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每逢重大事件的发生,各大媒体都可以从传播中展现媒体的力量。从“9·11”事件、非典,到与台州相邻发生的上海“11·15”特大火灾,以及“7·23”甬温线特大铁路交通事故,这些重大突发事件,频频闯入我们的生活。这就对我们媒体在突发事件中,如何进行行之有效的采编应对、及时客观的新闻报道、理性正确的舆论引导等提出了新命题。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信息公开制度的颁布,以及电视媒体采编实力的增强,越来越多的突发事件得以在媒体上呈现。具备声色画等各种优势的电视媒体在满足受众知情权的同时,电视记者在职业素养方面存在的问题也日益凸显出来。本文以我国电视媒体上近几年的突发事件报道为例,探讨突发事件报道中电视记者的职业素养问题。  相似文献   

3.
李伶俐 《今传媒》2011,(11):97-98
"即时性"是微博作为媒介最大的特点,在"7.23"甬温线特大铁路交通事故发生后的24小时,微博成为民众最直接、最快速获得信息的渠道,不仅提供最早信息源,而且成为传统媒体新闻源和事故信息聚集点,并参与舆论形成、发展和引导,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突发事件传播报道模式。与此同时,微博在此次事故中还发挥强大动员功能,积极发动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援。  相似文献   

4.
罗础 《新闻知识》2012,(9):60-61
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等突发事件较多的国家。各种突发事件的频繁发生,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突发事件对新闻媒体是严峻的考验与挑战,如何增强突发事件报道公信力,使之既履行好正确引导舆论的职责,又尊重广大公众的知情权,起到促进社会稳定的积极作用,值得新闻媒体的高度重视与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5.
牛炜玲 《新闻窗》2011,(2):32-33
在对新闻传播的信息量进行计算时,有一个变量被称为“信息等级”。所谓信息等级,是指新闻报道中各新闻要素的重要性程度。在新闻传播过程中,各新闻要素的重要性程度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新闻报道中的信息等级会发生变动。要了解新闻传播中的信息等级问题,我们就需要思考,新闻报道中的信息等级为什么会发生变动,  相似文献   

6.
陈芊芊 《东南传播》2011,(12):92-93
微博的诞生和发展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新的传播方式,这个新生事物正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本文以“7·23”甬温线特大铁路交通事故报道为例,分析了微博在这一事故中的角色和地位,并由此得出微博的介入对重大突发事件报道所产生的影响,对于微博的作用有了更为深层次的理解。  相似文献   

7.
张耀元 《新闻窗》2013,(6):83-84
互联网是目前公认的功能最强大的新媒体,具有信息量大、信息源广、快速传播、互动性强等主要特点,是引导舆论发展方向的重要力量。当突然性、紧急性、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的突发性事件出现时,有学者认为网络媒体针对突发事件进行舆论引导,以把握真实性为前提,"用事实说话",及时表达主流声音,统一舆论;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深度报道在都市类报纸上普遍开花,如新京报的“核心报道”,南方都市报的“深度”,新民晚报的“聚焦”。在杭州出版的纸质媒体中,有钱江晚报的“视点”、今日早报的“第一重点”、青年时报的“焦点”,每日商报的“重点”。从事深度报道的记者都会碰到一个颇为头痛的问题——选题从哪里来?笔者以今日早报的栏目“第一重点”为例,试谈深度报道的选题来源和突破。  相似文献   

9.
每次突发事件,都是对新闻媒体的检验。在地震类新闻报道中,新闻失衡现象严重,有几点消极现象值得关注:一是新闻关注对象的片面性,新闻伦理的底线容易突破,主要表现为报道对象偏失,救援报道比灾情信息更重要、再次伤害现象;二是新闻职业规范容易被忽视,主要表现为错报现象依然存在。文章针对原因提出建议,新闻专业主义需要在理念上和操作上被新闻工作者坚守下去。  相似文献   

10.
谭利明 《新闻世界》2011,(10):131-132
"7·23"动车追尾特大交通事故发生后,网络媒体尤其是微博在信息传播中充当了重要角色。网络媒体以其自由开放的特性为大众所掌握,发挥了事故处理进程的监视功能,并最终通过塑造强大的网络舆论来影响现实。本文试图通过对"7·23"动车追尾特大交通事故中信息传播的分析,总结网络媒体在突发事件中的信息传播特点与作用。  相似文献   

