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家软实力建构和中国公共关系发展高层论坛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前,由复旦大学国际公共关系研究中心和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共同主办的“国家软实力建构与中国公共关系发展高层论坛”在北京举行。来自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华通讯社、中国广播电视协会、中国奥委会、国际关系学院、凤凰卫视、复旦大学等单位的领导、  相似文献   

2.
由复旦大学国际公共关系研究中心和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联合主办的"第三届中国公共关系高层论坛--融入世界的中国公共关系"日前在北京举行.这是继他们成功地举办了主题为"中国公共关系与和谐社会建构"、"中国公共关系发展与中国软实力"两届高层论坛后的又一届重要论坛.  相似文献   

3.
在国家软实力的宏大主题下,如何发展中国公共关系的理论和实践,这是事关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一个重要命题。为了深入探讨国家软实力建构和公共关系发展的深层问题,复旦大学国际公共关系研究中心于2007年1月27日在北京主办了“国家软实力建构与中国公共关系发展高层论坛”。  相似文献   

4.
本刊讯2011年12月20日,由上海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吴友富教授等主编的《中国公共关系发展报告(2006-2010)》在趋势中国传播机构十周年酒会上正式向社会发布。来自国家发改委、外交部、商务部、国家汉办、新华社、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等单位的出席领导对《报告》的发布表示欢迎,认为《报告》是上海外国语大学在促进中外前沿学术交流,  相似文献   

5.
全球公共关系理论和实践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观察中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价值尺度和理论方法。基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目标,检视全球公共关系的相关理论资源和战略方法,重点从战略传播方法、故事化叙事方法、跨文化公关方法、多元对话方法、公民参与方法五个维度,系统提出提升中国国际传播影响力、中华文化感召力、中国话语说服力、中国舆论引导力和中国形象亲和力的理性思考和战略构想。  相似文献   

6.
儒家文化与中国公共关系的建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业已证明远东国家的公共关系实践中普遍存在着一个“个人影响”的模式。本文探讨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在“个人影响”模式发展中的作用 ,特别是“关系”的影响问题。通过对照性的比较研究 ,在考查西方国际公关理论的基础上 ,作者试图建构当代中国的公共关系哲学准则。  相似文献   

7.
古德曼女士在美国曾获得国际政治学士学位,专攻社会主义国家国际政治问题。以后又转修编辑学,1985年获硕士学位,受聘在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附近一家报社工作。1986年离开该报,进入她父母所经营的商业公司从事公共关系工作,曾以自由撰稿人身份为当地报纸撰写有关公共关系的文章。同年来到中国,现在北京外国语学院讲授公共关系学,并从事苏联国际政治研究。最近,我们就公共关系的某些问题采访了她。问:88年11月,我们在北京长城饭店收看了美国第四十一届总统竞选最后辩论的实况转播,  相似文献   

8.
思萌 《图书馆学刊》1993,15(6):32-33
一、图书馆国际公共关系的含义和意义图书馆国际公共关系是图书馆公共关系中的一种较为特殊的形式,它是指图书馆公共关系活动进入国际范围,与其它国家的组织或个人发生联系,从而促进相互沟通和了解。我国实行的对外开放政策,结束了长期的闭关自守,使图书馆国际学术交流活动日益蓬勃起来。现代图书馆的进一步发展,如国际联机检索、书刊交换、资源共事等要求图书馆面临的国际关系越来越多,而交通及通讯事业的发展,为全球性的信息交流提供了条件。在当前进一步改革开放的形势下,我国发展图书馆国际关系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全球化的大趋势,世界经济的一体化和文化多元化,为企业走向国际舞台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要想把握住机会,迎接潮流,就必须更好地运用文化亲缘性的杠杆作用和国际公共关系这一利器,决胜市场、客观自如地进行跨文化交流.跨文化性是国际公共关系最显著的也是最根本性的特征,同时,跨文化性也决定了国际公共关系实际运作的高难度性.  相似文献   

10.
公共关系是社会群体的利益和状态的反映,它是一种社会形态,这个关系中涵盖个人、社会组织、企业、机关、国家、国际等多方因素,这些因素在公共关系中是一种影响和被影响的关系。新闻机构作为公共关系中的一部分,它主要以新闻报道的形式参与公共关系互动,它与公共关系相辅相成,是一种利用与被利用的关系。本文通过分析公共关系对新闻报道的影响以及新闻报道对公共关系的作用,以此说明公共关系与新闻报道之间的互动关系,以便于更好地认识两者关系,促进二者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1.
儒学文化对于构建中国特色的公共关系体系具有重要的价值。本文着重从儒学与公共关系的同一性入手,阐释了儒学文化对和谐社会的终极追求,为中国公共关系理论的终极关怀提供了本土文化的依据;儒学文化对"和"的谨而慎行,为中国公共关系提供了本土文化的践行原则;儒学文化对仁、义、礼、智、信等道德的实践,为中国公共关系实践体系的建立提供了丰富的本土营养。笔者希望可以借儒学文化来进一步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共关系体系。  相似文献   

