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史金 《档案学研究》2022,36(5):137-141
档案数字资源的长期保存一直是档案部门的核心工作。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档案数字资源海量增长,为确保电子档案的真实性、完整性、可用性和安全性,选择适合的存储介质至关重要。本文对蓝光光盘的技术现状和存储优势进行深入分析,以期为解决档案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的困境提出有效路径和选择,进而推进档案数字资源的长期保存和有效利用。  相似文献   

2.
祁天娇 《档案学研究》2019,33(1):108-113
美国国家档案与文件管理署2017年8月发布了首个《数字档案资源长期保存策略》,突破了传统长期保存战略制定以图书情报机构为主导的局限,专门针对数字档案资源的长期保存进行了战略规划。本文关注到这一战略在档案长期保存领域中的突破意义,对战略文本和其他相关政策开展文本研究,分析战略的制定背景,并从路线规划、宏观战略与中观策略等方面探析战略的具体内容,以探求美国制定数字档案资源长期保存战略的经验与方法,为我国相关战略的制定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王昀 《兰台世界》2020,(5):54-56
随着网络的迅猛发展,信息的数字化和服务的网络化使得数字信息可以长期保存。同时由于数字档案信息有其自身动态性、技术更新快、开放性以及对载体的依赖性等特点,从而使得数字档案信息保存利用遇到了挑战。本文通过对数字档案信息保存的介绍,分析当前数字档案信息长期保存所存在的主要问题,从而核查出种种弊端,据此进行修改完善,为档案部门的数字档案长期保存工作提供建议和意见,提出合适的保存策略。  相似文献   

4.
档案数字资源因其整体性、关联性和高度的可靠性要求,不能简单地套用传统档案长期保存理念与方式,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档案数字资源的长期保存战略是档案馆开展有效长期保存的根基。使用案例分析法和文本分析法,以美、加、新三国国家档案馆的数字保存战略为分析样本,以战略形成背景、保存目标和实施方案为分析要素,结合战略的新进展、新举措,对比总结各数字保存战略的特点。得到对我国档案机构数字保存战略制订的启示有:明确战略制订的责任主体;制订符合实际的战略目标;强化战略制订的一致性和科学性;实现战略内容的针对性。  相似文献   

5.
数字档案长期保存是一项艰巨的系统工程,技术方案是长期保存策略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合理应用技术方案才能确保数字档案的长期可用,因此需要对技术方案进行优化选择.通过分析数字档案长期保存技术方案优化选择的必要性,在参考欧盟Planets项目"目标树"对长期保存技术策略量化评估的基础上,从构筑合作联盟、引入效能分析法、培育量化思维、树立规划意识四个方面,提出我国数字档案长期保存技术方案的优化选择策略.  相似文献   

6.
以加、美、澳三国国家档案馆发布的数字档案资源长期保存战略文本为研究对象,运用文本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分析其数字档案资源长期保存战略的内容和特点,并对我国保存战略的制定提供借鉴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目的/意义] 存储载体的选择是数字档案资源长期保存的关键问题,磁光电混合存储是一种集磁存储、光存储和电存储的优点于一体的存储方式,探索其在数字档案资源长期保存中的应用具有较强的理论研究意义和实践指导价值。[方法/过程] 通过对当前数字资源和数字档案长期保存研究现状的总结,提出载体选择是数字档案资源长期保存中的重要问题;梳理数字档案资源长期保存载体的相关标准、实践应用、常用载体适用性以及性能需求;介绍并分析磁光电混合存储在数字档案资源长期保存中的优势;以中国科学院档案馆的应用为案例,介绍磁光电混合存储在数字档案资源长期保存中的应用探索。[结果/结论] 尽管磁光电混合存储尚存在标准不完善、软硬件仍需改善等不足之处,但其具有绿色节能、总体拥有成本低、存储寿命长、安全可靠、支持多种备份模式等多方面的优势,是符合数字档案资源特性和长期保存需求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数字遗产长期保存问题引起信息管理学领域的高度关注。然而,保存有大量数字信息资源的档案部门在数字遗产长期保存中却呈现出边缘化倾向。此问题应引起人们关注。从数字遗产概念出发,探讨档案部门边缘化的表现与影响,并对档案部门边缘化原因进行了探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档案部门在数字遗产长期保存中去边缘化的相关举措。  相似文献   

9.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深度发展,数字档案馆建设概念应运而生。然而,数字档案建设在弥补传统档案管理和利用方面短板的同时,也面临着长久保存和备份工作的风险挑战。本文分析当下档案资源数字化面临的现实问题,对数字档案长久保存和备份技术进行探索,以期为企事业单位提供一些选择路径,提升档案管理与利用水平。  相似文献   

