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天桥 《高中生》2009,(14):32-32
(2009年6月下旬)伊索的主人可以要求客人先在大江与海洋之间建上堤坝,因为打的赌是喝掉大江的水,而大江和海洋是相通的,所以要先建堤坝进行隔断。客人无法照办,伊索的主人也就不用喝掉大江的水了。  相似文献   

2.
大江健三郎是日本一位富有人文主义精神的严肃作家。人文主义精神在大江初期小说“人的王国”有着鲜明的体现。大江初期小说的人文主义意识无论对大江本人创作或当今文坛 ,都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受五四运动的影响和环境的刺激,留美期间,罗隆基参与创建了国家主义团体———大江会,撰写了大江会宣言,阐释和宣传了大江的国家主义,即中国人民谋中华政治的自由发展、中华经济的自由抉择、中华文化的自由演进,并企图以国家主义来拯救中国。他的思想是幼稚的,但绝不是反动的,其基础是爱国主义。  相似文献   

4.
重庆大江工业集团是全国最大的三线合并搬迁企业。历经长达15年的搬迁、兼并、重组,从资产一体化管理到公司制改造,饱经磨难和沧桑,终于在长江之滨建起了一座规模宏大的新兴工业园,实现九九归一。“一三七”战略引领大江航向大江是九厂合一的年轻大型企业。在几年时间里,实施了  相似文献   

5.
从大江早期的创作实践,以及大江的故乡与存在主义的基本概念之间的暗合出发,分析了大江不断书写故乡--"森林中的峡谷村庄"的原因.认为它并非单纯发自乡愁,更是观念上的存在主义对故乡的选择.  相似文献   

6.
沙鸭子     
殷建红 《小学生》2008,(10):10-13
上课的时候,薛老师叫大江回答问题。大江一开口,声音忸忸怩怩的,活像宫里发配来的太监,同学们"哗——"地哄堂大笑。薛老师铁青了脸问:"大江,这怎么回事,是不是准备在课上捣乱?!"  相似文献   

7.
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是万里长江上的第一个大型水利工程。整个工程建设分两期进行:第一期在二江、三江施工,大江照常通航;第二期二江、三江通航发电,大江截流断航,建设大江的建筑物。葛洲坝第一期工程在长江截流(1981年1月)后几个月的时间,就遇上了这  相似文献   

8.
江苏省启东市大江中学是一所地处小集镇的普通农村中学。然而,就是在这所普普通通的中学里,青少年科技小发明活动却方兴未艾,硕果累累。1986年至1991年,大江中学学生的科技小发明  相似文献   

9.
在“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被称为地球的“第三极”,是欧亚大陆上发育大江大河最多的地域,孕育了我国的母亲河——黄河、长江和流经六国的澜沧江。这些大江大河是中国和亚洲  相似文献   

10.
"神话型女性形象"是大江健三郎通过阅读欧洲文学家的作品而提出的文学手法。借助该手法,大江成功地塑造了仓木麻里惠这一女性形象。不过,在创作的过程中,大江仍然发挥了其独创性,将"神话型女性形象"的手法和日本"私小说"传统相结合,写出了《人生的亲戚》这部独一无二的作品。该作品既传达出了大江对人生苦难的深刻思考,也是他将欧洲文学手法日本化的一次成功尝试。  相似文献   

11.
笑弹×枚     
叉子开学典礼上,校长发表演讲,他说:“孩子们,知识是大海,是大江。我们学习知识就像拿一把小小的勺子,在大江大海里舀水一样……”突然,人群中传来一个失望的声音:“完了,我妈妈给我带的是叉子。”  相似文献   

12.
笑笑屋     
知识如海开学典礼上,校长发表演讲:“孩子们,知识是大海,是大江。我们学习知识,就像拿一把小小的勺子,在大江大海里舀水一样……”突然,人群中传来一个失望的声音:“完了!我妈妈给我带的是叉子。”  相似文献   

