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来,以新浪、搜狐、MSN为代表的互联网服务提供商纷纷推出博客服务以及举办博客大赛等活动。2005年9月到10月,搜狐、新浪以及博客网先后举办三大博客赛事;2006年4月20日,第二届新浪中国博客大赛正式开赛。四大赛事带动博客注册用户迅速增长.步入全民博客的时代。  相似文献   

2.
博客热的冷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詹新慧 《传媒》2006,(2):46-48
2005年的博客:火! 来自博客界的行动是第一波:2005年初,博客网(当时还是"博客中国")举行研讨会,宣布并购博客动力,并融资1000万美金,将博客注册用户发展到300万.6月,腾讯QQ推出Q-zone,算是门户网站推出的第一个有影响的博客,其实在此之前,TOM已有博客,和讯转做博客,而新浪的博客1.0也已在测试中.9月8日,新浪在京宣布推出Blog2.0公测版,搜狐、网易紧跟其后,一场来自门户网站的博客大战随即拉开,战火燃烧的催化剂则是各种博客大赛和拉"客"行动.  相似文献   

3.
刘彤 《传媒》2008,(10):64
2004年前后,博客在国内兴起,一些专业的博客网站如博客网、中国博客等曾经凭借先入优势,占据了博客市场主流,但在门户网站推出“名人博客”战略后,专业博客网站用户迅速流失,博客市场很快被门户网站等综合服务商所垄断。目前,新浪等门户博客的流量远远超过专业博客网站,很多个人也纷纷将自己的博客切换到门户平台上。  相似文献   

4.
甘艺娜 《新闻窗》2008,(1):110-111
2007年5月初,新浪推出针对搜狐博客的搬家工具,试图吸引搜狐博客搬家到新浪写博客。6月1日,搜狐博客的一条公告引起了业界的注意:“庆六一:欢迎新浪博友一键搬家到搜狐”,正式推出针对新浪博客的搬家工具。  相似文献   

5.
罗攀 《网络传播》2006,(6):57-57
当前的中国,最流行的网络概念不是BBS、QQ,也不是MSN,而是“Blog”(博客)。回眸2005年的博客世界可谓异彩纷呈:专业博客网站如“博客网”的并购及融资;各大门户网站如新浪网、搜狐网等纷纷举行的各种博客大赛;以及学术理论界在中国网络传播学年会上专门开设研究专题对博客进行研讨等等。这些都表明:“博客”,这种以网络日志和超文本链接作为基本构成要素的个人网页,正在成为一种以燎原之势发展的社会现象与社会行为。  相似文献   

6.
陈洋 《新闻前哨》2010,(12):57-59
2005年新浪网推出博客频道,成为国内最早开发博客资源的门户网站。随后,搜狐、网易也纷纷推出各自的博客频道。博客以个人日志的方式,在内容上实现了网民的个人表达,给普通人一个巨大的信息发布平台。  相似文献   

7.
2008年奥运会报道将成为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之间的一场标志性的博弈和较量。网络媒体正蓄势待发,以国内四大商业门户网站为例,搜狐作为北京奥运会的互联网赞助商,有绝对的报道优势,而新浪、网易、腾讯三大门户组成了奥运报道联盟,文字、音频、视频等多种传播手段全面发力。与此同时,由广大网络用户提供内容的博客、  相似文献   

8.
杨娟 《网络传播》2007,(11):60-60
见面语从“吃饭了吗”到“今天你博了吗”昭示着博客文化在中国的流行和深人人心。自“博客教父”方兴东发现商机,踏进这一领域之后,许多门户网站如新浪、搜狐都想分一杯互联网的羹,纷纷开设博客专栏。据统计,我国平均每秒诞生1.4个博客,新增博客文章17篇。数目如此庞大的博客队伍及博客文章当然需要大量的网站作为依托,从建立网站到维护维护网站无疑都需要大量的资金。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媒体圈内,新浪副总裁、总编辑陈彤算是一个标杆性的人物了。新浪王国的崛起,老陈功不可没。一段时间以来,陈彤辞职一事引发业界诸多猜想。有人认为:这说明互联网行业从此告别门户网站时代。作为门户网站时代的领军人物,陈彤在新浪深耕17年,成就了新浪,也成就了他个人的辉煌。没承想,他居然玩门户网站玩得腻味了,要换一种活法。陈彤告诉媒体记者,此次离开新浪是出于“对新闻的厌倦”,“对硬新闻的厌倦和对娱乐新闻的反感,感到无所适从,可能我们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究竟是出于对新闻的厌倦,还是对“我们的时代”的悲观,让这位门户大佬做出“出走”的决定?  相似文献   

10.
十年前,雅虎中文网的粉墨登场,开启了中国网络门户网站大门。紧接着,新浪、搜狐、网易、TOM等网站叫响了进军门户的口号。随后,各个省、市也纷纷建起了自己区域的门户网站。  相似文献   

