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这也是爱     
他没读过多少书,一辈子当工人。她倒是个知识分子,退休前是医院里有名的主治医师。她常厉声埋怨他这不是那不是,说了一辈子,却从没听见他还过嘴。  相似文献   

2.
(一) 女人是什么?回答是多种多样的,甚至是截然相反的。一部电视剧《女人不是月亮》的主题歌词这样写道: 妈妈留下的那句话, 我一辈子撂不下……。 她说十个女人九个傻。 这究竟为了啥……。 女人不是天上那轮月, 女人不是瓶里那束花, 女人不是笼中那只鸟, 女人不是墙头挂的画。 女人是什么? 谁给我回答!  相似文献   

3.
以后几分钟的事则是她一辈子也无法忘记的了.她的手刚放在电话筒上,便停了下来.原来一个男人正坐在那个庞大的"OPEN"式沙发里.很奇怪的是,他竟蜷缩成了一团.  相似文献   

4.
谈恋爱时,大家都劝她放弃。不是他有什么不好,而是因为,他当兵的地方,在千里之外的新疆,结婚后,两人根本无法生活在一起。她却听不进去,歪着头说:"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母亲反驳道:"你那是精神乌托邦!夫妻就应该长相守、永相随。"  相似文献   

5.
<正>一位40岁的女人在美国国家公园里慢跑时,被一只美洲狮咬死了。她的家人立即对州政府提起了诉讼,因为政府"没能控制好美洲狮的数量""没有设立警告牌",看来获赔没有悬念。可她那悲痛欲绝的丈夫最后却放弃了诉讼,他认为妻子"选择到野外跑步跑得太远了,这不是政府的过错。我们都是成年人,应该为自己负责"。男人的选择对我们而言是超现实的,是"犯傻"。但是,他对待人生的态度却触动了我。他的价值观跟我们不是一个算法。  相似文献   

6.
单位正在宣传去大西北支教,他很想去,那是他一辈子的梦想。只是想象着在那片广阔的天地里尽情挥洒着自己的智慧和激情,他就已经心潮澎湃了。  相似文献   

7.
深夜,她在朋友圈里见到这首《致橡树》.猝不及防间,那些熟稔的句子,在她心里放了一场又一场烟火,她在这悲喜交集的烟火里,想起他. 那时,她心里有他.不,还不是爱,爱太鲜明,太醒目,太张扬,太浓烈,不合适用来形容她心里那一份情愫.他于她的意义,是一颗裹在层层叠叠的糖衣里的小小的硬硬的糖.  相似文献   

8.
钟紫薇站在校园里那棵巨大的银杏树下,看见黄维在操场上打篮球。她默默地看了一会儿,叹了一口气,心中生出既生亮何生瑜的感慨。黄维的确很优秀,学习成绩好,总是跟她不相上下,只要她稍一放松,就会被他超过。为此,她每天晚上都在灯下熬过11点,常常是老妈睡了一觉,起来叫她:"快去睡吧!都熬成大熊猫了。"她才姗姗去睡,心里对黄维有了浅浅的恨意——如果不是他老跟自己争第一,怎么会如此狼狈?  相似文献   

9.
镜子     
自从他的那句承诺成了谎言,仇恨就在我的体内横冲直撞,我放任自己活在似醒似梦之间,怎么恍惚里总飘忽着一面镜子的轮廓 ?圆形的镜面,木制的镜框,架上暗红的油漆,像干了的血迹。这不是我小时候那位老人的镜子么 ?  老人住在 一间空荡荡的屋子里,镜子挂在老人屋子的门楣上。每隔一段时间,她会搭起凳子,踮着脚,取下这面镜子仔细地擦,再轻轻挂上去。我则在下面扶着凳子,听她告诉我这是面照妖镜,一辈子都跟着她,能为她驱魔防灾。她还说以后要把镜子送给我。当时,幼小的我鸡啄米似的点头,虔诚地相信她的话。   后来,她病了,…  相似文献   

10.
永恒的祝福     
年轻的父母带着幼女到照相馆去拍“合家欢”。摄影师对好光,让父母和孩子摆一个姿势。女孩不适应这个环境,也根本不会“强颜欢笑”。摄影师手中的纸花像魔杖般把她镇住,但他正要摁快门时,孩子不见了。父母到处寻找,终于发现孩子蹲在照相馆的临街橱窗里,与一幅做广告的儿童照片为伍。照片里的男孩对过路人笑,她也对着过路人笑。那不是姿势,而是心态的外延。“爱笑的哥哥把我招来了。”刹那间,三岁的女儿变成了“广告”。母亲抱着照片,说,“即使变成了影子,我也要守她一辈子!”父亲抓住摄影师,叫:“你不能把她的灵魂摄去,还我女儿!”  相似文献   

