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新课堂需要“动”,因为积极的互动,会带来思维的敏捷,观点的多元,关系的和谐,学习的快乐;但是,课堂教学也需要“静”.因为安静会营造自由的空间,任思维驰骋,任想象放飞。因此,一堂好课需要动静结合,一味动会使学生丧失独立思考的机会.导致课堂教学“虚假繁荣”;一味地静,学生的主体性无法充分发挥,会使课堂死气沉沉,了无生气,当然也谈不上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在新课程标准全面实施的今天,“说课”、“唱课”、“讨论课”、“辩论课”、“表演课”、“多媒体教学”等等课堂形式异彩纷呈。于是课堂上多了“欢歌笑语”,有了掌声喝彩.开阔了学生的眼界.调动了学习情趣,实践了寓教于乐,很值得肯定。但是,若教师只借“标”新务虚.不仅走向激活学生创新思维的反面.而且与新课标之“实”相左,  相似文献   

3.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激发习作兴趣,增加想象作文的练习。这些新提法。体现了让学生不拘形式地自由表达.为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改革指明了新方向.开阔了新思路。同时也为学生解除了命题作文给他们带来的某些心理枷锁。如何把新课标要求落实到自己作文教学实践中。使学生想写、会写、善写?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必须结合新课标.树立新理念。开拓新思路.落实“四化”要求.  相似文献   

4.
赵立涛  张迪 《学子》2004,(8):12-12
日前,哈尔滨工程大学在督促学生自主学习方面出台了一些新办法,即新修订的《哈尔滨工程大学本科生学籍管理规定》于近日正式施行。其中可以允许大学生“免听”某些课程,并且新办法中取消了“延长修业”的规定,代之以“留、降级”,这一办法出台后对学生们的触动不小,他们开始对自己的学习重新定位。  相似文献   

5.
所谓“学案导学”是指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教师的指导为主导,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它的目的一方面让学生学“会”,另一方面让学生学“好”.学“会”,即会构建牢固的知识体系,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学“好”,即指掌握学习新知识的方式方法,提高自主学习和构建新知识的能  相似文献   

6.
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实现“三超”(超越教材、超越课堂、超越自我).提高语文的学习效率,实践能力.必须由封闭走向开放.由学科走向学生。贴近学生.了解学生.知其心.解其趣.巧“激”促“动”.师生共同探求新知。  相似文献   

7.
杨俊波 《考试周刊》2009,(49):101-101
语言总是与时俱进的.英语也不例外,在当今知识量越来越大,信息更新越来越快的信息时代,要赶上时代的步伐,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关键。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值得英语教师探讨的一个新课题。要使学生得到发展.要使课堂实现由“教”到“学”的转移,要使学生产生由“学会”到“会学”的转变。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自主性素质,构建自主参与型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是至关重要的。现代教学思想是以培养学生的主体性为目标.致力于充分发展学生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能够自主学习,实现由“学会”到“会学”的转变。  相似文献   

8.
这里所说的“归纳法”教学.是指“讲一种现象.然后再给出其理论解释”的教学方法.比如讲“闪电”,先是给出“闪电”这一现象,然后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给出解释.与“归纳法”相反的教学方法是“演绎法”.即先学习某些电学理论.然后再用这些理论来解释闪电等诸多有关电现象.在两种教学方法的对比中,我们可以看出“归纳法”在实施新课标理念方面的优势:因为是先给现象,后给解释.学生在教学中互动性强.兴趣高涨,思维活跃.所以“归纳法”教学可以改变学生单纯地接受知识传输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形成一种对知识的主动探求,并重视解决实际问题的积极的学习方式.从而有效地开展源于课本而又高于课本的自主性学习.  相似文献   

9.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要从“会观察、会思考、会表达”三个方面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数学课堂教学的本质是教师与学生在彼此对话的过程中去探究知识,使得每名学生都能形成自己独有的数学素养.文章指出教师应该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引导学生在与问题、体验、静思、交流、任务的“五维”对话过程中实现有效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促进学生主动探究,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0.
针对当前农村中学中“厌学”、“不会学”、“学得死”的现状,我们开展了群众性的“三学”教改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爱学”,即变厌学为爱学;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学生能力,使学生“会学”,即变不会学为会学;培养思维能力,特别是创造思维能力,使学生“活学”,即变死学为活学.显然,爱学是学习者的态度,而会学与活学是与学法指导紧密相关的.我们在近十所学校的数学科推行了近三年的“三学”教改实验,获得了初步成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1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相似文献   

