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年1月由《佛山日报》牵头发起,广东、广西两省4家地方党报联合进行了“媒体联动、为民寻亲”活动,引起强烈反响。通过这一实践,我们对媒体角色的认识也得到了深化。 新闻媒体是否仅仅是忠实的报道者?  相似文献   

2.
赖文忠 《青年记者》2008,(14):69-70
近年来,寻亲类报道成为各媒体关注的焦点.寻亲报道的内容看似是单纯的个人遭遇,但事实上大部分都蕴含着深层次的社会焦点问题.通过媒体受众面广、影响力大的优势,把聚焦的对象对准那些处于弱势而又急需帮助的寻亲百姓,讲述老百姓的故事,是新闻媒体践行"三贴近",护助弱势群体,承担社会责任的一种重要方式,也是呼唤人间真情,凝聚社会大众力量,共同帮助弱者的具体举措.  相似文献   

3.
1名9岁的四川男孩,跟着别人流浪到浙江湖州,因记不起家在何方,所以一直在湖州救助站呆了4年。后来在湖州晚报编委会的大力支持下,发挥新闻媒体的优势,浙川两省媒体携手联动,历经千辛万苦,终于为这位流浪儿刘小兵找到了亲人。我写的“浙川携手千里寻亲”系列报道,采用了两省市级  相似文献   

4.
同源信息做出独家,既是新闻媒体的不懈追求,也是广大受众所希望的。 “同源信息”,是指新闻信息资源相同。像全国“两会”,无论会议内容。程序、时间、与会人员,还是代表委员开会发言、审议讨论各种报告和法律文件,提出议案、提案、建议等,对媒体而言是完全一样的,可以说是很典型的同源信息,因而每年“两会”都成为媒体比排的主要战场之一。 “做出独家”,就是媒体结合各自定位,在同源信息中采编出独树一帜、与众不同的报道来。要是新闻媒体上千姿百态,异彩纷呈,群众必然爱看;倘若“面  相似文献   

5.
不同群体与新闻媒体的关联度不同,这是值得研究的“受众与媒体的关联度差异现象”。公务员与新闻媒体的关系是“多元的互动关系”,即每一个人都有可能与新闻媒体发生交往,或接受采访、或应对质询、或发布信息、或投稿撰文,应当说,掌握与新闻媒体交往的艺术,是每个公务员的必修课。  相似文献   

6.
冷冬梅 《声屏世界》2008,(12):60-61
变视频素材管理为信息资源 有关台湾新闻媒体的地位有多种说法,有赞颂者说是“无冕之王”,有批判者称其为“文化流氓”,有学者说是“传播工具”,还有人称媒体为制衡政府与民众的“第四种势力”。这些多元化的称谓表达了人们对台湾新闻媒体的复杂感情,而这些情绪来源于台湾新闻媒体对于影像信息存储与开放的精密化管理。  相似文献   

7.
不同群体与新闻媒体的关联度不同,这是值得研究的“受众与媒体的关联度差异现象”。公务员与新闻媒体的关系是“多元的互动关系”.即每一个人都有可能与新闻媒体发生交往.或接受采访、或应对质询、或发布信息、或投稿撰文,应当说.掌握与新闻媒体交往的艺术.是每个公务员的必修课。  相似文献   

8.
中国网络新闻媒体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学 《现代传播》2002,(6):95-100
本文通过对国内 9家网络新闻媒体的考察 ,归纳出网络新闻媒体的基本结构模式 ,并从基本模式出发 ,揭示网络新闻媒体的核心特征。网络新闻媒体核心的特征在于它是提供新闻信息服务的网络机构。“新闻信息”区别于传统的新闻 ,它不仅发布“最新”的新闻 ,还提供“过时”的新闻和相关的大量信息 ;“新闻信息服务”区别于传统的发布新闻 ,它不仅仅满足于将新闻信息发送出去 ,还重在通过各种手段提高受众的新闻信息利用效率。本文进而分析了与网络新闻媒体相联系的三个方面 :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转变是网络新闻媒体的社会性根源 ;发布新闻向提供新闻信息服务的转变反映了与网络新闻媒体相联系的一系列新闻观念的变化 ;网络新闻媒体在信息技术支持的基础上表现出一些外在特征  相似文献   

9.
新闻线人是指向新闻媒体提供新闻线索的人。有学者把“新闻线人”定义为“通过提供新闻线索而从新闻媒体获得报酬的人。”①记者在北京、广东、上海等地采访得知,在编记者以外人员,特别是机关公职人员利用职务活动中获得的内部信息写成的新闻作品,已成为媒体提高竞争力的最重要  相似文献   

10.
不久前,笔者所在的重庆,电视台播出的一个连续节目引起了许多观众的注意。这个节目讲的是一个幼时被拐卖到北方的重庆男孩现在又来到重庆寻找他的亲生父母的故事。不过,这不是一部电视剧,而是一个由新闻媒体介入的、真实的、正在发生的。目前还没有结局的新闻事实。由于电视台有意识、有步骤的报道,这个寻亲的大男孩,引起了全社会的关心、同情,对他的寻亲活动社会各方也给予大力的支持、协助……事件的态势正朝着媒体希望的方向顺利发展。这,就是近年来正在我国悄然兴起并迅速地为新闻媒体所广泛采用的一种新兴的报道方式——介入式…  相似文献   

