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我国改革开放发展经济的重要时期,邓小平同志提出了“三个有利于”的论断。“三个有利于”的标准,是一个极重要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邓小平同志在视察南方时指出:“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  相似文献   

2.
中国的改革,有两件事情是永远不能忘记的。一是70年代末的真理标准大讨论;一是90年代初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如果说前者使人们把政治热情转变为经济建设热情的话,那么后者则为怎样搞好经济建设指明了方向。其中最著名的论断就是邓小平同志在谈到判断姓“资”姓“社”的标准时提出的三个“有利于”,即“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72页)。对此,有人认为它不仅是判断姓“资’姓“社”的标准,而且是衡量改革成败的标准;有人认为…  相似文献   

3.
在80年代初,邓小平同志多次指出,什么叫社会主义,什么叫马克思主义,过去我们没有完全搞清楚。并一再提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在1992年春南巡谈话中,他更进一步提出了“三有利”标准和原则:“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三有利”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三个“有利于”标准,即“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不仅是判定姓“资”姓“社”、衡量改革开放的标准,而且也是作为为党的基本路线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保驾护航的纪检工作的标准。它是执纪应当把握的大原则、大界限、大前提。违背这一标准判断是非,区别违纪与非违纪,必然要跟纪检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总的方向和目标相背离。  相似文献   

5.
最近,邓小平同志在视察南方一些城市时发表了极为重要的谈话,其中关于判断姓“社”还是姓“资”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思想,这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笔者就党中央和小平同志提出的生产力标准问题,着重探讨生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关于“三个有利于”的确切含义有四个,核心是生产力标准和政治标准。即改革开放要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又要有利于社会主义社会。为此,在改革开放的局部上就不要问姓“资”姓“社”,相反还要多利用资本主义,但在总体上一定要问姓“资”“姓”“社”。“三个有利于”决不允许在总体上不问姓“资”“姓”“社”,这不符合“三个有利于”本意和邓小平一贯思想。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同志认为,判断我们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是对国际共运史经验教训的高度概括,也是对社会主义优越性的科学总结。 一、“三个有利于”是反对极“左”思潮的有力武器  相似文献   

8.
针对关于“三个有利于”标准的种种误解和疑问,围绕“三个有利于”是价值判断标准而非性质判断依据的中心论题展开,论述了邓小平同志为什么提出“三个有利于”标准,他如何科学地解决社会主义实践的价值判断标准,我们在理论和实践中应如何准确地理解、把握和运用“三个有利于”标准等三个问题。阐述邓小平同志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一些基本思想观点。  相似文献   

9.
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这个判断各方面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是邓小平同志1992年初视察南方时最早提出,后被党的十四大正式确定下来的。“三个有利于”标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中提出了一个重要思想,就是把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作为判断改革成败和各项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十四大修改的党章中,又把这个观点写入总纲,指出各项工作都要把“三个有利于”“作为总的出发点和检验标准。”这个思想与对社会主义的本质、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和社会主义改革的认识密切联系,成为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一、坚持生产力标准就是坚持历史唯…  相似文献   

11.
实践标准是检验人的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标准。生产力标准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是实践标准的观点、方法在社会历史领域的推广和应用。“三个有利于”标准是邓小平同志坚持马克思主义实践标准与生产力标准的统一观,在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的具体运用和深化,是邓小平同志对马克思主义创造性的发展。实践标准、生产力标准、“三个有利于”标准,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三者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是辩证的统一。  相似文献   

12.
“三个有利于”是邓小平在指导我国改革开放实践过程中形成的一条根本性的思想。这个标准中,最根本、最关键的是生产力标准。历史唯物主义把是否适合生产力的发展的客观要求作为衡量和评价一切社会制度和人们社会活动的根本尺度。“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正是历史唯物主义这一命题的必然结论。“三个有利于”标准所体现的内容都是与人们的实践活动紧密相关的,是蕴含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智慧结晶。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哲学基础和精髓。而“三个有利于’则是这个精髓中的核心和灵魂、按照“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大胆利用各种组织形式来实现公有制,不仅能解除人们“姓公姓私”、“姓社姓资”的疑虑,更能折射出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光辉。社会主义的目的除了消灭剥削和压迫外,更主要的是维护广大人民的利益。“三个有利于”不仅具有真理性,更具有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价值性。  相似文献   

13.
论点摘编     
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进一步阐述的“三个有利于”,我认为应界定为是社会主义社会世界观和方法论意义上的价值标准,具体地说就是三层意思。其一,“三个有利于”是社会主义社会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四大报告根据邓小平同志南巡谈活的精神,明确提出判断各方面工作的是非得失,归根到底,要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为标准。这“三个有利于”,最根本的还是第一条,即生产力标准,因为增强综合国力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关键和基础是发展生产力。生产力标准是列宁率先提出来的。他曾依据  相似文献   

15.
1992年初,小平同志针对当时束缚中国经济发展,阻碍改革开放姓“资”姓“社”“左”的思维定势,高屋建瓴地指出:“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的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这段话,提出了一个判断  相似文献   

16.
<正> 在改革开放中,如何判断性“社”还是姓“资”?对于这个问题,邓小平指出:“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这个论断,高度概括了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最基本最主要的东西,为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是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真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邓小平关于“三个有利于”的论断,凝结着深刻的历史经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关于农业联产责任制的问题,关于兴办经济特区的问题,关于商品经济的问题,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同志今年初的重要讲话,对深化我国改革和开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尤其是邓小平同志关于“当前,不仅要警惕右,更主要是反‘左’”的论述,具有很强的针对性。近几年来,有的人对姓‘社’姓‘资’问题的看法,认为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的,判断事物不是看它是否有利发展生产力、有利于国计民生,丽仅仅看它是否符合自己头脑里的旧观念。由此,人们不禁想起文革期间张春桥提出的“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  相似文献   

18.
“三个有利于”标准,是针对改革进程中,屡屡出现的姓“资”姓“社”的困惑而提出的。是衡量改革成败和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不能简单的将“三个有利于”标准看作是区分姓“资”姓”社”的标准。“三个有利于”标准是生产力标准和社会主义标准的统一,是生产力标准和人民利益标准的统一。既不能将“三个有利于”标准和生产力标准简单等同起来,更不能对立起来。  相似文献   

19.
十五大报告指出:“一切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台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这‘三个有利于’为根本判断标准,不断开拓我们事业的新局面。”这对于我们进一步摆脱姓“社”姓“贷”的抽象争论,贯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同志在1992年年初视察南方时发表的重要讲话中,针对如何判断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发展,如何检验领导干部的各项工作,提出了“三个有利于”判断标准,即“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提出具有坚实的哲学理论基础和现实意义,它既是我们考虑改革开放及各种工作的出发点,又是我们判断各方面是非得失成败的根本标准,也是我们进一步清除“左”的思想影响的有力武器。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其精神实质,全面理解其内涵,并把它作为一个重要思想方法,用于指导我们的改革开放和各项工作。根据自己的学习体会,谈以下几方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