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贺华  李万强 《宁夏教育》2005,(11):20-21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么你就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校本教研活动能够使教师体会到自身的价值,从而实现教师的专业自主发展。那么教师如何开展校本教研呢?  相似文献   

2.
校本教研是推进新课程实施的有效途径。反思过去的校本教研活动,教师大多充当"看客"和"坐客"而已,没有什么收获。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激活所有教师参与教研的激情和主体意识,万安县实验小学2010年上半年,创造性地开展了"全员动态"校本教研活动。这个活动是一种激发全体教师积极主动参与且全程角色不确定的"动态"校本教研新模式,该模式极大调动了全体教师参  相似文献   

3.
新课程实施以来,各方教育人士都在致力于寻找增效减负的课堂模式和教研方式。其中"同课异构"校本教研就是旨在课程改革的新形势下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师专业素质的一种新的教研方式。通过统一的课题,不同老师的执教,让每一位教师获得听课、评课等参与教研的机会,使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互相交流产生有益的"互补共振  相似文献   

4.
教师有效参与校本教研,是推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路径,更是确保校本教研制度常态化运行的关键指征.借助参与阶梯理论作为立论框架,聚焦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校本教研现状,继而对校本教研的教师参与程度予以描述,可知教师参与当前处于"象征性参与"的"教师团队参与"与"真实性参与"的"教师代表发言"的程度状态.通过详细分析教师参与不足...  相似文献   

5.
张光荣 《宁夏教育》2007,(10):12-13
长期以来,我一直苦苦思考一个问题:怎样的校本教研活动才能够真正使教师受益?教师们教学时间特别紧张,工作负荷也很重,如果校本教研实效不够,那么还不如不再耽误教师宝贵的时间。今天,我可是遇到了"点金石"了,因为有幸读了《校本教研,你  相似文献   

6.
马健 《甘肃教育》2014,(13):77-77
正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是新课程对学校教研的必然要求。农村学校必然要在校本教研的内涵和形式上下功夫,多管齐下,创新和丰富农村校本教研的内涵,结合农村学校、农村教师的实际情况,因势利导,激励带动教师参与校本教研活动,使校本教研成为农村学校教研的有效形式,从而促进农村学校教师的专业发展。一、确立以教师为本的校本教科研模式是基础新理念下的教育要求教师开展科研型教学,提  相似文献   

7.
教师参与校本教研的状态,直接影响校本教研的效果.我们通过"教师论坛"、"主题教研"、"网上教研"等形式,实行校本教研的全方位管理革新,坚持走"研训一体"之路,扎扎实实地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让校本教研悄然融入了教师的生活、走进了教师的心田.从而,有效地引领教师积极参与校本教研,促进了其专业水平的提升和专业成长.  相似文献   

8.
谢文 《广东教育》2003,(8):21-22
“校本”工作源于学校,为了学校。学校自身的问题,要由学校中的人来解决,因此学校是校本教研的主体。而主体最重要的构成部分是工作在一线的教师,因此校本教研要想持续、高效的发展,关键在于教师的素质。教师角色的转变是校本教研的关键。一、主动性行动研究法提出:教师既是被研究者也是研究者。行动研究的实质是解放那些传统意义上被研究的“他人”,让他们接受训练,自己对自己进行研究。实践者自己必须意识到这种研究的必要性,研究的动力必须来自他们自己。但在校本教研的操作过程中我们发现:教师缺乏研究的动力,参与水平不高。他们往往不是主动参与课题的研究,而是根据教研员的要求去操作,等待教  相似文献   

9.
目前,农村中小学校本研修活动中仍存在着许多误区:教学反思只是教师对自己教学失误的反省、检讨;校本研修只是以"学科"为单位的研修;校本教研只是课题研究;校本教研只是教师的研究;校本教研只是学校"单干"等等.这些偏差都是时校本研修内涵、本质和意义及其基本形态认识不全面所致,必须加以纠正,使校本研修真正得到全面落实,以实现教师专业发展、学生发展、学校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全员动态"校本教研就是在校本教研活动中,运用随机抽签的形式,采用集体研讨和个别展示相结合的方式,通过"角色"随机和"积分"评价对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的全过程进行动态管理的一种校本教研模式。它有效解决了以往教研中参与面不广、主动性不强、内驱力不够、实效性不高的问题,极大地唤醒了全体教师"教"与"研"的主体意识,调动了教师参与教研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学校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1.
践行新课改的教育理念,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必须依托校本教研才能得以实现。而传统的校本教研,形式单一,教师参与的热情不高,收获不大。如何走出校本教研的困境?寻找一种行之有效的校本教研活动,成了当务之急。"同课异构"活动,不仅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一种有效的途径,而且为校本教研注入了活力。  相似文献   