13.
倾情教育     
随着大江中学扩建工程完成,大江教育中心投入使用,大江镇又增添了两道亮丽的风景.这两所校容校貌堪称台山一流的学校的建成,标志着大江镇教育事业又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大江镇委镇政府情倾教育,为教育办实事,促使教师安教乐教,全镇教育教学成绩喜人,在当地群众中有口皆碑.  相似文献   

14.
善待失意     
《新作文》2006,(4)
人生得意,可歌可贺;人生失意,亦需善待。人生难免不如意,每个人的一生中随时都会碰上湍流和险境,如果低下头来,看到的只是险恶与绝望,在眩晕之中失去了生命的斗志,就使自己坠入地狱里。而如果我们若能抬头,看到的则是一片辽远的天空,那是一个充满了希望并让我们飞翔的天地。人生像是一条水流,历史就像是融合了许多水流的大江。你无法离开大江,但你又发现大江里布下了一些礁石,大江上或有着狂风,江水流着流着会出现急剧的转弯、急剧的下降和攀升,以及歧路和迷宫。人生好像一艘船,世界好像大海,人自身好像是开船的舵手,思想的倾斜与时代的选择…  相似文献   

15.
《拔芽击仔》作为大江健三郎早期集大成之作表现了其独特的少儿战争体验主题。而《个人的体验》则是以遭受原子弹袭击的广岛为背景,根据大江健三郎的残疾儿长子的亲身经历创作的作品,正是由于这一体验,大江才真正突破了萨特的影响,使创作具有了个性。本稿首先分析两部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创作手法(互文)以及大江独特的文体(大江式私小说)。其次,论述本稿中战争一次的双层含义。最后论述大江健三郎的战争观。  相似文献   

16.
大江健三郎是日本战后文学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大江文学是当代日本文坛的一个令人瞩目的现象。本文在简要介绍了日本战后文学的发展过程之后,比较全面、系统地论述了大江从50年代至80年代各个阶段创作的基本特点,以及题材、主题的转换情况,并对各个阶段的部分重要作品作了评介。  相似文献   

17.
倾情教育     
随着大江中学扩建工程完成,大江教育中心投入使用,大江镇又增添了两道亮丽的风景.这两所校容校貌堪称台山一流的学校的建成,标志着大江镇教育事业又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大江镇委镇政府情倾教育,为教育办实事,促使教师安教乐教,全镇教育教学成绩喜人,在当地群众中有口皆碑.……  相似文献   

18.
帮助大江健三郎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代表性作品,主要是《万延元年的足球队》、《个人的体验》等再生原型文本。运用叙事学原理,以《万延元年的足球队》为例,对大江文学的再生原型文本叙事模式进行尝试性解析与归纳,从而突现出蕴含在文本深层的语法结构,进而发掘出大江文学真正的意义内涵。  相似文献   

19.
世人瞩目的长江三峡工程从1994年底正式开工以来,一切都按计划紧张而有序地进行着.1997年对三峡工程来说是关键的一年,大江将在年底实施截流,三峡工程将进入一个崭新阶段,本文对三峡工程的历史、规模和大江截流情况作简略介绍,以期让更多的人了解她.  相似文献   

20.
大江健三郎在长期的文学创作中,通过对萨特存在主义思想的接受和超越,形成了自己独有的文学思想和创作方法。经由西方文化的洗礼,大江健三郎把《圣经》知识熔铸到创作中,使其文学渗透着一种悲天悯人的救赎情怀。同残疾儿子共同生活的经历以及对广岛、长崎核爆患者深重苦难的体悟,激发了大江文学中宏大的共生感。而作为一个有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的作家,大江把个人的、家庭的痛苦,升华为对人类前途和命运的关注,最终形成了一种超越一般宗教的普世救赎意识,浸润到大江文学中,体现了大江对人的终极关怀,散发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