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森林里的鸟儿原来都不会唱歌。有一天,从很远的地方飞来了一只很会唱歌的云雀,她的歌声婉转动听,打动了森林里所有的鸟儿。鸟儿们一致要求云雀教他们唱歌。云雀答应了。第一天,云雀先教大家唱音符。她教一声,大家就唱一声。为了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云雀便一个个地考试。第一个被点到的是乌鸦。乌鸦红着脸,扭扭捏捏地站了起来,不好意思地发出了声音。由于紧张和羞涩而走了调,引得大家哄堂大笑。这一来,乌鸦更害羞了,脸红到了脖子根儿。它暗地里想:“真丢人!”云雀制止了大家的笑声,耐心地帮助乌鸦纠正发音。乌鸦却想:“这不是存心丢我的面子…  相似文献   

2.
在大海的中央有个小岛,一只乌鸦就在这里筑巢。小岛很小很小,在雏鸦破壳而出后不久,乌鸦便无法为自己和雏儿觅得足够的食物。于是老乌鸦便决定回到大陆。乌鸦用爪子抓住一个雏儿,带着他飞越大海。然而,路途遥远,老乌鸦飞得很疲倦了,他慢慢下降,翅膀拍打得也越来越慢。老乌鸦问小乌鸦道:“要是我变得衰老不堪,而你却长大成人,强壮有力,你会不会照顾我,把我带来带去?你把实话告诉我!”小乌鸦很快地回答道:“我会照顾你的,爸爸。”因为他怕老乌鸦会把自己丢在大海里。乌鸦继续飞行,可他越飞越累。“我的儿子没说实话,”他想,于是松开爪子,使雏…  相似文献   

3.
漫画中的袋鼠妈妈真的需要帮助,你看她多累呀!但面对小狗热情的帮助,她又很担心。 正在袋鼠妈妈左右为难的时候,两只乌鸦提醒她:“我看他是不怀好意!”“他只不过是想出名而已!”两只乌鸦不正是很多旁观者的缩影吗?我们大家或许都做过这类“好人”吧。我却要说,  相似文献   

4.
被狐狸用花言巧语骗走了嘴里的肉后,乌鸦很后悔,她暗暗发誓:“我今后再也不轻信别人了!”有一天,乌鸦口渴了,她飞到小河边去喝水。喜鹊忙退到旁边,有礼貌地说:“乌鸦小姐,你好。你口渴了吧,请先喝吧!”乌鸦心中嘀咕:喜鹊今天怎么如此热心?噢,也许他怕水里有毒,让我先尝一下?哼,我才不上当呢!乌鸦远远地望着水井,又向井台飞去。正在打水的毛驴舀了一杯水,热情地说:“乌鸦小姐,你想喝水吗?”乌鸦又警惕地想:毛驴今天打水让我喝,难道他想趁我不注意时,把我抓住?我可不能再受骗了!就这样,乌鸦飞了一天,一滴水也没…  相似文献   

5.
在一次展示课上,教师执教《狐狸与乌鸦》,时过半,师发问:同学们,我们来表演一下好不好?大家异口同声说好。两个同学早已来到讲台前,一位不待教师说便“自觉”戴上狐狸的头饰,另一位当然选择了乌鸦。老师早已放好一把椅子,扮演乌鸦的同学一下跃上去站在椅子上,顺手把一块纸作的“肉”叼在嘴  相似文献   

6.
乌鸦传奇     
“不祥之物” 乌鸦的名声不好。不少老百姓相信“乌鸦叫,祸来到”,视其为“不祥之物”的大有人在。中国如此,外国也不例外。据说,当年在法国凡尔赛宫巨大的拱形窗前,法国王后玛丽正在梳理垂落腰间的秀发,一只乌鸦悄无声息地停落在她沽白的衬裙上。这位绝代艳后不仅原谅了这只狂妄无礼的乌鸦,还给了它美味的面包屑,以示“王室与动物之间的友好”。1793年.玛丽王后丧生于法国大革命的断头台。从此之后.这只曾让欧洲公爵们羡慕不已的乌鸦,便成了民众口中死亡的象征。  相似文献   

