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苏武》一文中有这么一段令人费解的文字:(苏武)“引佩刀自刺,卫律惊,自抱持武,驰召医。凿地为坎,置煴火,覆武其上,蹈其背以出血.武气绝,半日复息.”按照常理,苏武自刺以后,应该尽快想办法止血,免得因失血过多而死亡.可是匈奴的医生却将苏武放在火坑上,'蹈其背以出血".这岂不是有意要苏武的命吗?然而,苏武"半日复息",居然被救活了.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首先必须明确'蹈其背",不是踩踏苏武的脊背.课文将.蹈"注释为 .踩,是错误的.若用脚去踩重伤的苏  相似文献   

2.
价值观教育是是中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学科有进行价值观教育的先天优势,《苏武传》中"苏武为什么不跑"的案例,为语文教师提供了一个生动的案例。  相似文献   

3.
苏武牧羊     
<正>西汉时期,汉朝和匈奴常常发生战争。有一年,汉武帝派苏武出使匈奴,还亲自把一支旌节交给他。苏武知道这旌节是代表国家的,恭恭敬敬地接了过来。苏武与随从们来到匈奴,完成了外交任务后准备回国。谁知,匈奴王突然翻脸,硬说苏武参与匈奴内乱,要他认罪。苏武手握旌节,气愤地说:"我是代表国家的,宁死也不能受侮辱!"说着抽刀自尽。顿时鲜血直流,幸好  相似文献   

4.
<正>和现行教材同步的《教师教学用书》(人教社、课程教材研究所、中学语文课程教材研开发中心编著)中的《苏武传》一文,写有这样一段话:"为了突出表现苏武的民族气节,文中着重写了三个叛徒,与苏武形成鲜明对比:一个是副使张胜,一个是为虎作伥的卫律,一个是曾为朋友的李陵。他们都在匈奴的威势面前丧失了民族气节,拜倒在敌人脚  相似文献   

5.
苏武牧羊     
西汉时期,汉朝和匈奴常常发生战争。有一年,汉武帝派苏武出使匈奴,还亲自把一支旌节交给他。苏武知道这旌节是代表国家的,就恭恭敬敬地接过来。苏武与随从们来到匈奴,完成了外交任务后准备回国。谁知,匈奴王突然翻了脸,硬说苏武参与匈奴内乱,要他认罪。苏武手握旌节,气愤地说:"我是代表国家的,宁死也不能受侮辱!"说着抽刀自尽。顿时鲜血直流,幸好被人救下。  相似文献   

6.
<汉书·苏武传>被众多大学、中学教材收录,文章展现了苏武的坚强个性和民族气节.但教材对于其中的一些词语注释不够准确,甚至不予注解,影响读者对课文主旨的理解.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书中的"壹"、"蹈"、"辈"进行考释,以究其大意.  相似文献   

7.
《苏武传》中苏武北海牧羊,"卧起操持""杖汉节牧羊"的细节,使人物形象具体、充实,精神鲜明感人,突出体现了苏武的坚贞顽强;《勾践灭吴》中勾践握着文种的手,"执其手而与之谋",那种恳  相似文献   

8.
《小学语文》2011,(4):30-30
西汉苏武作为朝廷的友好使者出使匈奴,却被匈奴扣留劝降。苏武宁死不屈,被流放到北海(今俄罗斯贝加尔湖)放羊。19年后,西汉与匈奴和好,派使臣找苏武。匈奴王谎称苏武已死。苏武的随从用计,叫使臣对匈奴王说,汉朝皇帝在皇家园林里射到一只大雁,雁脚上系着一封信,说苏武在某湖泽中。于是,匈奴王被迫放苏武回汉。后用“鸿”、“雁”、“鸿雁”或“雁足书”指书信。  相似文献   

9.
2007年语文高考全国卷语文(Ⅰ)第五题<总想为你唱支歌>一文中写道:"民勤被喻为沙海中的孤岛,四周为浩瀚沙漠所包围.苏武牧羊的故事听说就发生在民勤已经干枯的北海边."这句话传达出的信息是:当年苏武牧羊的北海在如今甘肃省的民勤县,北海如今已经"干枯".这样说是不对的.高中<语文读本>第二册<苏武牧羊>一文对"北海"的解释是:"[北海]在匈奴的北境,即现在的俄罗斯境内的贝加尔湖."看来,苏武牧羊的"北海"并不在民勤,而北海(贝加尔湖)也并未"干枯".……  相似文献   

