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0以内的进位加法”(人教版)是20以内退位减法和多位数加减法计算的基础,也是多位数乘除计算中不可缺少的计算知识,学生对这一部分知识掌握得好不好,将对今后计算的正确率和速度产生直接影响,因此,加强这一单元知识的教学,对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防止学生学习数学过早出现两极分化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20以内进位加法是多位数加法及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基础。通过教学,要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一、通过一定数量的直观教学,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初步学会用“凑十法”进行计算“凑十法”是把一个加数凑成十,再加几。如,9+2,这样想:9十且得10,10再加互得11。由于我们的计数法是十进制,所以计算进位加法用“凑十法”比较容易。运用“凑十法”进行加法计算的重点,是引导学生把一个加数分成两个数,使分出来的一个数与另一个加数凑成10,一般是把加数中较小数分成两个数,这也是教学中的难点。因为把一个加数分…  相似文献   

3.
一、教材分析 教材是落实教学大纲、实现教学计划的重要载体,也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要培养小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师必须科学地、创造性地运用教材,打破教材对学生思维的禁锢,还学生自由创新的空间:  相似文献   

4.
马娟 《山东教育》2010,(7):75-76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内容的教学是在学生学习了“1-20各数的认识”及“2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部分内容是20以内退位减法和多位数计算的基础。将对今后计算的正确性和速度产生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5.
“九义”小学数学第一册(六年制)第五单元的教学要求是使学生能正确而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初步学会解答“求总数”的加法应用题和“求剩余”的减法应用题。教学中应抓好以下几点。 一、了解教学内容所处的地位,夯实计算基础 因为20以内的退位减法是用“想加做减”的方法来进行计算,而任何多位数加法在计算过程中,一般都要分解成一位数加法,多位数乘法的计算也经常要用到加法,所以,20以内的进位加法计算是小学阶段  相似文献   

6.
教学内容:《现代小学数学》第一册P97页———《20以内进位加法》。教材简析:教材依据在十进制的数学体系中,20以内进位加法一共有36题,它们的进位原理相同———满十进一,又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对教材进行了创新编排:把9加几、8加几、7加几、6加几的进位加法在一节课上同时呈现。以“通则通法”统领这些知识点,提高教学效率。先借助形象,研究9加几,得出计算的基本方法———“凑十法”。再迁移算理,学习8加几、7加几、6加几的进位加法。这样的编排不但有利于学生从整体上掌握计算方法,节省教学…  相似文献   

7.
“小小运动会———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是青岛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的第七单元。现对该单元教材予以解读,以供课改实验区教师备课时参考。一、教材的编写意图和特点1郾发掘、凸显计算的生活价值计算知识和技能发端于现实生活,并应用于解决现实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具体策略和工具。如果学生们脱离生活背景孤立地学习、研究计算,那只能是机械的、枯燥的数字游戏,不会从中体验到计算的丰富的生活价值。将计算教学置于现实的问题解决之中,不再单设计算教学单元———这是本套教材在计算…  相似文献   

8.
孙俊勇 《山东教育》2004,(19):70-71
“小小运动会——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是青岛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的第七单元。现对该单元教材予以解读,以供课改实验区教师备课时参考。  相似文献   

9.
通过本单元的复习,要使学生加深对20以内进位加法的口算方法的理解,提高口算技能技巧,使大多数学生达到每分钟10题,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通过复习求总数的加法应用题和求剩余的减法应用题,使学生初步知道应用题的结构,能结台加减法的含义列式口答。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整理和练习20以内进位加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义务教材是按9加几,8加几……顺序编排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教师可先让学生分别写出9加几,8加几……的所有算式,并按规律排成20以内进位加法表,对照表进行口算练习。然后围绕这张表,引导学生进行观察,使学生明了表的内容、范围和排列规律,找出表内每一部分算式的特点,算式  相似文献   

10.
系统研究教材的编排意图,可以发现“20以内的进位加法”大致可以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次是“9加几”和“8加几”的计算,主要通过先拼摆后计算和边拼摆边计算的操作方式,帮助学生在头脑里建立起“凑十”的直观表象。第二层次是“7加几”的计算,它省去了先摆后算和边摆边算的操作环节,要求学生通过对图形的观察直接写出计算结果。第三层次是“6加几”的计算,它完全摆脱了对操作和直观图形的依赖,直接通过“想”凑十过程来算出结果,从而使计算进入抽象化的水平。第四层次  相似文献   

