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加林的性格十分复杂,是路遥塑造的经典的文学典型,同时也是中国当代文学画廊中不朽的文学形象。高加林想要实现自身的价值,想拥有美好的前程与完美的爱情,并且为此表现出非凡的进取精神,但是高加林最终没有能坚守自己的信念与原则,致使他的这些追求均以失败而告终,他的人生充满了悲剧色彩。认真分析小说,可以发现造成高加林人生悲剧的原因既有社会层面的因素,又有他个人的因素。  相似文献   

2.
路遥是一位有良知的作家 ,也是一位超前意识的作家。《人生》是他的杰作。高加林则是作者献给当代青年的一面镜子 ;城乡在 ,他在。  相似文献   

3.
路遥是我国当代作家.其作品多反映“城乡交叉地带”生活,饱含对土地和农民的赞颂。他关注时代的变迁.怀着责任感和使命感进行创作.作品中充满了激人奋进的力量,被誉为“用生命和良知进行创作”的作家。  相似文献   

4.
路遥与共和国同岁,他的人生经历具有很大的代表性。从路遥的经历我们可以看到新中国的进步与变迁。作家的创作与成就固然来自本身的才华与努力.却无法脱离国家与人民对他的哺育与帮助。  相似文献   

5.
路遥是一位有良知的作家,也是一位超前意识的作家。《人生》是他的杰作。高加林则是作者献给当代青年的一面镜子;城乡在,他在。  相似文献   

6.
《人生》中的两个路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关于土地、农民和爱情的问题上,《人生》中存在着两个路遥,这两个路遥是相互矛盾的。在今天的精神背景下考察路遥的矛盾,对于我们认识《人生》具有独特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在《人生》这部小说中,路遥以男权为中心进行创作,女性角色在设置不过是为塑造男主人公服务。  相似文献   

8.
9.
路遥作为中国当代文学史上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始终用其全部生命体验进行写作。无论是童年极度匮乏的物质生活,还是青年强烈的自尊体验,以及中年对人生的真实感悟,都深深地影响着路遥的文学创作。真实而又平凡的生活经历,造就了路遥独特的精神世界,对他的文学创作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通过路遥的经历和人格来探寻作品的意义,反过来,根据其创作的作品来客观看待作者的经历和人格对其创作的影响。一部文学作品是由它的作者创作出来的,作者是作品生命的赋予者,因而根据作者情形来解释作品情形,就似乎具有必然性。这也是传记研究法的重要性之所在。  相似文献   

10.
路遥的中篇小说《人生》,以20世纪80年代初陕北“城乡交叉地带”农村青年的爱情故事为背景,运用现实主义创作手法,描述了小说主人公农村青年高加林高中毕业后,未能考上大学,回到乡里当了一个民办教师。不久又被别人挤回家当了农民。在他心灰意冷的时候,农村姑娘巧珍炽热的爱情使他振作起来。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又来到县广播站工作,当他抵挡不住中学同学城市姑娘黄亚萍的追求、断绝了与巧珍的爱情后不久,组织上查明他是通过不正当的途径进城的,于是取消其公职。重又打发他回到农村。这时,即将迁居南方城市的黄亚萍也与他分手,而遭遇心灵打击的巧珍则早已嫁人,高加林失去了一切,孑然一身回到农村,扑倒在家乡的黄土地上,流下了痛苦、悔恨的泪水。小说凝聚了丰富的人生内容和诸多的社会生活变动的信息,  相似文献   

11.
具有陕北特色的劳动生活场面、自然风光的描绘及“乡土味”极浓的语言都体现了路遥深深的故乡情结;对生活内在矛盾的探索、对人生思想的审视,则表现了其生命的沉重感;对传统美德的坚强守护,对笔下人物灵魂的拷问,则是其苛峻的道德打量;大胆炽热、超越世俗的动人爱情故事浓缩为永恒的爱情主题。以上四个方面即路遥的创作思想所在。  相似文献   

