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8年最后一天,最后一分钟.此时何事最相宜?宜游?宜睡?…… 2008年最后一天的最后一个小时.此时外面还如同往常一样,安静得如此彻底.我又开始多愁善感.一年,就这样过去了,过得庸庸碌碌.明知道什么都要失去的,但还是想尽力留下点什么.消逝的,我们留不住,但我们不能让它白白溜走,给自己留下遗憾的借口!  相似文献   

2.
魔术表演为什么能如此吸引人?原因就在于它的变幻多端和神奇莫测,许多似乎不可能的事件竟在舞台上出现了,令人感到匪夷所思,于是激起人们的好奇心和美感,在解一些所谓的数学“难题”时,那些奇思妙想似乎是神来之笔,也会给人一种魔术表演的感觉,但魔术表演是极力掩盖真相的艺术,掩盖得越彻底效果越好,如果知道了真相,半点悬念都没有了,魔术表演也就变得索然无味,而对于数学题却正相反,我们就是要揭露真相,揭露得越彻底越好。  相似文献   

3.
谈起散文 ,读书人都十分怀念那已经逝去的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 ,因为那是一个文化的“黄金时代” ,它造就了一批学贯中西、文史会通的大学者 ,给我们留下了大量的文化精品 ,从那些著作中读者能够真切地领略到悠远的中国历史文化的魅力。但非常遗憾的是这种文化在新中国却有一个断裂的时期 ,随着人文学科分类的细致化 ,作为一个整体的文化被割裂成诸多独立的领域 ,因而我们的周围虽不乏各种学问的“专家” ,却很少再能看到把各种学问融会贯通的“通人”。于是 ,那种被后人称为“大散文”的作品 ,便很少见到了。虽然如此 ,五四时期的那股文化的…  相似文献   

4.
消逝的硝烟20世纪是一个动荡不安的世纪。在那些硝烟弥漫的日子时,战争恶魔们在制造和导演着战争。疯狂的战争机器一刻不停地开动着,它给我们这个生生不息的地球,留下了太多太多的痛苦和灾难。历史可以消逝,但却不能遗忘。我们在新世纪里多么希望灾难的历史不再重演……  相似文献   

5.
我们谁都知道自己难免一死。但是这一天的到来,似乎遥遥无期。当然人们要是健康无恙,谁又会想到它,谁又会整日惦记着它,于是便饱食终日,无所事事。 有时我想,要是人们把活着的每一天都看作是生命的最后一天该有多好啊!这就能更显出生命的价值。如果认为岁月还相当漫长,我们的每一天就不会过得那样有意义,有朝气,我们对生活就不会总是充满热情。 我们对待生命如此怠倦,在对待自己的各种天赋及使用自己的器官上又何尝不是如此?只有那些瞎了的人才更加珍惜光明。那些成年后失明、失聪的人就更是如此。然而,那些耳聪目明的正常人却…  相似文献   

6.
失败的英雄     
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话:体育精神是重在参与,只要拼搏过,虽败犹荣。也许这句话是对的,那些不甘服输的拼搏者,那些以微弱的劣势落败者,确实给观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但历史和现实却往往是残酷的,它无视第二,只会记下第一。  相似文献   

7.
今天一位来应聘的女老师,给我们班上了一节历史课,一节我觉得有些闷又有点好笑的课。刚开始看到她,我们都在评论:“嗯,她的形象还不错哦……”但随着她开讲后的每一分每一秒,那些美感都消失殆尽了,看来,靠外表混饭吃是行不通的,这句话还真有点道理。幸好,东华老师虽然打扮不在行,但讲起课来却胜其无数倍。  相似文献   

8.
以书为友     
看一个人读些什么书就可知道他的为人,就像看一个人同什么人交往就可知道他的为人一样。因为世界上有与人为友的,也有与书为友的。无论是书友或朋友,我们都应该择其最佳者而从之。一本好书就像是一个最好的朋友。它始终不渝,过去如此,现在仍然如此,将来也永远不变。它是最有耐心、最令人愉快的伴侣。在我们穷愁潦倒、临危遭难的时候,它也不会抛弃我们,对我们总是一往情深。在我们年轻时,好书陶冶我们的性情,增长我们的知识;到我们年老时,它又给我们以安慰和勉励。人们常常因为同爱一本书而结为知己,就像有时两个人因为敬慕同一…  相似文献   

9.
杨燕 《时代教育》2007,(9Z):110-110
2000年诺贝尔物理奖得主基尔比先生在复旦大学和交通大学访问时,特地给大学生们留下了自由提问的时间。一位大学生用英语问了一个专业的问题,基尔比先生却一脸茫然,重复后依然如此,不得不借助于翻译。第二位学生把问题在本子上写好,但开口之后,基尔比先生仍然听不懂。最后,主持人不得不要求学生一律用汉语提问。现场的一位老教授不仅连连摇头:  相似文献   

