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印度逻辑史略(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二章古代逻辑学派尼耶也派第一节尼耶也派公元前四世纪后,印度的各种学派陆续兴起,进入基督纪元后,均蔚为大观,其最著者是弥曼差派、数论派、瑜伽派、胜论派、正理派、吠檀多派。从逻辑史的角度来说,我们有必要提到其中的三个学派。 (一)弥曼差派(mimansa,亦译思惟派):它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前弥曼萨派。“弥曼差”有  相似文献   

2.
中介论文艺观认为,文艺与社会生活之间是经过一系列复杂的中介建立联系,它们通过中介相互作用相互转化,是一个双向能动的具有创造性的过程,而社会生活与文艺创作之间存在着一系列复杂的中介因素。本文运用中介论的方法,论述思维方式是社会生活与文艺创作之间的重要中介。  相似文献   

3.
信仰型育人模式在理论上是成立的,但在实践中面临困境。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内部构成来看,主要表现为教学主体的复杂性、教学中介存在问题、大学生的复杂性等导致信仰型育人模式面临困境。从其外部相关因素来看,主要表现为经济基础内在生成的信仰多元化和提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的矛盾、思想政治理论课老师的实际地位、社会大环境自生的复杂信念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的极大反差等给信仰型育人模式带来困境。要走出困境必须具备四个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4.
审美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中介,它既是多维互动的过程性中介,又是情景交融的载体性中介,还是自我塑造的结构性中介。思想政治教育审美中介在其运作过程中具有对话性、存在形式上具有体验性、价值指向上具有超越性。美的创作主体、审美主体、审美对象、审美间体四要素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审美中介的复杂系统,在“美的创作主体—审美主体”的关系间,内含着“美的创作主体—审美对象”“审美对象—审美主体”这两对审美范畴的中介关系。思想政治教育审美中介以审美对象引力、审美主体趋力、审美间体融力为生成动力,其构建须以情境渲染为手段、着力提高审美对象引力,以审美素养为依托、着力提升审美主体趋力,以共通感培育为核心、着力呈现审美间体融力。  相似文献   

5.
中介方法论思想,是邓小平哲学方法论的核心。全面性与辩证性相统一,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是邓小平中介方法论思想的不可分离的二重规定性。邓小平中介方法论思想在认识论领域的运用,突出展示在怎样认识社会主义的本质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中;在实践领域的运用,主要展示在社会主义经济体制论和政治体制论中  相似文献   

6.
教学观的变革根植于思维方式的变迁。随着哲学对人的认识由"预成论"向"生成论"思维方式的转变,教学观相应也经历了从教学的"预成论"到教学的"生成论"的变革。教学"预成论"过于强调教学过程的秩序、规范与控制以及教学对象对知识的接受、掌握与认同,忽视教学对象所具有的能动性和个性特征,从而丧失了教学对象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价值。教学"生成论"注重教学过程的转化和动态"生成",认为教学是学生主动参与和自主建构的过程,教学系统诸因素的相互渗透与制约,决定了教学效果与"预设"的教学目标呈现出复杂的非线性特征,蕴含着教学"生成"与创造的潜力。教学观的变革对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提供了方法论指导。  相似文献   

7.
论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规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是指发生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内的接受活动 ,是接受者出于自身的需要 ,在环境的作用影响下 ,通过某些中介对接受对象进行反映、选择、整合、内化、外化、行为多环节构成的、连续的、完整的活动过程。它的最终结果是形成精神形态和行为形态相统一的人的思想品德。在这一过程中 ,接受活动突出表现为两大矛盾 :一是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主体与接受活动突出表现为两大矛盾 :二是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主体与接受者外部因素之间的矛盾。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活动在社会中进行 ,无时无刻不受到来自外界 (包括接受对象、接受中介、接受环境等 )的…  相似文献   

8.
明确体系构建的基本范式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建设的基础与前提。所谓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生成,是指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目标指引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育人主体协同育人活动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地自主性成长,进而形成系统性联结的过程“。生成论”源于辩证唯物主义内外因关系原理的内在规定性,源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贯通人才培养体系的客观复杂性,源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必须具备的广泛适应性。遵循“生成论”逻辑更好地助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构建,应建立“顺推式”动机激发机制,开展“原理获取”方法指导培养,提供“精准投放式”条件保障。  相似文献   

9.
瓦雷拉等生成主义者一直将他们在《具身心灵》中的工作看作是梅洛-庞蒂思想的延续,实际上他们只接受了梅洛-庞蒂早期的“具身主体性”思想而没有注意到梅洛-庞蒂后期的“肉身存在论”思想,尤其没有注意到梅洛-庞蒂后期对“具身主体性”思想所面临的主-客体二元论框架问题的批判。瓦雷拉等人对“前反思的身体性自我意识”的生成主义解释实际上奠基于梅洛-庞蒂的“具身主体性”概念上,这也就意味着他们在接受梅洛-庞蒂早期思想的同时也将二元论框架引入他们所坚持的“生成的主体性”中来,其后果是“生成的主体性”还不是具身的。梅洛-庞蒂后期通过引入“肉身”概念阐明了身体和世界之间的特殊的交织状态,这一概念有利于生成主义冲破二元论框架,也有利于生成主义避免“前反思的身体性自我意识”诘难。  相似文献   