11.
“让生命感受自由!”这是一种饮料的广告语,电视画面中一群朝气蓬勃的年轻人喝着饮料,激情飞扬地又唱又跳,让人充分感受到一种生命的活力。每次看到这个广告,我就会联想到语文课堂,新教学理念欢呼“新课堂”,要求从“知识课堂”走向“生命课堂”。语文课应该是学生学习我们中国语言.领悟中国的语言文化的场所,充满活力的“生命课堂”。  相似文献   

12.
“动量”概念的引入方法甘肃省镇原县屯字中学杜银社概念课教学是中学物理教学中的一个难点,搞好概念课教学的关键是新概念的引入.若引入不当,就会影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若引入恰当,就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概念,又能激发学生探求新知识的兴趣.那么,怎样才能恰当地...  相似文献   

13.
通过提问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进行积极思维。所以说,提问是一门艺术,是一门高超的教学艺术。只要我们抓住“三适”、“四性”.注意“五忌”原则,就会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
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教师所关心的只是学生“学会”知识,而对学生是否“会学”知识缺乏思考。然而,在现代科技迅猛发展、知识爆炸、竞争激烈的今天,大量的知识要靠学生通过自学去掌握、更新和发展,可是现在很多学生不懂得学习规律和学习方法,不.掌握学习的基本技能,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这就造成了学生学习的高投入、低产出、负担重、效果差。  相似文献   

15.
在教学中注重学法指导,就是要使学生“会学”和“学会发展”。学生一旦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就会如鱼得水,左右逢源。并且现代教育也更加强调“学习革命”.更加强调学生创造个性,创造思维以及自我意识和批判精神等因素培养和塑造。这就无疑应该提倡“学生是主体”,重视学生的学习能力,主张自我提高、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个体意识,并且强化自学、自评、自控的素质训练。所以,是被动的接受鱼还是主动的学习渔,能否以渔得鱼.关键因素还在学习本身。此外,我们还要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师生切磋,弦歌互答。以上便是本要阐述的教学相长的教学观念。[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董月芹 《考试周刊》2012,(76):74-75
一、教学目标:①让学生初步体验某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而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能初步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来描述生活中一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②培养学生浓厚的数学学习兴趣,形成较好的合作学习的态度;⑧通过参与学习,训练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④通过发现和提出问题的练习.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相似文献   

17.
学海无涯“乐”作舟.“数”山有路“动”为径。这里的“动”指学生的“动手实践,以动促学”。《纲要》明确指出:“要改变过于强渊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课堂教学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主要阵地,只有改变过去师讲生听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实践.在实践中学习,形成一种积极、生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几点体会,以供同行参考、斧正。  相似文献   

18.
教学“三防”1.防止负迁移。负迁移是指已有知识干扰或阻碍新知识的学习,使人们对新知识产生曲解,造成学习上的困难。产生负迁移的原回是学生对新知识缺乏浓厚的兴趣.从而产生逆反心理。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防止负迁移的有效办法。只有兴趣盎然,才会学而不厌...  相似文献   

19.
众所周知,如果学生对某个老师产生反感,他就会厌学这个老师所教的这门功课.对该学科失去信心.严重的可能会放弃该学科的学习,严重影响总体成绩,甚至造成终身遗憾,如果学生热爱这位老师。他们就会克服厌学情绪,学习兴趣得到提高,学习成绩自然会进步,而数学教学在这方面表现更为突出,其原因是:数学学习战线长,学生从学的老师多.又加上在小学五、六年级学习算术应用题时就出现了第一次两极分化,在初中学习平面几何时又出现了第二次两极分化,部分学生感到学数学困难,对自己的数学能力缺乏信心,有恐惧感。至此.我想呼唤同仁们一定要想法让学生“爱上你”。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爱上你”呢?我认为我们数学教师如果从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学会与会学,词序之变,很不简单. 学会与会学,有密切联系.学生倘没经过系统的知识学习,不积累一定的基础知识,那就很难谈得上会学.所以说,学会是会学的基础.两者又有很大的区别.学会,重在接受知识,积累知识,以提高解决当前问题的能力,是一种适应性学习;会学,重在掌握方法,主动探求知识,目的在于发现新知识、新信息以及提出新问题、解决新问题,是一种创新性学习.我们不可以因强调“会学”而忽略“学会”. 过去,我们对学生的“学会”非常重视,而对“会学”关注不够.其实,重视学生学会是很重要的,但不能走向极端,不能满堂灌,不能让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不能将学生置于“题海”之中,不能用检查、考试强迫学生记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