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加大科技体制改革力度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1999年是科技体制改革工作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上半年,国家经贸委管理的10个国家局所属242个科研机构管理体制的改革工作基本完成,8月份,党中央、国务院召开了全国技术创新工作大会,对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和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进行了全面动员和总体部署,标志着科技体制改革工作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2000年将是我国科技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初步建立新体制的关键一年.  相似文献   

2.
2012年7月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为深入学习贯彻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2012年9月7日,由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与中国科协调研宣传部共同主办的首届中国科技政策论坛在河北省石家庄市召开,论坛主题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论坛的主题报告从多角度解读国家科技政策,介绍其实施效果,并探讨了科技政策未来的发展方向。本刊编辑部特将主题报告辑录于此,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3.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以及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都明确了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目标和重点任务。作为科协组织,应该在以下六个方面参与科技体制改革:深入开展科学普及,在服务全民科学素质提升上下工夫;积极推动科技创新,在服务创新驱动发展上下工夫;着力开展决策咨询,在服务重大科技决策上下工夫;大力加强科学道德建设,在服务创新文化建设上下工夫;努力建设科技工作者之家,在服务科技工作者上下工夫;切实加强自身建设,在服务改革发展能力提高上下工夫。  相似文献   

4.
何文祥  陈宣文 《科技广场》2012,(12):110-113
协同创新是以知识增值为核心,企业、政府、知识生产机构(大学、研究机构)、中介机构和用户等为了实现重大科技创新而开展的大跨度整合的创新组织模式.在全国科技体制改革与创新体系建设中,重点是创新体系的建设,通过一系列体制改革,结合当前国内外形势,探索一条适合我国提高第一生产力的发展模式.本文结合科技工作职能,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为契机,以全面贯彻落实科技协同创新为目的,建设创新型地区,实现创新驱动发展.  相似文献   

5.
文章在阐述建立和完善国家创新体系意义的基础上,重点论述了完善国家创新体系的措施,同时指出,要建设好国家创新体系,需要从经济、社会、科技等多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6.
郭俊 《科学与管理》2002,22(5):18-20
<正> 广东省科学院近年来通过建立科技创新体系的探索与实践,在深化改革,调整结构,凝炼目标,优化资源,精干队伍,推动科研机构面向市场,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创新与创业结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为广东经济和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7.
关于国家创新体系中科技社团组织平台的建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讨论了政府在推进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中应全面考虑科技社团的功能和定位问题,并提出关于创新体系中科技社团组织平台建设的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8.
推进科技体制改革 完善国家创新系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科技的体制改革和创新,是增强综合国力的决定性因素,只有不断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实现技术跨越式发展,才能为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现代化建设不断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体制创新是科技创新的制度保证。因此,应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完善国家创新系统,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加强技术集成,进一步解决科技与经济脱节问题,为实现新世纪三大任务服务。   国家创新系统是指一个国家内各有关部门和机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推动创新的网络,是由经济和科技的组织机构组成的创新推动网络。从国家创新系统的构成来说,企业是创新的主体;科研机构和大学是重要的技术创新源和知识库;教育和培训是知识生产、应用和传播的重要环节,其主要功能是提供人才和提高人的素质;中介机构是沟通知识流动的重要环节;政府部门的作用对创新将发挥重要影响。国家创新系统实质上包括“国家系统”和“创新”两部分,“国家系统”最早由德国学者李斯特提出,他率先提出“政治经济学的国家体系”的概念,分析了国家专有因素对一国经济发展和经济政策选择的巨大影响,提出了后进国家应采取的国家技术战略。  相似文献   

9.
<正> 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并成为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竞争焦点的当今世界,能否重视和加强科学技术工作是维护国家主权和经济安全的命脉所在。党的十五大报告明确要求“要充分估量未来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技术发展对综合国力、社会经济结构和人民生活的巨大影响,把加速科技进步放在经济发展的关键地位。”我们目前所进行的科技体制改革,将技术开发型科研机构变为科技  相似文献   

10.
建设我国国家创新体系的构想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相似文献   

11.
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简要评价了过去十余年的科技体制改革,指出加强宏观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已成当务之急;分析了全球科技与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国家现代化建设对我国科技体制的要求。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政府在科技宏观管理中的权限与责任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中国科学院院刊》1998,13(3):210-212
物理所根据自身的特点和条件,围绕优化学科方向,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在深化改革中,探索通过对研究所的改造,建设现代化的基础研究科研基地,以提高在国际上的竞争能力。1改革的总体构想物理所的改革始于80年代中期,指导思想是:抓住时机,转变观念,态度积极,行动稳妥,尊重科学规律,从实际出发进行综合配套的全面改革,通过自身的努力做好研究所的定位。总体设想:把主要科技力量组织到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及国家重大科技项目上来。发挥多学科综合性优势,做出一批具有较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培养一批从事物理学研究的高级人才。…  相似文献   

