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后,社会工作教育在我国有了快速发展.但其发展的背后却问题重重.其中社会工作价值观教育的缺失是限制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稳定持续发展的关键.因此,本文在分析社会工作价值观教育重要意义的基础上,着重探讨价值观教育缺失的原因,以期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真正培育"注满价值"的社会工作者.  相似文献   

2.
社会工作价值观教育是社会工作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当前我国社会工作价值观教育在目标、内容、方法和效果上存在突出困境.文章分析了当前我国社会工作价值观教育困境的具体表现,结合社会工作价值观所具有的行动性和隐蔽性的特点,提出应将社会工作价值观教育置于社会工作教育的核心位置,开设专门的社会工作价值观课程,并对其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方法提出了教育建议,以期培养注满价值的社会工作者.  相似文献   

3.
社会工作视角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借鉴社会工作"助人自助"的价值观,运用社会工作专业辅导关系,采纳以处理"关系"为核心的社会工作服务主题,引进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等社会工作方法,是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发展社会工作必须坚持本土化、专业化、职业化和法制化.要实现本土化,当前首先要坚持本土社会主流文化特别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灌输和接受;要实现专业化,首先要对实际社会工作者进行专业知识和专业理论的教育;要实现职业化,首先要让接受过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人员进入社会工作岗位从事社会工作职业;要实现法制化,首先要制定、颁布和实施我国的社会工作法律法规,使社会工作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相似文献   

5.
在社会工作教育中价值教育是核心,而源于西方文化的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在很多方面与基于我国传统文化的社会价值观是矛盾的,本文试图对此问题作一阐述,并强调价值教育在社会工作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6.
我国社会工作教育面临着专业化、职业化与本土化的转变与挑战.社会工作教育的课程设置需顺应这一趋势,在知识性、应用性与行动性方面做出调整.基础课程注重规范性与标准化,根据院校特点开设相应领域的实务工作课程;培养学生职业意识与技能,完善督导体制与实践环节,缩短学生就业的适应期;关注我国文化背景,发展社会工作本土价值的探讨与课程开发.  相似文献   

7.
从我国传统文化角度谈社会工作价值观的本土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社会工作本土化工作中,价值观的本土化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因为社会工作是一门价值性非常强的专业。如果结合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相关思想,来融合社会工作价值观中的平等、博爱思想,人道主义思想,社会福利等核心思想观念,并在我国的社会工作专业理论研究、学校教育、大众教化和社会工作实务等方面加以应用和不断完善,那么社会工作事业在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将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与此同时,对于一些特殊的价值观,例如服从于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和容易造成"伦理困境"的价值观,在本土化过程中,也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8.
价值教育在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中居于核心地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我国的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在课程设置、师资力量、实践环节及学生就业等方面存在问题,但是,其面临的最大问题应是专业价值观的教育问题。因此,社会工作专业应强化学生对专业价值的认同,单独开设价值教育课程,加强专业教师价值教育培训,通过课堂教学和专业实习相结合开展价值教育,增强学生对专业价值观的认同。  相似文献   

9.
我国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以学校课堂教学活动为主,教育界需要探索契合社会工作特点的课堂教学方法。应用抛锚式教学模式开展社会工作价值观教育并进行相关经验研究,正是这方面的初步尝试。运用定性研究的方法,通过对社会工作价值观课堂教学案例的研究,总结出相关的经验:抛锚式教学模式具有相对于传统教学方式的优势,同时也带给教师多重挑战。  相似文献   

10.
白静 《内蒙古教育》2013,(10):9-9,17
社会工作的引进与发展,对我国的弱势群体而言可谓是一种福音。在长达二十多年的时间里,这一职业为解决社会问题、缓解社会压力发挥了巨大的能量,起到了"安全阀"的作用。将社会工作纳入专业化、职业化的轨道必然要经历专业教育阶段。专业教育过程决定社会工作在我国的发展前景。为了使社会工作能在我国有长足的发展,笔者从自身经历出发,对其问题进行反思,以期对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改革有所贡献。  相似文献   

