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数学教学的目的在于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丰富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开阔学生的视野。将数学建模思想融入教学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阐明了数学建模思想渗入高等数学教学的意义,指出了开展数学建模教学及赛事活动的实施途径。  相似文献   

2.
贺丹 《考试周刊》2014,(93):48-49
在高职院校中,数学建模思想能够激发出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不断提高自我创新的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数学建模思想对于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创造能力和思维能力,以及对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数学建模思想的介绍,分析高职数学教学的现状及提高教学效率的方式。  相似文献   

3.
冯遵凯 《考试周刊》2012,(33):51-52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应用意识,提高学生数学探究能力、数学建模能力和数学交流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显得至关重要。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体会。一、数学建模能力培养的意义所谓数学模型,就是指对于现实世界的某一特定的研究对象,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数学建模过程及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过程的分析,可以说数学建模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能起到一定作用,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建模课程的教学及数学建模竞赛,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手段。目前高校数学的教学改革仅仅是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教学内容仍停留在枯燥的公式、定理和计算中,不能达到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目标,高校应重视数学建模在大学数学教学中的融入,以实现培养学生运用数学工具进行创新应用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开展,大学数学教学有了更高的要求。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数学建模思想能够促进实际问题和数学有效的融合,促进大学数学的发展。在大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融入建模思想能够促进数学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文章中对数学建模和大学数学教学的融合,提出几点有效的改革策略。  相似文献   

6.
近几十年我国大中小学数学教育的改革表明,加强教学中数学建模思想和能力的培养是帮助学生培养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方式.它既是应试教育的有力武器,也是素质教育的有效模式,在中学数学教学中融入数学建模思想可谓一举多得. 一、数学建模对学生综合素质的作用 1.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建模的第一步是训练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学生需对问题中的有效信息进行抽象概括并用自己的语言重组后表达出来,这就锻炼了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其次,数学建模能锻炼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想象力和洞察力.  相似文献   

7.
数学建模思想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高职院校数学教学中应用数学建模思想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应用与创新的意识,发展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并进一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创新和实践能力。数学建模思想对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联想能力、创造能力和解决具体问题能力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教学目的中明确指出: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数学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应用意识,提高学生的数学探究能力、数学建模能力和数学交流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9.
解答小学数学应用题的关键是建立应用题的数学模型.搞好数学建模教学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本文就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建模能力做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0.
教师固定在同一个专业,在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恰当做数学实验、深入数学建模思想,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1.
高师数学教学适应高中数学课程发展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新高中数学课程增加了大量新内容,这些内容涉及多门大学数学课程.目前高师数学专业毕业生存在知识缺陷.高师数学教育要适应高中新数学课程,设置的课程应覆盖中学数学内容并加深、加宽.在高师数学教学中,要加强与中学数学的结合,加强对高师学生的选课指导。  相似文献   

12.
数学建模是提高中学教师数学应用意识的重要途径,目前高师院校数学建模课仅限于数学专业学生,范围很小,而当前的教育改革要求其他专业的学生也具备这一方面的素养和能力,通过在高师院校中开设数学建模公选课的实践可以看到,它能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自学能力和查阅文献的初步科研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高等院校的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13.
文章通过对苏教版和人教A版(必修1)函数模型部分进行比较研究,提出建模教学应由浅入深,有层次推进,注重对学生建模意识的培养;建模素材应取自真实问题,且要适合学生的探究水平;应丰富建模内涵,内化数学应用意识。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工作也发生了重大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逐渐的成为历史。初中数学是对小学数学与高中数学的一个衔接过程,是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养成创新思维的关键时期,因此,对如何促使初中数学课堂的高效性的研究工作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就是要引导学生学好数学基础知识,帮助学生建立并强化数学思维,从而使学生在生活中能够以数学的角度来发现、分析并且解决问题。文章立足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以数学在生活之中的应用以及数学思维拓展作为重点,结合人教版初中数学教学实践对如何提升初中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This study assessed the relation between long-term memory retrieval and mathematics calculation and mathematics problem solving achievement among elementary, middle, and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nationally representative sample of US students, when controlling for fluid and crystallized intelligence, short-term memory, and processing speed. As hypothesized,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comparing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and middle and high school students revealed that long-term retrieval skills became a better predictor of both mathematics calculation and mathematics problem solving as age and grade increased. Future research should focus on the effectiveness of interventions to improve long-term retrieval skills in general, and arithmetic facts retrieval and problem solving procedures in particular, at all grades, including high school.  相似文献   

17.
甘南藏区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数学交流欠缺是制约其数学教育滞后的因素之一.文章通过剖析甘南藏区民族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数学交流的现状,调查当今课堂教学中数学交流实施的状况,以及藏族中学学生对数学交流的认识,对影响甘南藏区数学课堂教学中数学交流的诸多因素-交流意识、教学艺术水平、数学思维能力、数学语言能力等进行了浅析,指出了甘南族区数学课堂教学中数学交流所存在的实际问题,并提出了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8.
中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是中学数学的主要教学目标之一,一直是广大基础教育工作关心的问题。而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由于化背景和语言的差异,所受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的不同,加上学生的学习动机、兴趣和对数学的爱好的千差万别,都会对学生的数学能力带来影响。  相似文献   

19.
中学数学史教育出现高评价、低应用现象,主要原因是中学教师数学史教育水平先天不足、后天缺乏,以及数学史融入教材方式欠佳等.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学生对数学学习兴趣不高,数学学业成绩不理想.要改变以上现状,关键应加强中学教师职前、职后数学史教育培训,采用发生教学法,将数学史融入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  相似文献   

20.
A main purpose of the present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distribution of qualified mathematics teachers in relation to students’ socioeconomic status (SES), as measured by parental education, among Turkish middle schools. Further, relationships between mathematics teacher quality indicators and students’ mathematics achievement were explored. Data from the 2007 Trends in International Mathematics and Science Study were used. Relationships between mathematics teacher quality and students’ mathematics achievement were investigated using hierarchical linear modeling. The current study identified SES-related inequities in access to qualified mathematics teachers in Turkey. Low-SES students were more likely to be taught by mathematics teachers who had less than 3 years of experience or who did not hold a degree in mathematics or mathematics education. On the other hand, years of experience and a degree in mathematics or mathematics education were found to be substantially related to Turkish eighth-grade students’ mathematics achievement. Low-SES students’ mathematics teachers were also more likely to report a lack of confidence in their preparation to teach various mathematics conten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