11.
从"媒体崇拜"到公信力危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有才 《青年记者》2006,(23):41-42
“媒体崇拜”不是公信力 “媒体崇拜”在我国的产生有其历史根源,其基础是化缺乏对化的渴求,主流是信息缺乏对信息的渴求,尖端是思想缺乏对思想观念的渴求。在建国后到改革开放前的时间里,新闻媒体广泛刊登各种指示并要求受众进行学习,其宣传作用被广泛而巨大地使用,媒体已经不单纯是媒体,而是承担了一定“政府件”作用,很多人甚至要在媒体信息的字里行间读出国家政治的重大变动。在这种情况下媒体的地位被时局抬升,“媒体崇拜”广泛存在,对于普通民众而言,媒体是真理和正义的化身,是党和政府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报纸上这么说的”影响和左右着人们的社会生活。  相似文献   

12.
媒体,尤其是党报,在农村的影响力既是媒体宣传艺术的重要体现,也是作为媒体人应有的追求。近年来,很多媒体把更多的目光投向“三农”,如何把“三农”新闻宣传推进到一个新水平、新境界,应是广大新闻工作者和各新闻媒体亟须认真思考和面对的课题。这样不仅可以促进新闻媒体自身发展,也是新闻媒体运用自己的力量推动社会进步的一个契机。  相似文献   

13.
荆龙 《新闻传播》2010,(7):147-147
在“信息爆炸”的当代社会.新闻媒体对社会经济发展发挥着越来越大的引领作用。特别是随着网络、手机媒体的勃兴。新闻传播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已经达到了“无处不在、无孔不入”的境界。但在新闻媒体强势介入社会生活、创造大量社会财富的同时,却往往忽略了自身的另一项重要功能——维护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14.
2012年9月11日,一则标题《爱的力量——媒体接力“微博寻亲”记》的深度报道记叙了云南地震救灾中发生的真人真事,该文在新华网“中国网事”首页刊登,引起了社会许多正面的反响。  相似文献   

15.
2012年9月11日,一则标题《爱的力量——媒体接力“微博寻亲”记》的深度报道记叙了云南地震救灾中发生的真人真事,该文在新华网“中国网事”首页刊登,引起了社会许多正面的反响。  相似文献   

16.
解放媒体 复兴中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毕研韬 《青年记者》2008,(12):14-16
新闻媒体集意识形态性、公共性和产业性于一身。对新闻媒体“放松管制”或“重新管制”的最终目标,就是促使新闻媒体的这三种功能保持动态平衡。进而保障媒体与环境在相互监督中达至平衡,让政府与媒体在和谐互动中实现共赢。  相似文献   

17.
《青年记者》2012,(19):2-2
最近,光明网旗下四大新媒体产品:“光明云媒”、“云端读报”、“光明微博”、“光明论坛”,在北京市近50条线路500多辆公交车上向市民展示,供网友阅读和下载。人们可以通过手机输入媒体网址,或直接扫描二维码图示,快速获取媒体信息,体验手机看新闻带来的便捷。  相似文献   

18.
1月23日,江西省委书记苏荣对参加江西省“两会”报道的新闻工作者说:“新闻媒体也是生产力,这个岗位非常光荣。”把新闻媒体提高到生产力的高度,这让新闻工作者们深受鼓舞,也给我们带来了更多的思考。“新闻媒体也是生产力”,实际上是指新闻媒体能通过本身的独特功能和作用间接产生经济价值。换一种说法就是“新闻媒体也能促进生产力发展”。那么,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是如何产生生产力的?怎样正确看待媒体的问题报道?  相似文献   

19.
扬长避短、以快制胜、媒体信息个性化   在新世纪,由于信息社会的开放性和新闻媒体无孔不入的渗透性,一家新闻媒体靠独占事实来求得独家报道已不大可能,更多的是几家甚至几十家、上百家媒体竞相报道同一重大事件.在这种情况下,努力提高采、编、播的系统效率,力争在所有媒体中最先报道,成为制作独家新闻的竞争焦点.在各种不同场合下的收听,尤其是可以“边干边听“,这种“非注意力“状态下的收听情景,是广播媒体的独有优势.……  相似文献   

20.
争议性新闻事件的报道是考察新闻媒体公信力的一个最佳场域。争议性新闻事件由于其自身的争议性,势必引发多元化的社会舆论。因此,新闻媒体采用什么样的信息组合方式或日框架来磨合信息,进而以何种新闻图景呈现事实便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华南虎照片”事件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几家媒体的报道进行量化分析,运用框架理论,探讨媒体是如何设置新闻框架、再现这场争议,进而影响或引导公众对争议性事件认知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