12.
校本教研的开展有利于中小学校学术氛围的形成,有利于教师综合素质的提升,有利于学生的成长,有利于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作为21世纪的教师,必须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发展自己才能适应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的需要.而参加校本教研是教师发展自己的有效途径.笔者认为:教师可从以下渠道参与校本教研,从而发展自我.  相似文献   

13.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实践证明,校本教研就是引导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的有效形式,而有效的校本教研不仅源于好的内容,也得益于好的活动形式。只有两者的完美结合,才会让每位教师有亲身的体验,进而挖掘和开发自身的种种潜力。而现代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认为,只有“经验”加“反思”才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最有效途径。因此,我校在优化校本教研方面动足脑筋,积极创设氛围,搭建和提供教师展示反思成果的舞台。  相似文献   

14.
教育发展,教师是关键;新课程改革,教研是出路。校本教研作为一种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模式,在国内外早已存在。与此同时,人们认识到,没有学校特别是教师参与的教育改革和研究,在很大程度上是无法使教育改革和研究成果很好地在学校中运用的。本文主要阐述了新课程背景下的校本教研及校本教研与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姜岚 《科学教育》2007,13(2):60-61
校本教研就是在"本校"展开的教学研究,是围绕"本校"的事实和问题进行的,教师个体身上的研究,虽然教学行为也会产生一时的变化,但这种变化难以持久,也难以从个别教师的行为转化为群体教师的行为。而校本教研就是要发挥每个教师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使教师在互补共生中成长;就是要每个教师都要贡献力量,彼此在互动、合作中成长。所以校本教研是教师集体参与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菜单教研”是一种扎根本土、注重实践、群体参与、浸润有序的常态化教研方式,它使教研过程更独特、更平实、更充满生机与活力.当前,“菜单教研”适应校本教研的纵深需求,在研究课堂教学、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搞好课程开发、体验课堂文化等方面作用明显.在实践上可采用教研需求上迁、教研菜单下移、学科教师互动和网络辅助反思等操作方式,从而搭建校本教研新机制,推动教师专业发展,增强校本教研效益.  相似文献   

17.
当前,广大农村学校的校本教研活动效果并不理想。实施新课改的今天,如何调动农村教师参与校本教研的积极性,使教研活动真正成为提升教师教学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如何促使教师适应新课程,转变教学方法?已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我校在充分认识校本教研重要性的基础上,凝聚集体智慧,结合校本乡情开展教研活动,制定出校本教研制度、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和激励教师专业发展的培养方案,使校本教研在教改中展现活力。  相似文献   

18.
校本教研活动是引导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的有效形式。但在以往,学校教研活动由于受到活动时间、地点、内容、专家聘请、教师个性等诸多因素的制约,无论是在参与面还是在参与质量上都不够理想。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作为一个巨大的交互平台为学校教研活动  相似文献   

19.
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教师参与校本教研是获取实践性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本研究为探究教师参与校本教研对实践性知识的影响,经过模型比较和模型验证后,提出了一个组织支持感显著正向中介校本教研参与对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影响,教师自我效能感调节组织支持感对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影响路径的模型。教师的校本教研参与在无形中形成了教师实践性知识管理的一种形式,成为教师实践性知识产生、流动、储存和共享的重要因素。根据本研究结论,可以从凸显校本教研重要性、完善校本教研管理机制和提高学校组织支持力度几个方面推动校本教研活动对教师实践性知识的促进。  相似文献   

20.
对广东省三所独立学院英语教师校本教研活动现状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校本教研机制已在独立学院中初步建立,大多数独立学院的英语教师对参与教研活动持积极态度,大部分英语教师能有意识地培养自己在教研活动方面的能力;处于不同发展阶段中的教师在教研活动中的表现参差不齐,新任教师仍处于生存阶段,很难全身心投入到教研活动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