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云南少数民族由于其原始崇拜、风俗习惯、禁忌和宗教信仰,客观上很好地保护了当地的生态环境,事实上造福了一方百姓、荫庇了子孙后代。从伦理道德的角度出发,云南少数民族遵循了人类社会的道德标准和规范,其生态行为是道德的,是符合当代伦理道德标准要求的。  相似文献   

2.
善待自然:少数民族伦理的生态意蕴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云南的少数民族几乎都有一些与现代环保理念有关的生态伦理意识。这种伦理意识包容在他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以及图腾崇拜、创世神话中。这是一种原始的、原生态的文化,它深刻体现了少数民族生存方式中的生态伦理智慧。特有的民族生存方式孕育着特有的民族生态意识,而这种特殊的生态意识又体现出民族对待自然特有的方式,在工业文明给人类带来生态危机的21世纪,少数民族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方式无疑会给我们以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论少数民族生态伦理思想与和谐社会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少数民族在长期改造自然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保护环境、美化自然的生态伦理观念。经过对民族地区传统生态伦理观及其特征的分析,表现了少数民族生态伦理与和谐社会生态建设的契合之处和现代价值,说明少数民族生态伦理思想在构建民族地区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作用。少数民族传统生态伦理所提倡的伦理规范、行为准则,通过生产生活习俗、宗教禁忌、习惯法等形式,以超自然的力量规范着人们对自然的道德行为,形成人们保护环境的生态意识和生态思维,为和谐社会生态伦理建设提供了理论来源。  相似文献   

4.
20世纪中叶,人类文明最重要、最深刻、最有影响的变革就是人们生态意识的觉醒,或称之为生态觉悟。这种生态觉悟的直接根源,是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迫使人们不得不对人类文明未来发展的命运给予关注。这种生态意识的觉醒一开始就蕴含着极其深刻而普遍的哲学意义,尤其是在伦理学领域的深刻变革,产生了生态伦理学这一理论成果。生态伦理学试图用伦理信念调节和约束人类的行为,达到人与自然共生共荣的和谐状态。生态伦理学坚持"生态本位"的伦理学方法,以生态世界观和生态价值观为哲学基础,以"生态合理性"为核心理念,以人与自然和谐为价值标准,建构和确证伦理的理论合理性和实践合理性,通过伦理与经济生态、伦理与社会生态、伦理与文化生态的建构,去确证当代伦理精神的理论合理性和实践合理性,通过引导人们的价值取向,实现伦理生态的辩证复归。生态伦理是当代伦理精神的价值诉求,则成为生态伦理精神能否成为化解生态危机、建设生态文明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迄今为止,伦理观念的历史发展可以分为传统人类伦理观念和当代生态伦理观念前后两大阶段。传统人类伦理观念以人类生命中心主义价值观为基础,当代生态伦理观念则以生物生命中心主义价值观为基础。二者都存在着虚妄性,都是一种狭隘的生命特权主义伦理观。物种伦理观念是在对传统人类伦理和当代生态伦理观念进行反思的基础上所达到的一种全新的伦理观念。它把整个自然界中的所有存在物都纳入到道德关怀的范围内,主张建立起人类和各物种之间的全面的种际伦理关系。物种伦理观念是对传统人类伦理观念和当代生态伦理观念的双重超越,是伦理观念发展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6.
生态伦理已经逐渐成为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绿色发展的重要道德与伦理支撑。通过对闽西大学生生态意识的调查,能够从生态伦理的角度分析当代大学生生态意识现状及生态伦理的认知水平。在分析闽西大学生生态伦理认知水平提升的限制因素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提升大学生生态伦理认知水平的几种方式。  相似文献   

7.
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留存很多古代乡约,各种乡约体现的生态保护意识非常鲜明,从各民族的神话传说、图腾崇拜、习俗习惯,再到各地区民众达成共识、写入乡约,生态意识都尤为强烈,这也形成了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生态文化的一大特色。集行为约束的法规性、各个民族的宗教信仰性、人文和谐性三者于乡约,使得当地民众在保护生态的过程中,除遵守法规外,更多表现为一种内在的自觉。乡约既是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生态文化的重要特色,也是其生态环境得以保护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8.
云南少数民族地区作为我国边陲的绿色屏障和生态多样性的宝库,其传统的生态文化思想是现代生态文化研究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把少数民族传统、朴素的生态观提升为现代的生态观,对我国生态环境保护有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论述了科技进步的双重性,对可持续发展战备与生态文明的辩证关系以及当代科技的生态价值与生态伦理取向进行了探讨,阐明了唯有唤起生态文明,自觉建立正确的生态与环境意识,并运用现代科技,利用自然、保护自然,才是人类求得生存和发展的唯一出路这一观点。  相似文献   

