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陈红美 《文教资料》2008,(32):22-23
托马斯-哈代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著名的诗人、小说家.<牛群>是他于一战期间发表的重要作品.本文试从该诗的写作背景出发,分析该诗的意义,以及意义的表现手段,从而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该诗以及诗人的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3.
孙秋英 《现代语文》2010,(5):117-118
<正>曾以《昨夜之歌》和《北游及其他》两部诗集而被鲁迅赞为"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1]的冯至(1905—1993)是中国现代最著名诗人之一,他的诗歌多深沉、含蓄,于平淡中见奇巧,其诗歌的盛誉几乎贯穿了整个现代文学。其中  相似文献   

4.
《踏青的风日》是一篇情文并茂的优美散文。作者以精炼的笔墨,豪迈的激情,抒写了自己早春风日踏青的独特感受,洋溢着浓厚的诗意和深刻的生活哲理,读之使人如饮甘露,如品香茗。文章开头即平中见奇,扑面来了一句“刮了一天的大风”作为“踏青”的气象报道,着实让人费解。在通常情况下,人们都喜欢在风和日丽的天气里到野外去饱览一下大自然的美景,感受一下大自然的温馨,放松一下紧张的心情,一旦遇上大风,又有谁不感到晦气和遗憾?如果要记上几笔,肯定也会加上“不巧”二字。可佩芝先生却显示了与众不同的气度,顶着这场大风却让感情的涌泉如万斛…  相似文献   

5.
《踏青的风日》是一篇情文并茂的优美散文。作者以精炼的笔墨,豪迈的激情,抒写了自己早春风日踏青的独特感受,洋溢着浓厚的诗意和深刻的生活哲理,读之使人如饮甘露,如品香茗。  相似文献   

6.
鹅、鹅、鹅……高洪波最近,妈妈总爱捉住我, 逼我背一首古怪的儿歌: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听说这是一位古代的神童, 七岁时写下的“大作”。可我却背得结结巴巴, 气得妈妈说我“笨脑壳”。我只好背得滚瓜烂熟, 妈妈显得特别快活。从此,每当家里来了客人, 我都要牵出这只倒霉的“鹅”。听到了一声声的夸奖, 妈妈就奖我美味的糖果。好像这是我写的诗篇, 其实,我从来没有见过白鹅。我家小小的阳台上, 连只小鸟都不曾飞落。更别说从那“曲项”里向天唱出的美妙的歌! 真的,我不愿当什么“神童”, 更不想靠“白鹅”啄来糖果。如果妈妈带我去趟动物园, 那才是我最大的快乐! “诗歌,太遥远了!”“只有大诗人才能写出诗歌来,我哪会写诗呀?”“我的生活太平淡了,找不到可以用来写诗的素材。”这些都是同学们面对写诗所发出的感叹。诗歌真的那么高深吗?我们的生活中真的就找不到可以用来写诗的题材吗?  相似文献   

7.
现代著名散文家、画家丰子恺自幼受家庭信奉的佛教思想影响,与佛教结下不解之缘。他的散文常常于平实、质朴、精细之外,又带有一些点染着宗教意味的宁静、冷寂、深沉、洞彻。《梧桐树》通过写梧桐从新桐初乳到绿叶成阴,直到黄叶  相似文献   

8.
陈霞 《考试周刊》2013,(5):22-23
《补墙》是美国著名诗人弗罗斯特创作的一首无韵体诗,它运用传统的诗歌技巧及朴实的文字,表达了深邃而复杂的主题思想。  相似文献   

9.
《生活》,一篇蕴含着深刻哲理的散诗,百读不厌,耐人寻味。  相似文献   

10.
面前摆着学生的两篇作文——《我的一天》,我读了一遍又一遍。这两篇作文均出自高中毕业班学生之手。他们四点多钟起身。深夜十一点才休息,睡眠仅有五个小时。去掉用饭时间、课间休息和午休,每天用于学习的时间不少于十五小时。他们整天在“题海”中游泳,在“测验”中苦度,被弄得“晕头转向”。他们把自己比作“笼中的鸟”,羡慕在天空中“自由  相似文献   

