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朝核危机是当前国际关系和中国外交中的一个热点问题,其实质是朝鲜半岛冷战对抗的延续,类似于政治现实主义所说的"安全困境"。要解决朝核危机,就必须坚持六方会谈的机制,并以此为平台,使相关各方彻底摈弃冷战思维,树立合作安全的新观念,建立东北亚多边安全机制。  相似文献   

2.
东北亚地区是关系中国核心安全利益的最重要地区之一,东北亚稳定与否,直接影响中国的国家安全与社会发展。和平发展是中国在经济全球化时代的战略选择,对实现中国的全面发展和维护东北亚地区安全与世界和平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中国在东北亚的安全战略选择应以和平发展战略为指导,以建立区域安全合作机制,确保地区安全与稳定为基本目标。这一战略要求中国在东北亚地区发展睦邻友好关系,稳定周边安全环境;和平解决朝核危机,稳定朝鲜半岛局势;提倡新安全观,探索建立新的安全合作机制。  相似文献   

3.
阻碍朝鲜半岛国家关系发展的因素很多,其中朝核问题构成了21世纪初朝鲜半岛国家关系冲突中最直接、最敏感、最复杂、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朝核问题的解决将对东北亚地区的安全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当前,朝鲜半岛国家关系中的各国共同开展合作解决朝核危机的工作,已经成为实现东北亚共同安全合作机制建立的必要保证。  相似文献   

4.
朝核问题由来已久,从朝美的《框架协议》到朝核危机的爆发已有五年,六方会谈四次成功地举行为朝核危机的解决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机会,朝鲜和平进程又现曙光。从六方会谈的由来、四次六方会谈的成果剖析来探讨朝鲜半岛的和平进程以及中国在六方会谈中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朝鲜半岛局势动荡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解决朝鲜半岛危机则考验着中国的外交智慧。在朝鲜半岛局势趋于白热化之际,中国启动了与朝合作大项目,这显然不是一种巧合,而是中国破解东北亚安全困境的尝试,也是一种在全新的安全观指引下的战略选择。加强该区域内的经济合作面临着巨大挑战,中国应该根据东北亚地区的特点在合作路径和模式方面寻求创新。  相似文献   

6.
自去年10月朝核危机浮出水面以来,朝核危机非但没有降温, 反而在步步升级。就在国际社会高度关注美国可能对伊拉克发动第二次海湾战争之际,朝核问题再度骤然突出,成为另一个牵动人们视线的重大国际热点。同时,国际社会为和平解决朝核问题展开了频繁的外交斡旋。当务之急是美朝尽早展开直接谈判,使事态不致进一步扩大。考虑到朝鲜近在肘腋,况且朝鲜半岛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稍有风吹草动都可能引起形势的突变,因此在朝核问题上,中国不可能置之度外,相反应当显示中国的决心、力量和智慧。  相似文献   

7.
朝核危机的实质是美朝关系危机,布什政府如何应对,不仅直接关系到朝核问题和美朝关系的走势,而且对朝鲜半岛乃至东北亚地区的安全形势影响重大。布什政府第一任期的朝核政策是“鹰派接触”政策,即不放弃敌视与遏制,保持接触与对话,走多边主义外交路线,谈判立场僵硬,谋求“以压促变”。布什政府第二任期,为缓解其内外政策面临的压力,突破朝核僵局,诱使朝鲜弃核,采取了灵活务实的朝核政策。  相似文献   

8.
冷战结束以后,朝鲜半岛局势有所缓和,但依旧处于不安定状态.相关大国与半岛的和平与安全问题密切相关.当前影响朝鲜半岛安全的突出问题,是实现无核化问题.相关大国应继续为此而努力.特别是美朝等直接当事国更需要采取实际行动.同时,相关大国需要继续努力,彻底摆脱冷战影响,维护和确保朝鲜半岛和东北亚地区实现和平、稳定与安全.  相似文献   

9.
材料一 :为和平解决朝核问题 ,中国、朝鲜、美国、韩国、俄罗斯和日本 6个与朝鲜半岛安全利益攸关的国家于 2 0 0 3年 8月 2 7日至 2 9日在北京举行“六方会议”。这是今年 4月下旬在北京举行的中、朝、美三方会谈的继续 ,来之不易。由于朝核危机的走向将直接影响到东北亚的和平与安全 ,因此六方会谈备受瞩目。尤其是东北亚各国都希望该地区和平安宁 ,期盼朝鲜半岛早日走出冷战的阴影 ,实现持久的和平。事实上 ,在为期三天的本次北京六方会谈中 ,入会各方都愿致力于通过对话以和平方式解决朝鲜半岛问题 ,维护半岛的和平与稳定 ,开创半岛的持…  相似文献   

10.
动荡中求稳定张昌泰自3月份以来,在国际形势中出现了如下几个令世界瞩目的重要动向:一、关于朝鲜半岛局势近两个月来,朝鲜半岛局势依然是世界关注的焦点之一。第一,朝鲜粮食危机仍在加剧。3月2日,朝方宣布,截至年初,朝储备粮仅有16.7万吨。自2月份起,人日...  相似文献   