10.
在生态危机和文化冲突日益凸现的当代社会,"去中心化"成为新的文化指向,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台湾原住民作家从构建族群身份、传承族群文化的角度出发,用丰富多样的生态创作展示了他们古老的生态智慧和生态伦理,为当代社会如何实现生态和文明的"去中心化"提供了新的观照点。  相似文献   

11.
侗族传统人工营林的生态智慧与技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侗族出自古百越民族,是我国南方人数较多的民族之一,目前主要分布于湖南、贵州、广西三省区的比邻地带。经过漫长岁月的适应与重构,当代的侗族文化已经定型为温湿山地丛林区林粮兼营式定居农耕类型文化。近五个世纪以来,侗族的这一文化样式已经高度适应于其所处的自然生态环境。具体表现为:劳动力投入小而产出高,同时所处自然生态环境也能得到高效维护。侗族人民能做到这一点的关键原因在于,他们在长期的适应过程中,形成了一套与所处自然生态系统相适应的生态智慧,以及能有效利用当地自然资源特点的专门技能。这样的生态智慧与技能在当代的田野调查中可以找到不胜枚举的例证。这些实例不仅侗族人民认为理所当然,即使从今天的科学技术角度看来,也表现出了明显的合理性。然而,侗族当代的生态智慧与技能并非一次性建构完成,而是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凭借经验积累逐步完善和健全的生存体制。  相似文献   

12.
简探云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休闲化的区域优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深入地分析了云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和休闲体育的特点,深刻探究了云南省发展休闲体育在项目、经济、地理环境等方面的区域优势,展示了云南省由相对封闭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为开放性、大众性的休闲体育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13.
刀耕火种是农业发展历程中的一种重要经济文化类型,虽然随着农业生产力的提高而逐渐被替代,但是在我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这种耕作方式至今仍然存在。本文拟对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刀耕火种的研究,辐射整个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以自然科学与民族学/人类学相结合的视野,谈谈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刀耕火种与生态环境保护及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探索在现代农业耕作技术推广普及环境下的刀耕火种的替代农业形式。  相似文献   

14.
清王朝在加强边疆与内地一体化的进程中,创置了边疆民族地区的官办初等教育体制--义学.地处西南边疆的云南、贵州正是在这种大背景下开始设立义学,且随着改土归流而全面铺开.但是由于滇、黔两省的历史原因、地理条件、办学模式等方面的差异,两省义学在运行的过程中,有着各自的发展历程和办学特色,两省义学都以对边疆民众广行教读与识字明理为目的,最终对于加强多民族国家整体发展和提高少数民族文化素质都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贵州人口较少民族地处滇桂黔石漠化特困片区,区域发展滞后与贫困问题、生态环境恶化问题相互制约,互为因果,严重制约了该民族地区的后发赶超与可持续发展。对此,提出加快构建贵州人口较少民族区域发展、扶贫开发与生态建设三方良性互动发展的创新机制。  相似文献   

16.
照叶树林文化论是日本学术界19世纪60年代以来提出的一个重要学说,旨在探讨日本民族文化的起源.云南位于照叶树林带的中心地域,云南少数民族与照叶树林带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密切联系,这种联系主要体现在地域、民族、文化三个层面.  相似文献   

17.
我国大多数少数民族地区多位于山区,这些地方比较偏僻,经济发展水平不高,但却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旅游资源,生态宜人,适于作为旅游开发地。通过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旅游开发,能够有效地缓解当地贫困的状态,促进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当前少数民族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并阐述了民族地区旅游扶贫开发的意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民族地区旅游扶贫开发的策略,希望能够更好地促进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旅游经济的发展,有效地提高少数民族的经济水平和生活水平。  相似文献   

18.
当代黎族饮食文化的基本特征及其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黎族饮食文化的基本特征是:以稻米为主食,并辅以其他丰富的食品;民族嗜好品独具地方特色;热带雨林野生动植物的食用;随着时代的变迁,其饮食文化变迁显著。这些特征是由黎族所处的特殊的自然生态环境、社会环境和丰厚而悠久的历史传承等多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