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东西”一词词典里说有三个意项。一是泛指各种具体的或抽象的事物(dōng xī),如“买东西”或“语言这东西”。二是特指人或动物(多含有厌恶或喜爱的情感)(dōng xī),如“这老东西”“这小东西真可爱”。三是指东边和西边,后又指从东到西的距离(dōng xī),如“东西五里。南北十里”,甚至以此将“东西”拆开来用引出了更丰富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Charge,cost,expense,fare,fee这几个词都有“费用”的意思,wage,salary,pay这几个词都有“薪水、工资”的意思,但它们在实际运用中又各有不同。 charge:指收费,从卖方或提供服务方角度而索取的费用,偏重于通讯、公用事业的费用。例如: The charge they made for mending my watchwas absurd. (他们向我索取的修表费是不合理的。)  相似文献   

3.
“戴”本来是加在头上或用头顶着的意思,实际是“異”(异的繁体字)字的后出字。“異”字,像一个人两手高举扶住头上的东西。成语“小心翼翼”的“翼”当“敬”讲,“敬”就是小心谨慎。其实这个“翼”字和羽翼并无关系,而是“異”字的假借。因为古代运送东西有用头顶着的方式,就必须十分谨慎,否则东西就会掉下来。后来“異”字只当不同和怪异讲了,所以给加在头上或用头顶着讲的“異”另造一个新字,还当此意讲。如:“戴帽子”、“不共戴天”、“披星戴月”等。“戴”字又引申为把东西插上、别上、套上、披上、架上等方式,加于身体各部位的动作,如戴花、戴眼镜、戴首饰、戴手表、戴校徽等。又引申为拥护尊敬的意思,如爱戴、拥戴、感戴、感恩戴德等。  相似文献   

4.
世上有很多东西.给予他人时.往往是越分越少.而有一样东西却是越分越多.您也许会惊奇地问:“那是什么呢?”我将毫不迟疑的回答您:“那就是爱!“爱.不是索取.不是等价交换,而是付出,是给予,是自我牺牲.  相似文献   

5.
(1)浙江省副省长李德葆同志在浙江幼师参观,和孩子们一起欢庆佳节。(2)幼儿们正在进行智能比赛——看谁最能干! (3)幼师学生在给孩子们表演舞蹈。(4)为了让幼儿欢度“六一”,师生在精心制作、装扮孩子们最喜爱的“朋友”——大熊猫。(5)沙袋投中了。(6)在给大鸭子吃东西。  相似文献   

6.
甲(外国留学生)老师,您好!乙(中国老师)你好!甲老师,我来中国学习汉语,已经好几年了,可对“东西”这个词我还是搞不清楚。请老师您再详细讲一讲。乙好。汉语中“东西”这个词,一般是用来代指事物的,凡具体的与抽象的事物都可以称为东西。譬如我桌上摆的书本、墨水、钢笔可统称为东西。汉语中“东西”这个词,有时也可以用来指人……甲啊,老师,“东西”这个词原来这么简单呀!我知道了。乙啊?!你这就知道了?那我来考考你!甲行呀,您出题吧。乙什么是东西?甲这桌子是东西,这椅子是东西,我是东西,您也是东西。乙哎……(忙制止)不对,不对,学生可不…  相似文献   

7.
人们常说“我为人人,人人为我”,而我认为,只有先具备我为人人的崇高境界,才会形成人人为我的社会氛围。全国劳模徐虎十几年如一日默默无闻地为社区居民维修水电,实践了他自己所说的:“你不奉献,我不奉献,谁来奉献?你要索取,我要索取,向谁索取?”的生活准则。  相似文献   

8.
“有颁犒,均给军吏,秋毫无犯。”是七年级《语文》下册(语文版)第28课《岳飞》中的句子。该文选自《续资治通鉴·宋纪》。教材对“秋毫无犯”的注释是:丝毫不侵占百姓的财物,形容军队纪律严明。相关的教辅书籍也是如此理解的,如配套的教师用书就是这样翻译的:(皇上)有赏赐犒劳,都给军中官吏,丝毫不侵占百姓的财物。然而我认为,这个释义对“秋毫无犯”单个词虽然没错,在文中却不应该这样解释。教师用书的翻译显然文气不畅通,语意不连贯,前半句“有颁犒,均给军吏,”讲岳飞把皇上赏赐的东西全分给军吏,后半句“秋毫无犯”却说丝毫不侵占百姓的…  相似文献   

9.
这四个字,主要是看在“戊”(音务)字里边有没有东西、有什么东西来区别的。可以这样记: 以“戊”(音务)为基础, 加“点”变成“戍”(音述), 加短“一”念“戌”(音须), 加长“一”读“戎”(音荣)。  相似文献   