13.
坚持创新、深化改革,建立高校科研新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平 《科技与管理》2003,5(2):132-134
结合高校科技工作的现状,分析了高校科技创新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提出了科技创新需要制度创新保障,重点论述了高校科技体制和机制创新需要理顺的几个主要关系,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创新高校科技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对策和建议,对深化高校科技改革有借鉴和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一、国家创新体系的概念、要素、功能和主要研究流派1.概念国家创新体系的研究,是技术创新理论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它的提出,是对科学技术与经济发展关系的认识不断深化的结果。最早提出国家创新体系概念的是英国著名学者费里曼(C.Freeman)。他在考察了日本...  相似文献   

15.
针对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实现产业化目标过程中的知识产权、标准化、检测认证体系三个关键问题,指出它们在实现产业化目标中的重要性,分析实现产业化目标对这些关键问题的要求,并提出相应对策,以期对科技计划项目顺利实现产业化目标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6.
国家创新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创新系统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梳理国内外有关创新环境研究的基础上,基于创新系统理论从宏观层面深入探讨创新环境的评价指标体系。本文认为创新环境是支撑创新活动的重要条件,不仅包含各个行为主体之间形成的网络关系,也包含制度环境、基础设施、政策法规、教育环境、国际环境等要素条件,可分为软性环境与硬性环境。创新环境对于创新系统运转具有重要作用,既影响创新主体之间的关系,也影响创新过程的绩效。本文提出创新环境评价的基本分析框架,以系统性、合理性、全面性为基本原则,从人才环境、资金环境、市场环境、创业环境、竞争与合作环境5个维度构建国家创新环境评价指标体系,为全面、科学地评价创新环境提供方法参考。  相似文献   

17.
国家创新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创新系统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梳理国内外有关创新环境研究的基础上,基于创新系统理论从宏观层面深入探讨创新环境的评价指标体系。本文认为创新环境是支撑创新活动的重要条件,不仅包含各个行为主体之间形成的网络关系,也包含制度环境、基础设施、政策法规、教育环境、国际环境等要素条件,可分为软性环境与硬性环境。创新环境对于创新系统运转具有重要作用,既影响创新主体之间的关系,也影响创新过程的绩效。本文提出创新环境评价的基本分析框架,以系统性、合理性、全面性为基本原则,从人才环境、资金环境、市场环境、创业环境、竞争与合作环境5个维度构建国家创新环境评价指标体系,为全面、科学地评价创新环境提供方法参考。  相似文献   

18.
浅析俄罗斯科技体制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联政治体制剧变后,俄罗斯科技体制遭遇了自由市场经济的严峻挑战。尽管科技体制改革在不断的进行,但由于资金短缺、科研设备老化、人才断层严重等问题,制约科技发展的因素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科研人才外流情  相似文献   

19.
苏屹  闫玥涵 《科研管理》2020,41(12):160-170
国家创新政策处于宏观层面,从跨层次视角分析国家创新政策对区域创新系统的引领机制,是落实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基于2013-2017年度我国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利用跨层次分析模型,探究了国家创新政策、区域创新投入和区域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1)区域创新投入中的R&D经费投入强度和R&D人员投入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2)国家层面的创新政策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3)国家创新政策可解释区域创新投入与区域创新绩效在30个省市间的差异,在区域创新投入和区域创新绩效的关系中起调节作用。在研究基础上,对区域进一步提升创新绩效提出展望,为国家制定有区域针对性的创新政策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20.
苏屹  闫玥涵 《科研管理》2021,41(12):160-170
国家创新政策处于宏观层面,从跨层次视角分析国家创新政策对区域创新系统的引领机制,是落实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基于2013—2017年度我国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利用跨层次分析模型,探究了国家创新政策、区域创新投入和区域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1)区域创新投入中的R&D经费投入强度和R&D人员投入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2)国家层面的创新政策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3)国家创新政策可解释区域创新投入与区域创新绩效在30个省市间的差异,在区域创新投入和区域创新绩效的关系中起调节作用。在研究基础上,对区域进一步提升创新绩效提出展望,为国家制定有区域针对性的创新政策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