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模糊性既是自然语言的本质属性,又是诗歌语言的基本特征。中国古诗语言模糊性在语音、句法、语义和语用等各层面都有所体现。语言模糊理论对诗歌翻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中国古诗英译过程中,译者应充分把握原诗语言不同层面上的模糊性,同时充分考虑中英语言文化的差异,采取恰当翻译手段,在译入语中最大限度地再现原诗语言的模糊美。  相似文献   

2.
模糊性是人类思维和语言的根本属性。英语广告中大量使用语言的模糊来宣传产品、传播信息或观念,引导和感召人们去采取某种行动。在英译汉过程中可使用模糊译模糊、精确译模糊、增加模糊表达、将英语中的模糊表达译成汉语的四字词组等方法,再现英语广告的模糊性,使译文更能贴近原文表达的意思。  相似文献   

3.
模糊性是自然语言的本质属性之一。语言的模糊性决定了翻译的模糊性。近年来我国学者开始将札德创立的模糊理论运用于翻译领域,但目前对该理论在翻译实践中的应用的研究还不够充分和系统化。本文主要从语言的模糊性层面探讨了模糊性与翻译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所有的自然语言都具有模糊性。结合对模糊语言学的研究兴趣,本文尝试通过分析英汉语言中的模糊现象,并在翻译中讨论对语言模糊性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5.
模糊性是人类思维和语言的根本属性。新闻语言因其表述事实、传播信息的作用,其“准确性”成为首要的特点。然而,这个特点不仅仅是通过运用精确的语言来实现的,在很多情况下是通过运用大量的模糊语言来达到的。基于分析新闻语言中语言的模糊性表现方式及其如何达到“准确性”,研究如何在翻译过程中正确理解和处理这些具有模糊性的表达,并能找出一些翻译新闻语言中模糊性的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6.
语言的模糊性是客观存在的。它体现在语音、词语、句子、语篇等层面。在翻译实践中,对翻译有着很大的影响。根据语言模糊性的特征,我们可采用直曲、增减、正反、虚实和顺逆等翻译补偿策略处理模糊语言,从而实现翻译的功能对等。  相似文献   

7.
8.
模糊性是语言发展变化的一种基本属性,是客观存在的。语言的模糊性必然会引起翻译的模糊性。而从出现人类社会以来,数字便与人类的一切活动结下了不解之缘。虽然精确性是数词的基本属性,但英汉两种语言中有些数词被赋予了一定的模糊性,而且在日常用语和书面语中,往往要借用数词表达的模糊性。本文拟就谈谈数词的模糊性及其翻译原则与方法。  相似文献   

9.
模糊性是翻译活动中的最基本部分,英汉互译中翻译更具有明显的模糊性.近年来,模糊语言学研究的发展对翻译理论和实践的研究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本文依据国内外语言模糊性与翻译理论对比研究,对翻译实践中的模糊现象逐个分析,最终得出模糊语言翻译过程中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0.
翻译学中的语言模糊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模糊性是人类语言的一种客观属性。语言的模糊性必然会给翻译带来许多问题,包括翻译标准本身、理解源出词和用译入语表达。语言模糊性与翻译有着密切的联系,二者可以有机结合起来。在文章结尾,作者着重讲述了经贸翻译的模糊信息及处理技巧。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不同主体间审美感应方式对译文的影响之角度,选取李商隐的《无题》诗的两篇译文及辛弃疾词《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许渊冲译文进行对比赏析,讨论译者对原诗的意象和情感的把握和翻译,以期有助于译者运用中国古诗英译的主体间审美感应方式翻译出符合作者翻译目的的译文。  相似文献   

12.
英汉模糊语言的表现层面及其翻译方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模糊性是自然语言的本质属性,语言的模糊性源于客观现实的模糊性和思维的模糊性。文中对英语和汉语在语言的三个层面(即语音、词汇和语法)所体现出来的模糊性进行研究。而语言的模糊性也是翻译研究中不容忽视的问题,对于模糊语言,一般采取模糊译法进行处理,即将其翻译成模糊语言或者精确语言。  相似文献   

13.
从音、词和句三个方面探讨了英国古诗与中国古诗之间的差别并举例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14.
以巴赫金的对话主义这一理论为指导,通过分析中国古诗词翻译中意义空白的他者特征,说明中国古诗词的翻译过程中对意义空白的翻译与他者解读的逻辑关系。  相似文献   

15.
历来,诗歌与绘画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中国古诗词曲更是与绘画有着不解之缘。古诗词曲英译不仅是一种语际翻译,还是一种传达关感的艺术。译者用译语再现古诗词曲时,可以借助语言艺术中的形象从色彩、构图等方面激发译语读者的视觉联想,以视觉符号这种国际语言来呈现中国古诗词曲中所蕴含的绘画美,给译语读者带来美的享受。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代诗歌是我国文化宝藏中的瑰宝,英译中国古代诗歌要注意保持原诗和译诗之间的细节真实、社会真实和艺术真实。通过这三者完美、和谐地统一,把中国古代诗歌展现给世界。  相似文献   

17.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