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凡干记者的,都有个从“新记者”到“老记者”的过程,这是个时间上的概念,本文所要阐述的,尚不止于此。 记得初当记者的时候,“每天都有新感觉”,世上万物在眼中是那样新鲜、有生命力,真所谓“太阳每天都是新的”,生活也由此变得丰富多彩。然而,随着时光的推移,阅历的增多,司空见惯的东西多起来,就渐渐地习以为常,“见多不怪”了。  相似文献   

2.
大凡有些影响的报刊,包括企业报刊和工人报刊在内,总是有自己独到的东西,如出了名的栏目、打得响的作品。有人概括,这就是精品效应。有了精品,读者熟悉了,社会认可了,并得到兄弟报刊甚至整个新闻界的普遍赞赏,报刊的地位、知名度自然提高了。一精品,在当前新闻改革不断深入、报刊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显得特别重要。这好比一家企业,有了自己的名牌产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就能立于不败之地;又好比一个商号,有了自己的名牌字号,就能“好酒不怕巷子深”,  相似文献   

3.
经济报道不仅要加强,而且要搞活,这话我们讲了好几年。但是,怎样做才算“搞活”了? 如何才能“搞活”? 这问题又似乎没得到满意的解答。多年来,我们往往把“活”仅限在形式的范畴内,诸如报道形式的变革、报道体裁的创新、写作技巧的变化等等。因为把“活”限在形式范畴内,延伸下来的误会是:“活”的东西就深不了;甚至认为,“活”的东西就是那些“花里胡梢”没有份量的东西。这便把“活”与“深”对立起来,影响了人们对“活”和“深”的科学探讨和实践。其实,把“活”仅限在形式范畴内,本身是认识上的片面性,是不科学的。形式上的“活”,是“活”;但“活”,不光是形式问题,首先应是内容范畴内的问题。因为内容决定形式。内容是“死”东西,形式再“活”,其“活”也徒劳,不可能有可读性,因而也算不得“搞活”了。而内容有活力,形式又活泼,这才是“活”内容与“活”形式的完美统一,这才是“活”的科学含义,这才算得上是真正把经济新闻“搞活”了。这样的“活”就同时可能“深”,“搞活”与“加深”在此也可以得到有机的统一。至此,经济报道“数量不少、报道不活、质量不高、力作不多”的现状就可以得到改变。那么,内容与形式相统一的“活”怎样才能实现呢? 笔者认为,主要可从这样几个方面去综合努力:贴近实际、贴近群众;拓宽报道领域;畅所欲言;物中见人;形式多姿。这应视为“活”的几个基本要领。  相似文献   

4.
文章千古事     
王东京 《出版参考》2010,(11):11-11
人们所以写文章,大凡是有话要说;读者所以看书,通常是为了获取新知。如同说话需要听众,写文章也需要读者。但写文章与说话,毕竞又有不同。说话,可以哪说哪了;而文章一经面世,就如离弦之箭,不能回头。古人云“文章千古事”,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故著书作文,须得十二分用心才行。  相似文献   

5.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近日有教授为大学生开具了“养猪”就业的“处方”.理由是“什么东西贵就干什么,超市猪肉贵可以去养猪!”此言甫出,立刻引发社会的广泛质疑。  相似文献   

6.
自《全国新闻系统测试复习提纲》公布之后,有的新闻单位或业务刊物,拟出一套“标准答案”或类似“标准答案”的东西,主观意图是好的,可效果就很难说了。我认为,没必要搞什么“标准答案”。因为,所谓“标准答案”,仅仅是“答案”作者个人(或一部分人)的观点和理解;特别是一些要让测试者发表自己见解的问题,怎么也好拟出“标准答案”呢?试举几例。  相似文献   

7.
妈妈     
五岁以前我对这个词的感受一直是模糊的,我生活里的主要人物是外公和外婆。“妈妈”是个一年之中也来不了几回的客人,每次来都给我买很多东西。这些东西的实际意义就是可以向小朋友炫耀,诸如漂亮的衣服、鞋子;高级的糖果和饼干;以及永远套在塑料袋子里的娃娃。这可能是至今我还  相似文献   

8.
一老吃一样的东西,腻味;老穿一色的衣服,单调;电影老是慢镜头,人们就摇头;舞台上老是八个戏,人们就不看了:凡事不能老套。为什么记者(泛称,包括编辑、评论员等等)写的文章(泛指新闻、通讯、评论等等)老是一个样呢? 近两年来,小说、话剧、诗歌、绘画、歌曲……不断有创新的作品出现,不但题材多样,表现手法、风格、意境都有新的的探索。相形之下,新闻作品多数面目依旧,老套居多。新闻没有个性。“会议认为”、“会议指出”,报道什么会议都管用;“某省某县认真总结了某某经验,落实了某某政策,取得了某某成绩”、“某地区从上到下切实加强领导,建立和健全  相似文献   

9.
套句要不得     
细心的读者会发现,在不少新闻稿中,字里行间,款式布局常见如下这种套句。××(领导)改变了……受到了群众好评。××(单位)改善了……受到了群众欢迎。××(科技人员)改革了……作出了贡献。大凡性质相同的新闻,皆有类似的开头和结尾。当然不是说这些话就是帮话,而是用的太多、太滥、太俗,成了风,成了套。也许有人会说,写新闻不是要求简短、精练吗?用上这一句可以省不少笔墨。诚然,这些话的“概括性”倒是很强的。它虽然可以使篇章短,却不能使文字精。这样的概括除了使人感觉报道内容空洞之外还能给读者什么呢!  相似文献   

