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东北振兴号角,点燃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媒体大战,也使在南方媒体日渐升温的区域经济报道迅速北移.作为长期在行政区域内活动的东北城市党报记者,如何跳出多年形成的"给本地人写本地新闻"思维定式,站在东北经济一体化的战略高度控制和采集新闻,引导、促进区域经济的良性发展,已成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刘芳 《声屏世界》2016,(12):58-59
媒体从报道经济新闻到向组织经济宣传活动延伸,是媒体功能的扩大.大连新闻广播举办的"2015大连创客节"活动,把媒体的经济报道带入了一个新的领域,展示了更大的影响力,创造了更大的传播力,形成了更大的"孵化"力.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区域经济报道越来越成为媒体新闻竞争的焦点.这种竞争背后一方面缘于区域经济崛起,其重要性和关注性大大增加;另一方面,则缘于区域经济兼有行政引导和市场主导双重特性,发展错综复杂,客观上也形成更大报道空间.从中国与东盟合作、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粤港澳合作,到长三角、珠三角及环渤海湾区域竞合,以及珠三角各城市间的错位发展,等等,区域经济发展不仅影响到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长远定位,而且也将直接影响到区域中老百姓的工作生活质量和水平.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对区域经济进行及时而有效的报道,就正为当前各家媒体所面临的重大课题和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4.
正在一些城市广播媒体的新闻节目中,经济报道特别是重大题材经济报道现在还比较薄弱,题材陈旧、内容肤浅、形式单调、报道面窄,既反映不出区域经济特色,也没有多少指导性,更谈不上有什么影响力、吸引力和感染力。笔者认为,城市广播媒体要从"结合区域经济特色寻找报道题材、营造舆论支持地方经济平稳发展、发挥广播优势吸引听众持续关  相似文献   

5.
在不断细分的报业市场中,经济报道的思路如何适应整个媒体定位而做适时调整,这是最近10多年来<工人日报>从事经济报道的同仁一直探索的课题.从1995年创办经济新闻版时提出"从市场中来,到职工中去"的理念,到2002年提出以"题材的社会性"努力凸显了<工人日报>经济新闻的个性特征,再到2006年明确提出"更多地关注民生题材,彰显<工人日报>经济新闻而向普通职工的特点",从而避免同质化倾向.实践证明,这样的改进思路提高了我们经济报道的影响力.我们认为,在面对严峻经济形势的今天,为有效增强民众共克时艰的信心,紧扣民生主线依然是加强和改进经济报道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6.
自从上世纪90年代末互联网在我国得以普及开始,传统媒体用户的新闻消费习惯、新闻阅读习惯等就在逐渐发生改变.目前,互联网技术已经在我国得到了极为广泛的应用,普及到了千家万户及各个行业,并且已经形成"互联网+"时代发展背景.在此背景下,媒体新闻写作就需要及时跟上社会发展形势,进行积极变革,并且做好创新发展.在新闻写作中,区域经济类新闻写作是媒体用户了解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来源之一,笔者将在本文探讨区域经济类型的新闻写作报道如何与"互联网+"时代相结合.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2000年至2010年我国重要报纸上以"天津滨海新区"为主题的报道,发现从2006年起报道数量激增,以经济新闻为主,以正面报道为主,呈现的天津滨海新区的形象为:从昔日的盐碱地到今天的经济增长极,并以此为契机提升天津城市形象,突出天津的新定位.这一过程从报道数量和报道内容上,都体现了政府对媒体的议程设置以及天津滨海新区的媒介形象单一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时下,区域媒体发展迅速,不少区域媒体影响力和经营指标超过全国性媒体.但是,在媒体区域化明显的同时,经济报道领域却是以全国性媒体为主导,没有哪家地方性经济媒体在全国表现抢眼.  相似文献   

9.
在媒体融合的大背景下,2018全国两会报道成为各大媒体的竞技场和新媒体融合成果的"练兵场".中央媒体和地方媒体各显神通,纷纷拿出各自的"撒手锏".从"中央厨房"革新内容生产,到"媒体大脑"试水新闻制作,再到大小屏互动移动化播出颠覆传播模式,各家媒体不断创新,推出形态各异、精彩纷呈的新闻报道,新闻表达也逐渐向民间语态转变.这一切都体现出新旧媒体之间从"相加"到"相融"带来的新变化,更预示着全国两会报道进入了全新的时代.  相似文献   

