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赵文化是晋国新田文化的“流”,赵武灵王是赵国第六代君主,但其改革的法治思想却仍继承着晋国新田文化的法治传统。赵武灵王的改革在战国时期各诸侯国改革中独具特色,其内容主要足“胡服骑射”。这场改革,起于服制、军制的改革,而所反映的思想则别有风格。该文论述了改革的发动、思想与方式、成效、意义及失败——“沙丘之变”的根源。  相似文献   

2.
春秋末期,孔子在周游列国的过程中,始终没有到过当时具有重要影响的晋国。从鲁、晋两国不同的历史文化传统、孔子的“以礼治国”思想与晋国历史文化传统及现实的冲突性和导致孔子临晋而返的直接原因三个方面,对孔子不到晋国的原因加以分析,同时亦可看出造成战国时期开始的儒、法之争的历史前因。  相似文献   

3.
毁车为行     
春秋以前,车战是主要的作战方式,车兵是各诸侯国的主要兵战,进入春秋时期之后了虽然车战仍是主要作战方式,但步兵作战开始出现了。周景王四年(前541),晋国军队与自越族徒兵战于太原,由于地势险狭,晋国战车无法展开,难以抵御狄兵步战。晋将魏舒建球来帅“毁车为行”,即改车战为步战,将战车战甲土全部改戏为著甲徒兵,并与原有的轻装徒兵混编在一起。魏舒此举大大提高了军队的机动灵活性和攻击能力,随之大败狄军。。魏舒的,“毁车为行”,是春秋时期军事史上的重大变革事件,也是中国古代车战向步战转变的划时代的标志。毁车为…  相似文献   

4.
孕育孔子学说的鲁国与晋国在历史文化传统上存在着的巨大差异,导致主张“礼治”的孔子对晋国历史文化传统及现实的叛逆性格指责颇多,表现出二者尖锐的冲突性。集中论述孔子“礼治”思想与晋国文化产生冲突的来龙去脉,从中可以看出造成战国时期开始的儒、法之争的历史前因。  相似文献   

5.
以“网店运营与管理”课程为例,从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内容设计、环节实施、课程评价等方面进行应用型课程教学创新路径的探究。提出了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从“灌输式”向“探究式、启发式”转变,从“闭卷考试”向“全过程学业评价—综合量化考查”的评价方式转变等改革路径。  相似文献   

6.
读《国语·晋语》,时常会碰到一位人物,他在晋国历经献、惠、文、襄四世,而且每每在晋国政治格局处于转折的关头,便出现了他的警语言辞,甚至在晋文公时期从理论上指导了晋国的变革,并协助晋文公完成了一代霸业。他就是韩非所称誉的“管仲毋易齐,郭偃毋易晋,则桓、文不霸矣”的晋掌卜大夫一郭偃。  相似文献   

7.
1 “图书周内史,汾浍晋全封”,这是宋代著名文学家兼史学家司马光对晋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领域的颂赞。结合近年来在山西曲沃连续出土的晋国青铜剑来看,显而易见可以洞察出当时晋国军事力量的强大。其青铜剑铸造技术之高,带钩花纹之精,正好是晋国先进的政治,繁荣的经济,灿烂的文化诸因素汇聚凝成的结晶。人们平常所称道的“晋国天下莫强焉”,正是晋国政治、经济、文化诸因素在  相似文献   

8.
东、南、西、北是方位词.这四个字又有一些特定的词义.论其掌故,颇为有趣. 东,现代称主人叫“东家”.某某人请客吃饭,则称“我来做东”或“我来会东”.这种说法追本溯源,是“东道主”一词.“东道主”最早出现于《左传·烛之武退秦师》.说的是春秋时期的郑国被晋国军队和秦国军队所包围,情况危急.郑国派烛之武去面见秦国国君,陈述郑国被夹击,消灭之后,只会对晋国有利(因郑国与晋国毗邻),对秦国反而有害.劝说秦国留下郑国,“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供其乏困,君亦无所害.”意思是,秦国让郑国作为东道的主人,秦国的使者往来经过郑国,一旦资粮缺乏,郑国就能及时供给——秦国国君顿时省悟,遂听从了烛之武的意见.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经济发展史及社会现实等层面论证了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相对性。认为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是一种相对性的转变,并不是仅仅采取“集约型的增长方式,完全放弃“粗放型”的增长方式,不能用前者代替后者,这种增长方式的转变实质是以何种方式为主何种方式为辅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小学数学体验学习的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课程改革就是要将课程从“文本课程”转变为“体验课程”,因此,“体验”自然也就成为新的学习方式的一个重要特征.对于数学学科,“数学体验”则是人们存数学活动中所生成的对数学内容的情感且生成意义的活动.  相似文献   

