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门峡虢国作为西周和春秋早期王畿内的重要封国 ,曾经发挥过重要的作用。然而 ,由于文献资料限制 ,2 0 0 0余年来人们对三门峡虢国的认识局限于地域辨正和历史事件的考订 ,它的历史脉络和文化内涵却一直处于朦胧之中。 5 0年代三门峡虢国墓地的考古发现为三门峡虢国历史与文化研究提供了难得的考古资料 ,90年代三门峡虢国墓地新的考古发现 ,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震惊 ,不少学者纷纷撰文阐述自己的看法 ,但系统的研究仍然比较薄弱。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 ,张彦修著的《三门峡虢国文化研究》一书 ,以文献、考古资料和金文为基础 ,用历史…  相似文献   

2.
虢国是西周春秋时期的姬姓封国。本文依据文献、金文和考古资料,对虢国的族属源流、建国年代、主要事迹及其疆域作了初步考述。  相似文献   

3.
虢国历史初探刘海文河南三门峡虢国墓地从50年代发现以来,已经引起了考古和史学界的关注。1990年这里的重大考古新发现再度引起世人注目,不仅发掘出土了西周中晚期的虢国虢公墓,而且墓葬的完整、随葬器物的丰厚与精美,以及迄今所见最早的铁制兵器──“天下第一...  相似文献   

4.
虢国是西周初年的诸侯封国.虢仲、虢叔为周文王的弟弟.他们分别受封为东、西二虢,东虢在今河南荥阳.西虢在今陕西宝鸡东。周平王四年(前776).东虢被郑国所灭。西虢后东迁至今河南三门峡黄河两岸,《汉书》等史籍中称之为北虢、南虢,前655年为晋国所灭。  相似文献   

5.
虢国是两千多年前西周春秋时期一个重要的诸侯封国.在历史上曾对中国古代社会及文化产生过多方面影响。50年代未和90年代初对位于现三门峡市上村岭虢国墓地进行的大规模考古调查和发掘中,出土了大批文物,其中的玉器因数量众多、器形丰富、纹饰多样、雕琢精美而令世人瞩目。笔者谨试图就这些玉器的艺术特色作一简单论述。上村岭虢国墓地在50年代发掘的234座墓葬中出上了块、壁、环、磺、答等玉石器270余件.还有各种象生形器和几何形器如鱼形、到龙形、两头兽形、蚕形、球形、卵形、牙形、长方形、圆柱形、圆柱形冒、勺形、爵柱形器以及许…  相似文献   

6.
1956-1957年在三门峡上村岭虢国墓地M1052号墓中出土了一面凹形铜镜,长期以来黄河水库考古工作队田野考古报告《上村岭虢国墓地》认为它属于铜弧面形器。本人经过对文献资料与考古资料的研究,提出新的看法,认为它属于阳燧。  相似文献   

7.
在西周、春秋时期,周天子的王畿和诸侯的封国里,存在着"国"和"野"对立的国野制度。由于铸铁冶炼技术的发明和铸铁柔化技术的发明使经济迅速发展,经济的发展使生态面貌发生改变,社会结构的变动使人的身份发生变化,军事扩张的需要使野人能够当兵,家族的解体和人口流动使国野混杂,这些变化使国人与野人之间的界限逐渐消失。国人与野人界限的消失又使野人的身份地位得以提高,各国军队数量迅速增加,各民族形成融合,血缘关系被地缘关系代替。  相似文献   

8.
族徽补证     
郭沫若在《殷周青铜器铭刻研究》中认为殷周青铜器上的图形文字是“脱去原始畛域者之族徽也。”笔者认为,族徽的应用范围不仅限于青铜器铭刻,而且还见于殷周各大家族的铠甲之上。  相似文献   

9.
春秋战国时期,晋国的东南有两个山水相连、相互依存的小国,一个叫虞,在现在平陆县的东北一带,一个叫虢,在现在平陆县东南靠三门峡一带。这两个小国的祖先都是周的后裔,它们相处的十分和睦。 晋献公在灭了耿(今稷山县西南)、霍(今洪洞县西北)、魏(今运城县)以后,对虢虞两国觊觎已久,然而却找不下合适的借口。那时恰巧虢公丑好兵,两国在边境上时常出现争端,晋献公就想乘机讨伐虢国。一天他向大夫荀息说:“现在可以讨伐虢国了吗?“荀息说:“现在虞虢两国关系很好,若伐虢,虞必相救;若攻虞,虢定救援。”晋献公向荀息征求伐虢的计策。荀息说:“我听说虢公好色,如果咱们多送给他一些美女玩物,他就会沉迷女  相似文献   

10.
西周和东周的概念在相关文献中所指不同,并存在歧义。源于此,一些历史教科书在涉及此问题时,语言简略,甚或模糊。在课堂讲授过程中,涉及到该段历史也会由于受众不了解造成理解的偏差。本文整合历史和考古资料,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西周和东周的概念进行归纳,西周和东周的含义有朝代、城址和封国的不同,在不同的语境中所指不同。还对涉及到西周和东周的相关东周史实进行辨析。  相似文献   

