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高拱继承了宋代学者自由议论的风气,对儒家经典的权威性及宋儒的注解表示怀疑,提出了不少独到见解。其中对《周礼》的考疑,对《尚书·洪范》及蔡注的质疑与批判,对《春秋》灾异谴告说的批判以及对《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等儒家经典著作的解读,均有不少重要发挥,是后人研究高拱经学思想的重要文献。高拱的经学研究对于中国古代学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潘明福教授新著《两宋时期的文集编纂与传播研究》具有鲜明的研究特色和重要的学术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从书籍史研究进程来看,其学术渊源植根于中西思想的交汇融通。二是作者从《全宋文》全面收集新材料,以此为基础切入两宋文学研究,因而具有推陈出新的学术意义。三是系统建构宋代文集编纂传播研究新理论。主要表征于对文集编纂与传播现象发生的整体和宏观把握,从书籍制度、历史惯性、利益驱动等要素出发,提炼总括了独特的两宋“文集文化”。四是解决宋代文学史研究中的新问题。主要体现为创造“制度—文集—文学”研究新模式、辨析文集编纂传播与文学观念的关系、发掘写刻并存现象的学术新义等。  相似文献   

3.
古今评高拱     
高拱作为明代隆(庆)万(历)大改革的开创者、实学思潮的先驱者和著名的气学哲学家。在明代政治史、实学史和哲学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对高拱的改革功绩和学术成就。明清至近现代的政治家、史学家和哲学家给予了肯定性评价。  相似文献   

4.
著名学者嵇文甫提出明代嘉、隆、万时期的高拱与张居正既是学侣又是政敌的论断。一方面高、张有其相似相同的从政经历、改革志向和学术思想,先后主持和领导了隆万大改革运动;另一方面又存在着激烈的权力之争,由于高的性格缺弱和张的性格优长,最终导致张胜高败的结局。尽管如此,学术上张居正渊源于高拱,政治上高拱开张居正之先。这一论断具有重要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5.
张鑫 《天中学刊》2012,27(4):120-123
新时期以来,关于隆庆初年大学士高拱首次罢休的研究略显单薄,且众口一词认为是其自负刚愎的性格导致了此次罢休。事实上,当时的首辅徐阶在这一事件中暗箱操作,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他通过"高拱不忠事"的发酵以及对胡应嘉前后不一的处理,诱使了乡党言官猛烈抨击高拱,导致高拱下台。徐阶迫使高拱下台,既是出于对首辅地位与权力的维护和垄断,也在于两人之间学术观点、执政理念、改革信念的差异。  相似文献   

6.
论高拱的历史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岳天雷 《天中学刊》2007,22(3):96-100
高拱作为明代中后期著名的政治家和思想家,其历史地位可以从明代政治史、实学史和哲学史三个方面进行认定:即隆(庆)万(历)大改革的开创者、实学思潮的先驱者和气学哲学的重要代表。高拱为推动明代中后期的社会发展和学术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7.
赵世明 《天中学刊》2004,19(1):99-101
高拱是明中期著名的政治家、改革家和实学思想家。为了匡救时弊、安疆实边,高拱在隆庆后期推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成就显赫,因而受到后人的关注。近20年来关于高拱的研究大体可分为高拱的政治历程、改革和思想等三个方面,并取得了不小成果,当然也有诸多不足之处需要加强。  相似文献   

8.
20 0 3年 4月 1 7日 ,《胡克英教育文集》出版学术座谈会在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召开 ,来自所内外的专家学者、胡克英先生的亲属及生前友好约 5 0余人出席了座谈会。胡克英先生生前为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 ,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学科评议组成员 ;中国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 ,教育学研究会常务理事 ;《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教育学分支学科副主编 ,学术委员会常委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研究》杂志编委、顾问。《胡克英教育文集》(以下简称《文集》)由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瞿葆奎先生编辑 ,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文集…  相似文献   

9.
彭国钧教授的《语言文集》是他一生研究语言学成果的结晶,篇幅不算大,但都是针对语言学中的真问题有感而发,有的是商量旧学,有的是探寻新知,都有所得。文集表现出的学术精神和学术创获,使这部书成为语言学界不可多得的学术精品。  相似文献   

10.
王重民在大学期间,曾对李慈铭藏书中的读书札记进行了系统的、较为全面的辑录与整理。之后,他拟编《清代文集篇目分类索引》,乃留意清人文集的编纂,进一步对李慈铭的文集、诗集等进行了整理与研究,并对其学术成就作出了中肯的评价。这一工作,不仅表彰了李慈铭的学术成就,为今人研究李慈铭的学术思想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与重要的参考,同时也促进了他目录索引工作的进展。  相似文献   

