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人格反映了现代全面发展教育思想。学生人格的形成发展要靠环境的熏陶、潜移默化的感染。教师对学生人格的形成发展有着重要影响。教师应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创造平等、和谐、融洽的教学氛围,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从而更好地体现教书育人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人格对于一个人的身心健康、生活、事业的影响是很大的,但在当今社会中,高职院校学生的人格发展却不是很完善的,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场所,帮助学生塑造健康人格,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已成为当代高职教育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3.
在现代教育中,教师的人格对教育具有重要作用。教师应从道德情操、学识、对学生的情感、创新精神和能力、心境等方面塑造良好人格,以更好地承担起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  相似文献   

4.
论教师人格及其养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素质教育的实施对教师人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人格在教书育人过程中对学生的人格形成、志趣、人生选择将产生重大影响,教师人格始终与教育构成有机的整体而影响受教育者,教师人格是一种教育影响,它既具有社会价值,又具有教育价值,教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应动用自身的人格力量,有计划、有目的、有系统地加入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的内容。应当关注教师人格力量的作用,充分利用教师的人格影响力,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因而每一个教师应当注重自己人格背景的构建。  相似文献   

5.
教书育人,传授知识,培养素质,促进学生的人格健康发展,是一个教师的主要职责。在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人们普遍关心的是学生的素质教育,往往忽略了教师的素质问题,特别是教师的心理素质、人格因素等方面的培养。  相似文献   

6.
在传统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主要为学生讲解基础知识,教学生识字、阅读、写文章,这一教学模式虽然能为学生打下扎实的基础,但却忽略了学生人格的发展。在国外,对小学生的教育主要是带学生体验生活,教会学生如何生活、如何做人,培养学生的情感价值观。我国教育相比于国外教育虽然学生的基础扎实,但是由于从小被学习所限制,人格培养体系并不完全,不利于学生今后学习发展。为了解决这一现状,在新课改中教育部对小学教师提出了几点要求,要求教师摒弃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在课堂中重点关注学生的情感价值观,完善学生的人格培养。主题教学这一新型教学模式能够很好地契合了新课改的教学要求,本文便对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如何构建主题教学课堂进行系统分析及阐述,以期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美国学者的研究认为,未来社会一个人的成功,智力因素可能占 20- 30%,人格因素要占 70- 80%,并提出教育的重要一环是品格教育。在我国,如何在重视智力开发的同时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巳成为当代教育的重大问题。   健全的人格是人格的全面发展,亦即指人格的四要素即人的价值观、道德观、思维方式和心理素质与外界社会发展的完美结合。   时代的变革必然产生层出不穷的新观念、新事物。健全的人格是人们主动、积极地调节自我适应社会转变的根本保证。中学阶段是人生走向社会的准备时期,也是心理渐趋成熟、实现初步社会化的关…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学校对学生的思政教育工作一直是学校所抓的重点所在,因为教育即教书育人,育人为本为根。育人先育心,德育意义重要。因此德育工作应放在教育事业的重要位置,那么如何将德育工作渗透到课堂中去,让教师在课堂中实现既传授书本知识又做到人格、人品培养,让学生潜移默化的规正自己的价值观、人生观。本文就此问题展开了谈论。  相似文献   

9.
本文结合中学教育教学工作的特点,阐述了在中学语文教育教学中实施德育的必要性和如何在语文学科渗透德育的有效途径,寓德于教,逐步完善学生的人格,努力实现"教书育人"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教书育人,这本是一个老问题。但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是历史地发展的,教书育人的实践和人们的认识总是不断深化。当前,有必要总结教育教学改革的新经验,研究新问题,对教书育人进行再认识。一自有学校以来,教书和育人就密切相连。我国古代的学校教育,十分重视教书育人,积累了丰富经验,许多教育家进行了理论概括,可以说是我国教育的一种优良传统。略举其大端如下。  相似文献   

11.
教师对学生人格的形成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在新世纪,高校教师应以最新教育思想更新自己的观念,校正自身在教学过程的行为,创造平等、和谐、融洽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在愉悦的心境中学习,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从而更好地实现教书育人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孙爱娟 《陕西教育》2008,(10):20-20
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我认为,育好人比教好书更重要。育人,即要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教师同学生朝夕相处,在与学生的日常交往和各项教育教学活动中,无时无刻不在以其自身的人格力量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发展。因此,教师的人格修养在育人的过程中就显得尤为重要。班主任作为教师队伍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比其他教师更多地接触学生,  相似文献   

13.
教师的人格是指教师的能力、气质、性格、道德品质等特征的总和。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其人格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实际上,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就是以自身的人格来塑造学生的人格,因此说教师的人格应是完美的、健康的。具体而言,教师可贵的人格素养应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为师贵在“真”现代社会已跨入一个新世纪,经过20余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各项事业都取得了辉煌成就。欣喜之余,人们又不免被社会上一些不正常的东西所困惑,如政府屡屡出击重拳打“假”,但“假”风依然十分强劲。这股…  相似文献   

14.
翁武敏 《生物学教学》2007,32(11):15-17
人格对一个人的成长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和影响,在生物学教学中渗透学生健全人格的教育,是教师教书育人和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应在生物学教学中充分挖掘人格教育资源。  相似文献   

15.
教育的核心不是传授知识,而是培养健康人格,或者说教会学生做人,这是一切教育者教书育人的前提和根本目的。然而,长期以来,忽略了与每个中学生发展息息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成长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语文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培养学生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还要把心理素质的培养贯穿在其中。  相似文献   

16.
我国从1994年开始,恢复了高中音乐课程,这一决定对我国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提高全民族素质都起到了深远的影响。高中教育中的音乐课程是学校实施美育教育的重要载体之一,也是高中开展音乐艺术教育工作的主要渠道。高中音乐教育在当代高中生的成长过程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音乐教育无疑会对高中生人格的成功塑造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并循序渐进地使高中学生的审美能力、道德品质得到提高,在培养他们集体主义思想、爱国主义精神和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和人生观方面同样起着不可取代的作用。目前,高中生的人格修养状况并不容我们乐观,可以毫不客气地说,不少学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人格缺陷。针对这样的情况,越来越多的专家和学者开始关注于高中音乐教学与高中生人格方面问题的探讨,人们认为,高中音乐实践活动的日益增多对学生心理及人格的健全都有着巨大的影响与作用。  相似文献   

17.
通过分析中小学生关于生命的错误认识和轻视生命的现象,反思我国学校教育中因生命教育的缺失而带来的影响学生生存和发展的一系列问题,建议我国中小学对生命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予以高度重视,并强调在开展生命教育时必须自觉地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从尊重学生人格、尊严和个性出发,关爱学生生命,激发学生生命活力,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8.
杨森 《文教资料》2010,(21):135-136
如何促进学生全人格的形成是教育的根本问题。本文对什么是人格发展,什么决定学生人格发展,以及影响学生人格发展的因素作了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19.
徐金香 《文教资料》2007,(32):73-74
在现代教育中,教师的人格对教育具有重要作用。教师应从道德情操、学识、新精神和能力、心境等方面塑造良好人格,以更好地承担起教书育人的职责。  相似文献   

20.
王素明 《教学与管理》2001,(1):36-36,44
教师的人格是指教师的能力、气质、性格、道德品质等特征的总和。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其人格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实际上,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就是以自身的人格来塑造学生的人格,因此说教师的人格应是完美的、健康的。具体而言,教师可贵的人格素养应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