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代表威廉.莱斯把控制自然的观念和异化消费看作是当代资本主义生态危机发生的根源。莱斯一方面通过对控制自然观念的考察,指出了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建立在"控制自然"观念基础上的科学技术是生态危机的根源;另一方面,他把资本主义社会的生态危机与异化消费联系起来,提出以控制人的欲望和减少人的需要,建立"易于生存的社会"来解决生态危机。马克思的唯物史观致力于通过生产力的合理发展和生产方式的变革来解决生态问题,这与莱斯生态危机理论有本质的区别。  相似文献   

2.
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认为消费异化是当代西方社会出现的深层次社会问题,它导致了过度的消费和生产,使资本主义社会出现了严重的生态危机,人与自身、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存在深度的矛盾。消费异化理论旨在通过批判资本主义由异化消费导致的生态危机,来实现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提出全新的价值观念和社会构想。  相似文献   

3.
马尔库塞作为生态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先驱,率先发现资本主义工业社会过度消费与科技异化的现象,揭示了社会异化现象与生态危机之间的联系,展现出西方学者对当代人类发展困境的哲学思考。20世纪70年代后,加拿大哲学家本·阿格尔在继承马尔库塞生态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生态马克思主义。新时期我国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逐步关注推动国内学者对生态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不断加深,探析马尔库塞与阿格尔两者思想的不同并加以简析,对当代中国有着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包含着丰富的关于人与自然、社会有机统一的生态思想,仔细探究便能找到当今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的异化消费的根源,异化消费的直接原因在于违背了人与自然发展的规律,其实质是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劳动异化,要消除异化消费必须消灭资本主义制度,走向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共产主义才能消除消费异化,消除人与自然的生态危机。  相似文献   

5.
阿格尔从重建马克思危机理论出发,系统分析了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的主要问题,对资本主义生态危机展开了有力批判,指出异化消费是生态危机产生的根源。他认为要消除生态危机就必须克服异化消费,途径就是进行"期望破灭的辩证法"的社会变革,只有无情地粉碎人们对资产阶级商品永远丰富的期望,重建生态社会主义,才能走向绿色解放之路。他返本开新的研究,大力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并对我们当前进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6.
小说《白噪音》是美国后现代作家唐·德里罗的一部"生态灾难小说"。作者以深度讽刺的笔触展现了后现代社会自然生态与科技发展的矛盾,美国人精神上的压抑、焦虑和异化现象,以及由消费文化与大众传媒导致的失衡的社会生态环境。本文从自然生态危机、精神生态危机和社会生态危机三个核心维度探讨德里罗生态思想,以期引发人们对当下严峻生活环境和人类精神失衡问题的关注。  相似文献   

7.
生态社会主义视域下的科学技术异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科学技术异化与生态危机现象,生态社会主义深入反思了这种现象背后的根源及其关系。这一理论指出,科学技术的异化是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必然现象,是科学技术受制于资本逻辑的必然结果;科学技术异化又推进了生态危机的进程,加深了生态危机的程度,显示了其负面效应;同时,这一理论通过建构生态社会主义与改进科学技术的规模与模式来复原科学技术为人类谋福利的本质。在当今世界资本主义社会,生态社会主义的科学技术异化批判思想较为深刻地揭示了现代科学技术的异化现象及其根源,对于正确认知科学技术的功能与生态危机也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但这种理论也存在一定的空想成分。  相似文献   

8.
法兰克福学派生态危机论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兰克福学派认为生态危机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生态危机的实质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危机;科技异化和消费异化是导致资本主义生态危机的根源;应当通过人的解放和社会健全两方面进行总体革命,实现科技的人道化发展、建立健康而人道的消费方式来重建人与自然的和谐。  相似文献   

9.
如今资本主义的生态危机日益严重、复杂,生态马克思主义者认为,在资本家商品消费广告的诱导和推动下,无产阶级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对此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资本主义整个社会处于虚假繁荣状态。造成了大量的资源浪费和严重的环境破坏。20世纪70年代末,生态马克思主义学派根据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从生态保护的角度出发,揭露了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种种弊端,第一次提出了异化消费理论。溯其根源,资产阶级资本积累是无产阶级异化消费最终推动力。因此,应通过变革资本主义制度,倡导健康适度的消费观,以此从根本上解决生态危机。  相似文献   

