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说“手”     
"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古诗十九首》)"手"是个象形字。你看金文的"手"字,多像一只大手,上部是五个指头,下部是手臂。小篆的"手"也很像一只手的样子。"手"的本义就是指腕前端能拿东西、做事的部分,是名词。后来,又引申为动词,当"持"或"执"讲,如《公羊传·庄公十三年》:"曹子手剑而  相似文献   

2.
儒家天人合一思想在当代日益受到重视,对生命的深沉的忧叹是《古诗十九首》的灵魂所在,表现的是人的困境以及与此同时生命意识的高扬。本文试图从分析它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的感情与悲哀出发,探索天人合一思想在《古诗十九首》中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dui”是“師”字的初,是借“堆”字象形字的“dui”表师义的假借字。“币”字倒的“币”表师义的。后来“dui”和“币”两个同义字合成“師”字。dui、币、師同义,都是军队的师旅的“师”。  相似文献   

4.
5.
《古诗十九首》深刻地反映了中国文学史上一个重大的母题:"死亡"母题,对这一母题深度解读可知:从对死亡的超越方式切入,可分为"美人迟暮"类型和"享乐主义"两种类型。从意象模式的切入,可分为以"秋"为关键词的意象模式和以"暮、晚"为关键词的意象模式;而从产生原因出发,则可推究出政治际遇和人生遭遇两大原因。  相似文献   

6.
说“手”     
陈晓龙 《语文知识》2003,(12):18-18
“手”是一个象形字,与“手”相关的词语甚多,“手”字的内涵也越来越丰富,文化底蕴也越来越厚重。聊举数例,以启思维。“手”与一些语素结合在一起,可以泛指担当某事或参与某种行动的人。“新手”是指刚刚  相似文献   

7.
《古诗十九首》诞生于动荡不安的东汉中后期,复杂的环境使得文人开始重视个体的生命情感,因而《古诗十九首》中具有极强的生命意识。本论文主要从思妇的闺怨哀思、游子的羁旅思乡、士人对人生短促的感伤、对功名利禄的追求以及梦想幻灭后及时行乐的快意这五方面的"生命意识"来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8.
王正 《学子》2003,(2):54-54
《七根火柴》课文里有三处使用了“粘”字:①他……手指触到了一点粘粘的东西。②果然,在裤袋底部粘着……面粉……⑧……打湿了的头发粘在前额上……在教学中,老师告诉同学说,“粘”有两个读音:zhān 和 nián。根据上下文和具体语境来确定该读zhān 或 nián。说上面的①读 nián,②和③都读zhān。这是吴迪念初中时学语文课文学的。现在她上高中二年级了。老师在教学中恰巧又举了《七根火  相似文献   

9.
首见于《文选》的《古诗十九首》,从梁至近代,历代文论多从三个方面论“其体源出于《国风》”,即词婉意微,温柔敦厚;平淡自然,气敛神藏;古诗浑圆,元气所结。  相似文献   

10.
《古诗十九首》长于抒情,构思精巧,语言朴素自然,善用叠字和比兴手法。  相似文献   

11.
说“玦”     
孙玲 《学语文》2003,(2):42-42
《鸿门宴》写到范增示意项羽要杀刘邦时说:“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块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课本注释说:“块,半环形的佩玉。‘块’与‘决’同音。范增用块暗示项羽要下决心杀刘邦。”古人佩块常用来表示做事要有决断,这可以举出很多例子。《左传·闵公二年》:“公与石祁子(?),与宁庄子矢,使守。”杜预注:“(?),示以当决断;矢,示以御难。”《庄子·田子方》:“缓佩(?)者,事至而断。”班固《白虎通·衣裳》:“能决嫌疑则佩(?)。”王隐《晋书》:“礼使能决疑者佩(?)。”《鸿门  相似文献   

12.
"物感"说是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中一个重要的命题之一。汉末时期动荡的政治生活使得诗人更加关注个体生存的价值,他们把自己与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紧密联系在一起,并将自己的情感投之于自然外物,形成了《古诗十九首》鲜明的"物感"特色。  相似文献   

13.
曹丕是帝王身份的文学家,作品多有流失。《古诗十九首》至今未定时间和作者,然其中有与昔日建安文人在西园聚会相似的描述,且与曹丕的思维结构和价值观多有相通之处。通过将部分“古诗”与曹丕作品进行对比发现,其中有属于他的风格烙印。以往学者猜测《古诗十九首》为曹植、王粲等建安诗人所作,而今“建安说”和“感甄说”混淆,根据曹植是部分“古诗”作者的情况推论不存在的“植甄隐情”。通过逻辑分析,可撇清“建安说”和“感甄说”的关系,论证“建安说”的合理之处。结合“古诗”相关“数据”,从词汇和语境上综合分析,其中几首或为曹丕所作。  相似文献   

14.
说“车”     
“车辚辚,码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车”是个象形字。甲骨文的“车”,是车的俯瞰形状,中间一条长长的坚线是车辕,车辕的上端是“衡”(驾马之处),两个圆是年轮。金文的“年”字,和甲骨文基本上相同。小篆的“车”字,仅仅保留了一个年轮。  相似文献   

15.
说“字”     
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二册)写郭橐驼由种树而生发的联想:“官命促尔耕,勖尔植,督尔获,早缫而续,早织而缕,字而幼孩,遂而鸡豚。”其中“字而幼孩”是“养育你们的小孩”之意。可是,在现代汉语里,“字”之意一是“用来记录语言的符号”,二是“根据人名的意义,另取的别号”,这和“养育小孩”没有丝毫关系。但再仔细想,“字”的结构不就是“山”和“子”吗?  相似文献   

16.
"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诗经·陈风·月出》);"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古诗十九首);"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好诗多在月明中。"(黄宗羲《花朝宿石井》)。  相似文献   

17.
李贺,在我国文学史上,是一位十分独特的诗人,有奇气,有气才,诗歌创作,呈现出奇诡峭丽、 别开生面的风貌。其诗险仄奇奥,数万言,“无一字可调俗语,无一言可入俚耳。“下笔惊迈,务为劲拔,不屑作经人道过语。然其源实出自楚骚,步趋于汉魏古乐府。明人余飚云:“唐诗之无注而可读者,李杜皆是;虽有注而终不可读者,惟贺为然。”故每读贺诗,总有“扦格龃龉,一纸遂隔万里”之感。近读贺诗《塞下曲》,就为“秋静见旄头,天远席箕愁”中的“席箕”一词,甚感难解。后  相似文献   

18.
《古诗十九首》的内容多是抒发文人内心的情感,其思念诗与《诗经》有相似之处,但在二者对比中可发现仍有许多不一致的地方。本论文主要从二者的思念主体、表现手法与个体意识着手,深入探讨《古诗十九首》。  相似文献   

19.
单缇 《现代语文》2007,(6):12-14
《古诗十九首》是成熟的文人五言诗,它之所以受到历代评价家的称颂,并且能引起各个时代读者的共鸣,除了得益于它触及了人类感情的基型与共相——离别之情、失意之情和叹老之情外,还得益于它主题的意象表达方式,其意象的悲情性与丈人气质以及时间意象的反复使用,使其主题表达更明晰、更深刻,遂使其成为“千古至文”。  相似文献   

20.
论《古诗十九首》的女性心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诗十九首》基本是游子之歌、思妇之词,抒发游子的羁旅情怀和思妇闺愁是它的基本内容。本文从女性视角入手,分析《古诗十九首》的女性心理的形成原因和女性心理的具体特征、表象,凸显《古诗十九首》以孤独和等待为核心的女性心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