7.
快乐恰恰恰     
本人一向“命苦”,初中时就天天被“慈祥”的老师盯着、揪着、训着,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以为上了高中就会时来运转,可谁知老天爷偏要“磨练”我,让我遇上了这对“雌雄双煞”。雌煞苗苗乃我的同桌也,她那好听的名字和她“魔鬼”般的身材简直是鲜明的对照。每天上课时,她那犹如喜玛拉雅山般雄伟的身体简直把我挤得喘不过气来,一张桌子她就占去了99.99%。每当我诚恳地向她要回我的“领土”时,她总是客气地说:“瞧你瘦得跟‘面条’似的,要那么大地方干什么?难道要种冰淇淋不成?”雄煞乃我那将成为世纪“歌王”的前桌也,此人特别喜欢流行音乐…  相似文献   

8.
一天,俄国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的女婿去看望岳父,只见托尔斯泰全神贯注地望着窗外,便问岳父在看什么。托尔斯泰回答说:“我在看大树枝上的乌鸦,现在这只乌鸦就是我的老师。”女婿听了,感到不甚理解。托尔斯泰解释说:“因为它教会我如何生活。”  相似文献   

9.
好的板书是一篇微型教案,下面谈谈我对《狐狸和乌鸦》这课的板书设计。课文导入,板书课题时,我有意将狐狸写在左下方,乌鸦写在右上方,一改通常板书课题形式,为的是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疑惑,立即有人发问:“老师,为什么将狐狸写在左下方,而把乌鸦写在右上方呢?”我正要回答,有学生说:“我知道,因为狐狸在地面上,而乌鸦是停在树上的。”于是,我便在狐狸和乌鸦之间加上一个“和”字,说述:“狐狸和乌鸦之间会发生什么事呢?今天,我们学习这篇课文就知道了。”这样的导入也为下文的学习作了铺垫。《狐狸和乌鸦》这篇课文…  相似文献   

10.
一个好会計     
我校的毕业生,大家一谈起来,就会谈到了郝美英。郝美英同学现在是一个生产队会计。她在1960年离开学校,到家第二天,便扛着铁锨和社员一道去挖地。有人问她:“你们中学生,也能干这个活?”她说:“农业中学是咱庄稼人的学校。俺上农业中学,就是为了将来种地的。”她白天跟社员下地,晚上帮助大家记工分,大家很信任她,不久就推选她担  相似文献   

11.
最近,有位同事不断地向我抱怨她的朋友不替她保守秘密,使她遇到了很大的麻烦。这让我想起一个小时候看过的故事,这个故事直到现在我仍记得很清楚,因为这个故事说出了一个为人处世的道理。森林里,狐狸垂涎刺猬的美味很久了,但一直苦于刺猬的一身硬刺——只要狐狸一靠近,刺猬便蜷成一个大刺球,让狐狸一点办法都没有。刺猬和乌鸦是好朋友。一天,刺猬和乌鸦聊天,乌鸦很羡慕刺猬有这么好的铠甲,便说:“朋友,你的这一身铠甲真好啊,就连狐狸都没办法。”刺猬经不起乌鸦的吹捧,忍不住对乌鸦说:“其实,我的铠甲也不是没有弱点,当我全身蜷起时,腹部还…  相似文献   

12.
过了一会儿,拉娜跳起来说:“我想到了,横批是‘缺衣(一)少食(十)’!”话音刚落,大家就被一股风吹了起来。黛莎大声喊道:“快,大家手拉手,别分散了!”她们把手抓得紧紧的,因为每一个人都知道等待着她们的是一场残酷的战斗。突然,朵朵她们闻到了一股刺鼻的味道,失去了知觉。等大家醒来,发现她们已经来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你们好。”声音是从西边传来的,大家向西边望去。呀!有一只披着斗篷的大乌鸦正面露凶光瞪着她们。黛莎说:“乌鸦王,你终于露面了,快把小王子交出来!”乌鸦王狞笑着说:“就你们?我看你们现在是自身难保!”说完,便一溜烟消…  相似文献   

13.
有感于“细则不能否定原则”胡颖华,邵剑据悉,某市A公司的一位眼务员在为顾客取布料时,不小心把身子压在了柜台上,结果被公司罚款100元,因为她触犯了公司规定的“上班时间不允许趴在柜台上”的原则。对此她的任何解释都无济于事,因为该公司有一条得到大家公认的...  相似文献   

