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卑”与“自信”是截然不同的心态。人们常说自信是事业成功的保障。相信自己,相信自己一定能成功,往往很多问题会迎刃而解。而“自卑”则会影响人战胜自身的弱点,以至于在工作和生活中处于被动地位。  相似文献   

2.
◆上海市市北中学高二(3)班/顾毅君生活中,真正自信必是有勇气正视自己的人,而这样的自信又往往与对自己的怀疑和不满有着内在的联系。事实上,几乎所有的天才都并非自信的人,相反却是有几分自卑,他们知道自己的弱点,为这弱点而苦恼,又不肯毁于弱点,于是奋起自强,有了令人吃惊的成功。周国平《智慧与人生》中有一句发人深省的话:“我相信,天才骨子里大都有一点自卑,成功的强者内心深处往往埋着一段屈辱的历史。”请以此材料为话题,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题目自拟。成功者的背后究竟是什么在支撑着他们?读了周国平“我相信,天…  相似文献   

3.
自信是一个人成才素质中的重要因素。有一位名人说过:“一个人的失败,其实质是自信的丧失。”生活中不难发现,自信与自卑两者的累加效应:愈是自信,愈成功,愈成功愈自信。反之,愈是缺乏自信则会导致更深的自卑。下面两篇文章都谈到了自信和自卑的问题,想想自己有没有自卑的心理,为什么会产生那样的心理?你准备怎样战胜这只纸老虎?  相似文献   

4.
了解自己的弱点,为这弱点而苦恼,又不肯毁于弱点而奋起自强的成功者们往往更有勇气正视自己,他们有几分自卑却拥有真正的自信。《智慧与人品》中有一句发人深省的话。“我相信,天才骨子里大都有一点自卑,成功的强者内心深处往往埋着一段屈辱的历史。”是啊,只有勇于正视自己,敢于挑战自己的人,才能成为最终的成功者。人无完人,每个人身上都有弱点。由于这些弱点,会产生自卑感也是理所当然的。既然每个人都有些自卑,那是不是每个人都有当“天才”的资格呢?当然不是。有人自卑,他知道自己的弱点,可什么也不做。宁愿相信这是注定…  相似文献   

5.
《高中生》2006,(7)
感谢自卑生活中,真正的自信者必是有勇气正视自己的人,而这样的自信又往往与对自己的怀疑和不满有着内在的联系。事实上,几乎所有的天才都并非自信的人,相反倒是有几分自卑,他们知道自己的弱点,为这弱点而苦恼,又不肯毁于弱点,于是奋起自强,有了令人吃惊的成就。请以“感谢自卑”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提示:这是一个思辨性很强的话题,“自卑”即“知道自己的弱点,为这弱点而苦恼,又不肯毁于弱点,于是奋起自强”。理解了“自卑”的特定意义,就不会写偏了。首先,“自卑”不是简单意义的伤心、沉沦,而是发现自己不如别人时的自我振奋,是人生更高意…  相似文献   

6.
段国辉 《学习之友》2008,(10):10-11
“失败是成功之母”,这是千年古训。但从中小学生的心理特点这个角度来说,我认为,“成功”才是成功之母。一次刻骨铭心的失败,往往会摧毁一个人的自信,甚至因此毁了他的一生:而一次小小的成功却能够激活一个人潜在的巨大的自信.使他走向新的成功。  相似文献   

7.
自信是人的心理健康的主要标准,甚至是核心标准。帮助幼儿树立自信心,是幼儿形成健康人格的关键。如何帮助幼儿树立自信心,已有许多文章从正面论述过。本文拟从自信的反面──自卑的角度,阐述如何帮助已有自卑感的幼儿克服自卑,重建自信。自卑是人格的一种不平衡状态,人不会长久忍受它而必定寻求建立新的平衡的出路,这通常是通过心理防卫机制完成的。影响人的自信水平的因素有两个:一是内部因素,即个体自身的实力;另一个是外部因素,即周围人对个体的评价与态度。与此相应,生活中人克服自卑的方法也有两种。一种是努力消除引起自…  相似文献   

8.
自信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获得成功。读书的希望成绩优秀,演戏的希望观众喝彩,做工的希望超额完成任务,经商的希望挣钱,从政的希望政绩显赫……成功要具备诸多因素,自信就是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因素。所以爱迪生在认真总结了自己的一生后,得出了这样的结论:“自信,是成功第一秘诀。”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其实自信就是一个人建筑在他对自己前途充满必胜信念基础上的最优秀的心理素质,它不是盲目自大,乱拍胸脯,而是一个人走向成功所具备的智慧与才能的结晶。固然,盲目的自信是自大,要不得;而妄自菲薄,过度自卑也要不得。试想,每当去做…  相似文献   

9.
把握成功     
通往成功的大道千万条,人们的成功心理却不外乎两种:一种是追求荣誉的成功心理,另一种是“力争做好、做得更好”的成功心理。前者追求成功的动机在于赢得荣誉,如获得社会的赞许、他人的尊敬、羡慕等等,其直接来源于儿童心理,是一种不成熟的成功心理,与之相伴的往往是个性心理的消极面,如自卑、孤僻、虚荣、反社会等;后者是对自己面临的每一件事都尽自己所能去做,正如一句广告词所说:“也许我们不是最好的,但我们可以做得更好。”这是一种成熟的成功心理,建立在独立、自尊、自信等个性品质之上。 持前一种成功心理的人注重结果…  相似文献   

