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佚名 《教师博览》2006,(12):11-11
教育系本科班的学生要毕业了。离校前夕,教授给同学们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国外有一家出版公司要出一本超级畅销书。为了让这本书一炮打响,他们请来策划专家出谋划策。专家出了这样一个主意:出一本书,书的名字就叫《你也能写一本书》。这本书除了封面扉页之外,里面既不印字,也不印图,全是白纸。购书者只要把自己想写的书写在上面,然后寄回公司,公司将会派专人认真审阅,并从中选出几部最佳作品出版。此举一出,举国轰动。几十万册“书”很快销售一空,为公司赢得了丰厚的利润。记者采访专家为什么会有这样出奇制胜的创意,专家微笑着说:“只有不把…  相似文献   

2.
教育系本科班的学生要毕业了。离校前夕,教授给同学们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国外有一家出版公司要出一本超级畅销书。他们请来策划专家出谋划策,专家出了这样一个主意:出一本叫《你也能写一本书》的书。这本书除了封面扉页之外,既不印字,也不印图,全是白纸。凡是购书者只要把自己想写的书写在上面,然后寄回公司,公司将会派专人认真审阅,并从中选出几部最佳作品出版。此举一出,举国轰动。几十万册“书”很快销售一空,为公司赢得了丰厚的利润。记者采访专家为什么会有这样出奇制胜的创意,专家微笑着说“:只有不把书当书卖才能卖得比书更好。”“…  相似文献   

3.
朋友最近送了我一本书,和书一起送的是一个要求:读完写篇感想.要知道,这本书是<1978-2008中国建筑设计30年>,像我这样完全是建筑设计行业之外的读者,能把这样一本巨著读下来已属不易,更何况书中老有让我流连一处或反复前后的地方.  相似文献   

4.
“实”指的是叙述、描写要具体、充实,避免说空话.一、用具体内容表现情境有这样一个作文题:《这本书深深地吸引了我》  相似文献   

5.
赵本山是我国著名的喜剧演员,他曾演过一个著名的小品<昨天、今天和明天>,其中有这样一句经典台词:"倪萍写本书,叫<日子>,我也要写本书,就叫<月子>."  相似文献   

6.
多看了一眼     
一位老人讲了一个这样的故事:我年轻时自以为了不起,打算写本书。为了在书中加入"地方色彩",就利用假期出去寻找。我要在那些懒懒散散混日子的人中找一个主人公。有一天我找到了这么个地方  相似文献   

7.
信鸽往来     
问:我在一本书上看到这样一个句子:1)Motheraskedmewhatwasthematterwithme.在另一本书上我又看到这样一个句子:2)ShemadesomuchnoisethattheKingwasveryangryandsentaguardtofindoutwhatthematterwas.问:我在一本书上看到这样一个句子:1)Motheraskedmewhatwasthematterwithme.在另一本书上我又看到这样一个句子:2)  相似文献   

8.
我曾读过卢勤女士的《写给年轻妈妈》这本书,感受很深。它像一把尺子衡量了我过去对子女教育的成功与失败:它又像一盏明灯,指明着我去读懂"孩子"这本书。书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年轻的台湾电视节目主持人带着他三岁的女儿去逛商店,可是孩子总是哭着闹着要离开。这位年轻的爸爸百思不得  相似文献   

9.
曾在一本书中看到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到中国来进行教学的英国美术教师,因看到中国孩子的画技非常高,就出了一个"快乐的节目"的命题让中国的孩子去画.结果,她发现很多孩子都在画同一事物--吊诞树!而且都足一模一样的圣诞树.  相似文献   

10.
有一位名叫罗伯特·阿丁格的科学家,他在1964年出了一本书《长生不老的前景》。他和苏联外科专家尼科拉伊·阿莫索夫都认为,未来科学家应该能够找到将人体冷藏起来,让生命暂停,经几十年甚至几百年后再让他苏醒过来的方法。但这样一种观点长久以来只存在于科幻小说和电影里。  相似文献   

11.
前两年,我在一张报纸上看到这样的一则新闻:英国爱丁堡大学罗斯林学院的胚胎学家伊恩·威尔马特领导的科研小组用一只成年绵羊的细胞克隆出一只名叫“多利”的羊羔,它的叫声响遍全球。而我听到这则消息,感到十分惊讶而又好奇,于是我心中许下一个愿望,要成为一名“克隆”专家,要  相似文献   

12.
回顾近三十年的教育教学工作经历,我觉得最深的体会就是班主任要有一个乐观的心态。要有尽职尽责的工作态度和务实的班级管理,要面向全体学生,要面向全体学生的每一个方面。这样班级管理才能科学和规范化,才能塑造良好的班风学风,才能把班级的成绩搞上去。我曾经在一本书中看到这样的一段话:班主任在,学生能做好,是一个合格的班主任;班主任不在,学生能做好,是一个优秀的班主任;班主任在,学生仍然不能做好,则是一个失  相似文献   

