位置,不准备两只大船,不在船舱里装满泥沙等等,是无法捞到一只一只的大铁牛的,所以第一步应该是做准备工作。  相似文献   

16.
《捞铁牛》(五年制语文第六册.六年制第七册)一文讲的是宋朝的怀丙和尚利用水的浮力捞铁牛的故事.怎样利用浮力去捞,这应是全文教学的重点;至于怎样利用浮力规律捞起铁牛,小学生缺乏感性认识,甚至没有见过船,是很难理解的.因此这个教学重点又成为学生理解上的难点.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我从这两个“实际”着眼,灵活地安排课堂结构来指导阅读,取得了满意的效果.一、以故事激趣,初读全文.一开始上课,我就围绕课文前两个自然段所叙述的内容,给学生  相似文献   

17.
课文教学必须讲深讲透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少人认为 ,一个尽职的语文老师 ,一定要以本为本 ,把课文讲深讲透。因此学习一篇不超过三千字的课文 ,常常花三四个课时 ,甚至五六个课时。这种作法 ,错就错在 :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本来就有一定的“模糊性” ,所谓“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 ,如《孔乙己》、《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对这些作品主题思想的理解就有五六种观点。教师把课文讲深讲透 ,讲的又是一家之言 ,学生就往往再也提不出别的见解 ,反而压抑了学生的创造思维。把教材讲深讲透 ,势必就要以教师为中心 ,把学生放到消极被动的地位 ,势必就要用严格的规章制度来保证上课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8.
·观点· 《语文课程标准》非常强调积累,倡导通过阅读、生活进行积累。重视积累是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所谓厚积薄发讲的就是这个理。“课标”后面还附有优秀诗文背诵的篇目、课外读物的篇目以及建议。其目的是让学生在这样大量的积累中养成语感,形成深厚的语文素养,在潜移默化中提升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使学生终生受用。  相似文献   

19.
深刻理解“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本质是讲道理”的重要论述,必须把握讲好思政课的三个明确要求:讲深、讲透、讲活。增强思政课教师的理论功底、历史积淀和文化底蕴是讲深思政课道理的前提;阐明思政课的政治性、学理性和现实性是讲透思政课道理的关键;创新思政课话语体系、课堂内容和课堂形式是讲活思政课道理的根本。  相似文献   

20.
在教学实践、教学研究、教学检查、教学经验总结中,现在仍然盛行一个口号,即“讲深讲透”。为了达到“讲深讲透”,一些教师把教材中所有内容巨细无遗的讲述、板书,有时还要加进教材中没有的一些内容,课堂安排的很满很紧,教师讲课节奏很快、语速很快。黑板上的标题分成三级或四级:大一、二、三,中 1、 2、 3,小①、②、③,有时还要再加上 a、 b、 c,写满一黑板甚至两黑板。我认为这种“讲深讲透”就是教学上的“满堂灌。”   例如,我听了一堂高中的地理课,课题是“人类活动与气候”。教师是这样讲述和板书的: (一 )气候对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