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学与音乐之间有密不可分的联系。考察外国音乐史,特别是欧洲音乐史,我们就会发现大量的实例。音乐从文学中汲取营养,文学借鉴音乐的表现形式,二者互相阐发,自从莎士比亚及其作品诞生以来,人们就感受到莎作语言中蕴含的音乐性,欧洲许多第一流的音乐家都从宏大的莎作中获得过灵感,为莎作谱写了大量的音乐作品,构成了莎士比亚文化中的音乐现象,或音乐中的莎士比亚现象。在这种超学科的渗透、比较中,只有最优秀的文学作品才有可能进入另一种艺术形式,并形成一种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研究伊丽莎白·巴雷特·布朗宁的诗歌及书信和莎士比亚作品的关系。分三个部分阐述:诗歌主题中的莎士比亚、诗歌语言形式中的莎士比亚、情书及家信中的莎士比亚。由此推论出女诗人的诗作和信件深受莎氏的影响,她可以被称为"莎士比亚文学上的女儿"。  相似文献   

3.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的基督教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研究是莎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莎士比亚十四行诗在歌颂友谊和爱情的同时也以文学的形式对圣经和基督教作了自己的诠释。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以爱、友谊、时间为重点,将基督教精神与诗中的人道主义融合在一起,才使他的十四行诗有久远的魅力。对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与基督教和圣经的研究是国内莎学研究中的空白,深入地探讨有助于更深刻地解读莎士比亚十四行诗。  相似文献   

4.
文章对莎士比亚与莫里哀的喜剧艺术作了比较,对批评界流行的“扬莎抑莫”观点提出不同意见,指出对莎、莫的比较应在喜剧范畴内,因悲、喜剧处置角色的要求是不相同的,莎的喜剧人物也是类型化的.文章分析了莎、莫喜剧产生的文化渊源,指出莎、莫的喜剧是欧洲两种喜剧传统的产物,比较了莎、莫喜剧的不同风格,以及他们在塑造人物、编织情节、制造喜剧效果等方面的特点,提出在喜剧艺术的成就与经验上,莫里哀与莎士比亚是同样伟大的.  相似文献   

5.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演进中,存在着大量的文学传播现象。而《红楼梦》和莎士比亚作品的传播,随着曹雪芹和莎士比亚逐渐被各国人民所认识,他们的作品,已经超出了文学的意义,扩大为一种指导文学创作的原则。  相似文献   

6.
莎士比亚作为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艺术家,其作品既呈现了人文主义情怀,又体现了莎士比亚对传统基督教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本文试图通过莎士比亚悲剧与基督教文化关系的考察,进一步理解莎士比亚独特的艺术视角.莎士比亚在思想内涵上汲取了基督教文化精华的同时,在艺术形式上也继承了基督教经典圣经的艺术精华.体现在借鉴圣经中的叙述结构,人物原型,意象等几方面.通过以上几方面的探讨更加深化对莎比亚戏剧的认识,从而丰富读者们的思想内涵.  相似文献   

7.
由于欧洲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以及莎士比亚个人生活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莎土比亚的戏剧创作包含了浓郁的基督教思想意蕴。这种宗教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莎士比亚戏剧作为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文学优秀代表的反封建、反教会的斗争锋芒,成为一代戏剧大师莎士比亚无法超越的历史局限。  相似文献   

8.
如果把莎士比亚笔下的坏女人、好女人放在历史语境中去考察,就会发现她们只不过是传统文学中恶魔型女人和天使型女人的翻版,她们被否定或被肯定的特征也并未超越历史和当时关于女人的界说。因此,在这个意义上说,莎剧中的坏女人形象,体现了父系文化的厌女意识,这种厌女倾向以及莎氏对妇女的否定性评价是以他对“自然的”父系秩序的维护为出发点的。  相似文献   

9.
莎士比亚在其戏剧创作中为他的人物写下了大量的演讲辞。演讲在莎剧中占有不容忽视的重要地位,本文论述了莎剧中的演讲语言艺术,提出演讲是莎氏戏剧思想的喷火口;情节的推动力;语言的锤炼场的观点。  相似文献   

10.
莎士比亚作为欧洲文学的集大成者,他的作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莎士比亚作品中人物性格塑造鲜明,语言表达丰富,充满人文主义精神,通过对莎士比亚作品的解读,可以充分地了解英语文学。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以来,随着人们对文艺复兴与中世纪教会文化之间文化精神传承认识逐步深入,研究者们开始以更加客观而且全新的角度去解读莎剧,尤其是开始关注莎士比亚与基督教文化的关系。本文主要介绍了莎剧中的圣经原型研究的理论依据、研究现状、在国内取得的成果、仍然存在的不足以及相应的解决办法,本文在展现莎士比亚戏剧中的圣经原型在中国的研究现状的同时,也为人们以后的研究提供一点参考。  相似文献   

