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在中国,英语是外语,不是第二语言,不可习得 first language和mother tongue和native language的共同特点是:(1)最早习得的语言,常常是在家庭环境中习;(2)熟练程度高,语言直觉强。  相似文献   

2.
国外大量的教学实例和研究都表明,内容为基础教学法(Content-Based Instruction)行之有效且适用于各年龄段学习者,可是要“原汁原味”地借鉴并推行这种教学法,我国目前还不具备条件,因为这种教学法的成功需要学生处于二语习得(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的环境,而目前英语学习还属于外语学习(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学生只能在人造的环境中学习英语。  相似文献   

3.
语言发展有语言习得和语言学习两个不同的过程,语言习得是形成语言的一个自然过程,语言学习通常指发生在课堂的语言教学,关注语言的形式而不是传达的信息。英语作为外语学习,学得和习得均来自于英语课堂。从小学生的认知和心理特点来说,语言习得是更适合小学生英语学习的一种方式。教师要尽量让英语课堂  相似文献   

4.
任务型英语教学法是以“语言习得”为理论基础,以学生活动为课堂主体,以学生发展为教学目的的先进教学模式。语言学家Krashen强调,语言学习是习得(acquisition),而非学习(learn-ing),即掌握语言大多是在交际活动中使用语言的结果,而不是单纯训练语言技能和学习语言知识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语言习得理论认为,掌握某种语言可以有两种方式,即学习(learn)和习得(acquire).前者指有意识的、系统的以理智的方式理解语言的过程;后者指自然地、无意识地吸收到该语言,最典型的就是婴儿自然习得母语.研究表明,对掌握某种语言而言,"习得"方式比"学习"方式显得更为重要,即使是在成人的第二语言学习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学习者语言水平的提高,"习得"的成分也会越来越大."习得"方式在提高学生英语听说能力、交际能力、培养英语思维习惯等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本文尝试将语言习得理论运用到初中英语教学中,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英语"习得"的环境,在一般性的教学中渗入大量"习得"成分,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效率,也为学生的英语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一、阅读在提高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中的作用 英语教学在中国定位为EFL(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而不是ESL(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在中国,虽然英语的地位在飞速上升,但远没有达到作为第二语言使用的程度,特别是在经济相对滞后地区(如河南省),英语习得者与英语国家人士直接对话而习得英语在英语学习中所占比重相对较少。如果没有阅读作为坚实的后盾,“说”便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相似文献   

7.
国外大量的教学实例和研究都表明,内容为基础教学法(Content-Based Instruction)行之有效且适用于各年龄段学习者,可是要“原汁原味”地借鉴并推行这种教学法,我国目前还不具备条件,因为这种教学法的成功需要学生处于二语习得(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的环境,而目前英语学习还属于外语学习(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学生只能在人造的环境中学习英语。国外CBI的具体实施办法,就是利用目的语(target language)讲授部分课程内容,而我国目前学科教师中具备双语授课能力的教师为数很少。本文从一个新的视角审视CBI,将这种教学法尝试…  相似文献   

8.
自从克拉申提出语言学习(language learning)和语言习得(language acquisition)这对概念并加以区分以来,学术界一直在探讨两者的不同点,并试图通过比较,找出其中适合本民族、本国度学习第二语言的途径。本文认为:任何一门语言的学习和掌握都是“习得”和“学得”两者共同作用的结果;语言学习有两个层次,部分可以习得,而另一部分必须通过学习才能获得,母语的学习过程也是如此。语言学习过程中两个层次的观点对外语学习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中国大学生的英语水平依然存在费时低效的现象.本文从克拉申的语言习得假说入手,说明"习得"在语言环境建立中的必要性.我国大学英语学习环境是外语而不是第二语言学习环境,要想学好英语,必须通过学习者的反复语言实践,而"学习对"既是大学生建立英语学习环境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也是改善英语语言学习环境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0.
学语言需要语言环境,有些人认为在中国可以像习得二语和习得母语那样习得外语。本文从"学得"和"习得"的区别和通过对第二语言和外语的区别入手,分析了我们中国学生的语言学习环境和条件不同,说明我国英语学习者是"学得"英语,而不是"习得"英语。  相似文献   