10.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者阿格尔从马克思自然观、异化劳动理论和危机理论出发,提出了关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生态危机理论"。按照他的看法,在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生态危机已取代经济危机占主导地位成为主要的危机类型;生态危机的根源在于过度生产和过度消费所导致的"异化消费";解决生态危机的出路在于"期望破灭了的辩证法"。文章意在对阿格尔"生态危机理论"进行全面阐述并作出简要的评述。  相似文献   

11.
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造成了对人类生存空间的破坏,对生命安全的威胁,人与社会的异化和传统伦理道德危机等诸多困境,这源于科学技术复杂的二重性,科学技术背离了服务于人的初衰,遗忘了人的本质,人既是知识主体又是道德主体,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目标,对待科学技术要防止三种错误取向,唯科学主义,实用主义和反科学主义,关键在于以人文主义精神指导科学技术,将人的全面发展视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最终指归。  相似文献   

12.
当技术产生异化就会转化成一种外在的、异己的、敌对的力量,危害社会,反制人类。运用马克思技术异化理论分析当代人工智能,从人与社会两个维度出发,发现其技术异化的实质,推断未来发展趋势,发展其利,规避其害,对人类未来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3.
奥尼尔晚期剧作的生态马克思主义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奥尼尔的晚期代表作品《诗人的气质》、《送冰的人来了》、《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和《月照不幸人》中,剧作家借助丰富的戏剧表现手段描绘了现代社会中一幅幅生态遭受严重破坏的图景——对自然的过度开发甚至毁坏,人类与自然之间的疏离,物欲横流,公正和平等的缺失,以及由此而导致的灵魂与信仰的丧失,等等。这一切深刻揭示出现代社会中人与自然之间的异化,有力地印证了生态马克思主义有关资本主义反生态趋势和物质变换裂缝的相关论述。将这些剧作置于生态马克思主义框架之中展开研究,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为全面地理解这四部剧作的内涵,而且可以从一个全新的视角考量这位伟大剧作家的创作,揭示他超前的生态意识以及对于如何解决资本主义生态危机的思考——人类必须与自然和谐相处,建立一个没有阶级压迫和种族歧视的理想社会。  相似文献   

14.
深层生态学认为,现代生态危机的根源实际上是人类的精神危机和文化危机。因此,生态文学批评不仅要关注遭到破坏的外在的自然生态,更要关注人类失衡的内在的精神生态。索尔.贝娄在《赫索格》中探索了在道德日益没落的美国现代社会中知识分子的精神困境。文章将从尼采所认为的精神的三种变形:骆驼、狮子和孩童来分析这部小说同名主人公的精神生态境况。  相似文献   

15.
生态文化的形成、价值观及其体系架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化是人类与其生存环境的关系的体现。生态文化是在人类拯救工业文明时代生态危机的现代环境运动中形成的。生态文化是生态文明时代的价值观。生态文化以生态价值观为理念,致力于人、社会、自然协调发展,建立一种与以往的文明时代全然不同的新型关系,即人一社会一自然和谐协调,共生共荣、共同发展的关系。生态文化的体系架构分为内隐的价值理念和外显的具体样式两方面。  相似文献   

16.
随着生态危机的日益加剧,人类的居住和生存环境受到极大的威胁,保护生态环境,缓解生态危机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该文研究加拿大女作家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三部长篇小说《可以吃的女人》、《浮现》、《使女的故事》如何对生态问题、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进行深刻的反思,为人类走出生态危机进行精神上的探索,从而揭示阿特伍德在其小说中如何表达深刻的生态关注,并向读者敲响生态保护的警钟。  相似文献   

17.
自然陶养自我化育——论生态美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危机说到底是人性的危机,改善生态环境,化解生态危机,关键是解决人的问题.生态美育以培养生态审美的人为根本任务,以自然陶养为基本途径.唤醒人们的生态意识,树立正确的生态审美观、生态价值观和生态伦理观,使人性向善、向美提升,以生态文明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8.
技术理性是现代工业文明的主导性文化精神之一,作为人类理性与近代科技相结合的产物,它不仅延伸和拓展了人的身体,而且超越了人在自然上的维度。但技术理性在推动社会发展的同时,也给社会带来了新的问题,如现代人的异化、世界的祛魅、生态危机等。技术理性的泛化和它与价值理性的分离,使现代社会陷入了深深的危机之中。如何摆脱技术理性的控制及这种危机,不仅关乎技术理性未来的命运,而且关乎整个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