10.
吴加琪 《档案与建设》2017,(12):12-15,28
数字人文是近年来迅速发展的前沿交叉学科,历史文化遗产是其重要的研究对象,档案部门保存着丰富的档案文化资源,承担着保存和传播社会记忆的文化职能,这决定了档案部门是数字人文重要的合作伙伴 文章介绍了数字人文的内涵,对档案工作参与数字人文进行需求分析,提出了档案工作可以在档案原始资源提供、开展技术合作、推进档案数字人文项目、培养数字人文档案馆员、建立合理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等方面参与数字人文建设.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数字档案信息长期保存的标准和数字档案管理信息系统的安全管理两个方面,对数字档案信息安全保存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2.
文章分析了我国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的主要手段,包括自购、联合采购、自建、联盟共建的模式,对已经建设的数字资源长期保存技术和方案进行了汇总和分析,对需要长期保存的数字资源类型及长期保存技术类型进行了评价,并提出了评价指标体系的部分指标.  相似文献   

13.
蔡轶婷 《兰台世界》2016,(11):14-16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数字档案愈多。数字档案的长期保存涉及多个方面,每个环节的疏漏都会影响到数字档案的长期保存。本文对数字档案长期保存的各个环节梳理,对流程管理中存在的管理风险进行分析,探讨风险成因,以全程管理的思路来对数字档案长期保存中的管理风险提出解决对策,促进档案事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与其他数字信息保存系统相比,数字档案长期保存利用机制复杂,涉及领域多,覆盖技术面广,是一个复杂的技术体系。数字档案长期保存利用技术分属于长期保存、摄入管理、仓储管理、工作流管理和访问管理5个功能块,这5个功能块各司其职并相互作用,形成基于事务工作流触发的数字档案长期保存利用技术机制。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国内有关数字档案信息长期保存的文献进行了系统回顾,并从“目的”“相关主体”“技术”“标准”“法律”“经济”和“国家策略”七个方面对目前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整理、分析。国内关于数字档案信息长期保存的研究已取得较丰硕成果,但相关研究成果过度集中于理论方面,跨学科、跨领域的研究成果亦较少。未来应开展丰富的数字档案信息长期保存实践探索类研究,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以及跨学科视角的研究,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数字档案信息长期保存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6.
数字资源长期保存技术之探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数字资源的长期保存是数字图书馆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介绍了开放档案信息系统(OAIS)参考模型,分析了数字信息长期保存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了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7.
数字档案长期保存是信息化背景下档案部门的长期艰巨使命,涉及技术、管理等诸多领域,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针对已识别或潜在的各种风险,档案部门在制定技术策略时将会面临技术复杂性和系统性难题,需要在宏观上进行科学规划.论文对数字档案长期保存技术策略规划的要求、内容、管理三个方面进行研究,以期对档案部门实践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8.
数字资源作为图书馆馆藏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采购经费在图书馆资源建设经费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与纸质资源相比,数字资源对存储介质及网络的依赖性非常强。一旦存储介质损坏或者因各种原因导致网络中断,数字资源将无法获取和使用。文章以北京大学图书馆长期保存系统建设实践出发,从系统建设概况、长期保存的技术保障、长期保存的实践探索、长期保存实践中的问题与未来展望等方面全面介绍了长期保存系统建设情况,并对数字人文资源的长期保存难点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9.
从档案视角探讨将人工智能作为数字遗产进行保存,旨在明确档案机构保存人工智能的策略要点。通过分析《长期保存的数字遗产遴选指南》(第二版)中的相关内容,从遴选通用框架和人工智能专题两方面进行梳理,明确人工智能作为数字遗产的情景和保存要点。在此基础上,从职能、对象、管理框架、管理方案这四方面提出档案领域将人工智能作为数字遗产保存的策略。最后,对人工智能作为数字遗产保存的未来议题进行了讨论,涵盖人工智能作为文件的认知建构、人工智能档案化管理的理论与方法构想、人工智能作为数字遗产保存的路径设计。  相似文献   

20.
明清时期的晋商对我国经济与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其产生的晋商档案更是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晋商的精神与文化如何在新时代与晋商档案资源结合起来,更好地传承下去,值得我们去深入探讨。数字记忆的兴起为晋商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一条新的路径。本文在分析晋商档案资源保存现状基础上,结合数字记忆理论,参考国内已有数字记忆项目提出利用数字技术开发晋商档案资源的设想,以期为晋商档案资源建设以及晋商精神的传播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