11.
西周王朝的天下格局与国家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周王朝大体上可以认为是一个拥有中国、四土、四国及多方、不廷方三部分的统一的主权国家 ,西周王朝与四土、四国各封国之间的关系基本上可以视为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关系。尽管西周封国在世袭、独立性及有井田制等方面为后世的地方政区制度所不容 ,然此正为其时代特色。五服之制是周公制礼的重要内容之一 ,其目的在于加强和调整西周王朝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因此 ,它是解开西周王朝国家结构形式之谜的一把钥匙。  相似文献   

12.
周公制谥的记载首见《逸周书·谥法解》,本世纪初王国维根据出土彝铭又提出谥法制定于西周共懿二王之后的看法 ,几成定论。而近年又见商王庙号甲乙丙丁颇类谥法之说出于很有影响的学者笔下。谥法起源问题虽小 ,却涉及到青铜器断代和对古代监察制度的认识等问题。这是一个现存文献尚足以证明的问题 ,掺杂了考古发现反而使我们的研究得出错误结论 ,这个现象说明考古发现虽真实可靠 ,要发挥作用还有待正确认识文献与考古的关系 ,目前首要的问题是要克服轻视文献的“考古情结”  相似文献   

13.
名义上的周陵分两种:一是后世封土的纪念陵。它是否与周王遗体、遗物相关,有待考证。二是张冠李戴的周陵。它纯属秦汉以后的他人陵墓。真正的西周王陵还未发现。文献记载的几个毕中的岐周毕应是毕公的封国与采邑。周王们的真正陵墓极可能就在这里。  相似文献   

14.
朱刚焄 《文教资料》2013,(16):16-18
汉字是记录汉语的文字,是汉族祖先在生产劳动和生活实践中创造出来的,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虽然目前我们还很难断定它产生于何时,但从出土的三千年以前的商代甲骨文来看,它已是一种较为成熟、较为发达的文字,由此推断,它必然出现在商代以前的夏代,或更早一些。因为目前多数文字家都认为汉字起源于图画,从它产生到现在大约已有四五千年的历史了,所以可以根据目前为止地下出土的新石器时代陶器符号与青铜器族徽探求汉字的起源。  相似文献   

15.
汉字是记录汉语的文字,是汉族祖先在生产劳动和生活实践中创造出来的,它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虽然目前我们还很难断定它生产于何时,但从出土的3000年以前的商代甲骨文来看,它已是一种较为成熟、较为发达的文字,由此推断,它的生产必然远在商代以前的夏代,或更早一些。因为目前多数文字学家认为汉字起源于图画,从它的产生到现在大约已有四、五千年的历史了。所以根据目前为止地下出土的新石器时代陶器符号与青铜器族徽可以探求汉字的起源。  相似文献   

16.
直至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人殉现象仍相当普遍,尤以秦国为最。综合文献记载和考古发现,则可以看出:秦国人殉风气之所以最盛,是因为秦人和殷人的族源相同,都来自东方,继承了东夷的人殉习俗;同时也与秦国奴隶制的后起有关。  相似文献   

17.
西周春秋时期的婚姻礼仪,不仅是婚姻成立的必要程序和婚姻合法性的重要标志,而且关系到西周春秋时期的婚姻形态和社会形态。谈及两周春秋时期的婚姻礼仪,一般都引用见于《仪礼·士昏礼》的婚姻六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仪礼》中的婚姻六礼,烦褥复杂,有的地方又语焉不详,明显地带有礼家的斧痕。本文就西周春秋实际社会生活中流行。实施的婚姻礼仪和它的社会功能作一粗浅的探索。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仅存的文献资料及仅有的考古发现入手,分析了虢人灭焦的原因,进而论证了虢、焦同为姬姓,却非同宗同族的历史渊源,由此推及周初分封制度的产生、发展及存在的合理性、不合理性。由于资料有限, 对虢、焦存在关系及虢人灭焦的作用等问题均未过多涉及。  相似文献   

19.
《周礼》一书是记载我国西周时的官制和政治机构的唯一的一部文献,它是研究西周史的一部基本书籍。然而由于它被发现较晚和其它原因,曾久被斥之为伪书,加以全盘否定,似欠公允。现在,在出土的文物资料中,有大量事实可以与《周礼》之文相互印证,特别是在出土的大量文字资料中,甚至有不少与《周礼》之文相同或相近,而且同一内容的文字在青铜铭文中可以多见。所以,对《周礼》伪书说可以重新提出商榷了。这里暂以  相似文献   

20.
在商代先进手工业的基础上,卫国的手工业在西周春秋时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无论从出土实物还是商业流通状况都可以清晰地看到这一点。手工业的发展对其社会各方面都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但是,由于统治者生活的腐朽和政治的无能,西周春秋时期卫国手工业的发展却未能带来国家的稳定和强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