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邓丽君的早逝给国内流行音乐界带来了一片悲郁气氛。 谷建芬:我所悲怆惋惜的是邓丽君只有42岁;再有就是我们内地的观众至今还没有亲眼看到她的演唱。她的造诣、贡献和影响是至今无人  相似文献   

3.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用这句诗来形容《小溪流》再贴切不过了。初识《小溪流》是在初一的时候,老师让我们参加《小溪流》的作文比赛,当时我不怎么爱写作文,所以没当一回事。后来,在《小溪流》的熏陶下我渐渐地喜欢上了写作,以至于我在书店看到《小溪流》,有种似是故人来的感觉。  相似文献   

4.
听莱阳农业学校76届毕业主李登海讲他的创业经历无疑是一个十分惬意.令人神往的过程。有人说,李登海是中国玉米产业的“灵魂人物”。此话并不过分。在李登海的天井大院里,各式各样的玉米都种出了“花”,而那些从“花”到“果”的故事则更加震撼人心…… “水稻只说袁隆平, 玉米但见李登海。” 当代中国的“绿色革命”历时20年卓有成效。曾有无数人投身到这场革命之中,单路蓝缕,胼手胝足,创造出震惊世界的伟业丰功。在这支农业科技大军中,让国人最引为自豪的首推两个人:发现、培育杂交水稻良种的袁隆平院士和开发、推广优质系…  相似文献   

5.
亲爱的高宽同学:你好!素昧平生,冒然相扰,只为一吐心声而来——你的《上南京大学莫砺锋教授书》早已刷爆一个又一个朋友圈。洋洋洒洒数千言,章法规整,引经流畅,据典丰富,非只我等同龄人难望项背,纵是名校古文专业研究生亦钦佩有加、赞叹不已。诚然,非酷爱古文无以至此,非专注苦读难至此境。假以时日,本可圆梦。然理  相似文献   

6.
开元十二年(724年),27岁的王昌龄在京城参加了科举考试,落第而归,应好友吴吉虎之邀,来到云中游历。吴吉虎时任云中都户府统领。当时的云中都户府,在今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境内。老友相见,盛宴美酒,吴吉虎当场索诗,王昌龄默然不语。次日,吴吉虎带着几名护从,陪王昌龄游览大青山。  相似文献   

7.
开元二十四年(736年)初冬的一天傍晚,北风凄紧,雪花飘飞。王昌龄、高适、王之涣不期在京城街头相遇,兴奋得手舞足蹈起来。他们诗名纵横天下,却身无一丝功名。备感人生苍凉的三大诗人,踏着街上的积雪,相约来到一家高级酒楼。这里乃京城繁华酒肆,平日里高官大款云集,名伶歌姬不断,是著名的“销金窟”。三人尽管囊中羞涩,却大摇大摆走...  相似文献   

8.
不识牛     
<正> 儿子:妈妈,我们老师连牛都没见过,太差劲了。妈妈:是吗?儿子:当然是。今天我画了一头牛,  相似文献   

9.
不识钟表     
郭丽华  徐蓉  姚菲 《父母必读》2014,(4):116-116
在教过N次之后,看到钟表,小家伙还是一脸茫然的样子,为什么会这样?在进入幼儿园大班后,孩子会初步接触如何认识钟表的问题。这一方面是入学准备的一部分,另—方面也可以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但这个过程却是一波三折的。  相似文献   

10.
日前,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易纲3月23日在香港科技大学举办的中国经济发展论坛上对于中国的利率水平表示,有人说中国是负利率,但我认为这个水平很舒服,太高了会吸引热钱,他进一步指  相似文献   

11.
教育消费黑洞的存在,从某种程度上透射出我国教育中存在着不合理因素,深入地改革教育机制仍然是我们面临的艰巨任务。无论这个黑洞多深都要堵住,并且要灭火抽薪,消除教育消费黑洞产生的根源。  相似文献   

12.
最激烈的现象:家教   家教是大多数学生打工兼职的首选.双休日,华师武汉教院等师范院校的大门口,书桌一字排开,长达几十米.想做家教的学生从大一到大三都有,各自忙碌着,都希望自己的“生意“兴隆,而同学们的见面语也随之发生了变化,成为“祝你好运“或者“找到活儿了吗?“之类的.……  相似文献   

13.
老鼠不识猫     
老鼠王国的城堡修建得固若金汤。有一天,老鼠王国年老的新闻发布人宣称:"我们是这片土地上真正的主人。在我们的家园,已经没有了猫的立足之  相似文献   

14.
老马不识途     
老马的孙子小马整天吵着闹着要去城里看看,长长见识。今天,老马终于答应了,他拿出了自己年轻时进城用的地图对小马说:“孩子,你瞧这可是我当年进城时用的地图,古人说老马识途,跟着爷爷走保准没错。”小马  相似文献   

15.
这个冬天,上海的第一场雪。我伸出手,感受雪花落在手心的冰凉。现在,我终于可以说,经历三年的煎熬后,我走了出来。事情要从2003年的冬天说起,那时我在南京大学读在职硕士,每年冬天会有一到两个月的时间在学校集中上课。班上聚集了来自不同地区各行业的人,和我的很多同学一样,在这段短暂脱  相似文献   

16.
儿子2岁时,我第一次带他回乡下老家。踏上老家的土地,儿子对一切都感到惊奇。那天到堂兄家吃饭,堂兄家门前系着一条狼狗,儿子看见了,三步并作两步,蹒跚着冲了过去。狼狗立即对着儿子狂吠,我紧赶几步,抓住儿子,不让他再靠近狼狗。对峙了几分钟,一不留神,儿子挣脱了我的束缚,冲向狼狗。还没等我会过神来,儿子的小拳头已伸进了狼狗张开的嘴里。我下意识地蹦出两个字:“完了!”周围的乡邻也都发出一片惊呼声。正当我们认为儿子必然被狼狗咬伤的时候,令人惊奇的一幕出现了:狼狗不但没有咬伤儿子,而是被儿子的这一举动吓得掉头就跑。狼狗在前面跑,…  相似文献   

17.
不识车轭     
郑县人有得车轭者,而不知其名。问人曰:"此何种也?"对曰:"此车轭也。"俄,又复得一,问人曰:"此是何种也?"对曰:"此车轭也。"问者大怒,曰:"曩者曰车轭,今又曰车轭,是何众也?此女欺我也!"遂与之斗。  相似文献   

18.
老师不识马     
“妈妈,我们老师连马都没见过。” “真的吗?” “真的,今天我画了一匹马,老师问我:‘你这是画的什么?’”  相似文献   

19.
好多时候,我们都愁,愁成长,愁生活,也愁真爱,可到头来,也只能说是"少年不识愁滋味"吧!成天嚼着海誓咀着山盟的我们,到底在悲伤些什么?当我们愁生活的时候,我们是否想过我们所拥有的,是很多人望尘莫及的呢?小时候,我们总愁父母对我们不好,成天到晚逼我们做不喜欢的事情。  相似文献   

20.
不识自家字     
, 《红领巾》2013,(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