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学会分析历史事件的原因,是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重要步骤,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往往是多方面有根本原因、主要原因、主观原因、客观原因、内因、外因、具体原因等等。因此,首先要学会分清原因含义的区别。  相似文献   

2.
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总体来讲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其中最根本的还是主观原因--由于农民革命的阶级局限性和历史局限性所决定的.太平天国运动用鲜血和生命铸成的惨痛教训,永远值得后人警醒.  相似文献   

3.
写错别字是小学生易犯的毛病,究其原因主要有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的因素。作为语文教师,要解决这一问题,不仅要抓好识字教学,进行复习巩固,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教师、学生、家长、社会应从多方面入手,定期总结,及时反馈,在丰富的活动中有效纠正。  相似文献   

4.
李彬 《历史学习》2004,(11):23-26
燕国东北方向分别出现了匈奴和东胡两个少数民族。变化三:在战国时期的地图上,北方沿着燕国、赵国、秦国北方边境一线,出现了从辽东连绵到西北的长城。总之,阅读历史课文要带着探究的意识,多角度(政治、地理、历史)分析问题的意识,把课文的正文、图表、地图等部分有机地结合起来。除了动眼、动脑外还要动手;阅读到关键词、句时要做上记号,并把自己思考的结果写在句子旁边,养成不动笔不阅读的习惯。在高考历史复习中,阅读课本显得非常重要,除了超低空扫描五本书外,务必做到细、全、实、熟,把历史课本读熟、读懂、读活,这样才能适应高考形势的…  相似文献   

5.
历史课堂学习重在在历史事件的原因探讨与分析中让学生获得历史知识、把握历史规律,从而获得其中蕴含的思想与精神、经验与教训。因此,在历史事件的原因分析中获得历史学习的能力、思维和品质是学生学好历史的重要途径。本文就高中历史教学活动中,突出对学生历史事件原因的分析与思考的指导提高学生历史学习质量作探讨。  相似文献   

6.
在相关文献和研究的基础上,从新视角分析、归纳和揭示“四八”空难的主、客观原因.  相似文献   

7.
托尔斯泰笔下的安娜与曹禺笔下的蘩漪以其震撼人心的爱情悲剧吸引着一代又一代读者。两者的悲剧命运既有惊人的相似性,又表现出显著的不同。他们在执着地追求幸福、爱情这一进程中,既面临社会、家庭的迫害,男性的背叛,亲情的牵挂,又受自身性格所局限。探讨两者悲剧命运的主客观原因,可以更清醒地认识两部伟大作品中女性爱情悲剧的深刻性。  相似文献   

8.
未成年人犯罪人数逐年增多,危害日益严重,使其成为当今中国乃至全世界关注的焦点。未成年人犯罪行为的发生是在主客观因素相互作用下导致的,既有其主观生理、心理方面的原因,也与家庭、学校教育和社会道德文化现状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着重从以上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9.
李白是盛唐文化孕育出来的天才诗人,也是被人们誉为既有侠肝义胆,又有仙风道骨的浪漫主义诗人.其飘逸、豪放、追求自由和孤高傲世、洒脱不群的独立性格,再加上他不幸的人生遭遇,形成了一个性格多样、思想复杂的李白,从而演绎了他传奇的一生.  相似文献   

10.
刘孙贤  宁教仁 《高中生》2008,(24):10-11
文综选择题数量多、分值大。考生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还应该掌握一定的解题方法,才能更快、更准地解答文综选择题。本期所组织的三篇文章,分别侧重讲解具有历史、地理、政治学科特色的选择题的解题方法,希望同学们读了之后能有所收获。  相似文献   

11.
本文基于当今社会从"南京彭宇案"到"小悦悦事件"的道德危机现象,对世俗道德危机进行界定,指出信任危机的形成以及深化是世俗道德危机的线索,分析了世俗道德危机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礼俗社会转向法理社会中私德适用范围的缩小、私德转向公德出现问题以及政府与个人关系的改变。直接原因是人们针对现状做出的理性选择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黎立军 《考试周刊》2011,(63):77-78
职高生数学成绩的整体偏低不是一个学生或一个教师的原因,它具有广泛性、典型性的特征。因此,分析其中的影响因素,在教学中抓住时机,对症下药,积极施教,是提高职高生数学教学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课堂违纪是小学低年级课堂教学中极为突出的一个现实问题,也是一个极为复杂的教育现象,其不仅影响到教师课堂教学的效果,也影响到学生课堂学习的效果。直面问题本身,对其原因进行探究已成为提升课堂教学效果的当务之急。小学低年级学生课堂违纪的客观原因主要包括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班级规模过大、教学环境不佳、小学课程的特点;主观原因则在于教师缺乏正确的学生观、课程理念落后、教学设计不合理、教育威信不高、教学经验不足、教育方法单一等方面。  相似文献   

14.
19世纪70年代末,杜林反马克思主义理论阴谋之所以能够得逞一时,在主观上和客观上都有错综复杂的原因.从理论上梳理这些原因,对于汲取理论教训、保持理性自觉等具有多方面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16.
刘常卿  冯明艳 《考试》2003,(6):50-51
对历史事件的评价是历史教学的一项基本内容,也是历年高考的热点之一。曾经在高考题中命过大题的有评价郑和下西洋的历史作用,有洋务运动的历史评价,有分析评价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的积极性与局限性等等。高考题启示我们:平时教学中要加强“把历史事件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和评价”的能力培养。作为教师要指导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正确分析、评价历史事件。本文就历史事件的分析方法和评价标准发表个人看法,望专家批评斧正。分析、评价历史事件首先要充分地理解历史事件。创设历史情境是充分理解历史事件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历史比较类难题可以从可比性、区别等方面来考虑,日本明治维新和中国戊戌变法的比较很好地说明了这点。  相似文献   

18.
韩国军 《新高考》2005,(11):27-29
历史学习的基本目标之一便是学会对重大历史事件的评价。综观历年高考试题.无论是全国卷还是地方卷.无论是文综卷还是单纯历史卷.无论是选择题还是非选择题.评价历史事件的题目屡见不鲜。如何评价历史事件呢?  相似文献   

19.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指出:(教师要让学生)了解关键的历史事件、人物及现象,知晓人类文明发展的成果来源,掌握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同时了解历史的发展时序,学会在具体的环境条件下剖析历史事件,从而不断提高对历史人物及历史事件的认识。历史的呈现是多方位的,要想让学生全面解读历史,就要培养学生对历史的阅读与观察力,然后营造出符合历史背景的历史情境。引导学生从多个渠道收集历史信息,才是对历史解读的重要部分,让学生形成历史证据的意识与整合历史信息的能力,才能有效分析并解决历史问题。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文中的历史事件教学,不应简单地等同于历史课上的教学,应该侧重或者凸显历史事件的价值观和人文情怀教学.这是语文教学的价值理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