11.
微博,是微型博客(MicroBlog)的简称,也在网络上被昵称为"围脖儿".相较于传统的博客,微博即时性更强,更加简单易用,互动和传播更加迅速,用户可以通过电脑、手机等多平台浏览发布,从而更加符合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和习惯,由此微博在近一两年内迅速窜红,包括新浪、搜狐、腾讯、网易在内的四大门户网站先后推出微博服务,并成为门户、综合、垂直类UGC产品的"标准配置".  相似文献   

12.
门户流变     
张敏 《网络传播》2005,(6):60-61
作为第四传媒.门户网站的影响力已经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同。在互联网泡沫破灭以后.中国三大门户经历了长达三四年的低迷.直到2003年5月13日.新浪(Sina).搜狐(Sohu),网易(NetEase)才开始复苏.在纳斯达克再一次逆市飙升,标志着中国门户网站已经走出低谷.开始进入第二个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3.
《中国广播》2008,(12):65-65
上海证券报报道 在金融海啸的肆虐下,中国互联网企业的业绩显得颇为坚挺。近期,国内四家门户巨头搜狐、新浪、网易、腾讯先后发布的三季度财报显示,虽然关于“互联网寒冬”的讨论一直不绝于耳,但门户网站的广告的奥运经济的刺激下依然大幅增长。  相似文献   

14.
我国商业门户网站差异化竞争及其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我国商业门户网站新浪、搜狐、网易的差异化竞争及其发展进行分析.历经多重较量,三大门户网站的竞争特色为:新浪以博客带动内容,广告领先;搜狐以技术驱动娱乐平台,体育赛事令人瞩目;网易则以开发与运营网络游戏独领风骚.其发展趋势是:网站定位个性化追求是核心竞争力;网站技术创新是新的增长点;网络盈利模式的探索是发展的主导.  相似文献   

15.
博客在现代媒体中的运用和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大鹏 《军事记者》2007,(10):43-45
今天你博客了吗?不管你是写博客还是看博客,这个新生的不速之客已经悄悄地潜入到我们的生活之中。打开互联网,新浪、网易、搜狐、百度、和讯等众多门户,无一不把博客作为自己增加点击率的一个重要手段,运营商们不惜工本地给博客提供方便,免费信箱、免费相册、免费播放器等等,一股脑儿地送给博客。博客成了宠儿,博客成了上帝。  相似文献   

16.
“名人开博客”的传播学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9月8日,中国三大门户网站之一新浪网推出了博客业务。这一业务一经推出,便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轰动。新浪网的博客中名人博客占据了很大一部分。这些博客中,有演艺界的徐静蕾、齐秦、戴军、巩俐、范冰冰等,超女张靓颖;其他的有房地产界、体育界、传媒界、文学界等一些知名人士,如潘石屹,李大双、李小双,吴小莉、闾丘露薇等也都在新浪网站开了自己的博客。  相似文献   

17.
2006年,美国人斯通·威廉姆斯和杰克·多尔西共同创建了虚拟社交及微型博客类网站Twitter(中文名称为“推特”)。2009年,中国最大的门户网站新浪推出了微博的内测版。成为中国门户网站中第一家提供微博服务的网站.从此“微博”这一新兴的网络传播媒介进入了中国网民的视野。经过一年的发展与酝酿,2010年微博已经成为深受中国网民欢迎并被广泛使用的一种网络新媒体。  相似文献   

18.
新兴传媒     
《传媒》2006,(4):74-75
我国博客托管网站已超过500个“博客中国”关注度最高;被抢注的网络域名被竞拍 参考价200元至2万元;上海文广集团部署DMB商用网络 手机将能看世界杯;张朝阳宣布搜狐进军娱乐业;新浪博客将商业化首现“命题博客”。[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2009年8月,中国最大的门户网站新浪网推出“新浪微博”,140字微博的流行,促使阅读进入“微时代”.①而依托微博诞生的微电台,成为微时代的又一新鲜事物.微电台是新浪微博推出的将传统电台与微博相结合的新产品,2011年5月10日上线,突破了以往收听电台的地域及终端限制,使网友在浏览微博的同时,也能收听到自己喜欢的电台.  相似文献   

20.
2002年1月24日 ,新浪网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 ,宣布已就搜狐网对新浪网短信频道、财经频道及体育频道等网上资源大规模剽窃、抄袭及侵权的行为提起诉讼。搜狐网迅速作出回应 ,在本网上公布了新浪抄袭搜狐的若干证据,并随后向法院起诉新浪抄袭和不正当竞争。新浪与搜狐之战 ,无疑是今年网络媒体界的一件大事。由于竞争激烈及普遍的浮躁心态 ,网络媒体对于著作权保护一直缺乏足够的重视和警觉 ,而作为以提供信息产品为主业的门户网站 ,留下这样的隐患简直无异于“阿喀琉斯之踵”。与事件有关的两个问题1.时事新闻的“著作权”不难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