10.
我国当代关于文学形式的认识,先后形成五种典型观念,即"工具论"、"载体论"、"辩证论"、"中介论"、"关系论"。"工具论"主张文学形式服务于文学内容;"载体论"主张文学形式是反映内容的手段;"辩证论"主张内容与形式的辩证统一关系;"中介论"主张从社会生活到文学内容以文学形式为中介;"关系论"主张文学形式的性质在多边关系中确定。本文把"过程"思想引入"关系论"中,认为古今"六种"文艺范式所内涵的普遍性精神为当代文学形式和内涵奠定下了基本质素。  相似文献   

11.
内在超越是指人通过把握自己完善的本性而把握对象世界的本性,并扩充、外显、推广这种本性,以期自己在现实社会中实现的价值。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超越特征,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初见端倪,而孟子心性论思想的提出更是使这一特征明朗起来。孟子的心性论是儒学心性论主流,它非常明显地影响了中国佛教诸宗的心性本体论,更是之后的宋明理学形成所不可缺少的一个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2.
王阳明用寂和感表示世界的两种存在方式,寂即是指自在存在,感相当于自为存在,这与萨特的存在理论具有一定的共通性。王阳明的"心外无物"思想与贝克莱的"存在就是被感知"思想具有很大区别。主客之间相互联系的哲学基础是寂,这对雅斯贝尔斯也有一定的启发性。  相似文献   

13.
老庄自然主义教育的根柢在其"无为而无不为”的思想,"圣人”是此思想在教育目标上的反映,"不言之教”则是其教育方法.老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有其合理因素,在当时和后世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为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教育者对考核方式已进行了多渠道、多层次的探索,“免考”激励机制属其中一种。“免考”对改变“一卷定乾坤”的考核方式意义非凡,但对“免考”对象的选拔与运行过程并非能够事随人愿,而是产生“异化”。因此,对其运行过程进行实时监督、异化控制及缺位补给已是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5.
古代审美感应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审美感应论是中国古典美学中关于审美感情发生的经典理论,具有深刻而丰富的理论内涵,其功能既体现在审美创造方面,也体现在审美欣赏方面。审美感应论涉及审美活动中的主客体关系、艺术活动的本质及古代艺术的审美理想等重大理论问题。古代宇宙创生论及“天人合一”等哲学思想影响了审美感应论的生成。审美感应论在今天仍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6.
周素园创办贵州自治学社一是受晚清社会尖锐的民族矛盾影响,二是受“地方自治”理论的影响。周素园控制了自治学社的理论喉舌,为自治学社找到了正确的革命道路,具有较大的话语权,在自治学社处于核心地位。在周素园的领导下,自治学社举行了一系列的革命活动。  相似文献   

17.
王阳明哲学是对人的生活世界和心灵世界的思想体系架构,它不仅是思想理论的创造性的反思,也是对身心修养和道德实践的体验的直接描述。王阳明心学思想体系可归结为本体论、工夫论、境界论。本体论是其思想学说中的世界观和基础理论。工夫论就是其心学的方法论。工夫论是本体论的具体的展开,它探讨人生宇宙本体的呈现和实现的方法途径。境界论就是其道德修养的目的论,它说明了人生的意义。自得、体验、实践是诠释阳明哲学的三个要素、原则。  相似文献   

18.
老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他的学说与思想反映在《老子》中。“道”、“德”、“道德”是老子哲学思想的核心,老子的哲学思想是“道”为宇宙本体,“德”即“道”的体现,“道德”是互为一体的。  相似文献   

19.
周敦颐继承了《中庸》以天道立诚的基本思想,以诚为宇宙之本体,同时阐述了以诚立人极的道德伦理主题,以及致诚之实践工夫。  相似文献   

20.
精神分析作为现代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学派,经历了百年的发展历程,其内部先后生发出驱力心理学、自我心理学、客体关系心理学和自体心理学等理论模式。几种理论模式从不同角度和层面探索自我并挖掘人格发展的动力。弗洛伊德把自我看做是本能冲动和超我需求之间的传递者。自我心理学将自我的适应作为人格发展的动力,提升了自我的功能。客体关系心理学认为自我、伊底及超我都是由不同群集的内在客体关系组成的。自体心理学将研究的重点放在自体上,把自体看做是包含自我、伊底和超我在内的统摄性动力结构,是一个人精神世界的核心。精神分析心理学中有关自我的研究与探索,既深化了对人的自身本质的看法,也推动了精神分析运动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