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初二物理要做碘的升华和凝华实验。课本上对此实验的说明是:“在烧瓶里放少量的碘,并且对烧瓶微微加热……”。我们多次按说明进行实验,因为“微微加热”很难掌握好,因此,在实验过程中有时会发现烧瓶底部有少量液态碘出现,这样就会使学生得出错误结论,不能正确理解升华和凝华这两个念。我们采用热水蒸气对碘加热的方法,使实验现象极为明显。改进方法是:如附图所示,先把烧杯中的水加热,使其沸腾。取少量的碘粉放入圆底烧瓶里,然后把圆底烧瓶放在烧杯口固定好,利用烧杯中的热水蒸气对烧瓶的碘加热,就可观察到碘粉受热后直接升华…  相似文献   

2.
初中《物理》第一册中关于升华和凝华的实验是这样叙述的:“在烧瓶里放入少量碘,并且对烧瓶微微加热,注意观察碘的状态有什么变化.停止加热,仍注意烧瓶中碘的状态的变化”.(图1为教材中的实验装置)我认为此实验应作如下改进:“将少量碘放入烧杯内,把烧杯放在铁架台石棉网上,再将装有适量的冷水的圆底烧瓶放在烧杯上,用酒精灯给烧杯加热,观察加热过程中和停止加热后碘的状态的变化.(图2为改进后实验的装置)图1       图2  教材中实验存在的问题:1.用手拿着烧瓶并用酒精灯对其加热不当.用手拿着演示,教师距…  相似文献   

3.
在初三物理新编教材第四章“升华和凝华”一节中谈到:“用固态的碘很容易看到升华和凝华的现象,把少量的碘放进烧瓶里,微微加热,固态的碘就升华,产生紫色的碘蒸汽,停止加热后,会在烧瓶上看到凝华成固态的碘。”  相似文献   

4.
新编初中物理第二册“物体的热膨胀”一节中,通过“手握烧瓶”,“用酒精灯给装满冷水的烧瓶加热”,及“用火给铜棒加热并加以放大”。这样三个实验得出结论:“气体的热膨胀最显著,液体次之,固体热膨胀最不显著。”在教学实践中发现由于用“酒精灯加热”实验费时较长,且液面变化不显著。如果将盛满水的烧瓶放入盛有热(开)水的烧杯中加热(如图)就可在较短的时间内观察到玻  相似文献   

5.
给烧瓶里的水加热,当玻璃弯管喷口出现“白气”时,教室里气氛活跃,教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 生:“白气”是离开喷口一段距离才有的。  相似文献   

6.
在人教版初中《物理》第一册中,这样做“升华和凝华”实验:在烧瓶里放入少量的碘粒,然后对烧瓶微微加热,注意观察碘的状态有什么变化:停止加热,仍注意烧瓶中碘的状态变化。我认为本实验存在以下缺点: 1、碘蒸气有毒,加热时容易从烧瓶口逸出,造成空气污染。  相似文献   

7.
在义务教材自然第八册第十八课《物体的热胀冷缩(一)})中,重江介绍厂气体的热胀冷缩,课文中讲了几种气体的热胀冷缩实验。现在我介绍一种更简单的证明气体有热胀冷缩性质的方法。拿一个黄色的乒乓球,球身沾些水(目的是封闭好瓶口),放在一个烧瓶的瓶口上,这时观察乒乓球是一动不动的。然后用双手捂住烧瓶瓶身,给它“加热”,不一会儿你将惊喜地发现,乒乓球在瓶口上慢慢地转动,并且从烧瓶口处会不断地冒出气泡来。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呢?如果你不给烧瓶内的空气加热会不会有这种现象呢?稍加思考,学生会很容易说出,由于气体…  相似文献   