11.
晋文公即位前曾有过十九年的政治流亡生涯,饱尝颠沛流离之苦,但是,由于他身边始终有一批忠实且颇具能力的追随者,所以他历难弥坚,流亡生涯反而成为他政治磨练的课堂,为他最终归国即位、称霸诸侯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其追随者中,为后世史家津津乐道的是“五贤士”,他们的忠贞、才干不仅成就了晋文公对君位的追求,而且还塑造了春秋一代霸主。  相似文献   

12.
摄政是一种病态的王位继承制度。春秋初年,(鲁)隐公摄政就是(鲁)桓公年幼、鲁国外患重重的特定历史条件下的畸形产物。(鲁)隐公作为一位有为君主,在摄政期间采取了一系列和平外交政策,使鲁国摆脱了外患的威胁。但是由于摄政这一制度为宗法制度所不容,隐公摄政最终以失败告终。  相似文献   

13.
司马迁的《史记》记载了几个“周公”,时间延续近350年.文章认为“周公”是西周时世卿世禄制下周王室卿士的一个封号,以姬旦始封“太王所居”之地而得名,其后由姬旦后人中为周王室卿士者所世袭.姬旦后人不再世袭“周公”封爵当是在东周考王时期,以“考王封其弟于河南,是为桓公,以续周公之官职”为结束之标志.  相似文献   

14.
周公通过对夏殷之鉴的总结 ,提出了“德”、“礼”的主张。“德”是为了“保民”而对统治者个人提出的道德要求 ,而“礼”是对道德行为的制度化。这样 ,周朝统治者从专注于鬼神世界转向专注于现实社会和体察民情 ,从神权政治转向德治和礼制。孔子继承了周公的“德”、“礼”思想 ,并进一步发展为“仁学”思想。孔子与周公 ,都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奠基者。  相似文献   

15.
金代文化"上掩辽而下轶元",女真皇族成员在文学艺术上所做出的贡献往往被忽视。金朝皇族作为一个特殊阶层,在文学、书法和绘画等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皇族成员对金代文化的贡献很值得我们关注。这样的成就不仅要归功于皇族成员个人的好学上进,更主要是金朝统治者对文化学习的提倡,此外,汉族优秀的诗词创作巨人对皇族文化的产生也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刘勰“正纬”的原因在于神学化的“纬”已经严重地偏离于“经”,刘勰要“宗经”,就必然要“正纬”。刘勰主要采用比较的方法来“正纬”。首先从“经”的角度来“按经验纬”,即从“经”与“纬”的生成比较、横向比较以及“纬”的纵向流变等三个方面逐层深入地论证了“正纬”的主要内容就是要正“纬”体之伪。其次从“文”的角度来比较“经”、“纬”与“文”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进一步得出“纬”体无益于“经”却有助于“文”的辩证结论。刘勰“正纬”所达成的目的不仅在于为了维护“经”的神圣地位而去纠正“纬”背离于“经”的外在现象,而且在于揭示出在“经”、“纬”与“骚”三者之间互动着辩证思维的内在态势。  相似文献   

17.
抗战期间,周作人附逆之后对上海沦陷时期的文坛产生了重要影响。周作人一向的上海厌恶症与他在此时上海文学界中所获得的尊崇地位形成奇妙反差。周作人与《古今》、《风雨谈》等期刊之间的互动表明了他的潜在心理:在畏惧民族道德审判的精神状态中用高雅装点自己,寻找同路人以排遣罪恶感与寂寞感。就文学创作实绩而言,周作人与周黎庵、文载道等上海青年文人的文学交谊不仅让《古今》变成了周氏散文大本营,还促成了上海沦陷时期的散文热。  相似文献   

18.
春秋时期周王室衰微,已经失去号令诸侯的能力。晋国经过改革后,国力大增,继齐之后称霸。晋文公也打出了"尊王攘夷"的旗帜,以达到"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目的;晋国既想摆脱周王室控制,又想利用王室达到号令诸侯的目的;周天子虽说徒有虚名,但其声望还是起一定作用的;周王室与晋国之间是既相互利用又相互猜忌的复杂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晋景公六年(前594年),晋大夫荀林父帅师灭隗姓赤狄潞氏之国,以潞子婴儿归晋;十一年(前589年),取卫所灭河北之邢故地以为邑;晋景公十六年(前584年),卫大夫孙林父出奔晋,其采邑戚随之属晋,后晋又归于卫。  相似文献   

20.
我国素称“礼仪之邦”。如果说西周以前的“礼”过多地体现了它的伦理功能,而西周以降则使“礼”更多地体现了它的政治功能。周公礼教思想的形成与实施则完成了礼的伦理化向礼的政治化的转变。因此,周公礼教思想之于中国后天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影响是极为深远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