10.
付强 《传媒》2018,(14):72-74
融媒体时代,全国两会报道成为各大媒体施展融合战略的大舞台.在媒体融合发展过程中,全国两会报道经历了从被动到主动、从技术运用到技术融合、从多渠道到渠道融合的发展轨迹.随着技术与战略的成熟,未来的全国两会报道,技术融合将会取代技术运用,新媒体矩阵传播将会取代大篇幅报道,而"独家新闻"将一直作为核心竞争力继续存在.  相似文献   

11.
从某种意义上讲,财经媒体是"窄"媒体,报道内容比较专业,受众群体相对较窄.区域性财经媒体加上"区域"两个字,就更"窄"了.但在财新传媒的学习使我认识到,区域性财经媒体虽然"窄",却需要更加宽广的视野. "重财经而不唯财经" 财新传媒旗下核心杂志<新世纪>周刊,是一份纯粹的财经杂志,但在这一份纯粹的财经杂志中,却有很多非财经类的报道.  相似文献   

12.
杨开新 《新闻知识》2023,(7):88-92+96
创新经济报道理念和方式,讲好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故事,关键要着力增强区域经济报道的辨识度。增强辨识度是提升媒体品牌知名度、美誉度、忠诚度的基础,区域经济报道的传播效果与辨识度存在明显的正相关。打造中国经济领域内更有权威性和公信力的主流媒体,新闻单位可从明晰自身定位、提升内容深度和广度、构建话语体系等维度提升区域经济报道的辨识度。  相似文献   

13.
今年"两会"报道成为各家媒体融合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从报道设备到"中央厨房",再到互动创新,今年的"两会"报道折射出媒体融合取得的可喜进展。笔者通过对今年"两会"报道变化的分析,解读了媒体融合带来的传播力、公信力和影响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4.
对于国内的主流媒体来说,一直以来全国两会报道都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新闻大战.近年来,从中央媒体到各地方媒体,所有报道机构都在报道风格、传播方式等方面下足功夫.在媒体融合的大背景下,短视频已经逐渐成为传播阵地的"主力军",为传统媒体的"转型升级"提供了形式和思维上的驱动力.在2021年全国两会期间,"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  相似文献   

15.
随着全球化的进程,突发事件已经成为各国政府和媒体共同关注的焦点.本文以"汶川地震"报道为例,在总结政府、媒体和公众在应对突发事件时所呈现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重视人才培养、强化深度报道、注重区域报道、兼顾平衡报道的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16.
薛秀颖  张秀巍 《新闻传播》2004,(2):41-41,70
东北振兴号角,点燃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媒体大战,也使在南方媒体日渐升温的区域经济报道迅速北移。作为长期在行政区域内活动的东北城市党报记者,如何跳出多年形成的“给本地人写本地新闻”思维定式,站在东北经济一体化的战略高度挖掘和采集新闻,引导、促进区域经济的良性发展,已成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三鹿毒奶粉"事件报道中,媒体和三鹿公司之间经历了从共谋、对峙到破裂的戏剧性变化.媒体在与政府、广告商以及受众的多维关系中多次转移结盟关系:媒体的新闻生产采用了"关键时刻政治正确性优先"、"参与利益锁链中的危机公关"、"民粹主义话语"及"自我批评式的反身性"等多种生存性策略."三鹿毒奶粉"事件中的媒体报道,表征了新时期以来中国传播体制的结构性矛盾已经转化成制度性风险,中国媒体在某种程度上变成了只关心自身经济安全而缺乏专业主义价值担当的怪胎式利益团体.  相似文献   

18.
本文使用内容分析及文本细读的方法,从中外三家媒体在两个时间段内对香港进行的报道入手,分析了不同媒体建构香港形象的不同方式和效果。从1997年香港回归到2005年香港行政特首换届,不同媒体的报道尽管在一些地方有所改变,但是大趋势是坚持了一贯的特征。《人民日报》的"团结友好"框架和《纽约时报》、《泰晤士报》的"民主经济"框架始终在报道中得以体现,并且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9.
"走转改"活动开展七年来,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2·19"讲话一年多以来,从中央媒体到地方媒体,包括行业媒体都推出了很多各具特点的一线采访、采风活动.在"接地气"的采风中,报道者扑下了身子,被报道者撸起了袖子,而广大受众也在大量深入、鲜活的"直播"中直接体验到了一种难能可贵的可信度.而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更是为媒体提供了一种实现与受众"良性互动"的路径.  相似文献   

20.
张涌 《青年记者》2012,(21):51-52
区域经济报道是热点,也是难点.说其是热点,不少地市报一半以上的头版头条让给了经济报道,深度报道的选题多集中在经济领域.特别是在多媒体的读屏时代,以理性与深度见长的经济报道依旧是纸质媒体的宠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