8.
家庭实验室为提高孩子的动手能力,日本作家高桥秀树建了个“家庭实验室”,他经常在家中带着儿子一起做实验。父子俩拆过自行车、安装过小马达,每一次实验成功,他们都会无比兴奋。父子俩还曾按照儿子的课本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先加热烧瓶,等烧瓶里的水沸腾后盖上盖子,然后将烧瓶底部浸入冷水中,烧瓶里的水停止沸腾就马上用冷水从烧瓶顶上浇下来,看看烧瓶里的水会出现什么情况。课本里附有解释的正确答案是:水会再次沸腾。在试验上,当水再次沸腾的瞬间,高桥秀树看到了儿子脸上又惊又喜的表情。捉知了和买食品大石寿美惠小时候是远近闻名的“捉虫…  相似文献   

9.
初二物理升华与凝华一节,要求教师演示碘升华的实验,教科书上的实验方法是在烧瓶里放少量的碘,并且对烧瓶微微加热,注意观察碘的状态有什么变化。对于此实验,教学中有以下几点不足之处:①实验时要求学生观察碘是否熔化,而离讲台稍远的学生是看不清楚的;②实验时用酒精灯对烧瓶中的碘进行微微加热,“微微加热”实验难以把握,因为酒精灯火焰的温度可达到600℃左右,而碘的熔点只有113℃,难免造成碘的熔化,而影响实验效果。针对上述实验不足,经过多年对此实验的教学,我认为有以下两种方案,实验效果明显,教学效果好,现供…  相似文献   

10.
中学化学实验过程的思维培养必须根据化学教学的要求,努力培养、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素质的四个属性,即“敏捷性、严密性、整体性和创造性。”   例如做下列实验:   实验前先检查实验装置的气密性。实验开始时,先关闭活塞a,并取下烧瓶B;向A中加入一定量浓度适当的盐酸,产生氢气。经必要的“操作”后,在导管的出口处点燃氢气,然后如图所示套上烧瓶B,塞紧瓶塞,氢气在烧瓶中继续燃烧。用酒精灯加热反应管D中的还原铁粉,待B中氢气的火焰熄灭后,打开活塞a,气体通过反应管D进入试管E中,使酚酞试液呈红色。  相似文献   

11.
在我市举办的小学科学公开课上,我精心地设计了“沸水中的小活鱼”这个著名的实验:在一个装有凉水的烧瓶里放一条小鱼,先让同学们猜想小鱼在水中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同学们听我说完,一下子就活跃起来。大部分同学们猜小鱼会被烫死,而少部分同学说不会死,但又说不出理由,双方各执一词,争论不休。同学们都跃跃欲试,情绪高涨,他们的热情升到极点,不约而同地要求做这个实验。我把烧瓶斜放在点燃的酒精上加热,过了一段时间烧瓶颈部的水已经沸腾了,下部水里的小鱼仍然自由自  相似文献   

12.
一、复习,归纳出本章的主要内容。概述本堂课主要复习第二章“热膨胀热传递”。[板书]“复习‘热膨胀、热传递’”[演示]用酒精灯加热烧瓶,水从玻璃管口A处喷射出来(图1)。[提问]用酒精灯对烧瓶加热以后,水为什么会喷射出来?(学生解释)[讲述]不但空气会受热膨胀,一般的物体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板书]“一、热膨胀”[提问]用酒精灯对烧瓶加热时,玻璃也会膨胀,烧瓶的容积会增大,但为什么水还会从玻璃管中喷出来呢? 待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在相同的条件下,固体膨胀得最小,液体膨胀得较大,气体膨胀得最大。[板书]“ 1.物体热膨胀的特点”[讲述]物体的热膨胀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课本上介绍的常用温度计就是  相似文献   

13.
塑料的发明     
塑料的发明完全是一次偶然。1905年,美国化学家贝克兰在一次试验时,把两种化学药品(苯酚和甲醛)一起放入烧瓶里,又用酸做催化剂,进行加热。结果,一种黄色胶状物出现了,并且还粘在烧瓶的内壁上,用水冲不下来,而且越加热越坚硬!科学家敏锐的洞察力提醒了贝克兰,这很可能是一种新材料。于是他埋头苦干,用了4年时间,搞清了这背后的秘密,塑料就这样诞生了。  相似文献   