11.
<正>今天,我去参加了一场葬礼。一个与我没有丝毫血缘关系的人,但两行热泪还是无声地从我的脸颊滑落,涩涩的,苦苦的,一并带着我逝去的童年里的那抹微笑。天,阴沉沉的,毛毛细雨飘得我更生愁闷,不是好天气,却符合今天的主题。前方,照片上的婆婆,依然微笑着,温柔地望着我。黑白的照片仿佛看不出她的年龄,但却掩盖不了她眼角的鱼尾纹和脸颊上的老年斑,那是她劳苦一辈子所烙下的印  相似文献   

12.
心约     
<正>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一个年轻的男子因为要从军,即将与他的未婚妻分别。离去前,他每次总会约她在某棵大树下见面。那男子因为工作的关系每回都迟到,而且每次他迟到后都会腼腆地说:"对不起,让你久等了。"而她的未婚妻总是笑着对他说:"还好,我也不是等了很久。"那男子起初信以为真,后来有一次他准时到,却故意在一旁等了  相似文献   

13.
据说,科学家袁隆平之所以一辈子投身农业,与他小时候的一次审美体验有关。袁隆平回忆道:6岁时,母亲带他去过一次果园。他惊叹"那一切,实在是太美了"!他后来下定决心——攻读农学专业。过程是这样的:袁隆平6岁那一年,初秋季节,他随母亲到汉口郊区一家果园去游玩。对于在城市里住惯了、从没见识过农村果园的袁隆平来讲,那简直是一次  相似文献   

14.
<正>女孩在很久很久以前,一直是恨着父母的。说恨并不夸张,她曾经无数次地想象过那样一个画面:父母在她面前痛哭忏悔,而她态度傲然地大步离去。徐志摩并不是她喜欢的诗人,可他那句"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却被她浓墨重彩地在日记里抄写了一遍又一遍。那时的她以为唯有远走天涯,再也不回家,才能让她在对亲情的渴望与绝望之间找到一个安稳的距离。  相似文献   

15.
<正>这是一个初冬的傍晚,叶儿走进心理咨询室,简单的寒暄之后,她告诉了我一个藏在她心里的小秘密:"老师,我最近喜欢上了一个人。"面对这个进入初二才几个月的女孩,我按捺住心头的讶异,轻轻问道:"喜欢?什么样的喜欢?""就是有想和他在一起一辈子的想法。"我需要帮助她明确咨询目标,而不是沉溺于回忆和想象,于是我问了一句:"有些学生也会有类似的想法,你的困惑是?""其实我不想早恋,但有时想到他的拒绝,我就很悲伤。""他拒绝了?""是的。"她犹豫了一下,像  相似文献   

16.
正女孩在很久很久以前,一直是恨着父母的。说恨并不夸张,她曾经无数次地想象过那样一个画面:父母在她面前痛哭忏悔,而她态度傲然地大步离去。徐志摩并不是她喜欢的诗人,可他那句"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却被她浓墨重彩地在日记里抄写了一遍又一遍。那时的她以为唯有远走天涯,再也不回家,才能让她在对亲情的渴望与绝望之间找到一个安全距离。  相似文献   

17.
恐惧的十岁     
<正>哈哈哈,跟强迫症患者开个玩笑,今天不是《恐惧的三十岁》,而是十岁。几天前,一位十一岁男孩的母亲发信求助,说是学校有一群女生,仗着学习好、老师宠,又是班干部,打她儿子,她找过家长和老师,都不起作用。还有,这男孩从小接受的教育是"不能打女生",所以不会还手。困局如何破?我给的答案是:"那就告诉他:谁打你,你打谁,不管男女。是时候打一架了,不然变娘炮,你得罩他一辈子。"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打女生,这教育是错的,所以男孩被女生打,他就陷入无法行动  相似文献   

18.
清芬     
他姓王,从前是一所小学的校长,现在已经退居二线,养老抱孙了。他个儿不高,皮肤有点黑,架着副老式大框眼镜,身上总是带着泥土的"芳香"--那是他多年耕耘的结晶。养花是他的最大爱好,而他也的确是个老园丁,教书育人一辈子,养花植草一辈子。  相似文献   

19.
正115岁那年的一节数学课上,林晓婉偷偷摸摸看杂志,在看到那句"总有一个人是你生命里的劫"时,她挺了挺身子,瞬间有种被击中心事的感觉。那时她在北方那座灰扑扑的小城里念初中,为不久后的中考忧心。并不是红榜上风生水起的优秀姑娘,但她一门心思想考市里最好的清远高中,只因为那个校园里有一道让她迷恋的身影。林晓婉喜欢何畔,这在那个巴掌大的小城里算不上一个秘密。林晓婉的QQ空间里挂满了各种与何  相似文献   

20.
双曲线     
她,一个很平凡的女孩。总喜欢一个人在午后的凤凰树下,手里捧着本《最小说》。但没有人会知道,那本书总是停留在同一页,因为她的心不在书上,而在不远处篮球场里那飞奔闪躲的身影上。和他第一次近距离接触是那次,他们的球滚到了她的脚边。正想着要不要把球拿给他们时,一抬头,他已经站在面前了。喂,把球扔过来。他态度不是很好,她愣了一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