10.
黄玉 《辅导员》2010,(18):39-40
自古以来,中国人的“精、气、神”令华夏族生生不息、繁荣昌盛,这其中之“气”即“气度”。看东篱子先生的《气度决定高度》一书,其中有几句话令笔者折服:“有气度之人,刚毅坚韧、大度宽容、自信从容中见气定神闲。有气度之人,身处逆境时不怨天尤人,身处顺境时处之泰然。有气度之人,能忍他人所不能忍,容他人所不能容。有气度之人,在涨跌之间显沉稳,在沉浮之中展气魄,在得失之中见胸襟。有气度之人,世事洞明,人情练达。”  相似文献   

11.
杨立行 《家长》2013,(1):34-35
美国职业橄榄球联会前主席杜根曾指出:“强者不一定是胜利者,但胜利迟早都属于有信心的人。”后来,杜根主席的这一观点被后人归纳为“杜根定律”,也就是说,信心是决定成败的关键,只要拥有自信,最终便能获得成功。 自信心是孩子成才与成功的前提条件,自信的孩子对自己的能力有正确的认识,对所处的环境也更有安全感。而一个缺乏自信、充满自卑的孩子,在生活或学习中稍微遇到困难和挫折就会发生问题。有些时候,父母的不当教育方法,很容易让孩子的自信受到严重打击。  相似文献   

12.
教学《一路花香》时,我让学生思考、讨论故事的寓意。 学生纷纷发言,一学生说:“人,不能自卑,要有自信……” 这个回答引起了我的注意,我小心翼翼地问:“在我们中间谁有自卑心理?请举手。”  相似文献   

13.
一位记者曾问一位企业家 :“你成功的秘诀是什么”,回答是 :“自信”。自信 ,使人敢于挑战自己 ,并不断的超越自己 ,自信还能使人的潜能得到最佳状态的发挥。因此 ,我们的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 ,一定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并善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只有学生拥有了自信心 ,才能扣启事业成功的门扉。一、自信是学生挑战自己的武器俗话说 :“金无足赤 ,人无完人”,人从一生下来就注定自身有很多弱点 ,例如 ,自卑 ,懒惰 ,不求甚解 ,等等 ,这些弱点正是人类成功的大敌 ,人拥有这些弱点 ,就会不求上进。但是 ,许多人不敢正视自己的弱点 ,或不愿正…  相似文献   

14.
自卑和自信     
<正>一我信任自卑者远远超过信任自信者。据我所见,自卑者多是两个极端。其一的确是弱者,并且知道自己的弱,于是自卑。这种人至少有自知之明,因而值得我们尊重。其二是具有某种异常天赋的人,他隐约感觉到却不敢相信自己有这样的天赋,于是自卑。这种人往往极其敏感,容易受挫乃至夭折,其幸运者则会成为成功的天才。相反,我所见到的过于自信者多半是一些浅薄的家伙,他们虽不低能但也绝非大材,大抵属于  相似文献   

15.
作为教师都会有这样的感受,即责任感与使命感、自信与自卑、压力与困惑等。这些心理感受会依据每个人不同的经历、不同的性格特征和心理承受能力等多种因素,赋予自身相应的情感、动机、目标、态度、行为和结果。好的结果自然会给人一种成功而愉悦的心理体验,使人更加自信;反之,不好的结果便会给人一种不良的、  相似文献   

16.
王亦戎 《时代教育》2007,(6Z):117-117
1爱的内涵 埃里希.弗罗姆说:“爱是一种艺术。”其实,爱是人类生存在这个世界上的一种积极力量,让我们能克服孤独、排除自卑、增强自信、赢得自尊,没有爱的人无法生存。[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赵锋 《上海教育》2006,(1A):27-27
如今的职业学校学生往往被社会贴上了“失败者”的标签,而上海市医药学校以艺术教育为突破口,让这些“失败者”重新找回了成功的自信。该校的做法给我们一个重要的启示:教育要做的就是让每一位学生体验成功,找回自信,而不是在筛选和淘汰中塑造“失败者”。[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有一份宝藏——呵护生命的教育》一书中对教育和孩子的心灵有这样一句精彩的阐述:“只教给人知识,而没有教给人自信的教育称不上成功的教育,知识有老化的时候,自信却能让心灵永不老化。”看来,教育不应只是传统意义上的知识和技能方面的传承,教育应铸就学生自信的人生,因为有无自信关系着人一生的成败。  相似文献   

19.
自卑和自信     
一我信任自卑者远远超过信任自信者。据我所见,自卑者多是两个极端。其一的确是弱者,并且知道自己的弱,于是自卑。这种人至少有自知之明,因而值得我们尊重。其二是具有某种异常天赋的人,他隐约感觉到却不敢相信自己有这样的天赋,于是自卑。这种人往往极其敏感,容易受挫乃至夭折,其幸  相似文献   

20.
赏识的魅力     
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认识到,尊重、相信、理解、激励、包容等“爱”的手段,能使学生克服自卑,唤起自信.增强兴趣.激活潜能。我深切地尝到“赏识教育”带来的的喜悦与成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