14.
初中物理教科书要求教师演示碘升华的实验.笔者认为教科书上的实验方法有以下几点不足:(1)实验方法要求学生观察碘是否熔化,但是,离讲台稍远的学生是看不清楚的;(2)实验方法要求用酒精灯对烧瓶中的碘进行微微加热,由于酒精灯火焰的温度达到600℃左右,而碘的熔点只有113℃,难免造成碘的熔化,“微微加热”的尺度较难把握好. 针对上述实验方法的不足,笔者对这个实验的方法做了一点改进,将装有少量感的烧瓶放在沸水或较烫的热水中加热.由于沸水及热水温度不会超过100℃(一个标准大气压),这样就能保证碘的温度不…  相似文献   

15.
初中物理第二册第二章“对流”一节,为使学生直观地看到液体的对流过程,课本上采用“把高锰酸钾晶粒放入装有冷水的烧瓶中,使它沉到瓶底,然后用酒精灯小火在烧瓶下面对准高猛酸钾晶粒加热”的方法。课本上讲“会看到紫红色的溶液向上升,再沿烧瓶的边缘沉到瓶底”。很显然这是通过观察紫红色高锰酸钾溶液的流动过程来说明水的对流过程的。 我在教学过程中发现,用上述方法实验时,当把高锰酸钾晶粒(不管大粒还是小粒,而实验室中一般存放的是小粒)刚放入冷水中时,整个烧瓶中的水瞬时变成紫红色,小粒高锰酸钾完全溶解,但由于烧瓶中的水已变成紫红色,也看不到课本上所描述的“晶粒周围紫红色的溶液向上升起,形成一股股细流,然后又沿着烧瓶边缘流回瓶底”的现象,更不用说在课堂上做演示实验。  相似文献   

16.
针对《无机化学实验》中“氨的制备和喷泉实验装置”易造成试管破裂、操作不便、且实验现象不明显等缺陷,提出采用水浴加热,用注射器代替滴管、支管烧瓶代替圆底烧瓶等改进措施,实验效果甚佳。  相似文献   

17.
当水沸腾时     
当水沸腾时,你可看到“汽泡”翻滚,“白气”上冲.伫立于沸腾的水之前,你是否凝神遐思过下面所列见惯不惊的疑问呢?是否做过下列的实验呢? 水为什么会沸腾?你可不假思索地立即回答:是加热的原因吧.这是不确切的回答.接近沸点的烫水,不加热也会沸腾.不信,你可做做下面的实验. [实验1]如图1所示,烧瓶中的烫水,温度略低于沸点.将大注射器活塞向外拉.这时你可看到烧瓶中的水产生气泡呈现沸腾现象.  相似文献   

18.
每当冬去春来人们为了防虫防蛀,几乎家家户户都要准备卫生球,卫生球又叫“樟脑丸”。顾名思义不少人认为“樟脑丸”是用樟脑制成的,所以对“樟脑丸”掉以轻心,不加防备,以致让孩子轻易玩耍“樟脑丸”,其实我国现行市场上尚有出售的“樟脑丸”不是用樟脑制成而是用萘制成的。萘的气味与樟脑的气味相似,但其组成和性质却大相径庭。  相似文献   

19.
1 <观察磺升华>实验,教材是这样进行的:如图1,在烧瓶里放少量碘,并对烧瓶微微加热,注意观察碘状态有什么变化,停止加热继续观察烧瓶中碘的状态变化.  相似文献   

20.
一、重视基础知识形成知识规律 1.化学实验常用仪器 (1)可加热的仪器①可直接加热的仪器:试管、坩埚、蒸发皿、石棉网、燃烧匙、玻璃棒、铂丝。②可间接(垫石棉网加热、水浴加热等)的仪器: 烧杯、圆底烧瓶、平底烧瓶、蒸馏烧瓶、锥形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