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包装行业以及人才需求现状的分析,探讨开展专本结合培养模式的必要性,提出专本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实施方案和保障制度。本文的探索为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蔡柳萍  胡洋  赵聚雪 《科技风》2023,(27):14-16
本文以高职院校专本衔接的软件工程专业为研究对象,对高职与普通本科、企业三方联合培养模式进行分析,针对该模式下的课程设置、教材建设、师资建设、实训条件等方面进行研究和探索,优化专本衔接的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强化师资队伍优势,注重人才培养过程,不但有效地提高了本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而且可为其他高职院校专本衔接专业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科技风》2020,(17)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和广东省食品产业升级需要大量的食品类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三二分段专升本协同培养模式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重要途径之一。本文根据清远职业技术学院食品生物技术专业与肇庆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开展的"三二分段,专本贯通"专升本人才培养项目试点,从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和课程体系的科学衔接两个方面进行探讨研究,构建食品生物技术专业"三二分段,专本贯通"人才培养方案,并在招生班级试用。  相似文献   

4.
高职投资理财专业"工学并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在广泛调研国内外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之后,认真总结了本校投资理财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了具有本专业特色的高职投资理财工学结合人才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现代学徒制"1+N"人才培养模式中"1专+N企"、"1企+N专"做了分析,确定宁夏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宝玉石鉴定与加工专业"双方向‘1+N’"人才培养模式,介绍"1+N"双导师教学模式实例,总结"1+N"人才培养模式成效。  相似文献   

6.
《科技风》2021,(5)
"专本贯通"人才培养是应用型人才培养方式的一种创新,是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新技术、技能型人才的一种新途径。以电气自动化专业"专本贯通"人才培养为例,紧紧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怎样去培养人才"两个根本性问题,从"专本贯通"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课程体系构建、师资队伍建设三个方面进行研究与探索,实现了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的课程体系与实践教学体系衔接与贯通,可为其他专业进行"专本贯通"人才培养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7.
本文旨在探讨中国石油大学为非俄语专业学生开设俄语零起点强化班这一教学模式的实施目的、效果及存在的问题。并结合目前全国一些工科高等院校的非专业大学生俄语课程教学改革情况,比较分析我校的"一专双语多能"特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之路。  相似文献   

8.
代霄彦 《科教文汇》2014,(15):43-44
本文旨在探讨中国石油大学为非俄语专业学生开设俄语零起点强化班这一教学模式的实施目的、效果及存在的问题。并结合目前全国一些工科高等院校的非专业大学生俄语课程教学改革情况,比较分析我校的“一专双语多能”特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之路。  相似文献   

9.
登云学院工学结合模式下,专班学生管理工作的背景在教育主体、教育客体和教育内容上出现了一定的转变,专班学生的管理也相应地有了一定的变化,本文结合皇冠专班的工学结合模式,在针对学生管理问题上做了初步探析。  相似文献   

10.
本文汲取以前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合理成分,借鉴国家示范高职院校同类专业的办学经验,同时结合本专业所处地域特点和本专业的发展状况,构建了以就业为导向、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一专多能,"弱强"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并在实践中付诸实施,取得了较好的改革效果。  相似文献   

11.
何迪  詹艳杰  张辅轩 《科教文汇》2013,(24):178-180
文章首先分析了传统培养方式在当前面临的挑战,一方面出现了技能培育与工作岗位要求不匹配以及培养规格与当地经济发展需求不匹配的问题,另一方面高校教育对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不同态度也使得某些培养方式走入了误区,对理论教学过分重视可能会限制人才的成长,而对实践教学的盲目推崇又会使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混为一谈。针对这些问题,文章以创业培训的典型实例及其成功经验为参考和借鉴,提出了基于大学生创业基地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本篇文章主要是简析了目前我们国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与现状,并且从这些问题中找出解决的方案和创新的途径,使得我们国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才培养的模式得以建立和优化,提高模式的质量。  相似文献   

13.
潘兰  王峰 《科教文汇》2021,(11):135-136
近年来,随着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部分高等职业院校积极探索中高职人才贯通培养模式,形成了各自的发展特色。该文针对临夏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的人才贯通培养模式及其发展意义,结合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的特点进行了专题探讨,提出了初中起点五年一贯制、中高职分阶段衔接、初中毕业生“2+3”转段升学等适合当地中高职一体化人才贯通培养的模式。对提升民族区域经济发展与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能力、适应民族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结构转型的需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中长期发展规划的一个重要计划。本文主要针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教学改革及其国内外发展现状进行调查与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哈尔滨工程大学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改革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5.
丁一 《科教文汇》2020,(13):22-23,26
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新理论成果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引导和培育青年学子德才兼备具有重要意义。为培育满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复合型人才,北京市启动双培计划,培养“双培生”。作为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开展思政教育应与时俱进,通过调查法和文献研究法,探究立足传播打造联动化培养模式、立足育人打造精细化培养模式和立足话语打造亲民化培养模式,为提升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效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以教育部“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以及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双万计划”为目标,哈尔滨工程大学通过借鉴国内外一流高校相关专业建设经验,从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按照新工科新要素整合,强化共识,增强辐射,通过科研融入、双创融入、协同育人,提高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最终形成新工科、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工科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并可借鉴应用于同类专业中。  相似文献   

17.
何宝耕 《科教文汇》2012,(12):43-44
职业教育肩负着为经济发展培养输送技能型人才的重大责任。然而,在全国各地的"用工荒"的大背景下,技术工人短缺是不争的事实,而职业教育究竟路在何方?结合当前职业教育的困境和问题,寻求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新路,探索职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新方法与新手段。  相似文献   

18.
彭西银 《科教文汇》2013,(21):115-115,117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国际人才竞争日趋激烈,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正发生着多元化的变化,中国高职教育目前正面临新的挑战。本文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进行深入分析;探讨新时期高等职业教育应把握的思想观念,并对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进行分析,总结出高职教育教学产销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对职业院校学生职业技能的高度重视和全国各种技能大赛的持续深入开展,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该模式能够帮助学生不断强化自身的实践操作技能,特别是在高职口腔医学技术专业中,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更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该文首先对推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意义加以明确,其次对口腔医学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展开深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高职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推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0.
实践教学及其改革是高校长期关注的热点,从实践教学对创新教育、素质教育、人才培养发挥支撑作用的角度出发。建立了多元化实践教学人才培养模式,丰富了实践教学内涵与体系建设,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