11.
把一篇幻想类的作文写成这般模样,是相当有创意的,让人有耳目一新之感。这篇文章从形式到内容都有可圈可点之处。首先看它的开篇四个字:“漫步枫林”,一入眼,便是一个大气的充满优雅、感伤情怀的全景。我要向你们指出的是,这种笔墨,往往提示越少,留给读者的想像空间就越大。只有四个字,读者却仿佛看见一片火红的枫林之中孤独移动的身影。接下来,马上切换出一个大特写镜头:一位沧桑老人心情复杂的一笑。这样的大开大合,确实够炫、够酷!十分吸引眼球。其次,作者在主题的开拓上,也是别有一番新意,让人回味。文章中有对超现代设备的幻想:善解人…  相似文献   

12.
生命金克木生命是一粒白点儿,在悠悠碧落里,神秘地展成云片了。生命是在湖的烟波里,在飘摇的小艇中。生命是低气压的太息,是伴着芦苇的啜泣的呵欠。生命是在被擎着的纸烟尾上了,依着袅袅升去的青烟。生命是九月里的蟋蟀声,一丝丝一丝丝地随着西风消逝去。诗人金克木用真心、用真情写下的这首《生命》的赞歌,篇幅虽然不长,但言简意赅,短短几句就向我们展示了人生的真谛。我们知道,诗歌是通过形象来表达感情,这首诗的作者就是用一系列的物象赋予生命以白点、云片、低气压的太息、蟋蟀声等,这些看似非常普通的物象,却恰恰蕴涵着深刻的人生哲理…  相似文献   

13.
本文是一篇人物通讯,由前言、正文、结尾三个部分组成。前言介绍事情发生发展的缘由,叙述吴吉昌接受任务的过程,并紧扣主题,对吴吉昌为了完成毛主席指示、周总理交给的解决棉花脱蕾落桃这个任务而不顾林彪、“四人帮”的残酷迫害,终于闯出了一条增产棉花的道路一事,作总的介绍和评价,引出正文的线索。分两个层次。第一层写周总理亲自把任务交给  相似文献   

14.
《项脊轩志》是明代“唐宋派”大家归有光的一篇借记物以叙事、抒情的优秀散文。文章通过记作者青年时代的书斋,着重叙述了与项脊轩有关的人事变迁,借“百年老屋”的几经兴废,回忆家庭琐事,表达了物在人亡,三世变迁的感慨,以及怀念祖母、母亲和妻子的深厚感情。其抒情蕴藉含蓄,委婉动人,历来为人称道,不妨让我们披文入情去领略其抒情艺术的魅力。  相似文献   

15.
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史铁生的《合欢树》似乎不能够说这是一篇有创意的新篇,甚至标题就给人以平淡无奇的感觉,但是这篇文章却早早地入选中学语文教材,并被作为歌颂伟大"母爱"的典型范文。  相似文献   

16.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水自古以来就不断地哺育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在新的时代,黄河更是焕发出了青春与活力。桑原先生的诗歌《巴彦高勒》就是一首为黄河水而唱的颂歌,是一幅优美迷人的山水画卷。  相似文献   

17.
别人之歌 陈松叶 除了你自己 世上所有的人 都是你的别人 你生活在别人的世界 自己是孤独的树 别人是森林  相似文献   

18.
在人们心目中,沈从天生就是一个咏唱抒情牧歌的诗人,他的重要创作总是离不开爱与美、弥漫着梦幻般的神秘情调,也许把沈从称为浪漫派作家并不为过。沈从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充满牧歌情调的湘西世界,但湘西世界并不是一个远离现代社会的现代“桃花源”,那是一个原始民族遗风与封建宗法关系并存的社会,而30年代都市“现代明”的侵入,推动了湘西社会朝现代化的演进。《萧萧》是沈从最富有写实意味的作品之一,但它分明让我们产生一种“生活在别处”的感觉。  相似文献   

19.
案例:苏教版教材五年级上册《厄运打不垮的信念》(课前)师:老师课前让你们采访身边的亲人,他们曾遭受过哪些厄运,他们是如何对待厄运的?谁来说说看?  相似文献   

20.
潘少梅 《现代语文》2004,(10):10-10
越来越多的实践和经验证明,在学生的学习生涯中,学习成绩的好坏与智商的高低不是成正比的关系。智商高的孩子学习成绩未必优秀,智商中等的孩子学习成绩并不比前者差,有的还明显超过前者。而非智力因素在学习中却起着重要的作用。比如兴趣、情感、意志品质等对学生的学习就有着重要的作用。爱因斯坦说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