10.
家教书窗     
《家教指南》2005,(3):F003-F003
生活的魅力就在那些并不起眼的细节上。细节,是每一个人都会说不能记忆却又常常记忆的地方,它是如此的平凡,平凡得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但却是那么重要,因陋就简为我们每一次重大的进步都是在无数次细节上努力的基础上得来。  相似文献   

11.
对于那些在童年时代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的事,我想我们每个人都能清楚地记得。至少,我知道我能。尤其是十岁那年发生的那件在我的脑海里留下了很深很深印象的事,我至今仍旧记忆犹新,就好像是发生在昨天似的,尽管它已经过去了四十年。  相似文献   

12.
胡明珍 《河南教育》2005,(11):17-17
“一朵自然怒放的花胜过一千种对它有关的描述。”我不知道这句话是谁说的,但这句话却引起我无数的幻觉:诸如春天的一朵鲜花,微笑的一张脸庞,可爱的一个孩子……但更多的,使我自然而然地联想起,那些十几年如一日于菁菁校园、浑身散发着书香的教师们。每一位教师都是一朵具体的花吗?一千种对教师的称谓和赞颂,胜过一位充满生命活力和创造精神的教师吗?  相似文献   

13.
裁判亮分     
厕所是一个人们提起来大体总会觉得不雅却又无论如何不能不去的地方。动物不需要有一个被称为“厕所”的地方 ,而人类不能没有。没有考证过人类是从什么时候开始重视厕所“建设”的 ,但想来这重视一定与人类文明的进化同步。于是 ,厕所还真成了一种文化 ,它的变迁能标志出一个社会文化、文明发展的程度。厕所也是一个人们大体都不愿意多呆却又可以让人暂时彻底放松自己的地方。人放松了 ,日常不大会展示给人的一面也就会展示出来 ,并且会留下一些印记。于是 ,厕所里也有了“文化” ,这“文化”能让我们看到那些入厕者的文明程度。这三篇“厕…  相似文献   

14.
《高中生》2007,(13)
5月12日晴今天的班会课,班主任"婆妈帅哥"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这是个真实的故事。"婆妈帅哥"经常给我们讲故事,但我们知道那些故事要么是虚构的,要么就是历史书上的,他从来没有跟我们讲过有关他自己的事情,任何一点都没有提起过。  相似文献   

15.
巴黎公社革命爆发至今,已有120年历史了,公社给我们留下的许多经验和教训,至今仍是国内外马克思主义者和工人阶级从事共产主义实践的宝贵精神财富。巴黎公社革命虽然失败了,但它却揭示了这样一个伟大真理,即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既是必然的,它是任何势力都不可抗拒的历史发展的总趋势,同时,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又是长期的,是一个艰巨。复杂、曲折的历史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相似文献   

16.
试论中学生的历史感的培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莫宏雨 《历史教学问题》2007,(5):104-106,11
历史感,是人们普遍使用的一个概念词汇,例如我们常说某人有历史感,某物有历史感或某作品有历史感,等等。但什么是历史感?这或许是一个“不问人人都知道,一问却一时不知道如何回答”的问题。历史感不同于历史观,历史观就像世界观是对世界的总的看法一样,指的是对历史发展的总的和基本的看法,它说明历史怎么发展和为什么这样发展。可以说,历史观是世界观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7.
19世纪末,在内忧外患的刺激下,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志士高举救亡图存和维新变法两面旗帜,掀起戊戌变法运动,其终极目标是富民强国。虽然变法维新昙花一现,但它在中国社会近(现)代化进程当中却留下了辉煌的一页,历史意义不容忽视。特别是戊戌变法中的核心内容——政治体制改革,更是影响深远,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值得思考的历史经验与教训。  相似文献   

18.
我所关注的个性化教育,不是一种教育方法和手段,而是一种教育思想,首先是一种教育观念。因为教育的本质就是最大限度地使人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从理论上来说,“最大限度”是一个定义域,但事实上它是一个无穷大的概念,我们可以看到它,可以追寻它,也可以接近它,但永远无法触摸它,涉及它。也正因为如此,追寻教育本质才是一个富有无穷魅力的哲学命题,因为它给所有教育的寻梦者留下了广阔的探索空间。  相似文献   

19.
从观众学的角度看解放区戏剧的繁荣邹红在中国现代戏剧史上,解放区戏剧应该有着一个特殊的位置。尽管这一时期的戏剧并没有给我们留下多少传世之作,那些当年轰动一时的剧本也很难在今天的观众中产生共鸣,然而,这一时期的戏剧活动却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启示,其中不乏理...  相似文献   

20.
蓝瓦松     
我们现在的孩子,会确切地知道太平洋彼岸有一个美国人叫"奥巴马",却不会知道自己祖父住过的老家的屋顶上,曾经生长着一种植物,叫"瓦松"。瓦松,在我的少年记忆中,却留下如此深刻的印象,以至每当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