11.
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20以内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并形成相应的计算技能。一、回忆算法出示第1题的第一幅图(不出示列式),请学生说说图意。师:谁能来口答算式,并说说计算时你是怎样想的?出示第二幅图,教学过程同第一幅图。师小结:在计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时,大部分小朋友喜欢用“凑十法”来算,如果是小数加大数,只要用大数加小数。计算9 5这样的口算时,有小朋友根据10 5来想,这样算也比较快。【评析:在学生交流算法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对20以内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进行整理,促使学生进一步内化算法,形成技能。而且教师只…  相似文献   

12.
从调查情况说起 笔者对五所实验学校和五所普通学校中入学两个半月的一年级学生进行了调查。调查内容为:学生在学习20以内进位加法前(按常规教学进度,距20以内进位加法学习还有一个月左右)已经具备的知识、技能。调查方法为:(1)团体测试(20以内进位加法计算题,40题)。(2)个别询问,观察解题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13.
2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是整数四则计算的基础。学生是否掌握这部分内容,直接影响着多位数加减法和多位数乘除法能否计算得正确迅速。而入学不久的小学生,初次接触进位、退位,对它既陌生又不容易理解。要突破这一难点,让学生顺利地理解算理,掌握算法,关键的一环是上好20  相似文献   

14.
100以内的加、减法,无论是口算还是笔算,都是小学阶段重要的知识.它是学习多位数加、减法以及乘、除法的基础.这部分知识在儿童的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学生学好这一知识,不仅对以后计算的速度和正确性产生直接影响,还有利于在用数学的过程中进一步领会加、减法的含义,为今后发现和解决稍复杂的实际问题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5.
本单元教材是在学生掌握了20以内数的读写和十以内加、减法计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讲一位数加一位数得数超过10的进位加法以及相应的退位减法。教学要求是: 1.使学生正确、迅速地计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2.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应用题的结构,会解答求总数和求剩余数的加、减法应用题。 这一部分内容是多位数四则计算的基础,也是进一步学习数学必须练好的基本功之一。 教材中还出现少量的十几加几的不进位加法和十几减几的不退位减法的练习题,这是为了进一步  相似文献   

16.
教学内容:通用教材第三册,第77页,例1和例2。 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万以内数的进位加位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重点:万以内笔算加法的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连续进位。 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相似文献   

17.
教学内容:小学数学课本第四册第20页例1、例2。 教学目的: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万以内不连续进位加法的法则,并准确迅速地进行运算。 教具准备:口算卡片、小黑板、幻灯。 教学过程: 一、复习:  相似文献   

18.
20以内的进位加法是第一册的教学重点,同时也是难点。教学时,老师花的力气大,用的时间多,尽管最后使多数学生达到脱口而出,但大部分学生是靠机械记忆,背出来的,这样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针对这个问题,我在几所学校作了一点教学改革的尝试,效果比较好。这段教学共分三步进行。第一步:作好预习铺垫。 20以内的进位加法,看似很难,实际上只不过是三个旧知识的组合:一是2到9各数的分解;二是10的组成;三是10加几的计算。如果这三部分的知识掌握得很好,那么学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应是不成问题的。因此在学习前先复习有关知识,为新课铺平道路。这一步可设计如下几种练习题:1、填空:  相似文献   

19.
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教学时,如何切实给学生打好基础,熟练进行计算则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新教材与通用教材在20以内加减法的编排系统、意图上明显不同。通用教材是按得数分别是11、12、13、14、……的加法及相应减法的顺序进行编排的,相对突出11—18的数的组成分解,而新教材则把其改为按9加几、十几减9;8加几、十几减8;7加几、十几减7……的顺序进行编排,既继承通用教材  相似文献   

20.
在教学20以内的进位加法时,我们打破原教材的体例,设计了一个“三段式教学结构”,每段花费两个课时,仅用六个课时便教完了这一内容。教学的具体安排如下:这一段的教学,教师先利用“拍手对口令凑十”游戏,使学生牢记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