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归责原则是确认医患双方承担医疗损害责任的关键因素之一,我国的医疗损害责任的归责原则仍存在一些不足,因此应建立相关的配套机制来弥补。  相似文献   

2.
熊轶 《内江科技》2014,35(10):121-122
近年来,校园侵权频繁发生,由此引发的学生与学校之间的人身损害赔偿纠纷日益增多,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文章根据《侵权责任法》的相关规定并结合教育工作实际,从过错、损害事实和因果关系三方面探讨了校园侵权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以期对复杂的校园侵权案件中准确认定学校责任有所帮助,最终达到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管理秩序,保护未成年学生合法权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高校校园侵权行为分为行政侵权行为和民事侵权行为两类。发生侵权行为后,侵权人如何承担法律责任及承担方式对于被侵权人的利益保护至关重要。本文从高校与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入手,通过对高校校园侵权行为进行归类分析,提出相应侵权行为的归责原则及承担方式,并对高校校园侵权行为的预防机制构建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一、知识产权损害赔偿的归责原则的争议知识产权损害赔偿作为一类特殊的侵权案件,其归责原则问题一直是理论和实践中的最重要问题之一。目前最主要的争端发生在关于知识产权损害赔偿的归责原则是否适用无过错原则,大体可归纳为如下三种主要观点。  相似文献   

5.
熊轶 《科教文汇》2013,(30):164-164,166
学校注意义务是校园侵权中学校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客观判断标准。学校作为未成年学生在校园学习、生活的全面管理者,应确保校舍、设施安全,为学生提供安全的教育环境,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教育、管理和保护,并严格对教职员工进行管理与监督。在司法实践中,违反上述注意义务,就基本可以认定学校存在过错,造成学生人身损害事实的就要承担校园侵权民事责任。  相似文献   

6.
梁伟 《科教文汇》2012,(12):203-204
改革开放至今,处理交通事故赔偿纠纷的归责原则在不断改革更新。文章叙述了我国道路交通事故归责原则的发展,并结合交通事故实例分析了当前交通事故归责原则方法及特殊情况下的归责问题。  相似文献   

7.
侵犯知识产权的归责原则是侵权损害赔偿责任的核心问题。关于侵害知识产权的赔偿责任的归责问题,主要有三种学说:过错责任说、无过错说、混合说。在认定上,普遍采用的原则是二元归责原则,在采用过错责任原则的基础上,补充适用其他归责原则。  相似文献   

8.
所谓知识产权侵权归责是指发生知识产权侵权时,法律确定行为人承担侵权法律责任的根据或者是标准,即按照何种原则来进行归责,或者是按照何种原则追究其侵权法律责任。由此引发的争论一直不休。有些人主张知识产权侵权归责全面适用过错责任原则;有些人主张对知识产权侵权归责应全面适用无过错责任归责原则;有些人则将知识产  相似文献   

9.
黄健德 《科教文汇》2012,(15):180-182
校园人身侵权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如何防范校园人身侵权案件的发生,保障学生的人身安全,维护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是一个涉及多方面的系统工程,需要教育行政主管机构、学校、其他单位和部门等的通力合作,共同参与。本文从防范的理念、制度和策略角度着手,就如何构建综合性的规范化的校园人身侵权防范体系问题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0.
从追究内部行政责任的重要性出发.阐述了行政责任归责原则的涵义以及内部行政责任的归责原则,认为以责任主体为标准,行政责任可以分为行政主体的行政责任与行政公务人员的行政责任.或称为外部行政责任与内部行政责任.行政主体对外承担行政责任.行政公务人员对内同样也应该承担相应的责任.否则他们必然恣意妄为.内部行政责任的归责原则是过错责任原则.  相似文献   

11.
郭丰波  覃伟 《科教文汇》2011,(31):165-165,196
校园霸凌行为对当事双方都产生严重的后果。通过分析校园霸凌行为中的心理因素,提出校园霸凌行为的干预措施。行为干预、受害者的个体干预、多层次的联动干预能够有效地降低校园霸凌行为,增加校园安全感。  相似文献   

12.
马石迎 《科教文汇》2013,(29):150-150,152
特色校园文化是高等职业院校教育发展的重要内容,是高职院校综合育人的“软实力”,也是提高高职大学生自身优势的重要平台。但是,当前高职院校对校园特色文化建设还有很多不足,其综合育人的功能未能充分发挥,与高职教育的目标还有距离。提高思想认识,融入职业文化,完善校园文化环境,发挥大学生的主体性作用等方面是丰富高职特色校园文化,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现代大学校园景观规划设计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大学校园景观规划设计对于提高高校整体形象,丰富校园文化及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校园景观规划设计的特点,并结合实例阐述了大学校园景观规划设计的概念及目标。讨论了校园环境规划中如何体现整体性、功能性、以人为本、特色文化、延续性和生态性等设计原则。以现代大学校园景观设计实例探讨建设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世界一流大学的生态型校园规划设计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大学校园景观设计浅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吴国训 《科技广场》2004,(9):107-108
本文结合校区规划,探讨了如何在校园景观设计中体现生态学原理,坚持以人为本,建设具有个性的校园景观。  相似文献   

15.
刘丹 《科教文汇》2012,(10):162-163
大学生校园心理剧在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及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可以培养大学生的认知社会与社会技能的培养,处理好人际关系,增强其心理素质,丰富其校园文化生活等。在大学校园中我们可以通过重视校园心理剧的价值,坚持校园心理剧的开展原则,加强校园心理剧师资队伍建设等策略来推进校园心理剧,促进大学生全面健康和谐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保护的理论困境与保护路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盼盼 《现代情报》2019,39(6):149-155
[目的/意义]通过对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保护的既有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分析,个人信息保护的基础理论与保护路径还有探讨的空间。[方法/过程]从理论困境入手,主要分析个人信息与数据、隐私的概念界分以及个人信息的法律属性辨析;从保护路径入手,主要分析个人信息保护立法、个人信息保护技术、行政监管、行业自律以及自我保护意识。[结果/结论]在理论层面,个人信息的概念,应从闭合的"可识别性"到开放的"伤害风险"把握;个人信息的法律属性,应从单一的私有化到复合的两面性理解。在保护路径层面,个人信息保护的立法趋势,应实现由"碎片化"到"体系化"、"宏观思维"到"微观思维"的转变;个人信息保护的技术着力点,应基于"资金、手段、规范"三位一体的具体展开;个人信息保护的行政监管,应变革"政府参与"模式;个人信息保护中行业自律理念,应实现由原则性的指导到具体性的实践;个人信息自我保护意识,应拓宽"事前保护"+"事后保护"的认知视野。  相似文献   

17.
本文针对目前高职学院校园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在如何实现高职学院校园信息化建设的原则、模块、标准与规范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和思考。  相似文献   

18.
常俐丽 《科教文汇》2013,(4):171-171,191
具备良好礼仪素养的大学生,能有效展示个人魅力和涵养,同时彰显校园文化,有助于构建和谐校园,从而推动校园文化建设。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变化,在大学生当中出现了一些不文明的行为,这些行为与校园文明礼仪的要求和校园文化建设的氛围很不和谐;同时,高校文明礼仪素养培养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阐述了礼仪素养培养对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并指出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学生礼仪素养培养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礼仪素养培养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