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早期教育一般是指从新生儿开始,到入学前的教育。但是,关于早期教育从何时开始提法不一。有人认为早期教育应当从“胎教”开始;也有人提出早期教育的关键期就是从出生到三岁(指先学前期),幼儿园已经太晚了。我认为早期教育重点在三到六岁的幼儿期所进行的教育训练,这并不排除三岁前也应进行早期教育,只是重点放在学前阶段。独生子女家庭对儿童进行早期教育有其特殊的优越条件:只有一个孩子,物质条件较优厚;比较起来家长有较充裕的时间;望子成材心更切等。  相似文献   

2.
<正>幼儿早期教育,顾名思义是指孩子发展的早期阶段的教育,一般是指入学以前的一段时间的教育(包括乳儿期和婴儿期在内)。这一段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关于幼儿早期发展与教育的问题,古今中外,早有论述。但引起社会、家庭和学校的广泛注意,则是近一百多年的事。全世界第一个婴儿学校是1779年在法国建立的,其后,欧洲各国陆续建立婴儿学校(荷兰—1800年,英国—1816年,意大利—1828年,德国—1830年)。至  相似文献   

3.
科学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客观世界在迅速的变化。终身教育(包括学龄前的早期教育、学龄中的学校教育和学龄后的职后教育)应运而生,成为当代重要的教育思潮。贯穿人生的这三个教育时期,受到了人们普遍的关注。本文拟对学龄前的早期教育即幼儿早期教育说一些粗浅的看法。一、幼儿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关于幼儿早期教育的界说,看法不一。有的说从胎教起便是早期教育,有的说一岁是幼儿早期教育的开始,有的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所以三至七岁是早期教育,有的说学龄前的教育是早期教育,等等。我认为,心理年龄为1—6、7岁的学龄前的教育为幼儿早期教育。  相似文献   

4.
巴珠 《成才之路》2010,(34):I0005-I0006
1979年我国政府实行计划生育以来,独生子女大量增加,引起了家庭结构的变化。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由于独生子女家庭情况特殊,家长对这种特殊性缺乏认识和心理上的准备,因而在家庭教育中出现了很多新问题。有些人甚至把一些独生子女称为“小皇帝”,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已经成为一个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的早期教育思想是指毛泽东同志在革命前和革命初期(本世纪10—30年代)的教育思想。在这个时期里,毛泽东亲自参与了许多方面的教育实践,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逐渐形成了他的早期教育思想,同时也为毛泽东教育思想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本文试从毛泽东同志对旧教育的批判以及他的教育实践活动入手,探讨其早期的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6.
杨妍 《华章》2011,(14)
"早期教育指人从出生到小学以前阶段的教育.本质上是按照儿童心理、行为发展的客观规律,促进智力潜力的充分开发和社会适应性发展的教育."早期教育对儿童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缺乏良好的早期教育会给儿童的心理发展带来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7.
人格反映人的整体心理面貌,是相对稳定、具有独特性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健康人格指人格结构中的气质、性格、能力、兴趣、需要、信念等要素的协调与充分发展,其自我评价客观,不狂妄自大也不盲目自卑,并能有效适应社会环境变化和个体身心发展。从二十世纪开始,独生子女已渐成为一个世界性的社会现象,中国因实施计划生育政策,独生子女在少年儿童中形成庞大的群体,他们的人格水平将决定着我国未来人口素质的高低,乃至综合国力的强弱。因此加强独生子女人格的培养,塑造健康向上具有创新精神的下一代,是我们目前面临的重要课题。一、独生子…  相似文献   

8.
“独生子女”正在逐渐成为社会的主体。通过对独生子女成长的时代背景、社会背景的分析,揭示独生子女的基本特征,探索独生子女的教育方略。  相似文献   

9.
早期教育的实践与研究,已成为举世瞩目的重大课题,它是高素质人才的摇篮,是教育发展的新的一页。进入80年代以来,国际国内出现的零岁开始的早期教育热潮,这是人对自身(尤其是脑)认识和研究,取得重大进展的标志,又是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急需高素质人才的反映。1979年,第37届国际教育会议的总结报告指出:“不同国家根据国内、国际经济的研究,近来都把早期教育看作是一种社会、人类和政治的需要。”“即使是那些现在还正在致力于普及义务教育的国家,也赞同早期教育对儿童一生的发展和儿童所受其它阶段或形式的教育的效率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正是基于这个原因,许多国家正寻求投资少,效率高的有力的形式和制度。”  相似文献   

10.
井深大是日本索尼电器公司名誉会长、日本发明协会会长。他本是个无线电工程师,但他对幼儿早期教育研究的热情日久不衰,直至今日。他著有《上幼儿园的年龄太晚》,《0—3岁幼儿早期教育》等学前教育专著,现担任日本幼儿开发协会理事长。本文就井深先生关于幼儿早期教育的论点作一概述。很多年来,人们始终认为智力是靠遗传的。但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对于遗传在个体发展中的作用的评价越来越低,而后天环境(包括教育)的作用则越来越显示其不容置疑的地位。那么这种环境的刺激,教育的影响应该在何时进行呢?井深先生认为应该始于胎儿,也就是中国4000年前便出现了的“胎教”。  相似文献   

