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会计的基本职能是核算和监督,监督是算的保证。企业会计监督弱化的原因主要是企业领导对会计法规学习不够、知法犯法,会计人员明哲保身的处世态度造成的。推行会诊人员派出制和加强职业道德建设等举措不失为一种可以尝试的办法。  相似文献   

2.
企业会计造假不仅使公众的投资信心遭受了巨大打击,而且央及业界与资本市场自身的发展。利益的驱动、现代企业资本结构“缺陷”、会计人员整体素质不能完全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是会计造假的原因。加快会计法律体系建设、建立健全企业内部会计监瞥机制、加强外部监督、明确会计责任主体提高会计人员整体素质是完善会计监督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中西方会计管理体制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通过中西方会计管理体制中会计工作领导体制,会计人员管理体制,会计工作规范体制,会计监督体制的比较,揭示其差异,分析其原因,阐明树立特色,深化改革,借鉴他国之成功经验,是中国未来会计管理体制改革和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4.
会计聘任制使会计监督不力,会计信息严重失真,单位领导与会计人员合伙造假。会计聘任制应当取消。国有大中型企业和事业单位实行会计委派制,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实行公正会计服务制。  相似文献   

5.
由于部分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混乱,缺乏有效的约束机制,审计监督不力,会计人员素质不高等原因,造成会计信息失真。其解决对策是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会计理论和以强化内部管理为中心的会计管理体系,完善立法,创造良好的执法环境,增强会计监督的全面性和权威性,完善社会监督体系,强化中介机构管理服务职能,全面提高会计人员素质,加强会计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6.
文章对民营企业会计人员造假的主客原因进行分析,指出应加快推行会计工作的法制化进程,完善企业内部监督、政府部门监督和社会监督等保障机制,必须排除企业负责人的干扰,净化会计作业环境,建立会计人员申诉制度和会计职务任免审批制度,不断提高会计人员业务水平和自身素质等防范措施。从根源上基本消除民营企业会计人员造假可能性,保证会计信息的完整、真实、可靠。  相似文献   

7.
会计信息失真对企业、国家造成极大危害 .其原因主要包括 ,会计法规不完善 ,企业内部管理混乱 ,一些企业领导和一些会计人员素质不高和监督力度不够等 .纠正这种现象的基本措施是 ,完善会计法 ,提高企业领导和会计人员素质 ,加大监督力度等 .  相似文献   

8.
会计监督弱化问题在我国会计界一直引起广泛的讨论。由于会计定位不准确、会计行为的非独立性、会计法规不健全、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参差不齐 ,以及外部监督缺位等原因导致了会计信息失真、违反财经纪律等后果 ,需要从会计监督环境、改革会计管理体制、强化会计管理部门职能和提高会计人员素质等方面着手逐步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9.
严守财经纪律,履行会计职责,需要会计人员严把原始凭证审查关,建立、健全内部会计监督制度,明确职责权限,履行会计监督的职能,当好领导的参谋。  相似文献   

10.
会计的职能之一是监督经济活动,称之为“会计监督”。包括对公司生产经营活动过程在反映基础上进行监督,对经营管理者的业绩进行考核、监督与评价,对物质利益分配的执行进行监督。对会计工作的监督之为“监督会计”。监督会计工作必须多管齐下,全方位地进行,重点解决会计人员自我监督、会计人员市场培育以及企业内部监督会计问题。  相似文献   

11.
在高校现行会计领导体制下,会计人员因隶属关系受制于单位.不能充分发挥会计人员的监督职能。因此有必要在高校内部推行会计委派制度,以保证国有资产的安全与完整,减少违法违纪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12.
关于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当前,我国会计信息失真现象严重,主要表现在会计核算资料、成本费用、资产计价、税金核算、经营成果等方面的失真,并显现出涉及面大、范围广、参与人员复杂、形式多样、手段恶劣、危害严重、查处困难等特点。会计信息失真主要是由会计人员素质低、法制不健全、管理体制不合理、监督不力、不良社会环境影响等原因造成的。会议3真给会计信息使用者和广大公众带来恶劣影响,给社会经济发展产生极大危害。要切实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必须加强法制建设,加大执法力度;健全监督体系,强化会计监督;改革会计人员管理体制,实行会计人员委派制;加强会计队伍建设,提高会计人员素质。  相似文献   

13.
浅谈会计委派制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会计委派制是对会计人员管理体制进行的一种尝试,它是各级财政部门或建立的专门机构对会计人员实行的直接管理,实行会计委派可以对各单位的财务收支实施有效的监督,有利于为国家宏观调控决策提供真实可靠的信息,有利于会计监督体系的建立,有利于提高会计人员的自身素质,有利于廉政建设。  相似文献   

14.
从主观和客观两方面分析了我国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提出了规避会计信息失真的措施。即,维护企业经营自主权和落实会计责任相结合;加强财经法制建设;加大会计监督力度;提高会计人员素质;小型企业应大力推行代理记账。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已融入到全球经济开放环境下的市场经济活动之中。强化会计监督来为企业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尤为重要。会计监督弱化一直困扰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其原因在于企业内部会计人员素质不高、会计监督体系存在缺陷等。因此,企业必须加大会计监督力度,提高会计人员素质,进一步完善会计监督体系的运行机制,使会计监督弱化这一复杂而艰苦的任务得到有效解决。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会计监督的含义入手,分析了当前会计职能、会计监督权限、内部控制制度、会计人员素质和财务工作制度等会计监督方面存在的难点,并从明确会计责任主体、分设财务与会计机构、提高会计人员素质、完善企业内部会计监督法律制度、加强社会审计监督和政府监督、实行会计委派制等六个方面提出了强化会计监督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会计委派制度是指政府部门、产权单位向其所属单位委派会计人员,并授权会计人员监督所在单位会计行为和其他经济活动的一种制度。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探讨如何完善集团型企业的会计委派制度:会计委派制在集团公司实践的积极意义;从集团公司实践看会计委派制存在的问题;完善会计委派制的设想。  相似文献   

18.
论在新形势下高校会计监督与服务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会计监督是会计人员的一项职责,会计服务是根据新形势的发展,对会计人员提出的一项新要求。本文分析了高校会计监督与会计服务的矛盾,并提出了解这一矛盾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会计监督,就是经授权的会计人员按照本单位的相关规章制度,使用特定的程序和方法,对单位内部经济活动的全过程进行综合监督和督促,以确保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为管理和决策服务。监督是一种权力机制,会计监督的客体即监督的对象是企业内部经济活动的全过程。会计人员通过确认、计量、记录、报告等手段全面反映企业活动,监督的依据是企业的相关规章制度。国家的法律法规是对企业和会计人员的外部约束力量,监督的直接目的是为企业管理者做出决策服务,最终是为了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会计监督是通过立法赋予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可以正当行使的职权,也是我国经济体系中最直接、主要的手段。会计改革以来,客观上要求进一步强化会计监督,而事实上会计监督却呈现出低效率、弱化状态。各级会计监督部门及人员要更新观念,开创新思路,探索新途径,切实提高会计监督的权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