11.
第三语言习得是第二语言习得的拓展与延伸。本文针对我国少数民族英语专业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出现的困境,进行原因分析,并对提高少数民族英语学生学习效率,促进教学质量提出改进对策。  相似文献   

12.
从语言学习的环境上看,中国学生学习英语离不开语法学习。学习者习得母语时,处在良好的语言环境中,不学语法即可形成语感,获得运用母语进行日常交际的能力。但以中国目前的国情来看,除了极个别条件较特殊的学校外,绝大多数学生并没有习得英语的语言环境。因此,在缺乏语言环境的条件下学习英语,只有掌握系统的基础知识和语法结构,才能事半功倍,提高英语学习效率,增强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3.
交际是语言的特征,也是语言学习的目的,语言教学交际化是国际英语教学的发展趋势,初中生感到英语难学,其原因就是因为缺乏交际。交际是语言习得的最佳途径,而语言交际实践离不开一定的语境,课堂教学中创设的情境并不能完全代替真正的语言学意义上的语境。初中英语教学不仅需要在课堂上为学生创设交际实践的情境,还要努力开拓课外语境实践途径,引导学生积极开展语言交际的实践。  相似文献   

14.
不少学者以二语习得理论研究儿童英语教学的有关问题。本文作者在社会语言学的框架下讨论中国儿童的英语学习,认为我国儿童在中国这样一个非英语的环境中只能是学习英语,而绝非习得英语,他们在英语的学习过程中由于缺乏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而面临着诸多障碍。  相似文献   

15.
1阅读的重要性对于将英语作为外语(Foreign language)来学的中国人来讲,英语阅读不仅是英语学习的目的之一,而且是英语学习的重要途径。英语阅读技能不仅是最重要的四项语言之一,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学习技能之一。英语阅读技能是发展其他语言技能的基础和前提。  相似文献   

16.
语言习得是培养语言能力的基础。克拉申认为“人们使用语言的能力(包括使用外语的能力),主要不是通过学习获得的,而是习得的。”学习英语指的是学习语音、词汇、语法、句型等语言及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在教学实践中,利用多媒体教学能促进多种感官的协调活动,提高学生对感知对象的理解程度,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提高英语口语的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7.
语言石化是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中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从二语习得理论角度分析英语学习中石化现象产生的原因,并就教学策略的调整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8.
语感通俗地讲就是对语言对象的感觉、领悟和直觉的把握。在英语教学中,学生言语能力的最高体现就是学生的语言直觉或语言习惯,而不是逻辑的训练。现代神经语言学告诉我们语言的习得与一般知识的学习有着不同的生理、心理机制。语言习得的关键是语感的形成、发展和提高。  相似文献   

19.
语音学习是语言学习的敲门砖.不同语言中语音的共性构成了语音正迁移的基础.中国学生学习英语是在汉语普通话习得之后,英语的学习必然受到母语影响.因此,了解普通话与英语发音之间的共性,矫正普通话语音中存在的问题,对英语学习者语音习得具有一定的正迁移作用.本文采用对比分析方法论证普通话语音矫正对英语语音习得正迁移的可行性和具体方法,通过有效利用母语的正迁移效应,提高学习者英语发音水平.  相似文献   

20.
众所周知.我们在国内学习六、七年的英语,听说英语的水平大都不如在英、美等英语国家居住上一两年的儿童。这就是语言环境的问题。学习语言需要一个良好语言环境.而我们中国学生学习英语是在汉语的这个大环境中进行的。听说英语的机会很少,学生普遍感到说英语很困难,因而很少开口,久而久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