11.
随着早期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研究,以及有关知识的广泛普及,人们认识到早期教育对于人的一生发展起着巨大的影响,从而促进了早期教育的蓬勃发展。但是,由于对早期教育的实质与特点缺乏足够的认识,因此,出现了一些无视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幼儿教育规律,盲目地进行所谓的早期教育的倾向,其主要表现如下:  相似文献   

12.
陶行知先生是我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杰出的民主战士。他毕生致力于人民教育事业,留下了大量的著作。他的这些教育思想遗产,给我们后人以巨大的启迪。他一生经历了探索——实践——创新的道路,树立了一个具有开拓性、创造性、革新性的新型教育家典型。就在他从事教育活动的早期(三十岁以前),已经显示了他崭新的教育思想光芒。本文仅就陶行知早期的教育思想活动进行一些初步的探索,作为整个陶行知教育思想体系研究的补白。“第一流的教育家”  相似文献   

13.
现代社会的儿童正面临着高科技时代的激烈竞争,其实质是个人素质的激烈竞争。伴随着儿童身体与心理的成长同步而来的是压力和挑战。对于未来,作为父母应该有充分的心理准备,不仅要关心孩子的身体发育,更应该关心孩子的智力发展。儿童是祖国的未来,他们身心的健康和发展关系到人口整体素质的提高。因此,全社会都要关心、支持儿童的教育,以提高我国国民的整体素质。  相似文献   

14.
现代社会高速发展产生了纷繁复杂的社会化问题,生命历程理论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研究模式,以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手段从个人、社会、历史三个方位来考察社会问题,实现了横向研究与纵向研究的结合。主观幸福感对青春期独生子女在社会化进程中具有巨大作用,两者的结合分析更是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15.
论独生子女健康人格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独生子女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独生子女的人格素质如何,不仅关系到千万家庭的幸福,而且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因此,如何培养独生子女健康的人格,已成为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共同关注并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探讨了当前独生子女的人格问题及其成因,提出了培养独生子女健康人格的方法和应遵循的教育原则,旨在为教育者提供理论参考,以提高独生子女的教育水平,促进独生子女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6.
论独生子女父母的角色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独生子女家庭是目前我国社会中,特别是城市社会中一种重要的家庭形式。笔者1988年在湖北五个市镇对1293个小学生家庭的调查则进一步表明:城市的独生子女家庭80%左右都是仅由父母子两代人组成的三口之家,这种结构完整、规模最小的核心家庭,是目前我国城市中独生子女家庭的典型模式。在这种特殊的家庭模式中,父母的角色显得更为突出和重要。本文的目的正是讨论这一角色的某些特点。在一般核心家庭中,相对于子女来说的父母角色,通常主要意味着对子女的抚育和教养。这里既有生理上的照料、生活上的管理、情感上的安抚,也有文化上的灌输、能力上的培养、规范上的熏陶。而所有这一切,都是在父母与子女共同生活的过程中,通过相互间的大量  相似文献   

17.
本文试图探讨对学习困难儿童为什么要立足早期干预(意义),怎样干预(模式)和干预中应遵循的原则等一系列具有理论与实践意义的问题。一、早期教育干预的意义学习困难儿童指的是除残疾儿童外,由于智力差异、行为问题、心理障碍、疾病侵扰、教学不适以及不良社会环境等各种原因致使在正常教育情形下,学习成绩明显落后于教学大纲要求水平而需要采取特殊教育方式的学龄儿童和个体心理发展水平严重落后于年龄特征水  相似文献   

18.
论幼儿弱势群体的早期教育政策支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幼儿弱势群体是指0至6、7周岁,在经济、文化、身心等方面处于相对不利地位的儿童,即幼儿中的弱势群体。目前,我国缺乏对幼儿弱势群体早期教育的政策支持,也缺乏这方面的课题研究。国家可通过立法确立就近入园学前教育制度,减免或延缓支付教育费用制度,建立幼儿弱势群体的教育补偿制度,社区弱势幼儿教育状况监护网络等,以促进幼儿弱势群体早期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正> 随着我国独生子女的增加,独生子女的早期教育也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不少人撰文总结自己成功的早期教育的经验,并且有广泛的推广价值,但由于年轻一代父母的知识水平、教育素养、家庭结构的差异性,具体到自己孩子的教育时仍有许多困惑.正所谓,教育有法,但无定法.早期教育有许多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但又不能完全模仿,每个家庭都应考虑自己孩子的特点设计出适合孩子个性的教育方法来.但无论家长怎样教育,都必须以一定的教育学、心理学为依据,科学地进行,具体说主要应根据以下几点进行:  相似文献   

20.
早期教育领域一直存在两种不同的游戏取向,一种是文化传播或文化定位取向,一种是生成式或响应式取向.在早期教育领域,儿童自由与教师掌控之间的矛盾一直难以解决.教师可以采用综合教学法,增加教师与儿童共同建构知识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