11.
学术界对高拱政治思想的研究肇始于20世纪40年代。至今已有60余年。并发表了颇为丰硕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对其政治思想的丰富内容作了全面发掘,本质特征作了准确概括。经世价值作了深刻阐发,成绩显著。但也存在着诸多薄弱或不足之处。需要加强研究,即:时代价值需要凸显。有些领域需要强化。学术地位有待认定,研究方法也需要反思。总结已有的成果,反恩存在的问题,无疑对于离拱政治思想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开展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2.
明隆万名臣高拱与张居正的关系,有一个由学侣到政敌的转变过程。大体而言,隆庆五年秋以前,由于他们的经世志向、改革纲领和学术思想的基本一致,使其能够携手共政,力行改革,并开启隆万改革运动之先河。但这之后,他们的矛盾冲突和权力斗争渐趋激化,最终导致张居正“附保逐拱”,并借“王大臣案”酝酿诬杀高拱之阴谋。虽然这一阴谋没有得逞,但却表现出封建专制体制下权力斗争的残酷性以及张居正的失德之处乃至人性之恶。研究高张由学侣到政敌之关系转变,既有助于认识隆万改革运动的传承发展,也有助于把握隆万交替时期的政局走向。  相似文献   

13.
论《尚书》诰体的文化背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尚书》六体皆与宗教仪式有关。"诰"并非仅仅产生于册命仪式,它实际上是各类宗庙祭仪中主祭者假祖先之名义而发的训诫辞。周初主祭者具有神性身份,诰辞中的"王若曰"就是其具有神性特征的标志;而"小子"是宗庙祭仪中特有的称谓,也能说明主祭者处于祖神代言人的地位。周公是西周初期的宗教领袖,他凭借神性身份摄政称王,并利用宗教的形式进行政治文化变革,即神道设教。"诰"即周公在宗庙仪式中以祖先之名阐发礼乐政治思想而保存下来的文本。  相似文献   

14.
清嘉庆年间,清王朝开始走向衰落。针对国内西北动荡的局势,爱国学者龚自珍致力于西北史地研究,在家学、朋友及国家时局的影响之下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西北边防思想。虽然他的西北边防思想最终未能得到朝廷的采纳,但他的西北边防思想却成为日后新疆建省的滥觞。本文旨在发掘龚自珍的西北边防思想的渊源、内容及意义。  相似文献   

15.
刘向是西汉后期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及文献学家,处在今文经学提倡政治复古的思潮中,他的思想有个转变过程。从最初对庙制改革"复古说"的坚决抵制,到校书工作中对礼制意义与作用有所发现,最后,刘向晚年对礼制提倡与推崇。"以汉制为体、礼制为辅"的政治观,对于两汉之交的学术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为处于狂热"复古"思潮下的学者提供了具有启发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16.
明嘉、隆时期,广东地区有司不良,贪贿成风,倭盗侵扰,社会动荡不安。为扭转这一局势,高拱于隆庆四年执掌首辅后,大力推行整顿吏治、军政配合、剿倭除盗的治粤方略,并取得初步成效。虽然高拱的治粤方略推行时间较短,尚无实现预期的理想目标,但却开启了张居正治粤之先河。就此而言,高拱应该占据一定的历史位置,明清时期的诸多政治家和史学家亦有肯定性评价。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赵秉文《滏水集》中政治思想材料的整理,运用历史文献分析法以及相关理论对赵秉文政治思想的核心——仁政思想进行了分析,认为赵秉文的仁政思想具体表现为政治实践,理论基础是其儒释道互补的理学思想。赵秉文的仁政思想主要有4个方面:畏天爱民,正心修己;明辨是非,任贤用能;以史为鉴,春秋为法;安不忘危,因时制宜。赵秉文仁政思想的本质是以君主为核心的"精英管理"模式,有其历史局限性。但就历史发展的脉络来看,有助于促进社会的稳定与经济发展。赵秉文的仁政思想有明显的意识形态倾向。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国内研究者对高君宇的研究已取得了重要成果,对高君宇的无产阶级专政思想、民主革命观思想以及高君宇与“五四”运动的关系、与陈独秀的关系等作了有价值的探讨。笔者认为,今后一个时期,高君宇研究应着重在政治思想的特色和政治思想的历史地位等具体领域下工夫,使高君宇研究逐渐深化,成为一个比较成熟的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