11.
毛亚美 《新闻世界》2012,(1):134-136
本文借助新闻框架理论,运用内容分析和比较分析的方法,考察人民网和凤凰网对重大突发事件在新闻呈现上的差异及原因。通过分析发现两者的异同:在新闻材料选择上,人民网注重原创,突出权威性,凤凰网则更加多元化;在新闻材料建构上,人民网主要关注政府部门的反应与行动,而凤凰网则倾向于民事视角,但两者在报道框架上却出现一致。  相似文献   

12.
“7·23”动车追尾相撞事故举世震惊、举国哀伤,同时,事态的进一步发展也受到了公众和媒体的密切关注,随着一些关键事故信息的逐步公布,公众和舆论出现了诸多讨论乃至质疑、批评.面对这种情况,我国的媒体应该怎样去应对?本文结合国外媒体的一些案例和经验,探讨我国媒体在重大突发性事件报道中所应表现出的责任和担当.  相似文献   

13.
包剑武 《今传媒》2010,(8):105-107
2010年3月23日,福建省南平市发生一起恶性杀人案件,造成8死5重伤的惨剧。4月20日,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二审维持原判,终审裁定凶犯郑民生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4月28日,正义的枪声响起,郑民生被依法执行枪决。从案发到枪决,在长达一个多月的时间里,这起典型的突发事件由于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恶劣社会影响,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轰动效应。  相似文献   

14.
报道本位与宣传本位是两种不同的新闻报道观,分别在西方和中国几十年来的新闻报道中占主导地位。以突发事件的报道为例分析这两种新闻报道观及其传播效果;指出以报道本位报道突发事件是新闻规律的要求,是取得更好的传播效果的要求;我国当前正处于宣传本位向报道本位转变的时期。  相似文献   

15.
一场山洪引发的煤矿淹井事故,一场惊心动魄的与死神赛跑的大抢救,一次所有矿工都成功获救的近乎完美的救援,随之而伴生了一场可圈可点的媒体突发事件报道。从这个案例,我们可以总结出一些突发事件报道的“三大原则”:及时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和真实性原则。  相似文献   

16.
成洋 《东南传播》2010,(10):126-127
当前我国正在经历剧烈的社会转型期,各种突发事件呈现上升势头,新闻媒体对突发事件的报道也呈增多之势。此间,如何不盲目追求爆炸性、刺激性,如何充分考虑突发事件报道后的社会影响,是我们媒体从业人员必须面对的问题。通过建立完善的突发事件报道机制,是我们实施突发事件报道活动时,充分发挥舆论引领作用,正确引导受众看待突发事件带来的负面影响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洪卫林 《新闻记者》2008,(11):49-52
2008年,有太多的大事件令国人刻骨铭心:百年一遇的南方灾、感天动地的搞震救灾、精彩圆满的"两个奥运"、激动人心的神七飞天……在公众对这些大事件予以极大关注的同时,同城媒体间也上演着一出出激烈的"同题新闻大战".  相似文献   

18.
“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发生后,在浙江省委、省政府和省委宣传部的正确领导下,浙江日报报业集团党委、编委会高度重视,集团旗下各媒体迅速行动,客观报道,严把导向,理性发声,彰显真情,疏导情绪,为营造妥善处置这一重大突发事件的良好舆论氛围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6·29”火车相撞事故发生后,《郴州日报》记者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分工配合,快写快发,向社会及时、透明、客观公布事故处置情况。整个报道过程中,《郴州日报》充分发扬敢于抓“头彩”的精神,抢先说、主动说、客观说,抢占了舆论制高点。如同我们曾经经历过的抗洪救灾、抗冰救灾报道一样,一篇篇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报道,内容涵盖方方面面,体现了地市党报在服务党委、  相似文献   

20.
兰晓晟 《新闻爱好者》2008,(11):135-135
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灾难让我国人民根本没有丝毫准备,在这场猝不及防的8级地震面前,众多国内电视媒体打破了以往突发事件的报道模式,不仅报道信息及时、准确,还积极动员全国人民为灾区捐赠善款,展现出了中国电视媒体该有的品格、公信以及社会责任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