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首诗是一个宇宙,一首诗是一片风景,一首诗是一种形式,一首诗是一座宝藏。斯德曼(Stedman)说:“诗是一种富有韵律而且充满想象的语言,它表现着人类灵魂的创造、趣味、思想、情感与洞察。”我们要欣赏新诗,首先必须了解新诗的含义和特质。新诗相对于旧诗,就如同现代相对于传统,所以新诗也叫现代诗,是现代人用现代的语言,表现现代人的情感、思想、生活的诗。一切文学的发展,都像长江的后浪推动前浪,所谓“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从诗歌的发展历史来看,新诗的萌芽、茁壮、兴盛,是必然的现象。它是以最精炼而富于音乐性的语言,藉诗…  相似文献   

2.
在词和时间的边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这是关于诗的探索的 ,也是有关存在的。在语言和词语中寻找家园 ,在时间中寻找本质 ,在我们现实的边缘寻找真实。无论那一种寻找 ,都是我们特有的独立姿态。一首诗的诞生是一种发现和命名 ,它的诞生也是世界的诞生 ,是“自我”诞生。所以 ,诗唯其发现才是正道 ,这是诗之所在 ,存在之所在。  相似文献   

3.
诗人是美的语言铸造者和富有者。诗歌的语言必须是美的——精美、华美、优美……那么,这一被搁置多年的命题的提出,究竟依据何在? 高尔基在《给斯尔格维支》的信中,曾严肃提出:“必须掌握诗的形式,只有用合适的优美的外衣装饰了您的思想的时候,人们才会倾听您的诗。”诗歌,要表现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崇高的精神美,没有“合适的优美的外衣”,岂能相称?  相似文献   

4.
论文拟从三维视野出发,以艾青在建国前后创作的诗歌为中心,具体探讨政治抒情诗所取得的成就以及存在的局限:一是“政治”视野,二是“抒情”视野,三是“诗美”视野。以“政治”入诗可以知历史兴衰,以“抒情”写诗可以抒写人性之真,以“诗美”为基点可以让诗达至情景交融之境。因而,只有三者的有机统一,政治抒情诗才会实现最高的思想与艺术境界。  相似文献   

5.
常彦 《现代语文》2009,(4):133-134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思想的直接表现。人的思想只有在语言材料基础上才能产生和存在。完全没有语言的材料和完全没有语言的思想是不存在的,所以,语言又被称为“思想的外衣”。在写作过程中只有掌握并运用好语言,才能突显写作者的思想感情,文章才有生命力。  相似文献   

6.
研究现代诗学思想,不涉及其与语言的关联简直是不可能的。本文对海德格尔的语言存在论诗学进行了学理性的探讨,得出了“原初的语言是诗”这一具有存在论意义的语言论诗学之思。对海德格尔语言存在论诗学思想的研究有助于深入理解现代西方诗学的学术路向。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刘勰《文心雕龙·风骨》篇中的“气骨”含义阐幽发微,并以此发端,对高诗进行全面剖析,认为高诗的“气”指的是作品的思想情感,这与作家本体的意气有关。由于作家本体意气骏爽,故其诗在思想情感上才呈现出一股纯正清明之气;高诗的“骨”主要指作品语言的端直坚实,端直坚实才算为“正骨”。高适诗的骨力具体表现在庄重、典雅、质朴、明快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著名学者林庚先生曾说过,我国古代诗人是“敏感而有修养的”,他们似乎参透了深奥的美学和心理学原理,创造了耐人“触摸”的精妙的诗歌语言,这语言是不可能作出“科学”的解答的。诗歌是激情和想象的艺术,只有用你的激情与想象去品读,“诗的感觉”才会喷涌而出。  相似文献   

9.
一首诗是一个宇宙,一首诗是一片风景,一首诗是一种形式,一首诗是一座宝藏。斯德曼(Stedman)说:“诗是一种富有韵律而且充满想象的语言。它表现着人类灵魂的创造、趣味、思想、情感与洞察。”我们要欣赏新诗,首先必须了解新诗的含义和特质。新诗相对于旧诗。就如同现代相对于传统,所以新诗也叫现代诗,是现代人用现代的语言,表现现代人的情感、思想、生活的诗。一切文学的发展,都像长江的后浪推动前浪,所谓“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从诗歌的发展历史来看,新诗的萌芽、茁壮、兴盛。是必然的现象。它是以最精炼而富于音乐性的语言,藉诗人自我内在的体验与感觉。创造新的意象与境界,来表现生命的真理。它是一种精炼的语言,它具有音乐性,它是诗人对生命的观察和体验,它是一种创造,它富有想象力,它表现生命的真理。  相似文献   

10.
“诗缘情而绮靡”。有感情,艺术形象才有生命;有强烈的感情,艺术形象才有旺盛的生命。“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新考纲把对古典诗词思想情感的鉴赏,与语言、技巧、形象并列为四大考点。那么,在诗歌鉴赏中怎样进行思想情感的分析呢?、  相似文献   