11.
语文教育要在语文(语言、文章、文学)中达到塑造“求真”“向善”“崇美”的创造性的人才和“健全的人格”的理想目标,并有效进入“人的发展和完整性建构”的全新境域,就必须而且应当注重美学视野下“全面的语文教材”的研究.它是语文教育理论建设的不可忽视的工作,也是语文教育研究的主要内容.但是长期以来,语文教材设置单一,或以“文章作品”为语文教材,或以“文学作品”为语文教材,而严重忽视“话语作品”为语文教材.作为“全面的语文教材”至少应包括美学视野下的话语作品的语言教材、文章作品的文章教材、文学作品的文学教材等三大类别.  相似文献   

12.
马良 《丹东师专学报》2010,(2):10-15,20
中国社会工作发展经过20多年的专业化教育和职业化推进,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也就是理论的实践创新阶段。在这个阶段上,社会工作的本土化日益成为一个关键性问题,这是中国社会工作实现与西方社会工作平等"对话"的基础。在社会工作本土化的进程中,文化适切性的哲学思考显得更为迫切。在本文中分析了社会工作本土化的三个涵义,提出了"镜、根、源"的观点,也透视了文化适切性价值取向中的中西文化的地域性差异和中国文化古今差异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价值观念变迁中的中国德育改革与反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主流价值观及其德育范式的改革历程大致可划分为四个阶段:中国传统主流价值观念的形成与儒家德育范式的建构阶段;“西学东渐”与传统德育的近代转型阶段;价值观念的深层变革与现代德育的兴起阶段;“改革开放”国策下回归本体的当代德育阶段。当代多元价值激荡下,中国德育面临着许多亟需解决的深层问题。转型时期的中国德育要致力于培养具有世界眼光的“中国现代人”,积极参与全球伦理构建,树立全景式的大德育理念。  相似文献   

14.
文化是德育课程的母体。德育课程作为文化之一分子,必然要受制于并促动着社会文化的变迁与转型。从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层面反思,我国德育课程目标要体现具有教育出发点和基础性质的民族精神一——“刚健自强、厚德载物”;德育教材内容应反映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仁义礼智信”,并根据时代特点进行创造性转化,将其与西方文化的核心价值如自由、民主、平等、人权等相契合。在德育课程实施过程中,我们应超越灌输与启发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树立“德育大课程观”。  相似文献   

15.
"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为职业教育确立的人才培养模式。当前,我国高职教育存在着法律支撑度不强、行业规章欠缺、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脱节、经费投入不足、企业对产学合作积极性不高等问题。据此,推进校企合作向深度发展,必须发挥好政府的主导作用,完善法律、法规;必须健全规章制度,充分发挥行业、企业的主体作用;必须建立严格的就业准入制度,规范、统一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必须进一步强化高校"双师型队伍"建设;必须要开辟多元化的筹资渠道。  相似文献   

16.
教育价值观对整个教育活动起着一种导向作用。面对我国传统教育教育价值取向的某些错位和现代教育需求与改革发展的压力,现代社会对教育本质回归的需求日益强烈。“三生教育”顺应了这一需求,它立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举起引导社会教育价值观念顺应时代发展需求变迁的旗帜,是现代社会教育价值观念变迁的助推器。因此,“三生教育”需要进一步加强开展综合性人文教育的实践尝试,应走出校园,扩大社会影响。  相似文献   

17.
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存在诸多不足,已然不能满足日益发展的教学需求,应该构建新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从而推动学生工作的发展。构建新模式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方面,可以引入社会工作的理念,从而形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自身的价值观;另一方面,可以借鉴社会工作的方法,使学生工作能够更合时宜、更合民意,更易开展。  相似文献   

18.
"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育在延续人文传统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可是,语文教育失落人文传统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要延续人文传统性,重建精神家园,就必须充分利用语文教材中"人文教育"资源,同时在教学时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引导学生走向生活。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中国梦”不仅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更是青年一代应该牢固树立的远大理想;指出了“中国梦”的提出为学校德育工作明确了方向,为学校德育工作有效开展找到了有力抓手;探讨了在学校德育工作中如何把“中国梦”作为主线贯穿始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