14.
英格兰有一只猴子,由于平时被人用链条缚在一根木杆上,所以常常爬到杆顶上蹲着,连吃食物时也这样。邻近树林里的乌鸦常常乘机疾飞而下,把猴子手中的食物抢劫一空。猴子气恼万分,却无可奈何。一天,它终于想出了一条妙计。这天早晨,这猴子好像得了什么急病似的,拿着食物,没精打采地慢慢爬下杆来,两手抚胸,样子十分痛苦。它在地上一连打了几个滚后,就双目紧闭,口吐白沫,一动不动,食物也撒在地上。一群乌鸦以为这只猴子已经死了,便一哄而下,争抢它的“遗产”,有一只还得意洋洋地跳到了猴子“尸体”上。突然,猴子一跃而起,一把抓住那只乌鸦“狞笑…  相似文献   

15.
在一些人的心目中,乌鸦因为其浑身乌黑及其叫声难听而被人们视为不祥之物,但近来许多科学家的研究表明,乌鸦是鸟类中的“爱因斯坦”,它们甚至比狗和猿猴都要聪明。科学家们观察研究后发现:乌鸦会把核桃扔到马路上,让汽车替它们把壳压碎,再吃壳里的核桃仁;乌鸦的记忆力也很惊  相似文献   

16.
乌鸦落选     
第26届选美大赛就要开始了,大多数的鸟类都去报名参加了。只有乌鸦没去,为什么呢?我不说大家肯定也知道——那就是它的羽毛太丑了,连乌鸦自己也觉得。它想,要是我插一点儿孔雀的羽毛在自己身上,不就会变得更美了吗?乌鸦为自己的聪明而感到自豪。它立刻起身去找孔雀,走到半路时,看到两只雄孔雀在打架,身上的羽毛都落下去了,它们都没有发觉,倒是乌鸦看到羽毛像看到金银财宝似的,把羽毛捡起来,插到自己的身上后,便美滋滋地回家了。过了几天,选美大赛开始了,乌鸦一上台,场下就是哄堂大笑,乌鸦不明白大家为什么笑它。回到家后,乌鸦拿来一面镜子,…  相似文献   

17.
乌鸦?呵呵,不用把嘴巴张得那么大。我说的乌鸦,不是小时候我们学过的《狐狸和乌鸦》中的那只笨蛋乌鸦,而是我们班的一名女生苏涓。想知道她为什么叫乌鸦吗?想知道她是个怎样的女孩子吗?呵呵,不用着急,待我慢慢说给你听。苏涓是我们班最高的女生。圆圆的眼睛、直直的鼻子、特别馋的嘴,还有一张黑黝黝的脸。也正因为这张脸,她得到了一个美称“乌鸦”。当然了,这只是一部分原因。苏涓是性格非常随和的那种女孩,从不喜欢和别人斤斤计较。同学们一遇到她,总喜欢叫她的美称———乌鸦,还经常开玩笑地问她,那些小乌鸦没有肉吃,会不会饿着了……我想…  相似文献   

18.
受骗以后     
自从被狐狸骗走了一块到嘴的肉以后,乌鸦一直很后悔。有一天,乌鸦又得到一块肉,当她在一棵大树上歇脚的时候,碰巧又被出来寻找食物的狐狸看见。“亲爱的乌鸦小姐,你好啊!”狐狸一边挠着头,一边奶声奶气地问。“哼"”乌鸦瞟了狐狸一眼,转了一个方向。“哎呀,您还生气呀!我上回只  相似文献   

19.
放养宝宝     
小安琪1周岁了,长得水灵灵的,人见人爱。全家人更是把她当成了掌上明珠。自从荣升为“妈妈”后,安琪妈对宝宝的教养方式一直很关注,也一直在探索。她不想因为家人的溺爱而使得宝宝贴上“任性”、“蛮横”的标签。小安琪活泼好动,一刻都停不下来,这使得照顾她的大人很吃力,大家都想忙里偷闲,趁着小鬼不注意,“懒”上一会,  相似文献   

20.
自从乌鸦爸爸把小石子丢进瓶子里喝水,得到大家的赞赏后,乌鸦家可热闹了。所有的动物都争着和乌鸦爸爸套近乎,今天这家请它去做客,明天那家请它去剪彩。记者纷至沓来,就连老虎大王对它也敬重三分。那只从它嘴里骗走肉的狐狸,更是三天两头提着肉往乌鸦家送。一时间,乌鸦爸爸风光得不得了,不但频频在电视上不厌其烦地向大家讲那给它带来荣耀的喝水经历,就连动物王国中的贵族也高薪聘请它当家庭教师。可最近,乌鸦爸爸对它的这段“荣耀”却再也不向别人吐露半个字了。这是为什么呢?原来,乌鸦爸爸带着它那两个儿子出去玩的时候,又把它那引以为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