11.
海德格尔诗学与《庄子》诗学思想在许多方面都存在着可通约性:都认为文艺在本源和本质上乃“神圣自然之馈赠”;都采用了“思.语言.诗”的基本维度和基本路向;都采用了“去蔽”的思维模式和思想方法;都采用了“对话.复调.道路”的言说方式等等。这些本质上的可通约之处,很可能为我们的“生产性对话”提供一些新鲜的话题,产生有价值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语言是思维的材料”——这是关于语言与思维的关系的一种说法。如果把它绝对化,认为:语言和思维有不可分割的关系,不可能有没有语言的思维,则似乎欠妥。不过,语言对于它所表达的思想,也确实存在“是它的材料“这样一种关系。“语言是表达思想、交流思想的工具”——这是关于语言与思维的关系的另一种说法。语言是由表达思想、交流思想的需要产生的,这是事实。要注意的是:思想在没有被表达、被交流之前就存在。  相似文献   

13.
海德格尔的真理之思是其哲学、诗学与美学思想中的核心命题,其通过真理的“遮蔽一敞开”涵摄性运演机制彰显诗学的本源性内涵及诗人之诗才等重要思想。梳理“真理之非本质”“存在者之真理”以及“存在之真理”3个层面的蕴义,旨在彰显出海氏真理观内在旨趣,并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传统形而上学真理观的“符合论”色彩,赋予真理源初性的存在论意义。  相似文献   

14.
提到绝句,不少人会很快地说,所谓“绝句”,就是“截取律诗的四句”。绝者,截也。如果用这句话来解释“绝句”的名称来源,那是不对的。因为绝句名称的来源先于律诗,不可能由律诗截取。 绝句是以四句为一首,每句五言或七言的诗。然而,这种体式的诗,为什么叫“绝句”呢? 我们知道,光是一句诗,无论是五言还是七言,都很难完整地表达一个概念;同时,不管多么长的诗,也总不能一口气读下去。一般地说,从语言、音节和思想内容都需要连续四句停顿一下,这个观念是长期自然形成的。在我国最早的一  相似文献   

15.
舌头的自我许可:"第三代诗"深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三代诗”是一种语言意识觉醒之后的真正具有文学史意义的写作,是一代青年诗人在强大汉文化传统压力下所采取的语言戏拟策略。诗人们坚持“诗就是诗”,诗就是语言对生命欲望和事物本真存在的直接命名,强调与生命同一的语感。拒绝情绪和意象,力求语言在自身的言说中进入当代事物和感性生活。“第三代诗”自觉地以语词为行动,消解了传统意义上的诗的人文取向和形而上品质,包蕴着特定的后现代主义的怀疑和批判精神。  相似文献   

16.
<正> 艾青说过:“一首诗的胜利,不仅是那诗所表现的思想的胜利,同时也是那诗的美学的胜利,一一而后者,竟常被理论家们所忽略。”所谓“诗的美学”,自然不是专指诗的艺术技巧、语言形态,而是指诗的思想与艺术,内容和形式的和谐、统一,是这个统一体所展示的艺术美。五十多年来,艾青在探索、寻觅光明,追求真理,也探求“诗美”,他在诗的理论和创作实践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研究艾青关于“诗的美学”的理论和实践,对于发扬新诗的现实主义传统。繁荣新诗创作,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17.
许洁洁 《作文》2023,(9):42-43
<正>有一次,牧心草老师对诗蕴说:“你很有写诗的天赋。”但诗蕴一脸困惑:“可我连什么是诗都不知道,怎么可能会写诗?”同样的事情还发生在赖舒月身上。“你的语言很有趣,而且细节满满。你很会写作呀!”牧心草老师对赖舒月说。可赖舒月不这样认为:“可能吗?骗我的吧。”其实,我们应该相信自己会写作,而且要经常练习写作。如果写作真有秘诀的话,那应该是自由写。  相似文献   

18.
万物皆有语言.语言能够描述事物的本质,所以科学家有“大自然的话言”之说.但语言嫡属人类,因为人类有思想,发诸语言. 将思想诉诸语方,就是表达.所以有“在心为志,发言为诗”之说.古代“乐府”存在的意义大概在于统治者想通过对民间诗歌的采集,以此收集老百姓的心里话.  相似文献   

19.
诗是文学中的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作品,它以语言的手段来表现万事万物,是一种创生性语言,是在心理场中生存的一种超越各个意象的具体属性之和的新质。诗的语言作为诗歌意象的物质外壳,它是意象符号的符号,具有“内指性”。海德格尔认为“日常语言”重在工具性,而“诗的语言”重在其所蕴含的精神力量,本质上是一种“言外之言”、“无言之言”,是诗人心中丰富、深刻的情感表现。  相似文献   

20.
“思”与“诗”是人类“应和着道说而说”的两种基本方式,它们之问既有“隐蔽的亲缘关系一,又有一条“很深的鸿沟”,在“遥遥相隔”的两座山上“比邻而居”。这既决定了它们“对话”的必要,又提供了它们“对话”的可能。通过“思与诗的对话”,人类可以重新达乎“诗意地栖居”。这种“诗意地栖居”乃是通过“语言”的“诗化活动”来实现的。“思”与“诗”的分离导致了“语言本质”和“诗意栖居”的双重失落,而“思与诗的对话”正是人类“追忆”和“重返”精神故园的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