10.
高中语文课本第二册中的《苏武》表现了苏武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和高尚品德;它通过许多具体生动情节的描写,突出了苏武视死如归、不为利诱、艰苦卓绝的英雄形象。此教材很有利于培育青少年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和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树立祖国利益高于一切的观念,憎恨一切丧失国格的行为,激发其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11.
苏武留胡节不辱。雪地又冰天,苦愁十九年。渴饮雪,饥吞毡,牧羊北海边……一首曲调古朴闻之令人落泪的歌曲,唱出了苏武的忠贞。但要想真正读懂苏武身上的坚贞不渝,就必须破译苏武出使匈奴19年里面临着的种种人生困境。班固的《苏武传》在给我们还原一个历史真实的同时,更给我们提供了完整的答案。  相似文献   

12.
苏武留胡节不辱 公元前100年,汉武帝委派苏武出使匈奴,以使汉、匈和好。苏武知道匈奴贵族不守信用,但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苏武不顾危难,望险而趋。果然不出所料,苏武被扣留,关进又湿又潮的地窖里,不给吃、不给喝,渴了吞雪块,饿了啃毡皮。匈奴首领单于以封苏武为王的诱降计破灭后,恼羞成怒,将他流放到北海(今苏联贝加尔湖一带)...  相似文献   

13.
《苏武》节选自《汉书》的《李广苏建传》。这篇传记记述了李广、李陵(李广之孙)、苏建、苏武(苏建之子)四人的事迹。“苏武传”附在“苏建传”的后面,它是《汉书》人物传记中著名的一篇。课文节选了《苏武传》的主要部分。内容说明这篇课文以苏武出使匈奴的时间和事件的发展为线索,依次记叙苏武从出使匈奴、被匈奴扣留到持节归汉的全过程,线索十分清晰,结构非常严谨,不屈节不辱命的中心极为明确。全文共九段,可分为三个部分,其内容要  相似文献   

14.
北京大学中文系主编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4)选入了《汉书》中的名篇《苏武传》,所据为中华书局1962年版。中华书局"二十四史"点校本出于名家之手,目前公认为当前最好的整理本,版本可谓允当。但笔者在从事教学之余,却发现其中有些注释值得商榷:"方欲发使送武等",文章注释为:"汉正要打发派送苏武等人以及以前扣留的匈奴使者等的时候。发、使、送,都是动词。"  相似文献   

15.
苏武牧羊公元前100年,汉武帝派苏武出使匈奴。由于虞常事件,苏武受牵连被扣押。匈奴单于采用各种手段,软硬兼施威逼苏武投降。然而苏武在刀剑下昂首不动,在甜言蜜语中侧耳不应。他对前来劝降的匈奴官吏说:以死报国,是我早就下定了的决心,只要能对国家有所贡献,即使是受刀剑,下油锅,肝脑涂地,我也心甘情愿。匈奴首领单于最后无计可施,只好把苏武赶到荒无人烟的北海牧羊,并对他说:不降,待公羊产乳方  相似文献   

16.
《汉书·李广苏建传》中附有苏武的传。其中有"时汉连伐胡,数通使相窥观"句,在人教版必修四《苏武传》一课中注解这句话为:"当时汉朝接连讨伐匈奴,屡次互派使者窥探观察(对方的情况)。"这则注释有瑕疵。瑕在句法。"屡次互派使者窥探观察对方的情况"的是谁?该句没有明确的主语,那自然是与前句共用"汉朝"这个主语了。(这种现象叫"承前省略",  相似文献   

17.
剪纸的由来     
《今日中学生》2010,(1):78-78
西汉天汉元年(公元前100年),匈奴新的单于继位。汉武帝刘彻为了表示友好,派中郎将苏武带了礼物,率百余人出使匈奴。苏武完成任务正准备返回.匈奴上层突然发生了动荡,他被扣留下来。匈奴单于经过软硬兼施,都没能让苏武背叛朝廷,就决定把他流放到“北海”。  相似文献   

18.
高二册语文《苏武》第二自然段开头一句“方欲发使送武等”,其主动者(主语)是“汉”还是“匈奴”?编者的注解是“汉”。有的同学对此不解,而且认为此处与前一自然段衔接不上。在教学中,笔者做了如下阐述。第一自然段简介苏武的字、出身、官职,以及苏武出使匈奴时的背景、原因与随行人员的情况。最后一句“武与副中郎将张胜……非汉所望也”说明苏武一行已到达匈奴。在时间的先后顺序上,第一自然段的尾与第二自然段  相似文献   

19.
<正>1.假如古人有了手机,汉代苏武出使匈奴,匈奴假称苏武已死时,苏武就不必鸿雁传书,只要给大汉天子打个电话,用不了几钱银子,就回国了。  相似文献   

20.
郦寅 《语文学习》2024,(2):23-25
<正>师:我们了解完苏武出使的故事后,对他的气节感佩不已。接下来,我们主要聚焦苏武的语言,再来细品他爱国背后的儒家伦理价值观。文中主要写了苏武和哪几个人的对话?生:和张胜、常惠等人、卫律、李陵。师:苏武与不同人对话是否有不同的内涵和不同特色的语言表达?我们先看苏武对张胜怎么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