10.
有一次,我参加一个工人小组读报。工人读着读着,就“卡壳”了。原来,读的东西是“字儿话”,太不通俗了。其实,编者只要多为工农读者想一想,把那些半文半白的字句改一改,就会方便工农读者读报。比如,下面的词可改为:时--的时候;并--并且;因--因为;但--但是;可--可以;较--比较;是否  相似文献   

11.
一个人的名声,可以凭德行、业绩昭然天下;也可以钱财布施善事(时称赞助、捐献)而得以扬名。大凡以正当手段所得来造福于社会,所“买”的名声自然无可非议。令人惶惑的是,时下一些报社也做起了“买卖”“集体名声”的生意。比如将整期报纸版面以高价卖给一家或数家单位。然后由买  相似文献   

12.
想象只能作为思维方式用来思考问题,认识事物,而不能出现在新闻作品里。强调以事实为基础,不能虚构的态度,我是很赞赏的。但对那些找不到证据的,“那就不妨有若干想象成分”之说,则有异议。既然找不到证据,还要去想象,可以想见,那就只能是推理、臆断,这与虚构还有什么区别?事物是具体的、实在的,大凡事物,总是有其显  相似文献   

13.
干了几年记者,写过一堆“本报讯”,却找不到丁点儿“成就感”。翻翻曾为自己博取过些许虚名的东西,大多是“事儿好”,套句广告词:“事儿好,稿子就好,读者爱看,见报带响,嗨,您瞅准喽,准能获奖。”“事儿好”的东西别人碰上可能写得更好,自己心里有数。跑了几年社会新闻,参加过不少“活动”,赶过许多“场子”。听汇报,赶场子写出来的东西,嘁里咔嚓,砍瓜切菜般发了不少。看看锅里是“白水煮白菜”,盛到碗里再看还是“白水煮白菜”。碰到有人说好,自己更是汗颜,为啥?自己心里明白,有些从“场子”里搬来的东西,搭眼一看就是“白菜”,自己却“扭扭角  相似文献   

14.
最近翻阅了几家报纸,看到大凡署“本报记者”和报社、通讯社撰写的稿子,一般要比通讯员写的稿件长些,有些还得转版。仅以三月份人民日报头版为例,注有“下转第×版”的就有二十四篇之多。当然有些需要长,有些则能短而没短。  相似文献   

15.
传媒     
大凡和“三陪女”勾搭上,“陪”的就不仅仅是“三陪女”了,数字也不仅仅以“三”计。千龙新闻网9月19日发表署名范丰的评论称,近日有报道说。辽宁省昌图县朝阳镇原镇党委书记田文忠见饭店服务员刘萍很有姿色,便主动与其搭讪,让其着实“陪”了一回。刘萍就以“要告田强奸”相威胁,多次向田文忠索要钱款。田文忠开始对刘萍生恨,便让镇公安派出所所长刘东生想办法“教训”刘萍一下。刘东生于是找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一种新闻笔法,记者在撰写稿件时,并不十分强调上下句之间、上下段之间的衔接,而是可以有较大的间隔和跳跃。这即为“间隔跳跃”法。这种笔法,好处颇多:一是适应“写得快”的要求,记者可以在连贯和衔接上省去好多脑筋;二是适应“写得短”的要求,可以跳,可以大跨度地跳,那么就可以省去两个“落足点”之间的笔墨;三是适应读者的阅读心理,人们在急切的心理状态下,交流信息时语言总是跳跃的,而不是那么连贯的,连贯在这时反会成为被讨厌的东西。不少记者采访都会有这样的体会:如果你遇到  相似文献   

17.
病毒有灵?     
历史上,千千万万人无助地面对自然灾难时,就曾把这些自然灾难看作是有灵的——把什么东西看作有灵,就是“放大”了这种东西,同时“放大”了人类恐惧。  相似文献   

18.
大凡吃上“爬格子”这碗饭的人,恐怕没有喜欢退稿的。有时偶然碰到一次退稿,并附有编辑的“亲笔信”,便如获“至宝”,拜读再一。 笔者就曾有过这样一次幸遇。今年元月中旬,忽  相似文献   

19.
社会生活中,有好多看来是比较俗气的事,比较土气的事,俗得司空见惯,土得往下掉渣儿。但这种俗不是庸俗,不是没有任何意义,恰恰相反,它俗得有味,耐人琢磨。我们把这部分东西称为“大俗”,如果把它雕琢一番,完全可以登大雅之堂,就是说,“大俗”可以入“雅”,可以称为大雅。而大雅的东西又往往是最通俗的。即“大雅必俗”。当然这个俗是升华以后的俗,是雅俗共赏的俗。 俗,有老俗,传统之俗。凡在民间流传多少辈子之俗,我们有选择地进行报道,进行升华,受众就会感到很亲切,从中感受到昂扬向上的力量。比如在冀、鲁、豫等地广泛流传的山西省洪桐县移民的故事,它就俗得妇孺皆知。不光冀、鲁、豫,江苏、安徽、湖北、陕西、甘肃等广远地域,好多人都会就洪桐县大槐树老鸹窝等等,讲出些故事。但是要真正把这个东西说得明明白白的人不多,更不待说能讲出它的积极意义来。  相似文献   

20.
想象只能作为思维方式用来思考问题,认识事物,而不能出现在新闻作品里。强调以事实为基础,不能虚构的态度,我是很赞赏的。但对那些找不到证据的,“那就不妨有若干想象成分”之说,则有异议。既然找不到证据,还要去想象,可以想见,那就只能是推理,臆断,这与虚构还有什么区别!事物是具体的、实在的,大凡事物,总是有其显现。我们还是要努力做到以事实为根据的好。哪怕是很小一点,也不该掺假,不可“一粒老鼠屎,搞坏一锅汤。”而这种根据,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也是可以找到的。即使有些特殊现象,确难找到直接的证据,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