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一种观点认为。“毛周体制”说既无献依据,也不能涵盖历史上我党领袖人物关系的实际情况,对党史研究利少弊多;另一种观点认为,“毛周体制”有三个支撑点:其一是“毛周之间的相互选择”,其二是周恩来对自己的准确定位,其三是周恩来的政治艺术,因而使“毛周体制”具有相对稳定性,第三种观点认为,对“毛周体制”的提法应慎重,应从理性的高度论证毛泽东与周恩来的关系,尽可能用直接叙述的方法对毛合作的教材机制作辩证的分  相似文献   

2.
再论“毛周体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毛周体制”是“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领导我们国家的时候” (邓小平语 ) ,中国最高领导层基本的组织体制和运行方式。其基本含义是 :以毛为核心 ,周为主要助手 ,毛周合作的组织体制 ;以毛为决策中心 ,周为办事中心—轴心的运行机制。从遵义会议到 1976年 ,各个历史时期及其重大事件 ,为“毛周体制”提供了雄辩的事实依据 ;党中央的常委分工提供了组织依据 ;江泽民的“主要助手”说 ,邓小平的“毛周并称” ,毛泽东的“轴心”说 ,以及纪念周恩来诞辰百年党中央的评价和十一届六中全会决议 ,为“毛周体制”提供了理性认识的权威依据  相似文献   

3.
实事求是地对第一代领导集体形成过程及其运行情况作综合分析,我们就不会得出“‘毛周体制’说违背邓小平‘领导集体’说”的结论。“毛周体制”是第一代领导集体的主要特征和基本属性,是第一代领导集体成熟的重要标志。“毛周体制”所揭示的宝贵经验,对于落实“三个代表”,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实事求是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党的三代领导核心对这一思想路各作出了不同的重要贡献,毛泽东的突出贡献在于创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为之奠定了坚实的哲学基础,并把实事求是上升为一种党性原则;邓小平丰富和发展了这一思想路线,强调以制度规范实事求是,为判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提供了客观依据和尺度;江泽民则深化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认识,认识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引导社会前进的强大力量,要不断增强和提高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坚定性和自觉性,勇于并善于创新,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了一个更为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5.
法制是保持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基础,民主与法制建设是社会进步,保障人民利益,促进经济繁荣的关键所在,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保证,是社会主义精神明建设的根本保障,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在领导中国人民治理国家的过程中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制思想体系,对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明、民主的国家具有里程碑意义。  相似文献   

6.
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对执政党建设的理论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三代中央领导围绕“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如何建设党”这一根本问题,对中国共产党执政以后的自身建设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取得了丰富的理论成果。其创新活动和理论成果,前后相继,逐步丰富,从一个重要方面反映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也体现了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勇于和善于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自己,与时俱进的精神境界。  相似文献   

7.
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视角.分析了我党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核心对执政党建设的理论贡献:毛泽东把党的思想建设放在首位.关注党风建设;邓小平强调从制度上建设党,强调端正党风必须反对腐败;江泽民强调领导干部一定要讲政治,等等。  相似文献   

8.
本文试对我党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反腐倡廉的思想和成就进行论述,说明反对腐败、加强党建是我党始终关注的重大问题。在今天,我党更应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密切联系群众、关心群众,以推进改革开放事业的顺利发展。  相似文献   

9.
论党的三代领导核心文化观的着力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纵观党的80年历史,中共三代领导核心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着力解决中国化建设在不同阶段面临的不同问题,毛泽东的化观着力解决中国化建设的根本出路问题;邓小平的化观着力探求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繁荣的实现途径;江泽民的化观着力揭示面向新世纪中国共产党化建设的时代内核与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周恩来是毛泽东的主要助手,有客观存在的史实,有胜于雄辩的依据,更有权威的历史结论.因此,那种认为"突出周恩来,置刘少奇、朱德于何地"的悖论是不能成立的,不仅作为"主要助手"说的悖论不能成立,而且作为"毛周体制"说的悖论也不能成立."主要助手"说侧重于周恩来的历史定位;"毛周体制"说侧重于毛周关系,它从"领导体制"、"运行机制"的角度揭示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本质特征和基本属性,它为周恩来历史定位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在领导党的建设的过程中,对制度建党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并确立了有关党的制度的基本框架,对党的制度建设起到了奠基作用。但由于党的建设的历史条件和当时毛泽东个人认识的局限,制度建党并未上升到毛泽东建党思想的应有高度。党的建设中一定程度上的制度缺位或制度虚设导致的严果后果是我们必须记取的深刻教训。  相似文献   

12.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也是高校学生党建不竭的动力。高校是知识社会的中心,是知识创新的基地,是培养现代化建设所需的各种人才的摇篮。在高校党建工作中,只有树立了强烈的创新意识,做到与时俱进,开拓进取,根据事物变化发展的客观条件,适应新形势、新情况的发展要求,立足现实,进一步探索适应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党建工作创新机制,才能为和谐校园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专业的学生党建工作机构的设立与发展是我国在高校学生党建队伍建设理论创新研究基础上进行的一次探索实践,是原有学生党建工作队伍的创新性突破,该文主要以广东工业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学生党建工作办公室为例,以梳理和探讨这些尚处"新生"的学生党建工作机构实际运行过程中的效果与问题,并试图探求解决之道。  相似文献   

14.
中共执政后,如何加强自身建设是中国共产党人一直面对和必须解决的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对此,毛泽东结合实际,提出了关于执政党建设的一系列正确的理论观点,推动了党的各项工作的开展,也为今天执政党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  相似文献   

15.
论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的内容体系构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中国共产党的政党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国革命的光荣传统和时代精神融为一体的文化存在。清晰而科学的确证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的内容体系结构,有利于认真坚守和全面建设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  相似文献   

16.
在全国胜利的前夜,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七届二中全会。毛泽东提出在夺取全国政权后,要经得住执政的考验,“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始终保持和维护党的生机与先进性。  相似文献   

17.
在网络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促进党务工作,实现党建工作创新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辨析电子党务之涵义、探讨其作用、分析其发展状况及存在问题等几个层面,提出加强电子党务建设之管见.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随之也产生了许多新的问题,这些问题倒逼着中国掀起新一轮的改革浪潮。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开始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部署,并强调要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以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党的建设与全面深化改革紧密相连,全面深化改革对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共产党在制度建设方面十分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使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中国化。对党的制度建设地位的认识赋予了新的高度,对党的制度建设原则的阐述概括了新的思想,并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体系,从而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