12.
隐晦地使用性语言是莎士比亚戏剧语言的一大特色.西方莎学界对莎士比亚的性语言从最初的诟病、回避,渐渐转变为承认,进而加以研究.20世纪40年代以来,该领域已成为莎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国内莎剧译本对性语言的处理存在较大的缺陷和不足,漏译和误译现象较多,且多数译文都未能体现原文的奥妙.认知语言学的概念隐喻理论对莎士比亚性语言的翻译研究有较强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这一研究无论是对认知语言学还是对莎士比亚研究都将有所贡献,同时对国内未来莎剧重译也能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3.
就欧洲文学者而言,莎士比亚是最有成就者之一,他所创作的戏剧作品对欧洲文学乃至世界文学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作品也受到人们的广泛喜爱。莎士比亚剧以现实主义创作为原则,追求自然的表演理论,塑造了一个又一个具有鲜明个性的艺术形象,戏剧情节生动丰富,悲喜交加,对英国戏剧文学具有较为深刻的影响。本文将对莎士比亚剧的文学特色以及其对英国戏剧文学的影响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14.
莎士比亚与基督教──从《威尼斯商人》说开去陈惇莎士比亚的创作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文学的杰作,同时,其中也存在着明显的基督教思想的影响。莎士比亚是一个真正的教徒;他一生中许多事情与基督教有关。这些都是显而易见的事实。但是,在莎学研究中,人们往往较...  相似文献   

15.
指出莎士比亚戏剧作品历来备受推崇,而萧伯纳的莎评代表的是另一种声音。通过对萧伯纳的莎评作简要的梳理,以实例来说明萧伯纳对莎士比亚戏剧作品所持态度不同于多数莎评家。  相似文献   

16.
<正>孙家秀先生研究莎士比亚由来以久,在莎士比亚研究这块丰沃而又被人耕耘过无数次的土地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自中央戏剧学院莎士比亚研究中心成立以来,她就一直担任这个中心的主任.在她的领导下,中央戏剧学院莎士比亚研究中心中培养人才和学术研究方面都有重要的多方面的建树.因此也引起了国外莎学家和莎学组织的注意,得到了著名文学家、戏剧家、莎士比亚研究专家曹禺先生的称赞,同时也得到了国内莎学同行的一致肯定.在孙家秀先生以毕业的精力所获得的丰硕莎研成果中,有《马克思、恩格斯和莎士比亚戏剧》、《莎士比亚辞典》①等著作,还有《关于莎士比亚<暴风雨>的评价问题》、《莎士比亚喜剧和<威尼斯商人>》、《<罗密欧与朱丽叶>令人回味的尝试》、《<特洛伊罗斯和克瑞西达>的艺术手法》 等几十篇结实而有份景的莎研论文.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在中国研究莎士比亚,演出莎士比亚戏剧,不可不读孙家秀先生的莎学论著,也一定会知晓孙家秀先生的大名的.1988年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了她的《论莎士比亚四大悲剧》,1990年又第二次印刷,(?)印数已达6,000册.这个印数在我国论莎的专著中是相当高的.1994年她的另一部篇幅更大、更为厚重凝聚着心血的莎研论著《莎士比亚与现代西方戏剧》由四川教育出版社出版了.虽?  相似文献   

17.
<正>莎士比亚戏剧的中译是中国现代文学翻译史上的重要篇章,将莎士比亚文学引入中国,朱生豪有着不朽功勋。除了朱生豪才华横溢的心血之作,卞之琳和梁实秋的莎剧译本也卓具影响力。卞之琳认为,莎剧既然是诗剧,译文也要还其诗剧的本来面目,唯有如此,才能充分保持原作的面貌,以复制出同样或相似的效果。周珏良在《卞译莎士比亚悲剧与素体诗的移植》一文中说:  相似文献   

18.
文学与音乐之间有密不可分的联系。考察外国音乐史,特别是欧洲音乐史,我们就会发现大量的这样的实例:音乐从文学中汲取营养,文学借鉴音乐的表现形式,二者互相渗透、互相阐发。自从歌德的《浮士德》诞生以来.欧洲许多第一流的音乐家都从宏大的《浮士德》中获得过灵感,  相似文献   

19.
莎士比亚历史剧中的帝王将相往往成为莎学研究者的关注重点,而对于其中平民阶级的研究常常被边缘化,诗人到底持有什么样的平民观也是百家之言不尽其同.通过系统研究莎士比亚历史剧中的平民形象,找出平民在剧中的存在价值,从而发现诗人复杂而矛盾的平民观.  相似文献   

20.
刘星 《文教资料》2013,(3):17-18
为了提高对莎士比亚戏剧女性角色的认识,可以从不同视角对莎士比亚戏剧进行解读。从新历史主义视角看莎士比亚戏剧中女性的爱情与婚姻,可以发现莎士比亚对女性人物的表达呈现了一对矛盾:一方面她们的言行在某种程度上参与了父权制的权利话语,另一方面她们对婚姻家庭的相关社会规范进行了挑战。中国莎学应从发展变化的角度,在吸收国外莎评成就的同时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话语,有效促进中西莎评者的对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