12.
书讯     
《大众传播学》徐耀魁编著的《大众传播学》已由辽宁教育出版社出版。该书系统地阐述了大众传播学基本内容和发展历程,包括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研究方法、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渠道、传播对象、传播效果以及公共关系、国际传播等。该书联系中国的传播实践,为使传播学中国化作了努力。全书24万字,大32开,压模封面,每册定价3.10元。  相似文献   

13.
2011年12月10日,"国家形象建构与跨文化传播战略研究学术研讨会——暨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开题会"在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召开.该课题由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中国传播学会副会长、复旦大学国际公共关系研究中心主任孟建担任首席教授.复旦大学副校长林尚立教授、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郭庆光教授、中国传媒大学胡智锋教授、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常务副会长郑砚农研究员、上海交通大学胡惠林教授、上海市社科院蒯大申研究员、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主任荣跃明研究员、上海市新闻办公室副主任徐威、《瞭望东方》副总编赵悦等数十位跨学科、跨业界的著名专家学者出席了本次研讨会.该项目首席教授孟建向与会者介绍并阐述了该项目的整体构想和实施方案.孟建指出,国家形象不仅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标志,也是一个国家基于文化的生命力、创新力、传播力而形成的思想、道德和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14.
《新闻界》2016,(10)
文章立足于现有中国公共关系研究文献的基础上,以利奥塔尔后现代知识观点中的知识合法性为理论切入点,重新解读中国公共关系研究的发展历程、现状以及展望,并分别从科研、教学、误构三个维度审视当下中国公共关系学科知识的合法性问题,以期能够为当下公共关系学科的发展现状提供一个全新的解释框架。  相似文献   

15.
公共关系自上个世纪80年代正式引入中国大陆至今已有三十多个年头,在这三十多年间,中国大陆学者对公共关系的研究越来越成熟,成果也越来越丰富,为了更好地了解当前中国大陆的公共关系研究现状,尤其是对具有代表性意义的研究成果进行一次回顾与梳理,笔者对1998年至今收录在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中标题包含"公共关系"的研究进行了归纳和整理,同时笔者对中国大陆公共关系研究现状也进行了简评和展望。  相似文献   

16.
当今信息技术和国际互联网的发展对经济全球化起到了根本性的推动作用,公共关系作为企业现代经营管理的战略之一也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本文对新媒体在我国企业公共关系运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原因分析,并对如何运用新媒体开展企业公共关系进行了策略思考。  相似文献   

17.
何为公共关系?中国公关协会主席安岗去年在卜海公共关系研讨会上指出:“中国公共关系是社会主义人们之间、人民和党、政府和组织之间的相互交流、交往、协调的关系”,这就给公共关系下了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定义李瑞环同志在去年会见全国横向经济联合工作座谈会代表时对公共关系讲得更明确,他说:“现在有一门很时兴的学问,已经上了讲台了,这个学问叫‘公  相似文献   

18.
一部比较系统、全面地阐述公共关系理论实践的专著《公共关系学概论》,已由利学普及出版社出版发行。本书系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公共关系课题组编写,明安香主编,全书由绪论及13章组成,共约25万字。在编写本书中,课题组先后分头考察了我国一些企业和组织中的新兴公共关系机构或公共关系活  相似文献   

19.
随着现代企业管理和信息传播领域的迅猛发展.公共关系已经逐渐或为企业树立品牌形象、建立良性社会生态环境.促进业务发展的重要手段,尤其对于具有先进管理经验和品牌意识的大型国际企业,公共关系甚至已上升到企业战略决策和计划的高度,并对整体企业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中国IT产业蓬勃发展的今天,企业品牌形象的建立和传播越来越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20.
书讯     
《公共关系学概论》出版一部比较系统,全面地阐述公共关系理论实践的专著《公共关系学概论》,已由科学普及出版社出版发行。本书系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公共关系课题组编写,明安香主编,全书由绪论及13章组成,共约25万字。在编写本书中,课题组先后分头考察了我国一些企业和组织中的新兴公共关系机构或公共关系活动,初步总结了它们在开展公共关系工作方面的新鲜经验;同时也参考了发达国家公共关系的理论与实践经验,力图总结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公共关系的基本理论和工作方法。欲购者请与科学普及出版社联系(北京魏公村),定价:1.80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