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家访手记     
张梅 《广东教育》2007,(3):61-61
上学期刚开学我就向学生宣布:“这学期我将对部分同学进行家访。”话音刚落,本来热闹的教室气氛顿时变得紧张起来,每个学生脸上都呈现出凝重的神色,脸上仿佛都写着“不要”二字。我赶忙补充说:“这学期老师将本着‘发  相似文献   

2.
"现在的家长真是不可思议!"办公时间,肖老师气冲冲地来到我的办公室."怎么了?说说看."我示意他坐下.一脸怒气的他真的生气了.  相似文献   

3.
10岁的映莲在这群孩子中衣着最朴素:一套洗得发白的校服,脚上一双母亲缝的“千层底”。她一说起话来就脸红,平时很少说笑,上课经常发呆,课后的作业有时也做得马马虎虎。为迟交作业的事,我曾多次批评,她除了点头就是沉默,一副想掉泪的样子。  相似文献   

4.
那年秋天我刚接任一个班,前任老师告诉我班上有个学生叫为为,暴躁、偏激,顶撞老师,打骂同学,随意旷课,但他有一软肋:害怕他爸爸。可我还没来得及观察和了解他,我们之间就发生了一次正面冲突。开学后第二天,课间休息时,一个同学不小心碰了为为的课桌一下,他竟恼羞成怒地大打出手,我快步跑进教室,在学生们的帮助下好不容易制止了他。我把喘着粗气的为为带进了办公室大声质问:“你为什么打人?”“我就想打人,我看他不顺眼!”毫不愧疚的回答和满不在乎的样子激怒了我,我提高声音对他吼道:“你打了人,还强词夺理,不可理喻!”“下次看他不顺眼,我还会打他!”他也大声地吼道。我惊  相似文献   

5.
过程描述:我们是一所农村小学,村落多、散,家访时,如果让我一个人挨家挨户地找,没三天三夜根本完不了事。于是,我想让一个男学生带路就行了(一般男孩认识的同学家比较多),却发现现在的孩子跟我们以前的孩子不一样,父母因为是独养子女管得比较严,好多学生只认识附近同学的家,稍远一点的都摇摇头说不认识。于是我挑了四五个孩子,让他们第二天八点在校门口集中。没料到孩子们“先斩后奏”,不到七点半就有八个人聚集在校门口了。本想拒绝他们,可转念一想,有时碰到不会讲话的男家长气氛挺闷的,有了这群孩子,也好……而且我也完全理解孩子们对访问同学的热情。于是,我就带着孩子们浩浩荡荡地出发了。  相似文献   

6.
仇壮志 《文教资料》2010,(7):134-136
留守儿童是在上世纪末我国经济发展转型期出现的一个特殊的未成年群体,这一问题也是一项影响重大的社会性问题.得到了国家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文章作者结合工作实践,提出家访教育在关注留守儿童问题方面的重要作用和意义,并指出了如何有效利用家访教育对留守儿童的成长起到积极作用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留守儿童"问题如今已经成为一个社会性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留守儿童数量越来越多,留守儿童所占比例在不断增长,他们在生存、心理、教育等各个方面暴露出的问题也越发突出。当前关爱留守儿童的生存现状、心理现状、教育问题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8.
张静 《教育文汇》2011,(3):56-56
一天我和数学老师到志培同学家家访。他的妈妈正在昏黄的灯下收拾碗筷,见我们进来,忙拿出两条凳子,给我们坐下了。她立在旁边,看看志培,看看我们,笑着不说话。  相似文献   

9.
邹广华 《幼儿教育》2000,(12):38-38
这是一次事故之后的家访,一次变被动为主动、由坏事变好事的家访。户外活动时均均用石头把源源的手指砸破了。我立即送源源到医务室包扎了伤口,并让她吃了消炎药,还批评教育了均均。放学时,我向孩子的父母介绍了事情的经过,如实说了孩子的伤情,并向源源的父母表示了歉意。源源的父母虽然对老师的工作表示理解,但明显地表现出对均均的父母有意见。  相似文献   