12.
路遥、陈忠实、贾平凹是陕西当代文学创作上的三座奇峰,成为当代中国文学史叙写中绕不过去的作家。他们何以如此呢?其间原因固然很多,但他们的人生建构,以及人生建构中他们所生存的地域文化作用,是生成他们文学创作情态不容忽视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要以路遥小说《人生》为例,重点分析了这部文学作品中蕴含的批评意识,主要通过对传统美德的叛离、对传统美德回归的期待、对传统美德的坚守等,大大凸显出了传统美德坚守的重要性,这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相似文献   

14.
正石 《新作文》2013,(6):50-53
背景资料这是一部写就于三十年前的小说,作者是路遥,这个名字相信你耳熟能详,如果你看过他的另一部小说《平凡的世界》的话。在那时候,以及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人生》和《平凡的世界》都是许多中学生叩响文学之门的必读作品,他们在其中看到了自己,也看到了自己未来的路应该如何走下去。对于满怀理想和激情的青少年来说,那里面有切切实实的奋发和迷惘,曲折和无奈,当然更有一种奔涌澎湃的力量。  相似文献   

15.
在清醒认识自己,并根据现实环境给自己准确定位的基础上,作为价值追求在客观环境的限制下转向自我的内求的结果,路遥作品中的普通个体以崇高的奋斗、自我牺牲的精神与不卑不亢的生活态度为自己的理想品质。这其中蕴涵着一个"听天命,尽人事"的深沉的大众人生哲理。  相似文献   

16.
路遥是贫穷的黄土地中走出来的农民作家,他了解身边年轻一代和老一辈农民的思想生活与精神心理,因此,他运用现实主义笔法,除了描写青年一代的抉择与抗争,还描绘了深藏于老一代农民身上的传统美德,以及小农意识、极左思想,表现出历史因袭的思想重负,反映了深刻的历史内涵。  相似文献   

17.
路遥尽力地挖掘造成各种和谐的和失去和谐的爱情背后特定的社会原因和隐藏在各种人物背后复杂的经济和社会力量,并由此进一步反映出作者对人生本质与生活内蕴的深深思考,使人们看到在经历起伏跌宕的爱情描写背后所折射出深刻而复杂的社会矛盾,体验到无穷的人生韵味。  相似文献   

18.
路遥是当代文学史上重要的现实主义作家,他的文学创作观念既是自己长期崇尚风格的延续,又与个人的精神气质、生活经历有关,也受到了柳青的影响。他始终注重以社会历史视角关注现实生活,一方面强调真实客观再现社会现实,另一方面强调历史性。在对时代环境的描摹和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的呈现中,真正做到了环境的典型和人物性格的典型。路遥并不着意于现实批判,而是强调文学为人生服务。这种创作观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也存在一系列缺陷。对其研究和分析,有利于衡量路遥创作的得失。  相似文献   

19.
路遥是当代文学史上重要的现实主义作家,他的文学创作观念既是自己长期崇尚风格的延续,又与个人的精神气质、生活经历有关,也受到了柳青的影响。他始终注重以社会历史视角关注现实生活,一方面强调真实客观再现社会现实,另一方面强调历史性。在对时代环境的描摹和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的呈现中,真正做到了环境的典型和人物性格的典型。路遥并不着意于现实批判,而是强调文学为人生服务。这种创作观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也存在一系列缺陷。对其研究和分析,有利于衡量路遥创作的得失。  相似文献   

20.
路遥的《人生》呈现了一种城乡对立的审美风格。用格雷马斯“符号矩阵”理论来分析小说中的城乡概念,从其内部看,在城市和农村搭建了一座错综复杂的“立交桥”;从外部看,在农村、非城市、非农村、城市间也构成了一个圆形结构。这个近似的圆形不但暗合了主人公高加林从农村到城市最后回归农村的人生轨迹,也暗合了路遥在探询城乡交叉地带审美归属时对传统的回归意向。在这双重回归中,路遥回到以农村为代表的传统轨道,力图从传统中寻找根基,为众多徘徊在城乡交叉带的青年注入精神内涵和道德规范,最终达到消解城乡二元对立的效果。这些在今天的中国仍旧具有拓展了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