11.
冷战的结束并没有化解朝美之间的不信任,加上美国对于无核化的强调,导致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第一次朝核危机的爆发。随着朝鲜宣布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第一次朝核危机达到了高潮。在有关国家的克制态度和积极行动下,朝关双方签署了《核框架协议》,从而为第一次朝核危机画上了句号。第一次朝核危机的爆发说明,冷战时期长期保持的半岛均衡均势已被打破,美国的无核化主张与朝鲜强调自身安全的主张之间存在着巨大的矛盾。而第一次朝核危机的终结则说明,朝美双方的矛盾尚不足以压倒各当事国对于维持半岛局势稳定的共同需要。多方共同努力促成和平解决,是化解朝核问题的可行之策。  相似文献   

12.
在处理朝鲜半岛核问题中,美国始终扮演着一个举足轻重的角色.奥巴马上台后,朝鲜局势发生了变化,继而引起人们对奥巴马政府的对朝政策倍加关注.因对朝政策的内在矛盾性,奥巴马政府对对朝关系正常化仍持有一种谨慎态度,朝核问题仍是一个长期挑战.  相似文献   

13.
朱辽野 《丹东师专学报》2011,(2):127-130,136
2010年朝鲜半岛是在局势不断紧张中度过的,这是由朝韩双方矛盾的不可调和性质决定的,也是美国推行其东亚战略的结果。局势不时紧张,甚至发生武装冲突,已成朝鲜半岛的常态。朝韩目前的实力都不足以压制、吞并对方,美国也无力发动对朝鲜的战争,中俄是遏制战争的有力因素,斗而不破是朝韩关系的特征,半岛发生大战的可能性极小。2011年初朝韩都发出缓和关系的信号,下半年会进一步缓和。朝韩双方都无法支撑长期紧张局势的压力,美国也需要在缓和中寻求朝核问题的解决途径。2011年下半年朝韩双方可能重启经贸合作,有限恢复韩国对朝鲜的人道主义援助。  相似文献   

14.
地图     
百年史,朝鲜局南方周末7月31日2003年的朝鲜半岛,因为核危机而又到了一个剑拔弩张、和战存废的关节点。中国再次以“最重要的非当事人”身份登台亮相。这一次的应对成败,将回响长久:如果危机失控,半岛战事再启,中国难独安于核恐怖与地区动荡之外;而局势持续紧张,日本势必渔翁得利——乘机以国家安全为由,发展武备,甚至谋求核力量,恶化中国周边的战略环境。  相似文献   

15.
秦汉时期,由于战争和中国所设郡县的推动和影响,中朝移民活动进入了频繁期,一些移民特点随之呈现出来。这一时期,移民迁移的方向主要是从中国内陆到朝鲜半岛;迁移的路线兼有海路和陆路,但以陆路为主;大规模迁移的原因主要来自迁出地的动荡局势和迁入地的相近文化;中国移民到朝鲜半岛之后有些会二次迁移,主流趋势为自北而南遍及半岛。同时,大量中国移民迁入,也为朝鲜半岛注入了新的文化活力。  相似文献   

16.
1950年至1955年期间,美国中情局在朝鲜半岛开展了众多间谍活动。中情局扶持的由朝鲜难民组成的Y部队,曾把一颗定时炸弹扔到金日成的司令部旁边。停战之后,中情局在朝鲜半岛的间谍帝国慢慢坍塌。  相似文献   

17.
朝鲜半岛的分裂是冷战的产物,维系朝鲜半岛半个世纪“冷和平”的《停战协定》,已难以适应冷战后朝鲜半岛局势发展的需要。自2000年南北首脑举行了历史性的会晤后,朝鲜半岛民族和解、和平和统一的进程已经开启,这为朝鲜半岛建立和平保障机制创造了积极的条件。而在半岛局势朝着缓和、和解的方向变化时,制度化的和平保障机制能够有效地促进半岛局势进一步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素有"冷战的活化石"之称的朝鲜半岛问题,时至今日依然牵动着国际社会的敏感神经。不过,时过境迁,当前朝鲜半岛问题的主题已经有所转换,生存与发展问题、安全与和平问题、和解与统一问题,代替了战争与革命问题。由于朝鲜半岛问题的历史根源十分的交错和盘结,致使相关当事国家在面对当前朝鲜半岛局势变化时,依然是深陷于对这种"历史根源式"的战略分歧的认知困境当中而难以自拔。由此,朝鲜半岛局势一直处于"高烧难退"的危险境地。而朝鲜民族的独特性,意味着朝鲜半岛问题的真正妥善解决,最终离不开对立性和竞争性的民族因素的消除与弥合。  相似文献   

19.
朝鲜半岛地处东北亚的核心地带。独特的地缘政治战略地位,使朝鲜半岛成为列强竞相争夺和渗透的场所,而朝鲜半岛上发生的每一次重大变化也影响着东北亚国际关系的变化。本文围绕日韩合并后朝鲜半岛的局势变化,探讨了半岛的局势变化对地区格局、各国和各国关系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在当前世界经济全球化与世界政治多极化的国际大背景下,构筑朝鲜半岛的长效和平机制需要朝鲜半岛的南北合作,也需要朝鲜半岛的周边协作,更需要联合国的协调作用,以推动朝鲜半岛朝着和解、和平、统一的方向顺利迈进,这不仅有利于促进朝鲜半岛南北双方的和平发展,也有利于推进东亚各国的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