13.
《写作一百例》被全国中学生评为“我所喜欢的十本书”之一,作为这本书的责任编辑,是高兴的。这对本书的四十位编写者也是一个极大的鼓励。《写作一百例》从确定选题,开展调查研究,组织教师写稿到编辑出版,花了整整两年时间。这本书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我们为什么要编辑出版这样一本书呢?  相似文献   

14.
据<光明日报>载:北京的幼教专家到北京朝阳区一家幼儿园进行心理测试,出了这样一个题目:"一个小妹妹发烧了,她冷得直哆嗦,你愿意借给她外套穿吗?"结果孩子们半天都不回答.当老师点名时,第一个孩子说:"病了要传染的,她穿了我的衣服那我也该生病了,我妈妈还得花钱.  相似文献   

15.
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意思谁都明白:要读很多书,要旅行很多地方。然而,我在十多年前却实实在在地体会到了别一种感受:读一本书,行万里路。读明白一本书,居然需要行万里路?是的。这是我的一个阅读经历,也是我的做学问的经历。我说的这一本书,就是美国著名文化批评家杰姆  相似文献   

16.
朋友最近送了我一本书,和书一起送的是一个要求:读完写篇感想。要知道,这本书是《1978-2008中国建筑设计30年》,像我这样完全是建筑设计行业之外的读者,能把这样一本巨著读下来已属不易,更何况书中老有让我流连一处或反复前后的地方。通过一本书,把一个我完全不熟悉的领域30年的变迁与发展明白个大概是多么艰巨呵,因此最大的感想就是在流连反复中常挂在嘴边的:“噢?啊!”记得作家阿城在他的《树王》中,写主人公看到那棵百米树王时的感想:“我生平从未见过这样大的树,一时竟脑子空空如洗,慢慢就羞悔枉生一张嘴,说不得唱不得,倘若发音,必如野兽一般。”我就是这样的感觉,只有发出“噢啊!”之音。但坦诚地说,不是为这本书,而是为30年的中国建筑设计。然而我的无语凝噎毕竟来自这本书的诉说,我必须感谢这本书,必须给朋友一份回报。全书分成了概述、作品、人物、论坛和事件五部分。我给自己的阅读做了启蒙性调整先读“事件”,大体从时间线索了解建筑设计的30年;再读“人物”,看看30年中哪些大师各领风骚;再读“论坛”,理解建筑设计师的思想理念;最后读“概论”,体会“纲举目张”。至于“作品”,我用它“佐读”其它各部分。没想到,我最喜欢的是“论坛”,...  相似文献   

17.
阅读自己     
自我们懂事的那一天起,我们就一直在不断地被灌输着这样的理念:要多读书,读好书,才能“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所谓要学富五车。但却一直没有人告诉我们要认真地读好自己这本书,要经常阅读自己。读别人的书固然十分重要,那是与人类智慧的对话,是攀登思想高峰的阶梯,是一个人摆脱蒙昧的途径。但是,阅读自己这本书更加重要。不然,仅仅懂得读别人的书,自己就变成了别人思想的跑马场,就成了一架装运知识的机器,到头来不过是一个可敬的读书郎而已。  相似文献   

18.
翻开3月2日晓锟同学的日记,他这样写道:下午放学前,我拿起同学的一本书——《通稿2003》,这本书是韩寒著的。我家也有他的另一本书,《像少年啦,飞驰》。他写的书,我一直都很喜欢。因为他的每一句话,都出自真心。我心中所不敢说出的话,他都大胆地说,真心地谈。在他的书中,我找到了真我,没有令我感到半点虚假。我随意地翻开了那本书,若没记错的话,应该是第九页吧。“我上学的时候,教师最厉害的一招是‘叫你的家长来一趟’。我觉得这话其实是很可笑的,首先连个未成年人都教育不了,居然要去教育成年人,而且我觉得学生有这样那样的错误,学校和教…  相似文献   

19.
弄假成真     
下课铃响了,我一抬头,看见雪儿恳切的脸,雪儿拿着一本书,她有一道题要问我.那是一道数学题的另一种解法,和我上课讲的不一样."这样做可以吗?"雪儿小声地问我.我点点头:"非常好!你的做法非常好."雪儿的脸上绽放出笑颜.她快乐地转身回去了.  相似文献   

20.
面对新世纪知识经济的挑战 ,我国的教育怎样发展 ,成为教育界内外关注的热点。专家指出 :在传统的教育思想、教育模式的影响下培养出的人才 ,已经不能适应知识经济的挑战 ,所以 ,教育领域必须改革 ,要解放思想 ,大力引进新思想、新模式 ,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具有竞争能力的新世纪人才。那么 ,什么样的人能成为 2 1世纪的优秀人才呢 ?我们先来看一下这样一个事例 :一个美国的小学生上四年级 ,有一次 ,他的老师给他留的作业是画五张描写春假活动的画。他是这样完成作业的 :在第一页纸上画一个小孩执一条线 ,这条细线穿过了三页纸 ,一直通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