10.
人们经常会听到“买东西要付钱”,这里的“东西”指的是“物件”。那么,为什么称物件为“东西”呢?明朝有一个皇帝叫崇祯,他有一次问大臣们:“今市肆交易,止言买‘东西’而不及南北,何也?”大臣们面面相觑,一时都回答不上来。这时,有一个大学士叫周延儒的灵机一动,慢慢对皇上说:“南方属火,北方属水,如果晚上叩人门户求水、求火,没有不给的,这就说不上是交易了。所以市肆交易只说东西,而不说南北。”不少人认为周延儒虽有急智,但也只是耍小聪明而已。清代龚炜又认为买东西从东汉起始,那时都市市场兴盛,商品大都从东西两京运来,所以俗语称买…  相似文献   

11.
前些日子,因感于报刊上用“扬弃”这个字眼多,而用当者少,曾写了几百字给《新闻战线》。中心意思是:“扬弃”的过程,即有“去”(抛弃旧事物中消极的东西),又有“留”(保留对新事物发展有积极意  相似文献   

12.
教育要从靠“输血”靠索取的纯福利事业,变为具有“造血”的反哺机能,就要有一个教育观念的根本改变,组建“广州教育产业集团” 就是为增强教育这一“基础产业”的反哺机能,与“教育信托储蓄制”的实施,与教育投入体制变革相配置的一个必要举措。 (一)项目名称 广州教育产业集团 (二)项目主办者 广州市教育委员会(或委托广州市教育基金会主办) (三)项目宗旨 1、为实现广州教育现代化,推动全民办  相似文献   

13.
“赏”(音上)字的用法有三:①旧时指在上的人给在下的人财物时用赏。如“赏赐”。②奖励的意思。如“奖赏”。③观看某种比较爱好的东西。如“鉴赏”、“欣赏”。 “尝”(音常)字的用法有二:①在辩别滋味、经历某种生活和试一试时用尝。如“尝尝咸淡”、“备尝艰苦”和“尝试”等。②表示“曾经”时用。如“未尝”、“何尝”  相似文献   

14.
“尸位素餐”这个成语意义较为明确,但是“尸位”为何?“素餐”为何?学界对此尚有一些争议。我们对“尸祭”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并且结合“尸”的分化字“居”含有闲居之意,对“尸位”词义进行了旁证。关于“素餐”的解释,我们在学界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素”“索”二字的同源关系认为“素”是后起字,“素”在这里应该理解为索取之意,“素餐”可理解为不劳而获索取饭食之意,即吃白饭。  相似文献   

15.
[题目]怎样使用独特的语言来表达“拆卸”?[幽静思考]这个问题要我们答什么?用一句话来阐释一个词,还要求“独特”,什么是回答的要点?[友情提醒]“拆卸”最容易理解的是把什么东西卸下来,而这个时候,被卸下来的“东西”已经离开了它(他、她)的原体(母体),完成  相似文献   

16.
今年一月十八日至二十一日,在法国巴黎七十五位“诺贝尔”们聚会时,有人问一位“诺贝尔”:“您在哪所大学哪个实验室学到了您认为最主要的东西呢?”这位白发苍苍的学者略加思索后响亮地回答:“是在幼儿园。”“在幼儿园学到些什么呢?”“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吃  相似文献   

17.
在英语中,当表示“把某物给对方时常用"Here is…”;“Here are…”等倒装句型。“Hereyou are.”和“Here it is.”都可用来表示“给你”的意思。是表示把东西交给对方时常用的口语。在使用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8.
“希望”是长有羽毛的东西 艾米莉·狄金森 “希望”是长有羽毛的东西 栖息于灵魂里 唱着没词儿的曲调 未见停歇 听:狂风中,嗓音最动听 可暴风雨,总令人恼怒 让这温暖多少人的小鸟儿 也忍不住,战战兢兢 在最严寒的陆地 与最荒茫的海上,我都听过它的歌声 即使身处绝境 一丁点面包屑儿,都不曾与我索取.  相似文献   

19.
环境是指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环境问题在生产力不大发达的阶段不成其问题。譬如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以至于资本主义社会初期都没有突出的环境问题。因为当时人类向自然索取的东西有限,自然恩赐给人类的东西绰绰有余,人类对自然的“糟踏”,自然界也完全承纳得了。但随着人类的进步,生产迅速发展,人类向自然索取的东西越来越多,种类浩繁,数量惊人。自然资源日趋枯竭,自然环境遭到严重污染,环境问题急迫地摆到了人们面前。所谓环境问题可以包括下述的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学界最近关于“中国哲学合法与否”的争论似乎总和“中国(古代)有无哲学”纠缠在一起,事实上,两者之间并无必然之关联,对后者的回答取决我们对“哲学是什么?”的理解和界定,而前者的根据则在于近代以降中西思想文化交汇这个特定的历史语境。否认中国(古代)有“哲学”并非一定就是“西方文化中心主义”者,也许恰恰相反,言之凿凿地肯定中国(古代)有“哲学”者倒很有可能落入“西方文化中心”的窠臼。如果我们说中国有哲学,那么它一定不是一个实然的、既成的东西,而是一个应然的、生成的东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