10.
家访     
下午放学时,我留下了小迪,帮他订正完最近的两份试卷,并让他在我办公室里把这个周末的数学作业完成了。学校下午4点25分放学,等小迪完成作业,大约5点了。我收拾好办公桌.和小迪一起去他家。  相似文献   

11.
潺潺 《家长》2013,(11):13-14
那大,我正在办公室批改作业,教历史的周老师找到我,说她收了我班学生的笔记本,想根据学生做笔记的认真程度打平时分。学生们都交了一个笔记本,冯磊却交了4个,而且据他说还有一个本落在家里找不到丫。周老师说她还是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真不知道该拿冯磊怎么办了。  相似文献   

12.
章文 《幼儿教育》2000,(1):43-43
小杰是个很不错的小男孩,他的语言表达能力强,思维活跃,可就是不爱画画,每次对老师布置的画画“任务”总是草草几笔了事。还有做操总是提不起劲,加上他的调皮常引来四处告状声,弄得老师头痛不已。“老师,小杰把你的磁带弄坏了,让他赔,让他赔。”看来,得来次家访,争取家长的配合教育!可怎样才能使家访摆脱“告状式”,真正取得家长的信任,以达到沟通及共同教育孩子的目的?带着这些问题我  相似文献   

13.
“尹老师,尹老师……”身后传来同事小吴急切的话语,“你们班的小敏和她妈妈在校门口大吵一架后回家了!’,“小敏?不会吧!她文静懂事,是个孝顺的孩子啊!”  相似文献   

14.
王庭菊  李建申 《教师》2014,(2):114-114
一年前的一次家访,让我和我的同事们感到十分辛酸。我们家访所去的村子,距离涌泉完全小学仅仅3公里.走访的两个都是单亲家庭,都只有爸爸和孩子,年轻的妈妈早早离家出走了。爸爸往往都是常年在打工。通常是晚上才回家和孩子团聚。孩子在学校忍受孤单和同学的漠不关心,心灵的痛苦不能得到释放.这是单亲孩子在现实生活中最无助的时候。  相似文献   

15.
德育教育工作是复杂的工程。教师应恪守教师职业道德, 关注学生成长,保证育人的正确方向,服务于学生的发展。同 时’家长也应该积极配合学校的教育工作’密切家校联系’充分 利用各种有利条件,为孩子成长保驾护航,切实为孩子发展打 下扎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从年日复一年的家访调查中可发现农村家庭日渐衰落,家庭教育几乎空白;农村寄宿制学校成了托儿所,既要指导学生学习,又要照管学生生活;农村寄宿制学校教师家访快速减少,家庭的衰落与留守儿童日益增多,家庭教育无力无法,学校也产生了教育困惑。  相似文献   

17.
新学期,我担任初三(8)班班主任兼物理课教师,学生刚到校,我在教室里点名,查点学生到校情况。点到兰海舟时,竞然从教室外面传来答到声.引起一阵哄堂大笑。紧接着教室门“当”地一声被撞开,闯进一个黑瘦矮小的男孩,身上散发出一股浓浓的海腥味。他冲我伸了一下舌头,又挤了挤眼.然后嬉皮笑脸地看着我。职业的敏感告诉我:这是一个既调皮又聪明的孩子,是个可塑之材。  相似文献   

18.
按照学校安排,高三级第一次模拟考试结束后,我们进行了一次集中统一的家访活动。把全级教师分组分片集中统一家访,共分为6小组,6片区,每小组负责一片区,每小组5人。  相似文献   

19.
“作孽呀!”老奶奶一边擦着眼泪,一边给我倒茶。我忙站起身:“我不渴,您坐吧.我问问情况,一会还要赶回去上课。”  相似文献   

20.
“调皮大王”孟庆天无人不晓。上课时,他会趁老师不注意,不是撕同学的书,就是把别人的本子藏起来,或用彩笔画在女同学的脸上;下课,他好欺负小同学,时常有一些孩子哭着向老师告他的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